插本高等数学大纲.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8578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插本高等数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插本高等数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插本高等数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广东省本科插班生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试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任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政治理论是所有报考本科插班生考生必考科目。.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考试基本要求注重考查考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及其运用,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连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解和把握,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现阶段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识记:对本课程有关名词、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正确记忆。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运用有关理论说明现实问题。政治理论科目考试包括时事政治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部分。时事政治考试范围是: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的知识范围如下: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一、考核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五)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二、考核要求1.识记(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历史进程;(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5)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现实依据;(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9)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现实依据和重要借鉴;(1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2.理解(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重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应用(1)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关系。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考核知识点(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三)党的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五)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六)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二、考核要求:1、识记(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2)解放思想的科学含义;(3)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4)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5)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2.理解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毛泽东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邓小平、江泽民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3.应用 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不断推进新理论; 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考核知识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二、考核要求1、识记(1)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性质和主要矛盾;(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3)新民族主义革命的总路线;(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领导权和前途。2、理解(1)近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关系;(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3、应用(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和重大意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考核知识点(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三)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及其重大意义二、考核要求1.识记(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2)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成分;(3) “一化三改”;(4)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步骤;(6) “四马分肥”;(7)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理解:(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现的可能性;(3)具有中国特色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3.应用:(1)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2)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考核知识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重要意义(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考核要求1.识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3)“三个主体,三个补充”;(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5)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2.理解(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3)发展是硬道理;(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应用(1)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考核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基本特征和长期性(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二、考试要求1.识记(1)中国的国情;(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三步走”战略的主要内容。2.理解(1)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4)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5)“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3.应用:(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必然性;(2)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考核知识点(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二、考核要求1.识记:(1)改革开放的目的和实质;(2)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3)“三个有利于”的标准;(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5)对外开放的格局。2.理解:(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改革;(3)党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经验和主要原则;(4)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3.应用:(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考核知识点(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二、考核要求1.识记(1)我国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主观条件;(2)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3)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和弊端;(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6)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7)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8)社会保障体系;(9)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10)生态文明。2.理解(1)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体制模式进行积极探索的成果;(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3)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4)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5)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7)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8)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9)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11)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根本目标、途径和要求;(1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应用(1)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2)追求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5)“三农”问题的现状及解决的思路;(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考核知识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二、考核要求1.识记(1)人民民主专政;(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理解(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根据、政治基础和现实条件;(4)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5)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原则和主要任务;(7)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3.应用(1)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实行依法治国和我国在依法治国方面的成效。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考核知识点(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二、考核要求1.识记(1)文化和先进文化;(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4)思想道德建设;(5)教育和科学;(6)文化体制改革。2.理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2)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3.应用(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考核知识点(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二、考核要求1.识记(1)“四位一体”;(2)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2.理解:(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3.应用(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2)加速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一、考核知识点(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二、考核要求1.识记(1)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2)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3)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实质和成功解决的实践过程。2.理解(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3)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有效途径、必由之路和根本归宿。3.应用:努力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考核知识点(一)国际形式的发展及特点(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二、考核要求1.识记(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2)毛泽东在国际关系问题上的论断;(3)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4)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主要特征;(5)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理解(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中国政府主张的新安全观的核心;(5)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原则。3.应用(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一、考核知识点(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二、考核要求1.识记(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3)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4)人民军队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2.理解(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仍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2)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4)社会主义时期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3.应用(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2)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考核知识点(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加强党的建设二、考核要求1.识记(1)党的性质和宗旨;(2)党的执政地位、实质和面临的挑战;(3)党的先进性建设;(4)党对青年一代的希望。2.理解(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性;(4)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3.应用(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本科目使用答题卡。二、试卷内容比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连理论体系概论占90%,时事政治占10%。三、试卷题型比例 题型有单向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选择题占40%,非选择题占60%四、试题难度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题约占50%,难题占20%。 .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连理论体系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题型示例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B.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C.我国是一个脱胎于殖民和半殖民地的社会主义国家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主要有A.党际关系不影响国家关系 B.“两个中间地带”C.“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 D.我国永远不称霸三、 辨析题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四、 简答题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五、 论述题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六、 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不但要把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在政治上自由和繁荣的大国,而且要把一个受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二“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是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材料三“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级,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摘自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1月10日请回答:(1)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