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案(必修三 湘教版)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7718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案(必修三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地理《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案(必修三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地理《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案(必修三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课前自主探究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部,珠江下游。2.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以发展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3.工业企业的分布具有性,因而,工业的发展使许多城市、和村庄连接起来。4.在珠江三角洲,特别是广州深圳、广州珠海等主要的交通走廊,城市与乡村界线变得模糊不清,形成和相融合、农业与非农业相混杂的地带。5.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广州和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逐步由向由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6.目前,珠江三角洲以市为中心,基本形成了和城镇高度密集的体系。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工业化加速了向城市的集中。珠江三角洲凭借、和开放政策的优势,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使本区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不断向城市集中,农村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2.工业化加速了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所带来的生产为吸纳大量劳动力提供了条件。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和的转变。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和严格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农村中 “”的传统生活方式。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1.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大量占用、城镇和过度密集、严重、产业偏低等。2.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和,走道路,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参考答案一、1.中南2.小城镇3.广泛小城镇4.城市乡村城乡一体化5.深圳城乡一体化区域核心城市6.广州城乡一体化城市群二、1.非农产业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外向型非农产业2.人口大机器务工经商3.观念生活方式运作模式管理制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1.耕地工业环境污染结构层次2.综合素质管理水平可持续发展思考讨论1.“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形象地描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涌入珠江三角洲的壮观场面,其原因是什么?答: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优惠政策承接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吸引大量内地人口到此就业。2.工业化是如何推动城市化的?答:按照产业部门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工业发展带动服务业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促使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化,同时吸引外地人口的流入,提高城市人口的比重;另外,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还使非农业用地扩大,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这些都会促进城市化的发展。3.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缺乏,为何还要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较大的石化、钢铁等工业?答: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前的轻工业的产业链条短,产业后劲不足,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性弱,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当地便利的交通发展了石化、钢铁等重工业。知识要点突破知识点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珠江三角洲土地面积约4.2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省面积的23%。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阶段城市化进程特点形成原因改革开放初期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P65活动点拨1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这种经济模式虽然较分散,实力与传统的大型工业区无法相比,但每个乡镇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很受消费者欢迎,使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使珠江三角洲的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P65活动点拨21.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靠近香港和东南亚。这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2.由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沿河分布: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2)沿河口分布: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3)沿海分布:珠海、澳门、香港等。3.新增加的城市有:四会市、从化市、增城市、高要市、东莞市、惠阳市、恩平市、台山市、开平市。迁移应用1.下图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图例:乡镇城市 城市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人口、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城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它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周边工业卫星城的发展,在城市周围出现了许多与城市有密切联系的小城镇。2.下图表示珠江三角洲地区某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 ;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3)此过程被称为 。【答案】(1)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2)不断上升(3)城市化【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图比较,依据图例,图中黑点为城市,斜线为郊区,观察四幅图的内容变化:黑点数目从t1至t4在增多,斜线范围扩大,最后连成一片,由此可见这四幅图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城乡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过程。它直接说明了:城市数目增多,城市面积扩大,最后出现城市群,进而可分析出,图中城乡空间分布动态变化的实质就是城市化。3.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概况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比重高,达70%城镇数量、密度数量多、分布密度大城镇经济实力较强外来劳动力、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外来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水、供电和通信等水平居全国前列4.深圳市的发展(1)深圳的位置:广东省南部,南临香港。(2)深圳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家的政策(政治)、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劳动力及科技。(3)深圳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中国内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也是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迁移应用3.深圳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设立特区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一个大都市。据此回答(1)(2)题。(1)深圳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地理位置B.政治因素C.交通因素D.科技因素(2)我国加入WTO后,成为影响深圳发展的新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B.旅游C.交通D.科技【答案】(1)B(2)D【解析】深圳地处广东省南部,南临香港。20多年前,深圳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1979年3月,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将深圳定为“经济特区”。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基于上述政治上的措施,深圳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成为我国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之一。在深圳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高新技术产业发挥了龙头作用。近些年来,深圳开始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产业、通信产业、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产业、视听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轻工产业和能源产业等七大主导产业部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深圳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因素,而科技是深圳近些年来发展的新的主要因素。知识点2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化进程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夯实基础阶段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在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业和制造业,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发展空间不足,工业资源有限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大经济腹地说明:“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为我国早期对外开放的形式之一。补偿贸易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通常是一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另一方买进机器、设备、技术、原材料或劳务,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其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清偿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的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化所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为吸纳大量劳动力提供了条件。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过程。汹涌的“民工潮”含义形成原因流向目的民工大规模流动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城市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国家政策允许人员流动农村珠江三角洲务工、经商(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迁移应用4.读下面柱状图(资料来源: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回答下列问题。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有利的方面: 。存在的问题: 。【答案】来流动人口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交通、卫生、教育、环保、住房等会造成一些压力,对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一系列新问题等【解析】海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的地区差异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外来流动人口增多,给人口老龄化的城市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压力。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目前,城乡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城市化使城乡居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差距扩大乡村城镇化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A.B.C.D.【答案】D【解析】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伴随城市化进程,城市与乡村居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逐渐趋同。知识点3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耕地被大量占用、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2.实现珠江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如改善大气质量、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等。(2)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形成等级有序、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可以充分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3)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方面可以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减轻或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会促进城市向高科技方向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最终把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群建成一个“最具活力的大规模科技中心”和“新经济时代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旗舰”,构筑新经济时代珠港澳一体化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区域。迁移应用6.结合以下材料,并根据“伦敦简图”和“伦敦市人口增长情况”图,回答下列问题。英国泰晤士河曾受过严重污染,除偶尔能发现鳗鱼外,无其他鱼类。如今,经过治理的泰晤士河,已被认为是世界大城市中比较干净的河流之一,河中重现了上百种鱼类。伦敦原来是个著名的“雾都”,近年来,由于英国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煤气、柴油等无烟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内使用,空气中烟尘大为减少,雾日已不多见。(1)伦敦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第次技术革命时期,它反映了英国城市化的特点是。(2)伦敦老城区的白天人数达100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原因是由于人们对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的逐步完善。这种现象被称为。(3)1950年伦敦市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酸雾事件,数百人死亡,造成酸雾的主要污染物是,其合理的防治措施是。酸雨对生物界的危害是。(4)泰晤士河河水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和。污水排入河流,导致鱼类死亡的原因是和。(5)伦敦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有、等。【答案】(1)二起步早(2)环境质量基础设施逆城市化(3)硫氧化合物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使植物体受损,导致植物(林木)死亡,影响鱼类生存(4)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河水污染严重,水中溶解氧减少,导致鱼类缺氧死亡排入的有毒废水,使鱼类中毒死亡(5)建立新城和卫星城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解析】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城市化最早的国家,英国首都伦敦过去也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本题以伦敦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伦敦的环境污染及其治理为切入点,考查英国城市化的特点、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酸雾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河流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及保护和改善城市化环境的措施等。典型例题剖析【例1】(2011杭州质检)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泛珠三角是指珠三角及其联系比较密切的经济地区,包括港澳和粤、桂、闽、赣、湘、滇、黔、川、琼9省区。材料二从中国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材料三(1)简要分析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2)图中A代表的产业是什么?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做好第二次产业升级工作?【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背景、产业结构及结构调整等。第(1)题,属基础题目,熟练掌握教材即可回答,也可按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思路去总结。第(2)题,A产业的判断,应弄清珠江三角洲比香港所具有的优势。分析得出,当时珠江三角洲劳动力丰富且相对廉价,故A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另外第一次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还有土地廉价、政策优惠的优势。第(3)题,经过第一次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污染加剧,矿产、能源短缺等,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第(4)题,结合图示,珠江三角洲产业应向欠发达的相邻地区转移,同时要大力发展技术型产业和第三产业。【答案】(1)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机制比较完善;工业基础和自然条件好;侨乡。(2)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原因:该地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优惠的政策。(3)用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污染加剧;矿产、能源短缺。(4)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制造业要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生态工业。【例2】(2011潍坊模拟)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读下图并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是什么?(3)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各题干的具体要求,第(1)题,可从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第(2)题,明确“率先”二字。第(3)题,联系两地的产业分布的具体情况并明确两地产业的相互关系。第(1)题,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地理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时要抓住关键要素,不必面面俱到。第(2)题,从其自身的区位条件即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和全国著名的侨乡进行分析。第(3)题,二者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低廉、优惠的国家政策等优势发展成为制造业发达的基地,香港是国际大都市、自由贸易港,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面向国际市场。【答案】(1)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珠江水系水网密布,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两到三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科技较发达,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优惠等。(2)地理上毗邻港澳,多侨乡,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3)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业闻名,这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例3】读图回答问题。(1)图1中表示珠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投资所占全国比重的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两地所吸纳的国际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 。(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两地吸纳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趋势?其原因是什么? 。(3)图2中A、B两线表示珠三角地区的是 线,由此可见两地中,外向型经济特征更突出的是 地区,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的地区是 地区。(4)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比长江三角洲地区早,改革开放初期特有的优惠政策,使其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所占全国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高于长江三角洲,故图中A、B两线水平较高的应代表珠江三角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长江三角洲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从20世纪90年代不断增加,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腹地狭小等缺陷,使其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吸纳国际投资的比重是缓慢下降趋势,但从图中可直接判读两地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仍占到全国一半以上。两地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较高的(A线)应该是珠江三角地区,因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更加突出。但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及市场腹地的优势,故其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也迅速增长。由此可见,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殊的经济条件,在农村工业化推动下相对自发快速推进,缺乏客观而理性的规划,这种先天不足,后天急功近利,必然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不足和缺陷。【答案】(1)A一半(2)珠江三角洲地区吸纳的国际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缓慢下降,而长江三角洲吸纳的国际投资比重持续增长,其原因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失去了特殊的国家优惠政策,而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市场腹地等方面珠江三角洲又处于劣势。(3)A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4)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殊的经济发展,在农村工业化推动下,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客观而理性的规划,这种先天不足,后天急功近利,必然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不足和缺陷。知识网络构建课堂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答案】D【解析】区域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011济南调研)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23题。2.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阶段工业化进程速度比城市化快C.该国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D.阶段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发展【答案】D【解析】由图可以看出,1940年之后工业化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城市化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故A项错误;阶段,城市化速度高于工业化速度,故B项错误;该国城市化水平大于70%,应为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为发达国家,故C项错误;在阶段,工业化迅速增长,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3.阶段,该国第二产业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A.技术密集型产业B.能源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阶段期间,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随着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故A项正确。技术密集型产业又称知识密集型产业,需用先进而尖端的科学技术才能进行工作的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它的技术密集程度,往往同各行业、部门或企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成正比,而同各行业、部门或企业所用手工操作人数成反比。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据此回答46题。4.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A.大力推进工业化B.改革开放的政策C.大量的外来民工D.香港的产业转移【答案】B【解析】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所以促使其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的政策。5.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适宜重点发展()A.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业B.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答案】D【解析】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应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技术条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6.新形势下,我国相继设立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主要目的是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破解城乡统筹难题促进东部实现新跨越支持东北振兴战略A.B.C.D.【答案】A【解析】我国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破解城乡统筹难题,并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7.结合下图,若把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为迅速发展阶段,为产业升级阶段。两阶段主要工业类型分别是 ()A.甲,乙 B.乙,丙C.丙,甲 D.丙,乙【答案】D【解析】阶段为迅速发展阶段,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可以判断为曲线丙;阶段产业升级阶段以技术密集型为主,可以判断为曲线乙。8.关于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重化工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在注重环保的情况下,可以发展重化工工业B.我国已经处于后工业阶段,重化工工业产品需求量日益减少C.重化工工业污染严重,不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发展D.珠三角地区轻工业发达,不需要发展重化工工业【答案】A【解析】重化工工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经阶段,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在注意环保的情况下,可以发展重化工工业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二、综合题9.(2011黑龙江模拟)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范围示意图,回答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点即可) 。(2)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涌向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文化因素(3)(任选其一回答)a.如果你的家在城市,说出一个城市化问题,并提出一条解决该问题的对策;b.如果你的家在农村,说出两点城市化进程对你家乡的有利影响。 。【答案】(1)改革开放的政策;地理区位优越(或地理位置优越、或地处沿海、或交通便利、或邻近港澳);国际产业转移。(2)B(3)(任选其一回答)a城市:环境污染;制定政策、法规、控制污染物排放。或交通拥堵;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建设立体交通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b农村:增加农产品销售量;改变生活方式;更新观念等【解析】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点及原因。珠江三角洲利用“试验田”的政策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实现了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化推进的同时,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知能拓展阅读我国沿海三大区域城市化类型与动力机制1.京津冀北地区行政指向和大都市扩展带动型的城市化这是我国自上而下城市化的主要模式。中国行政中心的乘数效应使各级行政中心均成为城市化网络上的重要节点。因此一般情况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首都具有全国意义,县城具有全县意义。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天津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保定曾经是河北省的省会,因此行政指向型的城市化在本地区表现得非常明显,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北京的城市发展,由于其作为首都的特殊的政治地位,虽然其开放程度不及上海、天津,但凭借自己的政治优势,对外资仍有相当的吸引力,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并没有放慢,19791994年GDP增长率仍然高于上海和天津。京津冀北地区是以京津两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哑铃型、双核心”的区域,因此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城市的若干产业项目扩散到周围地区,从而使项目接受地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速,表现出大都市扩展带动型的城市化。大城市卫星城的发展就属于这种类型。2.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带动和地方政策驱动型的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的经济与城市水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开发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各种开发区功能最为全面的地区,大量开发区的兴建加剧了长江三角洲本就十分密集的城市密集度,使区域内城市网络的形成由此进入加速阶段,大量农村景观逐渐转变为富有特色的新型城市景观。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浦东开放开发模式”。该模式着重发展以金融贸易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吸引以跨国公司投资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塑造以金融贸易为核心的区域化、国际化经济增长中心。“浦东开放开发模式”具有如下特点:由政府推动和发动,由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应的配套经济政策;发展以金融贸易为核心的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与开放相结合,内引外联,形成了发展要素与商品跨国界、跨区域流动的地域空间集聚与扩散中心;以建设国际化、市场化经济增长中心为目标,着眼于形成以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外向型、区域带动型发展模式;强调区域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创造能力的培育。地方政府驱动型的城市化是以乡镇企业发展为动力、农工相辅的农村城市化模式,这种类型的典型地域是苏南地区,因此又可以称之为“苏南模式”。其发展特点有:吸收农业劳动力,扩大城镇人口规模;以工兴镇,促进小城镇发展;以工支农,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持续转移;城乡结合广度和深度比较突出。总的看来,其突出特点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导致了乡村城市化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到90年代已经不适应我国城市化的新形势。90年代中期以来,传统意义的“苏南模式”已经演变为张家港的“临港经济”、昆山的“外向型经济”、常熟的“个体私营经济”、江阴的“内生型(股市)经济”四大板块。与此同时,苏南逐步向城市化地域演变。一部分县城已经升格为中等城市,一部分中心已经扩大为小城市,还出现了一大批新的小城镇。3.珠江三角洲外贸驱动型的城市化珠江三角洲因具有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发动了外资驱动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广东是中国最早获得区域倾斜性优惠政策的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政府先发性地利用这一体制落差发展本地企业和资源进入提供了条件。该地区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工业化决定了其工业发展的投资主体主要来自外资和地方,而不是来自于中央和省政府。与以城市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相比,珠江三角洲表现为以区域(乡村)为基础的乡村企业促进的自下而上的乡村城市化。亦即珠江三角洲的乡镇企业是以工业为主导的二、三产业,这些企业开办之初,均未得到国家建设投资,其资金主要来自于外商和乡村集体积累,或依靠农民个人集资和投资,或依靠少量贷款。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高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步伐。早在1989年,珠江三角洲全区就已达到村村通电、通水,95以上村通了汽车和电话。“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崛起,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相继兴起一批小城镇。这种城市化模式可以称之为“珠江模式”。课后强化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关于“城中村”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城中村”现象是城市发展的必然B.“城中村”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C.“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发展中较普遍的现象D.它将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隐患【答案】D【解析】“城中村”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畸形发展的结果,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这里在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方面都存在隐患,制约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2009年6月10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强调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努力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据此并结合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23题。2.与图中对应的工业区正确的是()A.美国硅谷、辽中南工业区、英国中部B.班加罗尔、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C.日本九州岛、意大利的中部、德国鲁尔区D.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答案】C【解析】图中 为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小企业集聚的新兴工业,为传统工业。辽中南为传统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并不是建立在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区;长江三角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区,既有浙江的乡镇企业,也有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3.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和区位优势完全丧失交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运输需要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产业升级投入大A.B.C.D.【答案】D【解析】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料、能源价格上涨,发展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需大量成本。(2011温州检测)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30年中,私营企业大发展。“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和“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是对温州30年间城市化的写照。据此回答45题。4.温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单个城市规模迅速扩大B.郊区城市化C.中小城市迅速发展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5.温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主要体现为()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B.城市化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C.城市化推动工业化D.城市化超前了经济发展【答案】4.C5.A【解析】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使温州城市化表现为中小城市的迅速发展。(2011北京模拟)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换为高端产业,如下图。读图判断67题。6.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A.共用基础设施B.加强相互竞争C.靠近原料产地D.获取邻厂信息【答案】A【解析】图中的第一代产业园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先“筑巢”,即建设工业发展需要的基础服务设施;然后引来外资的“凤”。7.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A.管理经验B.资金C.科技D.廉价劳动力【答案】D【解析】第二代产业园要换“鸟”,即将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换成技术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会上升。8.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其对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答案】B【解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策已不明显,并非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的政策更优惠,而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均是我国传统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产业基础、市场腹地广阔,使其优越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但其劳动力并不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低廉,且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短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开发已取得很大成绩,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开发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日趋紧密,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及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东北经济圈等。读下图完成911题。9.有关乙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B.能源、水源不足C.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不好D.产业结构转型困难10.甲地区与90W同纬度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的有利条件是()A.同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B.都有大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同处于本国最大的工业区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11.如下图所示,2000年与1985年相比,丙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某些因素在减弱,具体地说主要是下列因素中的()A.廉价劳动力 B.科技水平 C.交通条件 D.信息【答案】9.C10.B11.A【解析】依据其经纬度可知三个地区中,甲是长三角地区、乙是环渤海地区、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多,且困难较多;由于重工业较多、人口密集导致水源、能源不足;由于沿海地势低平、濒临渤海,利于修筑港口和船舶停靠;又由于经济发达,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使该区港口区位较好。甲地是长三角地区,90W同纬度地区是美国南部农业带,在密西西比河河口地带;美国没有温带季风气候,其南部也不是其最大的工业区,其最大的工业区位于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的东北部工业区;长江三角洲的农业主要是亚洲水稻种植业,由于人口多、经济较落后使得机械化程度低。丙地区由两个时间段对比可知,2000年该地高科技产业比重大大上升,廉价劳动力工业产值比重下降,这说明廉价劳动力这一因素在减弱。2010年7月22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动员会。按照有关指标,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城镇化水平达到81.0%,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据此回答1213题。12.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答案】C【解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平原广阔,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地区。1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B.矿产资源丰富C.地理区位优势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答案】B【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地形、气候等条件优越,改革开放后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该地区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矿产缺乏。14.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状况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和人口规模B.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削减珠江三角洲燃煤消费总量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公交事业D.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答案】B【解析】减少这种天气的措施是控制悬浮微粒的排放,所以主要办法是削减燃煤量。15.现在许多城市都实行“公交优先”的政策,其目的是()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B.提高公共汽(电)车公司的经济效益C.抑制私人出租车D.改善交通拥挤状况【答案】D【解析】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严重是城市环境问题之一,倡导“公交优先”对于解决拥堵现象有一定的作用。16.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答案】C【解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A和B是有利的地理条件,D是特定的国际背景。1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的区位条件的是()A.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答案】C【解析】C选项属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其余各项均是良好的区位条件,这些条件可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18.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B.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土壤肥力上升D.珠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不会产生水土流失【答案】B【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交通、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处理量小,环境问题日益显露出来。表现有: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19.(2011济宁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4分)材料一2010年8月28日31日,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福州隆重开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将扩大核心区的辐射能力,有效实现梯度转移,直接推动中、西部若干省区的经济发展,营造区域经济共生多赢的格局。材料二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材料三珠三角三大产业结构示意图。(1)泛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珠三角地区的特色农业各是什么? 。(2)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在经济区位、资源、产业结构上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试从以上几方面分析泛珠三角合作的有利条件。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第二产业应如何调整布局优化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