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93397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师范大学Anhui Normal University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Graduate thesis for Adult Education论文题目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作者姓名刘传勇学 号15611201104037所在院系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年 级15淮南数学层 次本科完成时间2016年12月10日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提高年级:15淮南数学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号:15611201104037 姓名:刘传勇内容摘要: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不管课程改革怎么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应是教师不变的追求.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一些 教师通过延长上课时间、大搞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质量,这给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危害到身心健康.用尽量少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 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所在.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往往从兴趣开始的,如果学生能够有兴趣的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愉悦,体验成功,那么他就会坚持不懈,继续学习,直到成功。因而对中学教师来说,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首先应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效率的保证。关键词:中学数学学习 兴趣的激发 课堂效率的提高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其实许多科学发明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或强烈的求知欲。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而且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因此,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兴趣的激发。1、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数学存在着明显的分化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下面几点:1.1对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在调查中,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占40.6%;其中直接兴趣的占11.2%,间接兴趣的占20.5%;原来不感兴趣的后因为老师的原因从而产生兴趣的占8.9%。在数学的学习中原来感兴趣的但后来兴趣减退的占了30.3%。从中还发现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顺序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1.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学生对前面的知识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产生分化。1.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大概就是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但是最主要也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数学学习兴趣。2、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减少学习分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上面的调查发现了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很多因素,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但是怎样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减少学习分化呢?我有下面一些想法:2.1明确数学学习目的,启发兴趣和自觉性现在是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适应社会,每一个人都必须加强学习,活到老要学到老。中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代,中学生更应该刻苦学习,掌握真才学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人才,不被时代淘汰。 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及重要性,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兴趣,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自觉性。2.2调控课堂,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优势的兴奋中心,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势必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2.2.1新颖的课堂导入技巧,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言”时才去启发。教师应该积极创造这种“愤”和“悱”的情境。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言语提示的方式,即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借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进行学习。另一种是活动的方式,即让学生参加一些活动而产生问题。比如从课外活动、实验活动、实践活动等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有趣而又难以回答,学生从而产生了进一步了解有关知识的要求。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面面垂直时,可先让学生观察墙角,再提出“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的关系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这样学生颇感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讨论、交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总之,尽可能排除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学习知识的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2.2.2课堂教学方法多元互补,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传授和接受,忽视探究和体验。长期的被动灌注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久之,必然对被动接受知识产生厌倦,缺乏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内容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方法,是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模式,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和“自主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根据教学内容、课型设计的变化,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一法为主,多法兼用”,多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教学方法越科学,活动水平越高,活动内容越丰富,人的发展就越全面和充分。2.2.3课堂要把握难度,层次分明把握教学难度,设置合适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目标越具体,兴趣越浓厚,合适的学习目标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的经验能使学生建立信心,提高兴趣。当然学习目标的设置还应该稍高于已有的学习水平,使他们产生适当的内部紧张状态,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标太高”或者“目标太低”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样在把握难度的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又要分不同的层次要求,对优等生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对中等生加强知识的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暂差生”加强三基训练,使其跟上学习进度。在课堂上,关注学生要多于关注教材,教育是一种关注,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2.2.4探究知识,亲自动手,合作交流,诱发兴趣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并善于发表自己不成熟的见解。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让他们在学习中实际操作,体验感受,相互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则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再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探讨,合作交流,能使他们养成学中有乐,学中有趣,乐而好学的习惯,从而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时,可先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拿出来,再让他们把纸板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贴在一起,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这一规律。教师可接着说:“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发现了一条很重要的规律,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接着,再去探讨这一规律的证明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拼法出发,去发现如何添加辅助线。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发现总结规律,进一步探讨添加辅助线和证明过程,其中还体会到了辅助线的来历和作用,因而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更深,学习效果更好。2.2.5实践应用,联系生活,再现情境,妙趣横生设计富有情趣的应用实践活动,是不断增加和延长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应用实践活动再现生活情境,以丰富多彩而又喜闻乐见的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增无减,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后,可设计这样一个实践应用题目:回忆一下你家中爸爸、妈妈和你一周来分别做家务的总时间,将你获得的结果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对此结果你有何想法?要解答这个问题,学生要经历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并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所获得的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考查了学生是否掌握了统计的有关知识,又体现统计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学生还能体会到父母的辛劳,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为父母分忧,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这种富有生活情趣的实践活动的设计,再现了生活情境,引发了学生兴趣,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应用,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2.6教学中运用竞争方式,赛活课堂,激发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学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要求学生必须学会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要“激励”、“鼓舞”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可以提倡竞争学习方式,以竞争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学习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竞争学习小组中,可以相互帮助,及时反馈信息,有利于差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改进;有助于差生稳步前进,并在前进中提高自信心;有助于差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的长久热情。教师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创造一系列小组学习的活动,使学生互助学习,这样对优生的学习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首先,有助于优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其次,有助于增强优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的调节能力;最后,有助于减少学生的孤独感,增强自我价值和自尊心;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赛活,就是运用多样的竞赛形式,构建一种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的课堂竞赛机制,激发学习兴趣。2.2.7课外延伸:课外兴趣小组,趣味实践活动,激发情趣有老师曾经说过:“课堂是加油站,而不是终点站。”学生在课堂学到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目的使驶向社会,向课外延伸。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课外趣味题的兴趣很大,但是有些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原因之一就是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多,感到学而无用。所以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增强学习兴趣。也可以试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利用各种有利的合适的时机,开展社会实践,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带着问题学习。布鲁纳也曾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数学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因此课外延伸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更广的知识的机会,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2.2.8充分展示数学的美,激发学习兴趣数学图形具有对称美、形态美;数学表达式具有简洁美、有序美,和谐美;数学思维具有清晰、构思巧妙、灵活等独特的美;每一个数学定理,每一个数学公式,每一种数学方法,都蕴藏着无穷的妙,无穷的美。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教师的每一语言、动作和表情 ,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全方位的展示数学的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美,享受数学的美。如,在讲授对称美时就可以,采用动画呈现:在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王国,有漂亮的蝴蝶,可爱的小蜜蜂,逗人的青蛙等各种小动物;有0、3、8、B、E、D、Y、H、K等数字与字母随着一幅幅美丽画面的不断变换,学生的眼睛亮了起来,赞叹之声此伏彼起,“真是太美了!”学生已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对称图形的美,师:“正因为有了这么多对称与不对称,才让我们的世界如此五彩缤纷、美丽动人。”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意境,让学生理解了对称美的价值。2.2.9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传授的课程感兴趣。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就要注意塑造自身的形象。广博 的知识、优雅的谈吐和高尚的人格是教师形象的魅力所在。教师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去征服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产生学习兴趣。教师不仅在教学内容、思维方法上影响学生,而且以自己的整个人格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尊重、信任学生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可能进入“主角”,参与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才能激发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坦诚相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3.结论总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参考书目:1 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33版2 曹才翰.数学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3 桂文通.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关注的过程M.中学数学,12/20024 张海龙.优秀教育论文集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5 李征.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点M.中小学素质教育, 2001年7月6 曹才翰.数学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0.第一版7 郭思乐.要重视发现思维能力的培养M.数学通报, 1984年7月8 桂文通.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关注的过程M.中学数学, 2002年 12月9 柳斌、方亮.21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全书M.长城出版社,1999年出版10 郑毓信等数学学习心理学的现代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11 陈亮,朱德全数学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03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