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十)1.3.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湘教版必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76850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十)1.3.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十)1.3.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 课时提能演练(十)1.3.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2013版高中地理全程复习方略配套套题:课时提能演练(十) 1.3.1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湘教浙江)(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2衢州模拟)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过去几十年来,咸海水量已经减少了70%以上。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蒸发旺盛B.大量引用入湖河水灌溉C.湖泊沿岸植被被破坏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2.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C.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易错题)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4题。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 )A.流水作用增强B.冰川作用增强C.风力作用增强D.变质作用增强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气候的大陆性变强植被覆盖率增大河湖及其水量增加太阳能资源更丰富A.B.C.D.(2011重庆文综)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B.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D.叶面宽大,多气孔6.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洋流性质C.距海远近D.地形差异(预测题)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X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8.关于该区域气候要素与生物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上生物量随年均温的升高而减少B.地上生物量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多C.若该区域变暖,则光合作用增强,地上生物量增多D.若该区域变暖,则水分蒸发和蒸腾加剧,地上生物量减少埃及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个大坝建成20多年后,人们发现: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壤肥力持续下降;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根据材料,回答9、10题。9.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体现了( )A.地理要素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B.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C.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D.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10.材料中所说的这些现象,是由于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11.(2012杭州模拟)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与表中乙、丙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径流带降水量(mm)径流深度(mm)蒸发量(mm)径流系数(%)甲2001020010乙20040010502003001020过渡带400800503003004002040丙80016003009004007004060丁160090070060径流系数: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深(毫米)与同一时段内降水量(毫米)之比。A.荒漠、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针叶林C.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探究题)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同的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差异。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将下列地理要素代表的字母填在甲图框内,完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相互关系示意图。a.地形、b.气候、c.水文、d.洋流、e.太阳辐射(2)运用上述原理分析乙图中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段向北突出的主要原因。(3)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出该河流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13.(2011福建文综)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 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2)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解析1、2.【解析】1选B,2选C。第1题,锡尔河和阿姆河是咸海的主要淡水来源,两河附近居民大量引用入湖河水灌溉,是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第2题,咸海面积减小,蓄水量减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导致当地气温年较差增大,风力作用加剧;同时,大面积湖底出露后形成盐漠,盐漠中盐分含量高的尘土被风扬起,形成危害极大的盐尘暴。3、4.【解析】3选C,4选A。第3题,读图可知,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变大,说明西北地区越来越干燥,这样会导致风力作用增强。第4题,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气候的大陆性变强、植被覆盖率降低、河湖及其水量减少、晴天增多;太阳能资源更丰富。5、6.【解析】5选B,6选B。第5题,由于该流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在干旱时期典型树种的特征就是要耐旱,其根系比较发达,叶面比较小,气孔少,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因此其叶质坚硬,树皮厚。板状根主要是指热带雨林地区的乔木特点,其树干长。第6题,在非洲20S大陆东西两岸分别是热带草原景观和热带荒漠景观,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因素,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两岸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距离海洋均不远,地形都以高原为主。【素材链接】耐旱植物的外形特征旱生植物,一般讲,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小而厚,或多茸毛,这是就外形而言。这些形态上的特征,能够减少蒸腾面,使旱生植物具有高度的抗旱能力,以适应干旱的环境。旱生植物的另一种类型是肉质植物。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或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它们大部分生长在干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干旱的地区,每年有很长的时间根部吸收不到水分,仅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7、8.【解析】7选D,8选C。第7题,结合两幅图可判断该区域地上生物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地上生物量随年均温增加而减少,随年降水量增加而增多。9、10.【解析】9选D,10选C。第9题,该地地理环境的变化是从阿斯旺大坝建成开始,各要素随之变化而引起的。第10题,大坝拦截的是河流,最先引起水文条件的变化,进而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11.【解析】选C。读表可知,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半干旱、湿润气候区,对应的自然植被只有C项符合题意。12.【解析】第(1)题,太阳辐射、洋流和地形影响某地热量和水分的分布;热量和水分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气候与水文相互影响。第(2)题,这里是山地丘陵,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第(3)题,这里靠近海洋,地势低平,受海水影响,土地盐碱化严重。答案:(1)上:ade(位置可互换) 下:bc(2)图中东段为山地丘陵,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3)土地盐碱化。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处于西风带位置,受来自太平洋的西南风的影响,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而大峡谷谷底湿润气流不能到达,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第(2)题,R河河口出现断流说明上游来水少,注意题目的提示“人为原因”,结合材料中信息“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说明了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因而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第(3)题,注意题目的提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跟着发生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参照这个思路来回答,最终会导致下游地区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答案:(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2)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3)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方法技巧】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角度分析(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一般根据地理位置分析其气温、降水等对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分析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明确人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3)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其他区域。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其成因。分析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