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2647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江苏赣榆青口五中 刘夫珍(一)设计思路: 一、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堂课上,教师安排了两次阅读活动。一是“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再读课文”,引导学生鉴赏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这样安排,强调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要放手让学生自由地阅读,有创意地阅读,而不是用老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这是符合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的。 二、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堂课安排了三次比较集中的交流活动:一次是“初读课文”之后,学生交流阅读课文之后获得的信息;第二次是“再读课文”之后,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着鉴赏课文;第三次是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对课文作深入的鉴赏。这三次交流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师的指导作用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指导者。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以自己的行动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述起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同时教师又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设计,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轩榭”“丘壑”“嶙峋”“斟酌”“闲适”等词语的音形义。 (2)了解课文“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和常用的说明方法。 (3)揣摩简洁生动的语言,体会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 (1)粗读,了解说明对象总的特征和文章结构层次;精读,揣摩主要内容、重要信息、关键语句。 (2)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做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3)在掌握此文的学习内容后,让学生拓展思维和想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a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州园林建筑艺术的成就,体会自然之趣和协调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四)教学难点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培养艺术鉴赏的能力。(五教学准备:已制作好的幻灯片六张(六)教学过程镜头1课题、作者同学们:苏州园林是苏州人的骄傲。苏州人写苏州园林,苏州人游苏州园林,都会觉得特别亲切。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苏州园林,相信也会有新的感受。 现在,让我们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指导读书的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书时,可以把 法课文的主要内容、重要的信息、关键的语句划出来。读完后我们来交流。读的过程中如有疑问,请举手。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交流。 (请同学们交流)镜头2标本,鉴赏在课文第一段中有两个关键的词语,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以“标本”和 一个是“标本”,一个是“鉴赏”。1什么是“标本”?“有代表性经过加工或保持实物原 “鉴赏”总领全文,形,可供人们学习、研究用的样本。”如:我们在实验室中看 教学的切入口选的到实验标本 好,有新意。2为什么苏州园林可以称它是“标本”呢? 因为苏州园林“可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那么在这幅画中,都有些什么内容呢? 引导学生整体 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还有角 把握课文的内容。 落、门窗、色彩等等。 4把这些都堆在一起就成画了吗?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吗?镜头3 亭台轩榭 自然之趣假山池沼 艺术花草树木 画意花墙廊子 画意至于其他每个角落、细微之处,都能注意到画的效果。(出示画册)同学们:你们看,我这本摄影集,里面每一 让学生具体感 张都是一幅完美的画。可见,苏州园林的特点确实是“游 受苏州园林的特点。 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只是平时我们不注意罢了。我想:这就是标本,因为它代表了中 国园林的特征。我们读说明文,首先就要抓住特征。 好。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二个词语“鉴赏”。 同义词比较, “鉴赏”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和“欣赏”、玩赏”比较 体现语文课特色。一下。(同学发言后,老师归纳)板书:欣赏、玩赏、鉴赏 欣赏:用喜爱的心情领略美好事物的意味。例:欣赏音乐,很欣赏这幅作品,很欣赏他的做法。 玩赏:观看欣赏。“玩”不同于“玩耍”中的“玩”,它是观看的意思。 鉴赏:鉴别和欣赏可见,作者写苏州园林,是从鉴赏的角度写的,所以 指导学生精读他会看到一幅幅画。 课文。“哪段文字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鉴赏的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写 写得最好”,一问,得最好。(请同学们交流)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 价课文,让学生独下面老师来谈谈看法,好吗?老师读了这篇课文,觉得第 立地阅读,自由地4段挺好。为什么呢?因为: 发表意见。镜头4 结构美总说、分说 从多角度说 第一,层次很清楚。你看,第一句话是总说,“苏州园 老师参与到讨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然后分两个层次来对第一句话进行 论之中,与学生共说明,先说假山,后说池沼。这样,文中总说、分说清清楚 同探究,体现了教楚。你们再看,在写假山时,也是按总说、分说的顺序写的。 学的民主。第二,从多角度来说。譬如假山这部分:首先正面写假山,写假山“重峦叠幛,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然后呢,从设计者和匠师的角度来写,就是“设计者、匠师”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画,所以他们堆叠出来的假山就是一幅幅画。最后,从游客的角度写。游客攀登时,能欣赏到、领略到这些画意,因此即使这些在城里的假山,也会让游客觉得“身在山间”。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课文在写假山时,为什么要从设计者、匠师和游览者的角度来写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段文字中的第三句话:“或者是重峦叠幛,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这些句子能涵盖苏州园林所有的假山吗?不能。因为从正面写,是写不尽假山的美的,只有写了设计者、匠师,写了游览者后,才可以把苏州园林假山的美都表现出来了。 我还喜欢这段文字的语言,请看:镜头5鱼戏莲叶间镜头。 语言美概括性强 精练而形象 一、概括性强。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这个句子将苏州园林的假山艺术都概括出来了,它强调的是艺术,假山的堆叠充满了画意,这就是艺术。二、精练而形象。如这段的结尾一句“游览者看鱼戏莲 品味语言,以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句。这中间“鱼戏莲叶间”就是一 点带面。幅画:红色的鲤鱼、翠绿的莲叶,清澈的池水,它把鱼、莲叶和水的美都表现出来了。其中这个“戏”字用得非常形象,它将鱼 儿那种调皮、玩耍、游戏的神韵、灵气都写出来了,而画恐怕就 达不到这种境界了,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而“又是入画的一景”这句,把这景色的画 意写出来了,它强调的是画,是画中之景。还有 一个“又”字特别要注意,它强调这是许许多多 画中的一幅,一个“又”字,里面涵盖了多少内容啊。大家看,仅仅这么一个句子,就让我们感觉到了这篇文章语言的精练而形象,似乎也充满了画意。我想,这与文章的内容是吻合的。 下面,让我们在鉴赏、品味的基础上来集体朗读第4段。 同学们:鉴赏课文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今天,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来鉴赏的:一个是结构,一个是语言。 下边,请一位同学也像老师那样,从这两个 引导学生举一角度来鉴赏。 反三,教会学生阅我们读书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第一步是初读课文, 读和鉴赏。是了解;第二步再读课文(即精读课文),是鉴赏,是品味。 我们读书就该这样读。 同学们,我们刚才跟着作者领略了苏州园林的美景,大 家有没有注意到苏州园林还有很多美的地方。在这里,老师给你们作个提示:譬如苏州园林的楹联是 由课内向课外可以研究的课题。什么是楹联?楹联就是挂在堂屋或亭子前柱 延伸,提出研究性子上的对联。现在大家看这幅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 学习课题。体现了秋水一房山。”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变,符合语文教学镜头6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的特点。 大家看看:这幅楹联挂在哪里最合适?有荷花或水的地方即可,它与亭前池中的荷花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荷花图。楹联与景是相互映衬的,这就是苏州园林美的另一个方面。这个课题是值得研究的。 好,今天的课到这儿结束了。 总结反思 本文以恰当的方法概括说明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事理,文章富有情趣,又耐人寻味。它使我们了解到欣赏、创作一篇说明文需要以下步骤:要具备敏锐的眼力观察自然;要具备爱美的心理欣赏自然;要具备深厚的情感审视自然。本文的“文眼”在于鉴赏,运用它,才能真正走入苏州园林优美的意境中,走入那美丽的苏州城,才能看得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看得清文章背后更深层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