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6648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准确度: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测量值与真实值愈接近,测量愈准确。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大小表示。绝对误差(E):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简称误差。相对误差(RE):表示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比,常用百分率表示。精密度:表示在相同条件下,同一试样的重复测定值之间的符合程度。精密度高低用偏差大小表示。绝对偏差(d):是某一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相对偏差(Rd):是绝对偏差与平均值之比,常用百分率表示。平均偏差:为各次测定值的偏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为平均偏差与平均值之比,常用百分率表示。标准偏差:为各测定值绝对偏差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相对标准偏差(RSD):为偏差与平均值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平均值的精密度:为多组重复测定值的平均值之间的符合程度。用平均值的标准偏差表示。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随机误差的代表,表样本变量的分散程度,反应数据的精密度。为随机误差的绝对值的统计均值,通常以标本标准差S的值作为衡量。标准误(StandardError):又称样品平均数的标准误,表示样本平均数对总体平均数的变异程度,反应数据的精密度。多用于统计推断。溶解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固体、液体或气体)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媒的过程。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溶质,分散媒称为溶剂。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一定压力下,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能溶解溶质的量。溶解度一般以一份溶质(1g或1ml溶于若干ml溶剂中表示。定量限分为定量上限和定量下限。定量上限指工作曲线在高浓度开始弯曲时所对应的浓度值,即直线范围的上限值。定量下限通常指检出限的5倍所对应的浓度值。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物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对照品:系指用于生物制品理化等方面测定的特定物质,由生产单位采用与制品生产工艺相同的方法制备。药物的鉴别试验(identificationtest)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相对密度:在相同的湿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熔点:一种物质按照规定方法渢由固相融化成液相时的湿度。熔程:初熔至全熔的范围称熔程。纯物质的熔程不超过0.5-1.0。光的折射定律:已知光线入射角(i)的正弦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为常数(n),且等于该光线在二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自身指示剂:有些滴定剂或被测物有颜色,滴定产物无色或颜色很浅,则滴定时无须再滴加指示剂,本身的颜色变化起着指示剂的作用,称。特殊指示剂:有些物质本身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可以同氧化还原电对形成有色配合物,因而可以指示终点。氧化还原指示剂:具氧化或还原性,其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颜色不同,氧化还原滴定中由于电位的改变而发生颜色改变,从而指示终点电位分析法:利用电极电位与化学电池电解质溶液中某种组分浓度的对应关系而实现定量测量的电化学分析法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叫做分配过程。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单位:g/mL)比,称为分配系数,用K表示在实际工作中,也常用分配比来表征色谱分配平衡过程。分配比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MsccK=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Msmmk=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质量比:超临界流体:在高于临界压力与临界温度时,物质的一种状态。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超临界流体色谱(SFC),80年代快速发展,具有液相、气相色谱不具有的优点:分流比:放空的试样量与进入毛细管柱的试样量之比。一般在50:1到500:1之间调节。检测器响应值为2倍噪声水平时的试样浓度(或质量),被定义为最低检测限(或该物质的最小检测量)。检测器的线性度定义:检测器响应值的对数值与试样量对数值之间呈比例的状况。检测器的线性范围定义:检测器在线性工作时,被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质量)与最低浓度(或质量)之比。填空药品检验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不再是静态的常规检验,而是要深入到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工艺流程、反应历程和综合评价上进行动态地分析监控。方法上朝着更加准确、灵敏、精密、快速、多种方法联用以及连续化、自动化、最优化、智能化方面发展。我国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指导思想:中药标准立足于特色,西药标准立足于赶超。检验的方法应根据“准确、灵敏、简便、快速”的原则,强调方法的适用性,注意吸收国内科研和国外先进经验;既要考虑当前国内实际条件,又要反映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检测水平。中国药典2005年版分一部、二部和三部。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在一组重复测定值中,小偏差出现机会多,大偏差出现机会少,用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时,对大偏差反映不够充分。评价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要同时考虑到准确度和精密度。精密的测量是得到准确结果的前提。中国药典中对药品的近似溶解度用以下名词表示:极易溶解:系指1gml溶质能在不到1ml溶剂中溶解。易溶:系指1gml溶质能在110ml溶剂中溶解。溶解:系指1gml溶质能在1030ml溶剂中溶解。略溶:系指1gml溶质能在30100ml溶剂中溶解。微溶:系指1gml溶质能在1001000ml溶剂中溶解。极微溶解:系指1gml溶质能在100010000ml溶剂中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系指1gml溶质在10000ml溶剂中不能完全溶解。药物的溶解过程,实为溶解扩散过程;一旦扩散达平衡,溶解就无法进行。温度以摄氏度表示水浴温度98100热水7080微温或温水40-50室温1030冷水210冰浴0放冷放冷至室温华氏温标: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用代表华氏温度,这就是华氏温度计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密闭将容器密闭密封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熔封或严封将容器密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阴凉处指不超过20凉暗处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指210常温指10301N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成Nml的溶液20下20滴水为约1.0ml药品检验工作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验程序一般分为取样、外观性状观察、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并写出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书。药品检验报告中性状项下记述药品的外观、臭、味和一般的稳定性情况,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数、碘值、皂化值和酸值等;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药品的纯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构成法定药品质量标准,测定方法收载于药典附录。中国药典收载的测定方法有比重瓶法和韦氏比重秤法,常用比重瓶法。挥发性液体药品宜用韦氏比重秤法。药物的性状description反映了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一般包括外观、溶解度和物理常数等。1外观指药物的聚集状态、晶型、色泽及臭、味等性质。2溶解度是药物的一种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药品的纯度。化学鉴别法是根据药物与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离子反应或官能团反应生成不同颜色,不同沉淀,放出不同气体,呈现不同荧光,从而做出定性分析结论的方法。滴定突跃区间的大小与生成沉淀的溶解度有关,溶解度越小,突跃区间越大,此外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突跃区间越大。根据确定滴定终点所使用的指示剂不同,银量法可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斯法三种。临床测定血清氯时,准确量取已除去蛋白质的血滤液,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根据AgNO3的用量和试样量可计算出血清Cl-的含量。乙二胺四乙酸(EDTA),其分子结构式为:CH2CH2NH+NH+CH2COO-CH2COOH-OOCH2CHOOCH2C不同pH值条件下EDTA的主要存在型体如下:pH2.002.676.6110.26主要存在型体H4YH3Y-H2Y2-HY3-Y4-在这五种型体中,只有Y4-能与金属离子直接配位。溶液的酸度越低,Y4-的分布系数越大。因此EDTA在碱性溶液中配位作用强。EDTA在水中的溶解度小,通常把它制成二钠盐,习惯上仍称EDTA,用符号Na2H2Y2H2O表示。EDTA滴定曲线在配位滴定过程中,随着配位剂的加入,由于配合物的形成,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不断减少,如以pM为纵坐标,加入配位剂的量为横坐标作图,可以得到与酸碱滴定相类似的滴定曲线。PH值测定中所用的电极中,指示电极为(),参比电极为()分光光度法标准对照法:标准对照法先配制一个与被测溶液浓度相近的标准溶液(其浓度用cs表示),在max处测出吸光度As,在相同条件下测出试样溶液的吸光度Ax,则试样溶液浓度cs可按下式求得:cx=csAx/As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按分离柱不同可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按固定相的不同又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液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也称为淋洗液。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液固色谱和液液色谱。离子色谱:液相色谱的一种,以特制的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为流动相。保留时间(tR):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所需的时间;死时间(tM):不与固定相作用的气体(如空气)的保留时间;调整保留时间(tR):tR=tRtM判断精密度低的测定是不可靠的,应首先设法提高测定的精密度。但是,精密度高的测定,并不一定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只有减小系统误差,才能得到准确度高的分析结果。除另有规定外,研成细粉的供试样品或量取液体供试样品,置于252一定量的溶液中,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种,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如无目视可见的溶质颗粒或液滴时,即视为完全溶解。专属性是指一种方法仅对一种分析成分产生唯一信号;选择性则可对多种化学成分产生不同响应,而主要成分的响应可与其它响应区分。选择性是指该法用于复杂样品分析时相互干扰程度的量度。耐用性:指利用相同的方法在各种正常实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所得结果的重现程度。分析方法重现性的测定是通过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的实验者(操作和环境条件虽有差别但仍在规定的分析参数内)对同一样品的分别测试而获得的。重现性即是指在不同实验室中使用此种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是评价其保持不受参数微小变差影响的能力,并可作为正常使用的一个可靠性指标。与上述的检测限的差别在于:定量限要定量测定某一药物在样品介质中的最低浓度,且定量限规定的最低浓度应该符合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粘度的大小取决于流体本身的性质,并和流体的温度有关。一般说来,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牛顿流体:遵循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非牛顿流体:不遵循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临床测定血清氯时,准确量取已除去蛋白质的血滤液,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根据AgNO3的用量和试样量可计算出血清Cl-的含量指示电极:电极电位随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或活度变化而改变的电极(与C有关)参比电极:电极电位不受溶剂组成影响,其值维持不变(与C无关)物质的颜色由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方式决定1.全吸收物质显示黑色,如金属粉末;2.全透射物质显无色,如水、无色溶液、无色玻璃等;3.全反射物质显示银白色,如银等金属;4.漫反射物质显白色,如碳酸钠、氯化钠粉末;5.部分吸收部分透过物质呈现吸收光的互补色。硫酸铜溶液吸收黄色光而呈蓝色;高锰酸钾溶液则吸收绿光而呈紫红色。由Lambertbeer定律可知吸光度与溶液浓度之间为正比关系,而透光率与溶液浓度之间为指数函数关系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及光的吸收定律,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以入射光的波长()为横坐标,溶液的吸光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即吸收光谱,吸收光谱中吸光度最大的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用max表示。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的依据是Lambert-Beer定律,即A=bc,此处c为物质的量浓度,称为摩尔吸光系数,若用质量浓度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则相应地改为a,A=ab,a为质量吸光系数,a与及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为:=aM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是:A=-lgT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以可见光(钨灯)为光源,而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以氢灯作光源,经单色器分光后提供所需的波长进入被测溶液。定量测定时,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对照法、比吸光系数比较法以及差示分光光度法。它们各有其适用的范围。由于许多物质在可见光区无特征吸收,而在近紫外(200nm400nm)却有特征吸收,故需用紫外光为光源进行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除了定量测定外,尚能作定性鉴别,纯度检查,并可为结构分析提供信息。气固(液固)色谱的固定相: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颗粒。固体吸附剂对试样中各组分的吸附能力的不同。气液(液液)色谱的固定相:由担体和固定液所组成。固定液对试样中各组分的溶解能力的不同。气固色谱的分离机理:吸附与脱附的不断重复过程;气液色谱的分离机理:气液(液液)两相间的反复多次分配过程。分配系数:一定温度下,组分的分配系数K越大,出峰越慢;试样一定时,K主要取决于固定相性质;每个组份在各种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K不同;选择适宜的固定相可改善分离效果;试样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K值是分离的基础;某组分的K=0时,即不被固定相保留,最先流出。分配比也称:容量因子(capacityfactor);容量比(capacityfactor);1.分配系数与分配比都是与组分及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的常数,随分离柱温度、柱压的改变而变化。2.分配系数与分配比都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数值越大,该组分的保留时间越长。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和固定相性质有关,与其他色谱操作条件无关,它表示了固定相对这两种组分的选择性。(1)分离度与柱效分离度与柱效的平方根成正比,r21一定时,增加柱效,可提高分离度,但组分保留时间增加且峰扩展,分析时间长。(2)分离度与r21增大r21是提高分离度的最有效方法,计算可知,在相同分离度下,当r21增加一倍,需要的n有效减小10000倍。增大r21的最有效方法是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分离机理:吸附与脱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被分离;通过调节流动相的压力(调节流动相的密度),调整组分保留值;气化室:将液体试样瞬间气化的装置。无催化作用。在职业病和法庭分析中,经常要测定体液等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成分,采用顶空分析是一种有效、方便、快速的方法。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学院制订了分析水、尿、血中苯类化合物的静态顶空分析方法。检测系统:通常由检测元件、放大器、显示记录三部分组成;被色谱柱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按其浓度或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转化成相应电信号,经放大后记录和显示,给出色谱图;检测器:广普型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专属型对特定物质有高灵敏响应;常用的检测器: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化室、分离室、检测器三部分在色谱仪操作时均需控制温度;气化室:保证液体试样瞬间气化;检测器:保证被分离后的组分通过时不在此冷凝;分离室:准确控制分离需要的温度。当试样复杂时,分离室温度需要按一定程序控制温度变化,各组分在最佳温度下分离;红色担体:孔径较小,表孔密集,比表面积较大,机械强度好。适宜分离非极性或弱极性组分的试样。缺点是表面存有活性吸附中心点。白色担体:煅烧前原料中加入了少量助溶剂(碳酸钠)。颗粒疏松,孔径较大。比表面积较小,机械强度较差。但吸附性显著减小,适宜分离极性组分的试样。固定液:高沸点难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1)对固定液的要求应对被分离试样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溶解能力,较好的热稳定性,并且不与被分离组分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2)选择的基本原则“相似相溶”,选择与试样性质相近的固定相。(3)固定液分类方法如按化学结构、极性、应用等的分类方法。在各种色谱手册中,一般将固定液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分为:脂肪烃、芳烃、醇、酯、聚酯、胺、聚硅氧烷等。(4)固定液的最高最低使用温度高于最高使用温度易分解,温度低呈固体;(5)混合固定相对于复杂的难分离组分通常采用特殊固定液或将两种甚至两种以上配合使用;(6)固定液的相对极性规定:角鲨烷(异三十烷)的相对极性为零,氧二丙睛的相对极性为100。热导检测器thermalconductivitydetector,TCD热导检测器的结构池体(一般用不锈钢制成)热敏元件:电阻率高、电阻温度系数大、且价廉易加工的钨丝制成。参考臂:仅允许纯载气通过,通常连接在进样装置之前。测量臂:需要携带被分离组分的载气流过,则连接在紧靠近分离柱出口处。进样后载气携带试样组分流过测量臂而这时参考臂流过的仍是纯载气,使测量臂的温度改变,引起电阻的变化,测量臂和参考臂的电阻值不等,产生电阻差,R参R测则:R参R2R测R1这时电桥失去平衡,a、b两端存在着电位差,有电压信号输出。信号与组分浓度相关。记录仪记录下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峰状图形。电子捕获检测器electroncapturedetector,ECD高选择性检测器,仅对含有卤素、磷、硫、氧等元素的化合物有很高的灵敏度,检测下限10-14g/mL,对大多数烃类没有较多应用于农副产品、食品及环境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气化温度的选择色谱仪进样口下端有一气化器,液体试样进样后,在此瞬间气化;气化温度一般较柱温高3070C防止气化温度太高造成试样分解。利用保留值定性:通过对比试样中具有与纯物质相同保留值的色谱峰,来确定试样中是否含有该物质及在色谱图中的位置。不适用于不同仪器上获得的数据之间的对比。利用加入法定性:将纯物质加入到试样中,观察各组分色谱峰的相对变化。在分析中,可通过增加测定次数来提高平均值的可靠性。一般重复测定34次。对于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可适当增加测定的次数。所费劳力、时间与所获精密度的提高相比较,不合算。选择1中国药典规定“熔点”系指A.固体初熔时的温度B.固体全熔时的温度C.供试品在毛细管内收缩时的温度D.固体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E.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时的温度2特性黏度测定应采用A.乌氏黏度计B.旋转式黏度计C.平氏黏度计D.相对比重法E.量体积法3中国药典测定黏度的药物是A.维生素E注射液B.维生素AC.鱼肝油D.右旋糖酐40E.维生素AD丸简答药品检验的基本任务1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其他有关生物学、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品或天然药品及其制剂的质量问题。药品成分的化学、生物和微生物检验工作;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品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2临床药品检验工作运用适当的分离分析方法,测定药品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以及药动学数据;研究药品的作用特性和机制;分析药品进入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消除等药动学过程。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不断完善”的原则。尽可能先进标准,使其能起到推动提高质量、保证择优发展和促进对外贸易的作用。中国药典的内容一般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1.凡例(GeneralNotices)把一些与标准有关的、共性的、需要明确的问题,以及采用的计量单位、符号与专门术语等,用条文加以规定,以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2.正文(Monographys)是药典的主要内容,为所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3.附录(Appendix)附录部分记载了制剂通则、生物制品通则、一般杂质检查方法、一般鉴别试验、有关物理常数测定法、试剂配制法以及色谱法、光谱法等内容。4.索引(Index)中文索引(汉语拼音索引)和英文名称索引。检测限(1)仪器检测下限可检测仪器的最小讯号,通常用信噪比来表示,当信号与噪声之比大于等于3时,相当于信号强度的试样浓度,定义为仪器检测下限。(2)方法检测下限即某方法可检测的最低浓度。通常用低浓度曲线外推法可求的方法检测下限。(3)样品检测下限即相对于空白可检测的样品最小含量。样品检测下限定义为:其信号等于测量空白溶液的信号的标准偏差的3倍时的浓度。抽样注意事项:(1)抽样环境清洁卫生,抽样工具必须清洁干燥(2)抽样应迅速,以防止药品吸潮、风化、氧化而变质。(3)液体样品需先摇匀后再取样;含有结晶者,在不影响品质的情况下,应使之溶化后抽取。(4)有毒性、腐蚀性及爆炸性药品,在抽样时需戴用防护手套及衣服,小心搬运、取样。且在样品瓶外标以“危险品”标志,以避免发生危险。(5)爆炸性药品应勿震动近热。(6)腐蚀性药品避免用金属制的抽样工具取样。(7)遇光易变质药品,应避光取样,样品用有色瓶装,必要时应加套黑纸。(8)需作无菌、热原试验、卫生学检查或需抽真空、充氮气的原料药,应将原包装运送药检所,按无菌操作或特殊要求取样。比重瓶法操作步骤1.比重瓶重量的测定2.供试品重量的测定3.水重量的测定4.结果判断5.根据实验记录,书写检验报告银量法: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反应的沉淀滴定,称为银量法。主要用于试样中Cl-,Br-,I-,CN-,SCN-及Ag+等组分的测定,还可以测定经过处理能定量产生这些离子的物质。莫尔法(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定原理滴定剂:AgNO3标准溶液指示剂:K2CrO4测定对象:多用于测定Cl-,Br-,CN-(由于AgI和AgSCN沉淀吸附I-和SCN-现象严重,故本法不适用)。原理(以测Cl-为例):由于AgCl的溶解度(1.310-5mol/L)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6.510-5mol/L),根据分步沉淀原理,首先析出AgCl沉淀。随着Ag+浓度增大,当至化学计量点附近时,Ag2CrO4的离子积大于其溶度积,出现Ag2CrO4砖红色沉淀来指示滴定终点。佛尔哈德法(以铁铵矾为指示剂)测定原理a.直接滴定法滴定剂:NH4SCN或KSCN标准溶液指示剂:NH4Fe(SO4)212H2O测定对象:Ag+原理:滴定一开始有白色AgSCN沉淀,当达到化学计量点附近时,Ag+浓度迅速降低,而SCN-浓度迅速增加,稍过量的SCN-便与Fe3+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2+配离子,即为终点。滴定反应和终点反应为:Ag+SCN-AgSCN(白色)Fe3+SCN-FeSCN2+(红色)法扬斯法(吸附指示剂)测定原理滴定剂:AgNO3,卤素盐或硫氰化物标准溶液。指示剂:吸附指示剂测定对象:Ag+,SCN-和卤离子原理:吸附指示剂通常是一种有机染料,在一定pH值的溶液中可以离解为具有一定颜色的阴离子,该阴离子在溶液中很容易被带正电荷的胶状沉淀吸附,而不被带负电荷的胶状沉淀所吸附,指示剂阴离子被吸附后,由于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颜色的改变。物质吸收光谱的特点:具有最大吸收波长。不同物质,max不同,max是定性分析的依据。max几乎不随物质的浓度而变。max附近,A最大,并与浓度c呈正比关系-定量分析依据。远离max的光,物质几乎不吸收光(A0),这些光的A与物质的c无直接关系-不作定量分析依据。分光光度法的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在测定溶液吸光度时,为了消除溶剂或其它物质对入射光的吸收,以及光在溶液中的散射和吸收池界面对光的反射等与被测物吸收无关的因素的影响,必须采用空白溶液(又称参比溶液)作对照。塔板理论的假设:(1)在每一个平衡过程间隔内,平衡可以迅速达到;(2)将载气看作成脉动(间歇)过程;(3)试样沿色谱柱方向的扩散可忽略;(4)每次分配的分配系数相同。毛细管色谱优点:(1)分离效率高:比填充柱高10100倍;(2)分析速度快:用毛细管色谱分析比用填充柱色谱速度(3)色谱峰窄、峰形对称。较多采用程序升温方式;(4)灵敏度高,一般采用氢焰检测器。(5)涡流扩散为零。毛细管色谱柱特点:(1)不装填料阻力小,长度可达百米的毛细管柱,管径0.2mm。(2)气流单途径通过柱子,消除了组分在柱中的涡流扩散。(3)固定液直接涂在管壁上,总柱内壁面积较大,涂层很薄,则气相和液相传质阻力大大降低。(4)毛细管色谱柱柱效高达每米30004000块理论塔板,一支长度100米的毛细管柱,总的理论塔板数可达104106。气固色谱固定相的特点:(1)性能与制备和活化条件有很大关系;(2)同一种固定相,不同厂家或不同活化条件,分离效果差异较大;(3)种类有限,能分离的对象不多;(4)使用方便。作为担体使用的物质应满足的条件: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均匀;化学惰性,表面无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弱,与被分离组份不起反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不易破碎;颗粒大小均匀、适度。一般常用6080目、80100目。氢焰检测器的原理(1)当含有机物CnHm的载气由喷嘴喷出进入火焰时,在C层发生裂解反应产生自由基:CnHmCH(2)产生的自由基在D层火焰中与外面扩散进来的激发态原子氧或分子氧发生如下反应:CH+OCHO+e(3)生成的正离子CHO+与火焰中大量水分子碰撞而发生分子离子反应:CHO+H2OH3O+CO(4)化学电离产生的正离子和电子在外加恒定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两极定向运动而产生微电流(约10-610-14A);(5)在一定范围内,微电流的大小与进入离子室的被测组分质量成正比,所以氢焰检测器是质量型检测器。(6)组分在氢焰中的电离效率很低,大约五十万分之一的碳原子被电离。(7)离子电流信号输出到记录仪,得到峰面积与组分质量成正比的色谱流出曲线气液色谱固定相的选择气液色谱,应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分离非极性组分时,通常选用非极性固定相。各组分按沸点顺序出峰,低沸点组分先出峰。分离极性组分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各组分按极性大小顺序流出色谱柱,极性小的先出峰。分离非极性和极性的(或易被极化的)混合物,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此时,非极性组分先出峰,极性的(或易被极化的)组分后出峰。醇、胺、水等强极性和能形成氢键的化合物的分离,通常选择极性或氢键性的固定液。组成复杂、较难分离的试样,通常使用特殊固定液,或混合固定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