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案1(人教版选修5)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75992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案1(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案1(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案1(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材分析自然灾害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影响日益严重、损失巨大,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规律,探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助于提高人类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地球健康与世界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教材的编写意图及实施本章教学内容基于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的部分知识点,包括: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比较同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将上述内容组合成三节,即“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可见,本章教学内容主要介绍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理论性、原理性较强。教材编写过程中,依据并实施了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一)强调基础知识,重视阐明自然灾害产生、形成的基本原理本章介绍了自然灾害,以及干旱、地震、洪涝等11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定义,简单列举了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进一步分析了各灾种的形成原因。为了避免概念过于集中使得课文枯燥乏味,尽量将科学概念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形式多样的图像,以图代文,比如,使用了示意图分析灾害形成条件,使用灾情照片直观展现自然灾害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深入浅出地阐明灾害形成的基本原理。(二)注重将科研成果科普化、教学化,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高中地理重视对于“理”的分析,有必要挑选好的案例把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从例到理,有助于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地理原理、概念。无疑,选择最新的科研成果作为教学案例,具有适时性、实用性、真实性,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科研前沿,还可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地理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比如,选用日本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深圳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洪水的影响等近年研究的新成果作为案例,来阐明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受灾体易损程度的。(三)增强教材的启发性,为课堂教学留下发挥空间教材既要利于学生的“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便于教师的“教”,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留下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因此,我们在教材的编写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不求“全”和“细”,比如,对于一些熟悉的灾种(如地震、洪涝)的危害就不在课文中一一罗列。(2)避免给出问题分析过程与结论,比如,以图代文说明自然灾害随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3)设置设有唯一或统一答案的思考题,比如,“选择你经历过的一次气象灾害,谈谈你当时的感受”,要求学生积极思考,通过举例、讨论得出答案。(四)着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自主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本章设置了8道思考题和2个活动,有助于学生收集资料、自主思考、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比如,要学生分析经济发展水平高且抗灾能力强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低且抗灾能力弱的地区,面临同样强度的灾害时,危害程度的差异。再比如,要求学生通过实例,说明人类在改造环境时有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都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多方位的思考。两个活动分别是收集灾害资料编写手抄报和配合世界防灾日出板报,都涉及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展现成果,要求学生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交流与合作,各尽其能,完成集体作品。二、知识结构与重点和难点说明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知识结构(图1)图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知识结构本节的教学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其内涵;(2)自然灾害的影响;(3)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二)重点、难点说明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定义、内涵和各方面的危害,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教学难点:要理解灾情大小是由致灾因子和受灾体共同决定的,需要从自然灾害系统观的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而理解自然灾害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一)知识结构(图2)图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本节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孕育于四大圈层的主要灾种,如干旱、地震、热带气旋、洪涝等的形成原因、产生条件,了解它们的特点、分布和危害;(2)掌握主要自然灾害在全球的分布规律。(二)重点、难点说明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并且重要,教学重点包括:(1)掌握四大圈层所孕育的自然灾害种类,即11种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或条件,对于一些主要自然灾害,还需要进一步掌握其相关知识,比如,热带气旋不同部位的天气情况、干旱和旱灾的区别、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区别、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人为诱发因素等;(2)知道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世界主要灾害带。教学难点:解释清楚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考虑到后面章节还要详细学习,这部分内容做到理出线索,说明现象即可,讲解要适度。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一)知识结构(图3)图3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受灾体、灾情的影响,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的可持续发展观。(二)重点、难点说明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稳定程度和受灾体易损程度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而认识人类活动“放大”或缩小”了灾情;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自然灾害成灾和灾情特点是不相同的。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实例展开讨论。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贯穿自然灾害系统观,阐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当自然变异到足以给人类的生存和物质财富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和破坏时,就形成了自然灾害。因此,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综合作用的产物,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灾情是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理解了自然灾害系统,就容易理解自然灾害系统观,也就容易理解第一章中的多数教学难点。(1)不同地区遭受同样强度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同,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成灾特点不同,即致灾因子相同、灾情不同,这是由于各地区、各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使得承灾和减灾能力不同。(2)自然灾害系统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反馈于自然灾害系统,又导致自然环境变异,而自然环境变异对人类的生存和活动、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发展,又起着反馈作用。因此说,人类既是致灾因子又是受灾体,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自然灾害灾情时空分布与演化过程。人类活动可以通过改变孕灾环境(主要是地表环境)的稳定性、预测预报致灾因子的风险程度、改变受灾体的易损性等,来影响灾情的大小。(3)在分析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分布、危害时,应该注意根据致灾因子发生的圈层,归纳其孕灾环境特征,进而分析对应的受灾体及成灾特点,分析得出可能灾情即危害。注意不同自然灾害的成灾特点和灾情损失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受灾体的主要受灾方式也是不同的。(二)补充缺漏,纠正偏差,明确重要问题和易混淆概念由于自然灾害来自现实生活,学生或者经历或者听说过大量的实例,加之初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多少获得一些对于自然灾害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受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制约,以及对学习内容概括、抽象、比较能力的制约,学生学习时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思维障碍可能是由于先入为主的错误观点、相近概念的混淆、相似现象的类比不当、概念内涵和外延模糊、思维定势干扰等诸多原因造成的,使学习中出现各种错误,阻碍了正确知识的获取。在本章,要注意纠正、补充、强调以下几个问题。(1)多数学生容易将火山地震带片面地理解为主要自然灾害带,需要特别地提醒学生认识环太平洋和北纬环球自然灾害带,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分析差异。(2)关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生一般能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负面影响,但却忽略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的防灾减灾成就,需要展开讨论、多方论证,以获取全面、客观的认识。(3)一些概念可能混淆,比如,热带气旋和台风、干旱与旱灾、崩塌和滑坡,在此,可以通过提问,比如,“为什么我国旱灾严重地区在黄淮海平原,不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引发学生兴趣,进行讨论和讲解,来加深学生印象,辨明基本概念。(三)善于总结和概括自然灾害发生与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在本章第二节中,几个阅读材料谈到了自然灾害的特点,建议归纳讲解。自然灾害具有随机性强、危害大、影响广的特点,不同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或渐发性特征。由于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各圈层形成与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灾变事件与人类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从分布上来看,通常形成地球上的多灾地带与少灾地带交错镶嵌的格局,并呈现出在时间上的频发与少发交替的规律,也就是时间序列上的群发性与空间格局上的群聚性的特征。另外,某种自然灾害发生还可能诱发系列次生、衍生灾害,即自然灾害具有链发性。除了理解这些自然灾害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特性对于防灾减灾有什么启发意义。比如,认识自然灾害的突发和渐发规律,可以有效地指导防灾减灾中的应急管理;认识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有助于针对灾害多发期和多发区开展防范;认识不同区域特定的灾害链,为制定减灾区划提供重要依据。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