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B卷(8)一、 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成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滴水成冰B . 量体裁衣C . 百炼成钢D . 积沙成塔2. (2分)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加热液体C. 取用块状固体D. 点燃酒精灯A . AB . BC . CD . D3. (2分)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 捣碎研细B . 搅拌溶解C . 引流浊液D . 搅拌防溅4. (2分)下列知识整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硬水经过滤后可以转化为软水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C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塑料、玻璃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D食品袋中放一小包铁粉,既可吸收水,又可吸收氧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A . AB . BC . CD . D5. (2分)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液体的倾倒B . 液体的量取C . 点燃酒精灯D . 稀释浓硫酸6. (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供给呼吸B .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 . 具有可燃性D .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7. (2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大量白烟B .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纯碱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 .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 . 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D . 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与是否有氧气参加无关9. (2分)如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应将氢氧化钠放在( ) A . 直接放在左盘B . 直接放在右盘C . 先放称量纸,再放在左盘D . 用烧杯盛放,再放在左盘11. (2分)下列关于化学史方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汤姆森通过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B . 侯德榜是唯一研发出利用食盐制取纯碱的科学家C . 拉瓦锡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D .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之间存在联系,排列出元素周期表,为化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12. (2分)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继“食盐加碘”后,我国又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酱油加铁”的意义是( )A . 增加咸度B . 改善酱油味道C . 减少厨房污染D . 预防缺铁性贫血13. (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 . 燃烧会发光放热,则发光放热一定是燃烧C . 红磷燃烧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铁丝也可以用于测定其氧气的含量D . 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则空气一定属于混合物14. (2分)实验完毕后,用剩的药品应( ) A . 放回原瓶B . 倒入废液缸C . 倒入下水道并用水冲洗D . 倒入指定的容器15. (2分)“绿色生活”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B .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C . 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D . 大量燃烧烟花爆竹16. (2分)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 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B .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C . 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D . 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17. (2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 .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C . 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制瓷器D . 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18. (2分)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 . Cl2B . KClO3C . HClD . HClO419. (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锌粒B . . 氧气验满C . . 滴加液体D . . 读取液体体积20. (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一下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B .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C . 塑料、合金纤维、合成橡胶的使用,对人类“百利而无一害”D . 开发利用氢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缓空气的污染21. (2分)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用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O2B . 用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 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 . 用图所示装置进行CO2的验满22.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钠溶液沾到手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后,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B . 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注入水中进行稀释C . 打开瓶塞就可以直接区分浓盐酸和蒸馏水D . 已知氯化镁固体易潮解,所以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二、 非选择题(计56分) (共7题;共39分)23. (2分)“纳米材料”特指粒径1100nm(1nm=109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跟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两种气体是_写出NO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4. (3分)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B和E组成元素相同,请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E的化学式_,B的化学式_。 (2)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 25. (4分)化学活动周的一个项目为“喷泉喷喷喷”,各竞赛小组设计出了各种有趣的喷泉,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竞赛I组设计了图l实验,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塞紧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满水)的胶塞,挤压胶头滴管,打开止水夹形成了喷泉。竞赛I组利用固体氯化铵和氯氧化钙共热制取氨气,写出该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竞赛组设计了图2实验,引发了喷泉竞赛组引发喷泉的方法是:_(3)竞赛组设计了图3实验,引发了喷泉玻璃套管中的固体是_;A氧氧化钙 B氯化钠 C活性炭 D氧化铜(4)竞赛组的实验设计和过程与竞赛I组完全相同,但未能成功引发喷泉,原因可能是:_26. (6分)小刚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仔细填写如下内容:(1)取一支红色的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把它投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与此有关蜡烛的性质有_(2)点燃蜡烛,发现其火焰分三层,分别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如何验证哪层温度高?_结论:蜡烛火焰的_温度最高(3)在燃着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迅速翻转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_和_(4)将其熄灭,迅速用火柴去点产生的白烟,_(填“能”或“不能”)燃烧27. (5分)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制氧气,请问答:(1) 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3)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应选用_(填序号);(4)实验室用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 ;(5)用制取二氧化碳,在加盐酸时,在量的多少和操作上有何不同_。28. (9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取用块状药品通常用_,取用一定量的液体时需要_,实验结束时要洗涤仪器,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_。(2)在“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还能任意弯曲的细铁丝,在新制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_(写一种);经过改进后实验成功了,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或装少量水的原因是_。(3)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g)反应前35.6反应后34.8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g(结果精确到0. 1 g)。29. (10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1)【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A . 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B . 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C . 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 . 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2)【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3)【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猜想】装置漏气;_装置内氧气有剩余;(4)【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结果更准确的原因:_(5)【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烧杯内蒸馏水烧杯内剩余蒸馏水131mL90.0mL63.6mL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_(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7)【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_(填“能”或“不能”),理由_。(提示:铜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锈蚀时,当参加反应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相等时,反应才能恰好完成。)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二、 非选择题(计56分) (共7题;共39分)23-1、24-1、24-2、25-1、26-1、26-2、26-3、26-4、27-1、28-1、29-1、29-2、29-3、29-4、29-5、29-6、29-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