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5821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70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0-2012年)一 概 述(一)基本情况1、自然条件、自然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位于*省*盆地中部东侧的*东岸,即东经1121215112386,北纬374537286之间。北与*市清徐接壤,东邻*、*、南连武乡,西接*与*以河为界,属*市管辖。南北长65km,东西宽约25km,平面轮廓东南一西北呈哑铃形。全县总土地面积852.98km2,总人口26.58万人,辖8个乡镇,三个管委会,160个行政村,266个自然村。、地形地貌境内地形总趋势为东南高而西北低,由山区丘陵逐渐过渡到平川,为一级阶梯状地形。东南部为土石山区,为太行山余脉,海拔高程950m-2029.5m,最高的四县垴海拔高程2029.5m。由于断裂构造作用和剥蚀侵蚀作用的结果,沟谷发育,地形切割剧烈,切割深度达50-100m以上,冲沟顶几乎达山顶,且密度较大,呈放射状分布,冲沟形态多“V”字型,河谷形态为“U”字型。1km以上沟壑密度,为每平方km1.3km,100m以上的沟壑密度为每平方km3.6km。此外,由于砂页岩坚硬程度不同,经流水作用,页岩侵蚀较快,砂岩慢,形成阶梯状山坡。从地面坡度组成来看,陡坡面积占到总面积的43%以上。由土石山区逐渐向西北过渡到由古洪积扇组成的黄土丘陵区,其海拔在800-1000m之间,地势起伏不平,沟壑纵横,地形切割破碎,割切深度最大达50多m,1km以上沟壑密度为每平方km1km,100m以上沟壑密度为每平方km2.2km。阶地面向平原方向倾斜,地形坡度7-15度,分布宽度6-6.5km,35度以上的陡坡占12%,平坡、缓坡面积占到总面积的60%左右。继续向西北方向过渡即是冲积平原区,海拔高程为750m-800m,为*、*和*冲积而成,坡度平缓,一马平川。总坡度为1/500-1/1000。三大地貌类型区差异明显。全县相对高差1248.5m。*由东南向西北纵贯全县。根据地貌成因由南到北可分为山区侵蚀构造和平川堆积构造两大区。、地质与水文地质据勘测,*境内最早的地层是距今约225180万年间形成的中生代三迭纪地层。基岩地层分布于县境的南部山区,以中生代的三迭纪为主,其岩性为砂岩和薄层页岩、泥岩,尤以底部的泥质岩比较发育,砂岩呈裂隙发育。侏罗纪的地层仅有零星出露。松散沉积物分布于丘陵区及盆地,属洪积、坡积、冲积湖积相,岩性和厚度变化较大。盆地内多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的连续沉积物。境内基岩地层分布于县境南部山区,以中生界三迭系为主,其岩性为砂岩和薄层的页岩、泥岩。尤以底部泥质岩较发育。砂岩裂隙发育,侏罗系地层仅零星出露,松散沉积物分布于丘陵区及盆地中,属洪积 坡积、冲积湖积相地层,岩性和厚度变化大。盆地内多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连续沉积物。本区平川、丘陵区属新生代*断陷盆地东部的一部分。在下更新世晚期或中更新世早期,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边山断层,使山区和部分丘陵区上升,盆地相对下降,为盆地接受来自山区的大量风化剥蚀的碎屑物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控制平川和丘陵区主要含水构造有:*洪积扇和古河道、伏西河洪积扇和古河道、*古河道。由于受地形地貌控制储水构造的规模,富水条件,补给条件,*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好。盆地内含水层特点是单层薄、颗粒细、层次多,没有统一的隔水层,比较富水的是*古河道,单层较厚、颗粒较粗。黄土丘陵与基岩山区的断裂接触面较陡,接触面清晰构成了断陷盆地的边界。黄土丘陵与山前倾斜平原的接触亦为断裂接触,不过断裂面隐伏于地下,两侧三迭纪地层的埋深极不一致即可作为一个佐证。根据物探和钻探资料表明,在县城东北部王村、永兴庄和西部的西关及常家堡地段,存有局部基岩隆起带。构成整体走向为北东西南马鞍型,其洼部在*酒厂附近。基底埋深最浅处仅142m,其岩性为中生代三迭纪的砂岩,夹少量的页岩,常家堡的局部隆起带为火山岩系。地下水温在28以上,说明水循环较深。基岩承压水含水层的水头高于上覆松散含水层。根据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境内地下水储水构造可分为碎屑岩含水岩组和松散岩含水岩组两类。、土壤、植被、土壤全县总土地面积为128万亩。因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和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县内大的土壤类型有褐土和草甸土两类,根据其断面的垂直分布又分为淋溶褐土、草灌褐土、褐土性土、淡褐土、浅色草甸土、盐化浅色草甸土、六个亚类。就农业土壤而言,主要有沙土、沙壤土、壤土、重壤土和盐碱土五个类型。另外,胶泥土也有零星分布,但面积不大。、植 被全县天然林面积13万亩,其中天然次生林分布在土石山区,主要集中在梁坪寨、祝家庄、瓦房间一带的阴坡、半阴坡上。树种以油松、辽东松、白桦、红桦组成,多是小片状分布,天然灌木林以*镇为主,包括*、*镇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前庄、后庄、下南沿、梁坪寨、凹一带,树种主要是醋柳。人工林10.92万亩,主要由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以及果园组成。用材林主要分布在土石山区,大面积是在麓台山、顶山庙、下凹、上庄等地,树种以油松、落叶松为主。在平原区沿*两岸营造护岸林带,以杨树、柳树为主,部分地段分布有刺槐林,另外,全县有四旁林网植树1300万株,树种以箭杆杨、北京杨为主,适当有白榆、垂柳等。干鲜果树,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阶地区,目前平川也发展了不少,全县达7万多亩。全县天然草坡面积13.6万多亩,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0.6%,达万亩以上的有4片,全部分布在土石山区,其中*镇4.25万亩,主要在南风沟、东峪沟、国道208线的两面山坡或沟洼地上;*镇2.08万亩,主要分布在柏泉头、北庄、连珍垴、伏坪等村庄;*乡7.3万亩,主要在侯家庄、左家滩村以南地区。我县草坡属湿润类梁峁亚类型、坡地亚类、谷沟地亚类、低洼地亚类。植被以禾本科植物群落为主,如白草、冰草、芦子草,还有少量豆科牧草,如胡枝子、山苜蓿等。、水文气象县境位于太行*侧,海风受山阻隔,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气候明显,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雨水较多,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据*气象站记载,多年平均气温为10.0,年内温度变化大,极端最高气温38.7,出现于1966年6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24.9,出现于1966年2月22日,温差63.6,最高平均气温10.7,最低年平均气温9.1;山区与平川温度为幅为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4mm,最大为1969年的587.7mm,最小为1986年243.9mm。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在年内分布极不均匀,雨量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夏季多暴雨,秋季连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为1963年7月6日的90.8mm,降水分布山区比平川多70mm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84mm,最大为1957年的1834.9mm,最小为1964的1258.9mm。历年大于或等于0的积温为4047.6,历时263天;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3542.5,历时184天,大于或等于15的积温为2919.4,历时136天。*光照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538.5h,多年平均初霜日为10月7日,终霜日为4月30日,无霜期160天左右,多年平均初雷日为4月29日,终雷日为9月27日,无雷期为152天。多年平均风速1.9m/s,最大冻土深度87cm,干旱指数2.1。降水是形成水资源特别是河川径流量的主要来源,根据多年来的降水观察,全县的降水具有地区分布上的不均匀、季节分配上的不平衡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根据盘陀水文站、梁坪寨雨量站、县雨量站三个雨量站分别代表土石山区、丘陵地区和平原区的长期观察结果显示,三站多年平均降水量491mm,各站平均降水量分别为*站424mm、盘陀站496.9mm、梁坪寨站540.8mm。可以看出,降雨分布土石山区比丘陵阶地区偏多,丘陵阶地区又比平原区偏多,分别多79.9mm和43.9mm,山区比平原区则多123.8mm。可以说降雨由山区到平川是逐渐减少的,而且幅度较大。降水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土石山区3-5月降雨量占年雨量的3.8%,6-9月占年雨量的74.3%,10-2月占年雨量的11.9%;丘陵阶地区,3-5月降雨量占年雨量的12.6%,6-9月占年雨量的76.8%,10-2月占年雨量 的10.6%;平原区,3-5月占年雨量的15.1%,6-9月占年雨量的72.4%,10-2月占年雨量的12.5%。6-9月的汛期雨量不但多、集中,而且多以暴雨形式降落,强度很大。实测一日最大降雨量土石山区125.1mm,丘陵阶地区112mm,平原区90.8mm。、河流水系境内有*、*、*、伏西河等主要河流,属于黄河流域*水系的一、二级支流。2、社会经济状况*现辖2乡6镇,160个行政村。全县耕地面积为43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6.07万亩。*总人口26.58万人,农村人口21.19万人,农业劳动力9.44万人,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5. 92万人。全县经过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粮经比例大幅增加,农村经济收入稳步上升。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5.5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3.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94元。*农业基础条件优越。农业经济形成“粮、菜、果、牛”四大主导特色产业。2009年粮食播种面积43.12万亩,粮食总产18024.8万kg,平均亩产418kg。棉花播种面积0.23万亩,棉花总产13.4万kg,油料播种面积0.85万亩,油料总产124.7万kg,蔬菜播种面积5.29万亩,蔬菜总产17605.4万kg,干鲜水果产量8097.1万kg,肉类总产量1942.3万kg,农业总产值7.2亿元。全县果园面积15万亩,其中酥梨8.5万亩。畜牧业形成以牛、羊为主,鸡、猪及特种饲养并举的发展格局,牛饲养量11.2万头,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位居全省前列,是“三晋养牛第一县”。9000亩蔬菜通过国家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是大*都市圈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3、自然灾害情况全县灾害性气候多,旱、涝、风、雹、霜冻是主要自然灾害,这些灾害,给农业生产,人民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全县总面积近二分之一的山区和丘陵区,均不同程度存在水土流失现象。全县原有水土流失面积58.07万亩,现已初步治理29.99万亩,占原有水土流失面积的51.6%。*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主要形式为面蚀和沟蚀,其次是鳞片状面蚀和重力侵蚀。4、农业生产现状*农垦历史悠久,因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和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县内大的土壤类型有褐土和草甸土两类,根据其断面的垂直分布又分为淋溶褐土、草灌褐土、褐土性土、淡褐土、浅色草甸土、盐化浅色草甸土、六个亚类。就农业土壤而言,主要有沙土、沙壤土、壤土、重壤土和盐碱土五个类型。另外,胶泥土也有零星分布,但面积不大,土壤比较肥沃,耕地指数较高。总耕地面积为43万亩,农民人均耕地2.03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梁、谷子、豆类、薯类、杂粮油料、蔬菜、瓜类等。以现状种植结构分析,主要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43万亩,经济作物6.4万亩左右,复播面积7万亩左右,粮食比例逐步趋于合理。从耕作水平看,我县平川区及丘陵区基本实现了水利化,并以机械耕作为主,大都为二年三熟耕作制,少数农田实行有机旱作。山区仍以旱作农业为主,人畜耕作,机械化程度较低,旱地一般为一年一熟耕作制。(二)小型农田水利现状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36.07万亩,占耕地面积43万亩的83.9%,其中旱涝保收面积达到26万亩,全县节水面积到26万亩,高效节水面积达到10万亩。有效水地中:河井双灌面积22.22万亩,纯河灌面积0.6万亩,纯井灌面积11.8万亩,机电灌站灌溉面积1.05万亩,小型水利灌溉面积0.4万亩。全县有灌溉配套机电井2034眼,有*、*万亩以上自流灌区2处,里村万亩以上电灌站1处,小型电灌站54处,小型水利工程21处。建成2442万m3库容的子洪中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5座。全县累计建设人畜饮水工程222处,解决了134118人和12550头大牲畜吃水问题。全县水利机械达2570台,保有量总动力达到32253KW。中小型灌区固定渠道达到499km,累计防渗38km。井灌区固定渠道达到2504km,累计防渗1809km,其中低压管道1739km。U型防渗渠70km,水保治理面积达到26.54万亩,全县近十年来水利工程年均供水量达到8000万m3以上。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类型、分布及完好程度、机井全县共有完好水井2066眼,总井数中,有纯农业灌溉井1865眼,工矿企事业单位用井27眼,农村生活井5眼,农村生活和农业灌溉混合用水井169眼,实际供农业灌溉的水井为2034眼。机井总提水能力达到57848 m3/h,年均提水量达到7876万m3,配套功率33100kw,全部机井主要分布在平川区域,包括*、*、*、*、*、*等六乡镇,*、*两乡镇只有几十眼水井。工业井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工程整体完好率64,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水井是*农田水利灌溉的主要水源。多年来,由于更新配套能力差,全县2034眼农田灌溉机井中,有三分之一的约600余眼机井还是属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中浅井,老化失修严重,有300余眼行将报废。全县机井控制灌溉面积达到34.02万亩,占到有效灌溉面积94.3%,其中纯井灌区11.8万亩,河井双灌面积22.22万亩。井灌区固定渠道2504km,其中地埋塑料管道达到1739km,砼U型防渗渠达到70km,总计防渗长度为1809km。工程完好率63。整个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3。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65。、小型水库自流灌区、杜家庄水库灌区杜家庄水库为伏西河上游控制工程,总库容105.2万m3,控制灌溉面积0.97万亩,人口0.7万人。灌区有总干及一至四干共5条干渠,长12.74km,有支渠25条,长28.81km,干渠建筑物104件,支渠建筑物296件,农田灌溉的设计面积为10517亩,有效灌溉面积为9735亩,控制下游8个村庄。多年平均供水170万m3,实灌面积0.6万亩,实浇亩次1.4万亩。灌区内已经有机井81眼,灌区干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采取浆砌石防渗处理,共防渗9km,运行至今,大部分衬砌已倒塌、勾缝剥落严重;支渠、斗渠基本成为土渠。灌区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45,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37,水的利用率很低。、*水库灌区*水库为闫灿河上游控制工程,总库容21.63万m3,有效库容19.23万m3,死库容2.4万m3,设计灌溉面积0.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30万亩,多年平均供水50万m3,实灌面积0.21万亩,实灌亩次0.4万亩,有干渠1条,总长7.27km。灌区受益村庄为下游9个自然村,人口2139人。灌区干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采取砼管及砼U型渠防渗处理,共防渗3km,运行至今,大部分渠段毁坏严重;支渠、斗渠基本成为土渠。灌区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4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35。、*水库灌区*水库为杜家庄水库下游的小型控制工程,总库容10万m3,设计灌溉面积0.1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11万亩,多年平均供水12万m3,实灌面积0.1万亩,灌区有干渠一条长6km,控制*1个村庄,人口1190人。灌区的干支渠全没有进行防渗处理,灌区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46,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小型泵站灌区全县共有小型机电灌站54处,装机104台共1976KW,设计面积3.2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4601万亩,其中与中型灌区重复面积2.2623万亩。受益村庄54个,受益人口2.13万人。多年平均实灌1.4万亩,年均提水量270万m3,其中地下水110万m3。小型机电灌站灌区共有渠道102km,基本上全是土渠,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调查情况,泵站机电设备丢损严重,输水设施年久失修,工程整体完好率42,灌区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47,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3。、塘坝*共有塘坝18处,设计库容21万m3,其中9处已经报废,现有库容8万m3,主要分布在*、*、*、*4个乡镇,受益自然村18个,人口2532人。设计面积0.25万亩,有效面积0.149万亩,实灌面积0.149万亩。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调查资料,全县塘坝坝体及其附属设施的工程完好率为28。有渠道19km,全部是土渠,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51,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4。2、节水灌溉及高效节水发展状况我县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我县农田灌溉多年来一直是以井灌为主的河井两灌的农田灌溉格局,由于地表水来水量的逐年减少,地下水资源的不足,我们必须走节水的路子。近年来,我们在充分总结了多年节水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节水工程建设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就是由工程节水向管理和工程双重节水迈进,实现资源优化,双控管理,真正使节水工作有个新的突破。围绕这一思路,近年来,我县在节水上整合多方面资金,集中连片建设了高质量、高标准、高科技、高档次的节水增效园区,从2006年开始,先后建成了*镇*片、*镇高城片、*镇东城片、*镇*片、*镇*片、*镇闫漫片、*镇*片等七个高效节水增效园区,建成了高效低压管道输水节水面积7.5万亩,并引进了机井智能卡控制技术,实行了自动计费,使水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全县范围内,连续多年来,我县在井灌区大力发展低压塑料管道节水工程建设,截止目前已经埋设低压塑料管道节水工程1739km,砼U型防渗渠达到70km,井灌区节水工程总长度达到1809km,占井灌区2504km固定渠道的72.2%,建成节水农田面积26万亩,其中高标准节水面积10万亩。井灌区已经建成的节水农田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已经达到85%,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了75%;井灌区高标准节水面积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已经达到90%,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了85%。3、中型灌区改造运行情况*域内有*中型自流灌区一处,有外供水*灌区中型自流灌区一处,有里村扬水工程管理站中型扬水站一处。三处中型灌区的改造及运行情况如下:、*灌区*灌区控制受益范围包括*、*两县7个乡镇,68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总耕地17.73万亩,总人口10.1万人。设计灌溉面积18.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08万亩,其中河井双灌面积15.5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96.4%,纯河灌区0.58万亩,占有效灌溉的3.6 %,其中高灌面积0.86万亩,占5.4 %。灌区内机井817眼。*灌区到目前共有子洪水库中型蓄水工程1处,控制流域面积576km2,总库容2336万m3,渠道引水枢纽工程两处,设计引水流量14.25m3/s;建成干支斗三级固定渠道187条,总长244km,其中干支骨干渠道111km,已经防渗6km,斗渠133km,已经防渗15km,建成县城供水工程一处。年供水150万m3。灌区多年平均利用水为873.63万m3,实浇面积为4.41万亩,实浇亩次5.22万亩。灌区骨干渠系工程完好率21%,末级渠系完好率8%。灌区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44,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32。*灌区内子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经于2009年完成,灌区灌溉渠道节水改造工程总投资1801万元,现在正在施工建设之中。、里村扬水工程管理站里村扬水站是*市唯一的万亩以上机电灌站,位于里村东北处,控制受益范围包括*、*两镇8个行政村的4.18万亩耕地,总人口1.83万人。有效面积为1.7万亩。可灌溉时期年均提水量150万m3,年均灌溉亩次2万亩。该站属三级提水,总扬程18.2m/3级,总装机200KW/5台,共有固定干支渠道27.56km,建筑物41件。灌区内现有水井163眼,灌区控制面积除丰泽村的1000亩地属扬水灌区、井灌两灌外,其余1.6万亩土地全属于河灌、井灌和扬水灌区三灌面积。扬水站从1998年*治理一级站被摔出大堤之外以来,水源工程不配套,已经十多年无灌溉之利。灌区骨干渠系工程完好率32%,末级渠系完好率28%。、*灌区*流经*境内的长度为18.6km,河川宽约300400m,*受益范围包括*、*、*、*4个乡(镇)的28个行政村,总耕地10.77万亩,总人口4.32万人。有效灌溉面积9.36万亩,其中河井双灌面积9万亩,纯河灌0.36万亩,该灌区由二坝引水,多年平均供给*的水量为673万m3,亩均72m3;平均实灌5.36万亩。灌区现有四级固定渠道,*境内共有渠道100条,其分类情况是:干渠1条,长13.62km,支渠2条,长12.925km,斗渠14条,长44.7km,农渠83条长94.1km。节制(分水)闸,机耕路桥等渠系建筑物,*境内共有154处,分别是:节制分水闸21处,机耕路桥121处,涵洞2处,渡槽8处,跌水2处。灌区内现有水井402眼。灌区骨干渠系工程完好率61%,末级渠系完好率48%。灌区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54,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8。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农田灌溉工程主要以水井为主,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地表水来水量比较少,水井成为我县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工程,水井工程在农田灌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多年来,我县的农田灌溉已经形成了以井为主、河井双灌的农田灌溉格局。*的小型水利工程除了水井以外,只有4座小型水库,54处小型机电灌站和21处小自流灌区,其中,小型水库中,只有杜家庄水库、*水库和*水库能蓄水灌溉,可控制面积只有1.38万亩,54处小机电灌站控制面积只有2.46万亩,两项合计3.84万亩,占有效灌溉总面积的10.6%,其中仍然有3万亩属于井灌控制。从全县总的灌溉情况看,*灌区多年平均灌溉面积只有5.36万亩,*灌区多年平均灌溉只有4.41万亩,两个万亩灌区多年平均灌溉面积相加仅有9.77万亩,只占其控制面积25.44万亩的38%;里村扬水站控制的1.7万亩面积,由于治理*后水源工程未恢复,已有十多年没有灌溉效益,完全靠井水灌溉,实际上已成为河井双灌区。上述三个中型灌区的控制面积中多年不能灌溉的土地,多年来一直靠井水灌溉。全县井灌控制总面积目前达到34.02万亩,占到灌溉总面积的94.3%以上。所以说,*的农田水利灌溉是以水井为主,以河灌为辅,以小型高灌为补充的基本格局。水井对全县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水井的管理,2002年以前一直是由村委统一管理或者由专业队承包等,2002年1月,*的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开始大规模启动,到2003年全部完成,除148眼吃水井外,对当时的2201眼灌溉用井全部进行了改制。其中,井泵整体拍卖的790眼,卖泵租井的347眼,机井股份制的有309眼,租赁承包的有755眼。目前只有54处小机电灌站和21处小自流灌区没有改制,原因是这些工程大多数控制面积很小,而且水源严重无保障,拍卖没人要,现在主要还是承包为主经营着。从近两年的运行情况来看,改制后绝大部分工程的运行状况还是良好的,各项管理责任制也是比较健全的,工程效益基本上的得到了发挥。而且,有的地区群众个体积极投资打井配套,已然成为风气。改制后的水价,县物价局根据详细的估算,出台有一个最高限价,每度电最高为0.18元。在小水工程改制后的运行当中,也有一些个别人私自提高水价的问题,县物价部门积极进行了查处。目前我县农田水利现有的工程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完全已经个人购买了全部产权,由个人全权管理工程。二是股份制管理,由每眼井所控制的地亩受益者,也就是这眼井的所有股东共同推举出一人或几人管理;三是租赁承包管理,由一个人或几个人承包设施,由村委和承包人签定合同,按照合同管理。四是成立来水利用水户协会,由协会管理。全县的农民用水户协会2008年开始建设,2008年4月有*镇的南左村和*镇的*村申请成立了两个农民用水户协会。之后的2008年6月,*灌区内的*镇的子洪、梁村、郜北、王贤、洛阳和大韩共六村也相继申请成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这样,全县共建成了八个农民用水户协会。5、近年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及成效十一五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的引导下,带动农村集体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至2009年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06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360万元,省级财政820万元,市财政50万元,农村集体自筹830万元,建成了*镇*片、*镇高城片、*镇东城片、*镇*片、*镇*片、*镇闫漫片、*镇*片等七个高效节水增效园区,建成乔家堡节水片以及78处单村微型工程,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建设节水面积7.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2万亩,年增节水能力474万m3,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20万kg,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3200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417元。6、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及施工等技术能力状况*水利局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4人,水利技术人员承担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指导,全县有专业施工队伍3个,农村劳动力9万人,具有一定的设计、施工和筹资筹劳能力,近几年,完成了6处万亩以上节水园区建设工程以及19处单村微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三)水资源状况1、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根据2004年全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的结果,全县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410万m3,折合径流深28.2mm,最大径流发生于1977年,为9691万m3,最小径流发生于1972年,为428万m3,极值比为22.6。河川径流分布特点与降水量时空分布相一致,但受流域下垫面和上游开发利用的影响,分布比降水量在时空分布上更不均匀,在地区分布上主要表现为山丘区大于平川区;在时间分布上主要表现为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境内河流属暴雨型间歇性河流,全年66.7的河川径流量集中在汛期,汛期洪水暴涨暴落,使大量的洪水无法利用而下泄,非汛期大部分河道断流,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远大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极值比高达22.6倍,近年来河川径流量呈严重衰减趋势。*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5082万m3,山丘区与平川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为1484万m3,地下水补给模数为6.22万m3/km2。地下水最大资源量发生于1988年,为7917万m3,地下水最小资源量发生于1986年,为3558万m3,极值比为2.2。*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492万m3,(包括重复计算的1484万m3),其中河川径流量2410万m3,地下水资源量5082万m3。在水资源总量中,可利用水资源量为6373万m3,其中地表水1500万m3,地下水为4873万m3。平均产水系数0.18,产水模数8.68万m3/km2。2、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利用现状根据*近十年农水年报统计,按不同用户用水平均统计如下:总用水量8480万m3,其中农业用水量7652万m3,工业用水量310万m3,城市生活203万m3,农村人畜饮水315万m3。按不同水源分用途统计,地表水用量604万m3,地下水用量7876万m3。其中地表水供农业用水464万m3,供城镇用水140万m3,地下水供农业用水7188万m3,向工业供水310万m3,向城市生活供水63万m3,向农村人畜饮水供水315万m3。*年平均灌溉用水为7652万m3,占全县总用水量的90.2%,在灌溉用水中,地下水开采量达7188万m3,占灌溉用水量的93.9%,全县36.0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中,纯井灌和河井双灌面积达到34.02万亩,占全县水地面积的94.3%。3、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根据上述分析,*总用水量为8480万m3,其中地表水用量604万m3,地下水用量7876万m3。而可利用水资源量为6373万m3,其中地表水1500万m3,地下水为4873万m3。我县除了境内的*外,还有*流经我县,*清水复流分配给我县的取水指标为每年2000万m3;东山引水工程竣工后可供我县水资源3000万m3;子洪水库和杜家庄水库除险加固竣工后可使我县地表水的利用率大大增加,可达到每年1400万m3。三项合计地表水可用量达到6400万m3,目前我县前两项的利用量仅有1546万m3。开发潜力还很大。此外,随着我县大量节水工程的实施完成,年灌溉节水量可达到2100万m3左右,为我县的水资源提供了保障。4、发展水地的潜力分析 *总耕地面积为43万亩,农业人均只有2.02亩,灌溉面积为36.07万亩,农业人均1.7亩,旱涝保收面积为26万亩,人均1.23亩。*目前还有旱地面积6.93万亩,通过实施小型水利重点县项目,大力建设节水工程,提高节水灌溉技术水平。通过地表水的充分利用,*的6.93万亩旱地资源还有发展水地的很大潜力。二、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必要性1.提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能力的需要*是传统的农业县,多年来在农业发展上一直领先全市全省,尽管如此,我县农村水利设施仍比较脆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差。目前,全县的中小型自流灌区由于水源不足,末级渠系不配套,工程标准低,有效灌溉面积还未达设计标准,工程实际灌溉能力远未达标,而作为农田灌溉主要工程的2034眼水井,多年来,由于更新配套能力差,有600余眼机井还是属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中浅井,老化失修严重,有300余眼行将报废,全县机井控制灌溉面积达到34.02万亩,占到灌溉总面积的94.3%以上。所以说*的农田水利灌溉是以水井为主,以河灌为辅,以小型高灌为补充的基本格局,保持现有水利设施的稳定、对我县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改善水环境的需要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大搞节水工程建设,用地表水补充地下水,进一步加大对县域各灌区末级渠系的节水配套改造和防渗建设是我县农田水利的主要任务。县域纯井灌区内全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河井双灌区内大力建设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使全县所有自流灌区的末级渠系和井灌区的所有渠系工程全部达到高效节水化。从而使我县的地表水充分利用,地下水开采量逐步降低,最后达到地下水的动态平衡,达到县域地下水位止降反升的目标,实现我县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我县是农业生产县,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为主。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有些农作物给农民带来丰厚的收入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不小污染,很多地方因为水利设施不到位无法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及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必须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合理发展“绿色经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保护绿色生态环境。促进我县农田水利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二)开展重点县建设的可行性1、领导重视部门协调我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为了确保项目的实施,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领导组,专门组织协调县计划局、财政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农业综合开发办等有关部门以及各乡镇进行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整合、筹措、划拨和监督;水利部门负责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建设;农业、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负责项目的协调和资金的整合,各乡镇负责区域内的具体工作。各部门通力协作,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2、前期工作扎实有力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上,我县目前已经先后编制完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节水灌溉规划、*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十二五”水利规划等规划报告,其中*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已经*人民政府2010年7月16日祁政发201032号文批复实施。3、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是*省粮食核心生产重点县,发展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好, 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各项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具备了充分的自然人文条件。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光热、降水和地下水等农业资源,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我县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从组织领导、资金配套等方面为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大开方便之门,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经过多年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在工作方法和建设策略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效经验,而且全县绝大多数农村均有发展农田水利、发展节水灌溉的经验,发展新的农田水利工程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4、干部群众积极热情多年来全县各村均有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验,建设新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此外,全县各村大都进行了水利、林业、农机等设施的改制,乡镇村干部群众对搞农田水利积极性很高,绝大部分农村领导班子团结、干群关系融洽,村情稳定,“一事一议”机制已经深入人心,通过召开“一事一议”村民代表会议,广大群众积极拥护并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承诺足额投工投劳,十分有利于自筹资金落实、工程顺利实施及建成后的管护到位。5、资金整合能力充分我县小型水利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能力多年来十分规范,县政府几年来连续进行支农资金整合,在资金整合上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经验, 20102012年已经落实涉及小型农田水利的整合资金项目就达到19项,涉及金额14938万元。并已经制定下达了支农资金整合计划。通过资金整合,可以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6、建设施工技术完备我县水利系统现有工程系列中级以上职称24人,初级职称33人,他们多年从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能够很好地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等任务,根据调查他们近期完成的类似工程及在建工程,完全能够承担本次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的建设任务。7、工程运行管护合理我县于2003年即完成了*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对受益户较多的小型工程,可按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允许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对水利工程管理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按照“谁建设、谁受益、谁管理”的办法引导社会各种力量投资兴建水利工程,并给予资金、政策倾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通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受益农民群众真正成为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主体,积极、全面地介入包括项目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三、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情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根据国家五部委及省市五部门通知精神的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我县编制完成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并经*人民政府2010年7月16日祁政发201032号文批复实施。在*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中,按照我县“山区开发小泉小水,平川狠抓节水农业”的水利发展的总体布局,结合我县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现状,充分抓住中央大力关注农村小水发展的有利时机,确实使我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巩固和突破,实现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使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使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完好率达到90%以上,使全县的渠系水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该规划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和重点是,针对全县水资源贫乏的实际,在全县乡村大力建设节水工程,按照建设全县输水管网化的大节水目标,建立节水型灌溉制度,降低灌溉定额,全面普及常规节水工程,积极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使水利工程在引水、输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的各类损失水量减少到最低程度,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单方水效益,因地制宜地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并压缩高耗水作物。规划从2010-2020年,全县建设农田水利工程2057处,总投资29535万元。其中: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供水体系建设工程4项,防洪减灾工程5项,水环境保护工程1项,节水工程12项,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工程5项,灌区节水改造及末级渠系改造工程4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2026项。规划在灌溉用水量增加不多的前提下,通过实施中型灌区管网节水改造,纯井区、小高灌、小型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在2009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6.07万亩的基础上,到2015年有效灌溉工程面积达到38万亩;2020年有效灌溉工程面积增加到39万亩;合计增加有效灌溉面积2.93万亩。规划在2009年全县节水面积26万亩的基础上,到2015年,新建节水农田7万亩,使达标节水农田达到33万亩,到2020年,使达标节水农田达到39万亩,合计增加节水灌溉面积13万亩。规划从2010-2020年,通过规划工程的实施,全县改善灌溉面积 33.6万亩,年均节约灌溉用水量2100万m3,新增供水能力1500万m3,年均粮食增产量3750万kg, 年均经济作物增产值7860万元,年节约工日87万个,年节约能源1044.9万kw。四、重点县实施计划(一)、建设目标与任务根据中央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精神,依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编制指南及大纲,我们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据,按照我县农田灌溉河井双灌为主的实际格局。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用地表水补充地下水,进一步加大对县域各灌区末级渠系的节水配套改造和防渗,大搞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在这个节水化大目标的总要求下,县域纯井灌区内全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河井双灌区内大力建设灌区末级渠系节水灌溉工程,使全县所有自流灌区的末级渠系实现防渗化和井灌区的所有渠系工程全部实现管网化。从而使我县的地表水充分利用,地下水开采量逐步降低,最后达到地下水的动态平衡,达到县域地下水位止降反升的目标,实现我县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三年建设的目标是通过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纯井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工程、小水库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提供坚实稳固的农业基础环境,通过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灌区服务意识,通过实施大节水目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强广大群众的节水意识,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建设目标通过全面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经过三年连续投资,基本完成全县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改造,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在重点县建设任务完成后,要使县域内达到如下目标:、全县现状耕地面积4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6.07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6054万亩,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0434万亩,合计增加有效灌溉面积3.6488万亩,增幅10.1%,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9.723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2.38%。、全县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35万亩,增幅35.96%,达到35.35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8.99,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增加6.3923万亩,达到16.3923万亩,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提高13.4,由现状的27.9%达到41.3。、全县纯井灌区面积11.8万亩,区内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三类节水工程面积达到11.8万亩,占纯井灌区面积的100。、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3提高到0.75,渠灌区由现状的平均0.4左右提高到0.65;井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平均0.65,提高到0.85,渠灌区由现状的平均0.47,提高到0.75。、实现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100万公斤,达到19987万公斤,提高11.65。、在小型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小型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尊重群众意愿,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采取承包、拍卖、租赁、股份等形式,逐步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2、主要任务*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三年内计划建设小型水利工程7项,包括:河井双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3项、纯井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项、河井双灌区节水改造工程1项、酥梨基地节水改造工程1项,建设范围涉及全县5乡镇47个自然村,受益人口6.7105万人,受益面积17.2006万亩。项目实施完成后,主要建设完成砼U型渠193.74km,渠系建筑物5280件,量水建筑物25件,安装启闭机15套。安装砼管0.4 km , 400PVC管1.5km, 各种PE管174.295km, 100钢管400m, 更新打井34眼,修复水井60眼,配套水泵131套,建设井房及下卧式井台522处,安装钢制出水口2560个,安装砼消力池2560处,增设80KVA变压器8套,埋设低压地埋线35km。年新增供引水量780万m3,年节水量912万m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6054万亩,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043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3.5518万亩,新建节水面积9.35万亩,其中高效节水面积6.3923万亩。灌溉保证率达到75,项目区增加粮食生产能力2100万kg/年。3、分年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数量与规模、项目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项目区水资源量项目区分布于全县五个乡镇的47个自然村,土地总面积23.3454万亩。项目区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地表水包括*灌区、*灌区、*水库灌区供水,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灌区可受益地表水资源量700万m3;*灌区可受益地表水资源量800万m3;*水库灌区可受益地表水资源量30万m3;三项地表水总可供量可达1530万m3。地下水主要是水井开采,绝大部分分布在平川地区,水井开采深度全部小于200m,主要开采层位为中层、中深层含水组。区内水文地质状况一般,地下水含水层中的水力联系较为密切,为孔隙承压水。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侧向地下迳流补给和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迳流方向为由东南向西北流动,水力坡度为9,此外还有渠系的渗入补给,洪水期河流的侧向补给等。根据*省*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所提供的计算结果,项目区的地下水可开采模数为18.62万m3/ykm2,项目区总土地面积为23.3454万亩折合155.636km2,则可计算出该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2897.94万m3/y。项目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达到4427.94万m3/y。、项目区现状需水量和其它排泄量项目区现状需水量主要是人工开采和蒸发排泄。根据实测,项目区内现状农田灌溉年用水量3252.43万 m3/年,生态用水76万 m3 ,生活用水422万 m3 。现状总需水量为3750.43万 m3/年。、现状平衡分析根据以上分析,现状年实际用水量为3750.43万m3,小于可利用量4427.94万m3/y。、现状土地资源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17.2006万亩,现有有效灌溉面积13.5518万亩,尚有名誉水地10434亩,旱地26054亩,发展水地的潜力很大。、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灌溉用水量计算项目区内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还种植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项目区灌溉面积根据节水灌溉制度设计,灌水定额为35.3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85,年毛灌溉定额为196m3/亩。项目区实施完成后有效灌溉面积为17.2006万亩,则项目区年灌溉需水量为3371.32万m3/年。、其它排泄量根据预测,项目区的工副企业、农村生活用水量需488万m3/年,生态用水为90万m3,共计578万m3/年。总计,设计水平年需水量为3949.32万m3/年。、可供水量计算根据前面计算,项目区实施完成后的年可供水量:地表水可供水量为1530万m3,地下水可采量为2897.94万m3,项目区水井可供水量为2600万m3,总可供水量为4130万m3。、水土资源量平衡分析据以上分析,该区的地表水可供水量为1530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897.94万m3,地下水可供水量为2600万m3,总可供量为4130万m3,项目竣工实施节水灌溉后,项目区总需水量为3949.32万m3/年。不仅满足需水要求,而且有余量。根据前述,项目区土地资源还有不少名誉水地和旱地,在满足水资源平衡的条件下,项目区还能满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的需要。、2010年实施项目、*酥梨基地节水改造工程A、工程概况*水库为闫灿河上游控制工程,总库容21.63万m3,有效库容19.23万m3,死库容2.4万m3,设计灌溉面积0.5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32万亩,多年平均供水30万m3,实灌面积0.265万亩,实灌亩次0.49万亩,有干渠1条,总长7.27km。灌区受益村庄为下游11个自然村,人口3960人,耕地17034亩。本次*酥梨基地节水改造工程设计主要对灌区渠道进行管道防渗节水改造建设,修复U型渠1.46 km,铺设输水管道46.295km,其中:400PVC管255m, 200PE管10.7km,160PE管2.6 km,140P E管15.21km, 125P E管1.2km,110P E管16.33km,100钢管400m,建设建筑物85处,安装出水口消力池516个,更新机井2眼,配套水泵2台,增设变压器2台,架设高压线1.4 km,埋设地埋线1km,井房及下卧式井台2处,建蓄水池3座,总容积3000m3。竣工后可新增灌溉面积0.3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0.7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6万亩,新建节水面积1.7万亩,年可节水102万m3。本项目区确立在*南部*酥梨基地范围内十一个自然村,项目规划以渠道节水工程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组织、集中投入、规模开发,实行农、林、水、机、技配套措施的综合治理,建设各项设施配套的节水农田,同时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品牌酥梨等水果生产,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表4-1 *酥梨基地项目区现状及工程实施情况村庄工程现状耕地现状灌溉面积设计节水面积现有机井节水管道防渗渠道有效水地名誉水地旱地新增恢复改善眼mm亩亩亩亩亩亩亩新寨1500140020012001200200河南101050150500400400500150里湾4002974015710010015740外湾04803801001003800孙家河900950152520010253003001025200北*4135010001438300588550550588300南*114501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