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8277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联考)科学试卷A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110小题每题4分,1115 (共15题;共55分)1. (4分)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 . 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C . 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D . 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2. (4分)“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将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上述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 . 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 . 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 . 燃烧产物均是CO2和H2OD . 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3. (4分)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B . 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C . d点浓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O42-D . 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4. (4分)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领域的突破性发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 . 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 . 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 . 催化剂在这个转化中参与了化学反应5. (4分)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B . 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 . 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D . 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6. (4分)有一物质X,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别加入到足量的 NaOH 溶液、氯化钡溶液、HCl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如表。则该物质X是下列各项中的( ) 加入物质NaOH 溶液氯化钡溶液HCl 溶液现象产生蓝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A . CuO 固体B . (NH4)2CO3 粉末C . 稀硫酸D . CuSO4 溶液7. (4分)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 . CuSO4、NaCl、Zn(NO3)2 B . MgCl2、Na2SO4、NaOHC . CaCl2、NaNO3、Ba(NO3)2D . H2SO4、NaNO3、NH4HCO38. (4分)下列表达方式中属于符号的是( ) A . 水分子 B . 电压表 C . 漏斗 D . 9. (4分)推理和归纳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B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 . 性质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能跟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D . 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10. (4分)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步骤。小乐在研究燕麦生长是否具有向光性现象时,列出了如表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叙述甲窗台上的盆栽燕麦幼苗为何向窗外弯曲乙或许是单向光刺激引起燕麦幼苗弯曲生长丙改变燕麦幼苗的光照环境,进行有无单向光刺激的对照,观察燕麦幼苗的生长和弯曲情况丁燕麦幼苗的生长具有向光弯曲的特性A . 甲为提出问题,丙为观察现象B . 甲为作出假设,丁为记录实验结果C . 乙为提出问题,丙为设计并实施实验D . 乙为作出假设,丁为得出结论11. (3分)欲将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去,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氧化钙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C铁粉锌粉加过量硫酸亚铁溶液、过滤D食盐固体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A . AB . BC . CD . D12. (3分)据图示判断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XHYZB . YZXHC . ZYXHD . XHZY13. (3分)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B . 棉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C . 往一种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种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D . 硝酸钾属于钾肥,它能促使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14. (3分)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0一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B . 0一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与铁的质量相等C . 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D . 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15. (3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B .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属于中和反应C . 碱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所以碳酸钠属于碱D . NaOH溶液中的H能与酸反应,则KH溶液中的H也能与酸反应二、 简答题(本题共有6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36分) (共6题;共36分)16. (6分)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时,溶液的pH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有同学根据右下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A和B中的哪一个装置的操作?_。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_。 17. (6分)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曾坦言青蒿素提取的成功,灵感来源于葛洪的著作。葛洪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他的许多观点对我国后世的科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葛洪在炼丹时发现“以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变化过程_。 (2)葛洪很早就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高效药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据此用低沸点溶剂分离出治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 2015 年诺贝尔奖。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 在分类上属于 (填字母)。 A . 盐B . 酸C . 氧化物D . 有机物(3)葛洪在肘后方一书中提到:把生石灰、草木灰加水混合后所得的物质可用于“食肉去痣”,则起到去除黑痣作用的主要物质是_(填化学式)。 18. (6分)如图所示是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图中 4种物质类别不相同,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1)若A是金属,C是FeSO4 , 则A是_(填“Cu”或“Mg”); (2)若A的水溶液是一种能使酚酞变红的化合物,B是非金属氧化物,C是一种蓝色的硫酸盐溶液,写出符合图中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9. (8分)常温下,氨气(NH3)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NH3H2O),氨水显弱碱性,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NH4HCO3)。 (1)上述对氨气、氨水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有 _。(写出两点即可) (2)用pH试纸可以粗略测出氨水的酸碱度,测定的方法是 _。 (3)碳酸氢铵(NH4HCO3)属于_类(酸、碱、盐) (4)写出氨水(NH3H2O)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NH4HCO3)的化学方程式 _ 20. (4分)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回答下列问题:空气NH3CH4HClO2密度/gL-11.2930.7710.7171.6291.43溶解性极易溶难溶极易溶难溶(1)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2)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O2 , 气体应从_端进入. 21. (6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 (1)在C60、金刚石、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 (2)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如图,根据硫酸氢钠(NaHSO4)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NaHSO4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选填字母)。 A . 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 . 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氢气C . 其水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39分) (共4题;共39分)22. (12分)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但实验室看到的镁条常常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甲认为可能是MgO;乙认为可能是Mg2(OH)2CO3;丙认为可能是Mg(OH)2。 (1)丁取来一镁条,除去表面的灰黑色物质后,把镁条在氧 气中点燃,燃烧后产生白色固体。由此,丁认为_的猜想是错误的。(2)丁又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被加热的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且试管口有液滴出现,另一只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丁认为_的猜想也是错误的。 (3)大家查阅资料后又知道:Mg(OH)2和Mg2(OH)2CO3加热后均可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据此请写出Mg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 23. (12分)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_。(填“没有变质”或“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 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4)小高同学认为可以将 BaCl2溶液换成 Ba(OH)2,小文认为不可行,原因是_24. (6分)小杨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1)反应后试管C溶液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_(写离子符号)。 (2)小杨把试管D、E反应后的液体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小明分别对试管D、E反应时的反应物用量有如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 试管D:氢氧化钙溶液一定过量B . 试管D:稀盐酸一定不足C . 试管E:碳酸钠溶液一定过量D . 试管E:稀盐酸一定不足25. (9分)小红、小军、小明三人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溶液、K2SO4溶液的滴瓶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1)【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溶质成分只有:KCl; 猜想溶质成分为:KCl和KOH;猜想溶质成分为:KCl、K2SO4; 猜想溶质成分为:KCl、KOH和K2SO4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1)取该滴瓶内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_溶质中有K2SO4(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_证明猜想成立(2)【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同?_(选填“是”或“否”) 四、 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26题6分,27题6分,28题 (共6题;共50分)26. (6分)山梨酸钾(化学式为C5H7COOK)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在我市海产品深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 (1)该物质是由_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_。 (2)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 27. (6分)为研究“不同物质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质量变化”,某科学兴趣小组将10.00克下列物质分别盛放于相同的烧杯中,将它们敞口放置在恒温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情况见下表。 放置时间(小时)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克)水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7.3%的稀盐酸241.850.610.721.35483.70?1.442.80请回答:(1)表格中“?”的值是_克; (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24小时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的质量减小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时间48小时的稀盐酸5.00克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了5.50克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计算,确定散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28. (9.0分)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造成曲线和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是_。 (2)曲线中,d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_。 (3)图中a、b、c、d四点中,锥形瓶内CaCl2含量最大的是 _。 29. (9.0分)实验室用1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实验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1)A点溶液的溶质_。(填化学式) (2)据上图可知烧杯盛放_溶液,该反应是一个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计算所用的该稀硫酸的质量? 30. (10.0分)(2015嘉兴)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水盛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一段时间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分析说明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5%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1. (10.0分)小科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碳酸钙的含量,利用气密性良好的图甲装置进行实验:称取石灰石样品6克,加入锥形瓶中,塞紧瓶塞,从左侧持续缓慢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盐酸,开始计时;待装置D总质量不再增加时停止鼓入空气。实验过程中测得装置D增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1)根据图乙,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钙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_。 去掉装置A,将空气直接鼓入装置B去掉装置C,将B与D装置直接相连当气泡停止产生时立即停止鼓入空气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110小题每题4分,1115 (共15题;共5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简答题(本题共有6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36分) (共6题;共36分)16-1、16-2、17-1、17-2、17-3、18-1、18-2、19-1、19-2、19-3、19-4、20-1、20-2、21-1、21-2、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39分) (共4题;共39分)22-1、22-2、22-3、23-1、23-2、23-3、23-4、24-1、24-2、25-1、25-2、四、 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26题6分,27题6分,28题 (共6题;共50分)26-1、26-2、27-1、27-2、27-3、28-1、28-2、28-3、29-1、29-2、29-3、30-1、31-1、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