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专项复习卷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65679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专项复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专项复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专项复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Cu-64 Br-80 Ag-108 I-127 Ba-137第卷 (选择题 共40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1下列有关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蒸发皿和烧杯均可用于加热B为减少仪器使用而带来的误差,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可用温度计兼做搅拌棒C配置1L0.1molL1NaCl溶液的实验中,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NaClD测定溶液中草酸含量时,用碱式滴定管盛装KMnO4标准液进行滴定操作【答案】A【解析】A项,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烧杯垫上石棉网也可用于加热,A正确;B项,温度计不能当做搅拌棒使用,B错误;C项,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C错误;D项,KMnO4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D错误;故选A。2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气、20 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生成【答案】A【解析】A项,氯气可溶于水,在常温时,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因而20mL水大约能溶解40mL氯气,气体大约剩余40mL未溶解,A项错误;B项,胆矾指的是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其显蓝色,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uSO45H2O变为CuSO4,CuSO4为白色固体,B项正确;C项,双氧水将SO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H2O2+SO2 =SO42-+2H+,氯化钡溶液中Ba2+与SO42-生成BaSO4白色沉淀,C项正确;D项,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为白色固体,C是黑色固体,D项正确。故选A。3下列有关仪器的名称、图形、用途与使用操作的叙述均正确的是()选项ABCD名称250 mL容量瓶长颈漏斗酸式滴定管冷凝管图形用途与使用操作配制1.0 molL1 NaCl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配得的溶液浓度大于1.0 molL1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分液时,碘层需从下口放出可用于量取10.00 mL高锰酸钾溶液蒸馏实验中将蒸气冷凝为液体【答案】C【解析】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致使溶液的浓度偏低,A项错误;B项为分液漏斗,错误;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可用酸式滴定管量取,C项正确;蒸馏实验中水从下口进上口出,D项错误。4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时,需经过NaOH溶液的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图A图B图C图DA用图A所示的方法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B用图B所示的装置准确称得0.157 5 g H2C2O42H2O固体C用图C所示的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D用图D所示的装置,用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答案】C【解析】A项,移液应用玻璃棒引流。B项,托盘天平至多只能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所以称量0.157 5 g的物质应用分析天平。C正确。D项NaOH溶液应放在碱式滴定管中,而图示是酸式滴定管,错误。2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答案】D【解析】A项,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正确的操作应该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后取一定量的反应液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A错误;B项,应该用红热的铜丝,B错误;C项,Cu2水解,加热CuCl2溶液不能得到CuCl2固体,C错误;D项,铜绿溶于盐酸而铜不溶于盐酸,故可用盐酸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D正确。故选D。5为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的厚度,将镀锌皮与足量盐酸反应,待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时取出,洗涤,烘干,称重。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判断正确的是()A.铁皮未及时取出,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B.铁皮未洗涤干净,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C.烘干时间过长,回导致测定结果偏小D.若把盐酸换成硫酸,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答案】C【解析】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时,表明锌反应完,若这时铁皮未及时取出,则铁溶解,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A错误;铁皮未洗涤干净(表面吸附杂质),烘干时间过长(铁被氧化),则剩余物的质量偏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小,B错误;C正确;D项对结果无影响,错误。6下列有关实验误差分析中,错误的是()A中和滴定实验中,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没有用待测液润洗,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C用润湿的pH试纸测某溶液的pH,测定结果不一定有误差D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将碱液缓慢倒入酸溶液中,所测中和热值偏低【答案】B【解析】A项,中和滴定时锥形瓶无需用待测液润洗,正确;B项,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液面低于刻度线,V偏小,c(B)偏大,错误;C项,用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相当于把原溶液稀释,中性溶液中加水pH不变,正确;D项,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若将碱液缓慢倒入酸溶液中,会造成热量的散失,导致所测中和热值偏低,正确。7已知Ag2CrO4是砖红色沉淀,下列滴定反应中,指示剂使用不正确的是()A用标准FeCl3溶液滴定KI溶液,选择KSCN溶液B用I2溶液滴定Na2SO3溶液,淀粉作指示剂C用AgNO3溶液滴定NaCl溶液,Na2CrO4作指示剂D用H2O2溶液滴定KI溶液,淀粉作指示剂【答案】D【解析】A项,铁离子与碘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碘单质,KSCN溶液遇铁离子显红色,当溶液显红色时,说明碘离子反应完全,达到滴定终点,正确;B项,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当溶液显蓝色时,说明亚硫酸根离子已经被碘单质充分氧化,碘单质剩余,达到滴定终点,正确;C项,Ag2CrO4是砖红色沉淀,当溶液中有砖红色沉淀时,待测液中的氯离子被充分沉淀,银离子剩余,正确;D项,待测液中的碘离子被双氧水氧化生成碘单质,淀粉显蓝色,即开始滴定就出现蓝色,蓝色加深,碘离子反应完全时,蓝色不再加深,但是不易观察,不能判断滴定终点,错误。8有关实验方法及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B取溶液,向其中加入溶液,通过检验Fe3+的存在来说明该反应有一定的限度C把分别研磨后的20g和晶体混合,用玻璃棒搅拌充分反应,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会明显下降D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有白色浑浊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答案】C【解析】A项,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由操作和现象不能说明是否含钾离子,选项A错误; B项,氯化铁过滤,应检验碘离子说明反应的限度,而不能检验验Fe3+的存在,选项B错误; C项,混合发生吸热反应,则混合物的温度会明显下降,选项C正确; D项,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原溶液中不一定存在SO42-,选项D错误; 故选C。9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答案】B【解析】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A项错误;海带灰浸泡液通过过滤可得海带灰和滤液,B项正确;浓HCl与MnO2反应制备Cl2时需要加热,C项错误;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小,应用碱液吸收,D项错误。10测定Cu(NO3)2nH2O的结晶水含量,下列方案中肯定不可行的是( )A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OB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NO3)2C称量样品加热用已知质量的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并称量D称量样品加NaOH过滤加热冷却称量CuO【答案】B【解析】Cu(NO3)2受热易分解,其分解反应为:2Cu(NO3)22CuO+4NO2+O2。A项,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O,根据硝酸铜分解的方程式以及氧化铜的质量可测定Cu(NO3)2nH2O的结晶水含量,故A正确;B项,因硝酸铜易分解,称量样品加热无法恰好使结晶水合物恰好分解为硝酸铜,故B错误;C项,称量样品加热用已知质量的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并称量,根据水的质量以及结晶水合物的质量可以求解,故C正确;D项,称量样品加NaOH将硝酸铜转化为氢氧化铜,过滤加热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冷却称量CuO,根据铜原子守恒求解无水硝酸铜的质量,据此求解结晶水含量,故D正确;故选B。11下列各实验的原理、操作、现象和结论均完全正确的是A证明某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NO2,可用AgNO3溶液检验,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B将点燃的镁条迅速投入到集满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镁条在集气瓶底部继续燃烧C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时,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D向盛有5mL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3滴稀溴水,边加边振荡,立即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A【解析】A项,AgNO3与HNO3、NO2、NO均不反应,而可以与溴溶于水后少量电离产生的Br迅速反应生成黄色沉淀,反应极为灵敏,是鉴定溴的常用方法;故 A正确;B项,应该将燃着的镁条迅速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不能直接投入集气瓶,否则燃烧放出的大量热会导致集气瓶炸裂故B错误;C项,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溶液是强碱滴定弱酸的中和滴定,在等当量点(等当点)时,溶液略带碱性(因为此时醋酸已被完全中和,但生成的醋酸钠要被水解而产生醋酸和氢氧化钠,醋酸微弱电离而氢氧化钠强烈离解使液略显碱性),因此要用变色范围在 pH 8.0-10.0 之间的酚酞作指示剂,而石蕊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5.0-8.0,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3.1-4.4,都不适合。故C错误;D项,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中,故D错误;故选A。12下列有关对定量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缓慢地将NaOH溶液倒入测定装置中测定结果无影响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测定结果无影响C测定溶液pH的实验中,用干燥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测定结果无影响D现需90 mL 1.0 mol/LNaOH溶液,称取3.6 g NaOH 固体配制 溶液浓度偏低【答案】D【解析】A项,缓慢地将NaOH溶液倒入测定装置中,会使热量损失,造成中和热测量数值偏小,故A错误;B项,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不能用待测润洗,否则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增加,滴定时标准液所用体积增加,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B错误;C项,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可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故C错误;D项,实验室没有90mL容量瓶,配制90mL 1.0molL-1NaOH溶液,需要选用100mL容量瓶,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L0.10L=0.1mol,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mol0.1mol=4.0g,称取3.6gNaOH固体配制,溶质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D正确。故选D。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1)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2)将镁粉投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色;(3)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4)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粉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正确的是( )A镁粉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答案】D【解析】A项,根据实验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知:镁粉不会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A错误;B项,根据实验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说明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部分酸反应,但是溴水的颜色褪去,说明溴单质参与了反应,B错误;C项,根据实验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可知:镁粉与冷水不能发生反应,C错误;D项, 根据实验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可以知道:镁粉和溴单质的反应需要在水的催化下进行,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4“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B加热时,、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C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D四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答案】C 【解析】加热时NH4Cl分解为NH3和HCl,在封管上部遇冷NH3和HCl又化合成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差,故A项错误;加热时溶液变无色,冷却后变为红色,加热时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变为无色,故B项错误;由于2NO2N2O4为放热反应,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故C项正确;封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是可逆反应,故D项错误。15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如下实验可检验某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含量通常以1 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计算;所加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样品气体A含H2SO4中和液A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防腐、抗氧化B反应中通入N2的作用是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出C测定样品质量及中耗碱量,可测定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D若仅将中的氧化剂“H2O2溶液”替换为碘水,对测定结果无影响【答案】D【解析】样品中加稀硫酸生成二氧化硫,通氮气将生成的二氧化硫从溶液中全部赶出,得到气体A为氮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通入双氧水中,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再用氢氧化钠中和得到的中和液含有硫酸钠。亚硫酸盐有还原性,可以防止食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起到了防腐、抗氧化作用,故A项正确;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反应中通入N2的作用是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出,故B项正确;根据中耗碱量可以计算出生成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利用硫元素守恒可知二氧化硫的质量,结合样品的质量可求得样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故C项正确;H2O2溶液替换为碘水,如果碘过量,碘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无法根据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确定生成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故D项错误。1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证明该溶液一定为钠盐溶液B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Na2SiO3溶液中Na2SiO3溶液变浑浊C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i元素C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或者Ag【答案】C【解析】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氢氧化钠溶液焰色反应火焰也呈黄色,A项错误;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也可和Na2SiO3溶液反应,不一定是CO2与Na2SiO3溶液反应,B项错误;浓氨水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则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C项正确;SO能被硝酸氧化为SO,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可能有SO、SO或者Ag,D项错误。17根据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结论:该溶液中有SO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结论:该溶液中有NHC向1 mL浓度均为0.05 molL1的NaCl、NaI混合溶液中滴加2滴0.01 molL1的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结论:Ksp(AgCl)Ksp(AgI)D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05 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红色沉淀。结论:X中不含有醛基【答案】C【解析】A项,也可能含Ag。D项,所配溶液中NaOH的量太少,应把少量CuSO4溶液滴加至过量NaOH溶液中,才有明显现象。18对含微量的某样品进行化学定量测定,有以下两种途径,最后均是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求得的浓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已知:过量 方法一样品- 方法二样品I2A方法二对样品所做处理操作简便,用作微量的测定更准确B当待测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C方法一与方法二测量出的样品浓度比为6:lD假设各步骤操作均得当,方法一所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是方法二的6倍【答案】D【解析】A项,方案一中,根据反应:I-+3Br2(过量)+3H2O6H+6Br-+IO3-、IO3-+5I-+6H+=3I2+3H2O,可得关系式:I-IO3-3I2,可见方法1中碘离子被放大了6倍,测量的结果更准确,故A错误;B项,方法一和方法二中,滴定结束前溶液为蓝色,滴定结束时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所以滴定终点都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B错误;C项,虽然测量方法不同,但是测定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方法一与方法二测量出的样品浓度比为1:1,故C错误;D项,方法一反应的关系式为:I-IO3-3I26S2O32-,方法二反应的关系式为:I-0.5I22S2O32-,可见方法一所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是方法二的6倍,故D正确;故选D。19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固体质量减轻b克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答案】C【解析】A项,NaHCO3受热易分解,所以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g,则根据方程式2 NaHCO3Na2CO3+H2O+CO2可以计算NaHCO3的质量,进而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A不符合题意;B项,Na2CO3、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则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g固体,也可根据原子守恒判断bg固体是氯化钠,由此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B不符合题意;C项,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由于生成的CO2中混有水蒸气,则增重bg的质量不是CO2的,所以不能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C符合题意;D项,Na2CO3、NaHCO3均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则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是BaCO3,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某兴趣小组进行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实验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热煮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溶液中溶解的氯气B 稀释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C 滴定过程中可用KSCN溶液作指示剂D 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为70%【答案】B【解析】A项,加热煮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氯气,防止氯气与KI反应,A正确;B项,稀释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B错误;C项,铁离子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利用KSCN溶液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变为红色,且30s不变色,C正确;D项,由2I+2Fe3+2Fe2+I2及铁元素守恒可知,铁的质量分数为0.02L0.5mol/L2502056g/mol10.0g100%=70%,D正确。第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必做题(本题共4-6小题,共60分)21(12分)某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NaHCO3溶液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甲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他们设计实验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乙同学认为有Cu(OH)2生成的理论依据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两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在研究沉淀物组成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依次为_、洗涤、干燥。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a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b打开K1、K4,关闭K2、K3,通入过量空气c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正确的顺序是_(填选项序号,下同)。若未进行步骤_,将使测量结果偏低。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 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n 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_。(4)丙同学认为还可以通过测量CO2的体积或测量_来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答案】(1)Cu22HCO=CuCO3CO2H2O(2分)(2)HCOH2OH2CO3OH(1分)(3)过滤(1分)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2分)cab(2分)b100%(2分)(4)样品质量和样品充分灼烧后的质量(2分)【解析】(1)甲同学的观点认为HCOHCO,CO和Cu2反应生成CuCO3沉淀,同时,HHCOH2CO3H2OCO2。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u22HCO=CuCO3CO2H2O。(2)乙同学认为有Cu(OH)2是由于HCOH2OH2CO3OH,Cu2与OH结合生成Cu(OH)2。(3)分离沉淀采用过滤的方法,而净化沉淀须洗涤(洗去附着的离子)、干燥(除去水分)。装置D需准确称量,所以E中碱石灰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D装置。一开始应排除系统内的空气,所以应关闭K2、K4,打开K1、K3;然后滴入稀硫酸使样品反应,所以应关闭K1、K3,打开K2、K4;为了使生成的CO2气体充分被吸收,应通入过量空气,此时应关闭K2、K3,打开K1、K4。若未进行最后一步,生成的CO2不能被充分吸收,造成所测结果偏低。100%100%。(4)通过CO2可求CuCO3,进一步求其质量分数;样品为CuCO3、Cu(OH)2,灼烧后为CuO,可列方程组求CuCO3的质量分数。22(11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 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配制稀硫酸标准溶液(1)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用30 mL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硫酸的体积,沿烧杯壁缓缓倒入烧杯(盛有约30 mL水)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将已冷却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250 mL的容量瓶中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 cm处(2)操作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3)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_(填“偏大”“偏小”或“无变化”)。.中和滴定(4)已知标准H2SO4的浓度为0.100 mol/L,取20.00 mL NaOH于锥形瓶中,某学生实验结束后读数结果如下表:实验次数初读数(mL)末读数(mL)10.0018.5020.0022.4530.0018.48该同学要做第三次实验的理由是_,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待测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5)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定NaOH的浓度偏低的是_。a滴定前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硫酸溶液润洗b滴定前装待测液的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c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d滴定前在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答案】(1)(2分)(2)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1分)热溶液体积偏大,冷却下来时溶液体积变小,则浓度会变大(2分)(3)偏小(1分)(4)前两次的实验结果相差太大(1分)0.185(2分)(5)b(2分)【解析】(2)烧杯和玻璃棒上都沾有硫酸,洗涤液中含有少量的溶质,为避免溶质的减少,应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因热溶液体积偏大,冷却下来时溶液体积变小,则浓度会变大。(4)三次滴定消耗硫酸的体积为18.50 mL、22.45 mL、18.48 mL,舍去第2组数据,然后求出1、3组平均消耗V(硫酸)18.49 mL,由关系式:H2SO42NaOH,可知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85 mol/L。23(12分)水中溶氧量(DO)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通常用每升水中溶解氧分子的质量表示,单位mgL1,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源的DO不能低于5 mgL1。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测定某河水的DO。实验步骤:a安装装置,检验气密性,充N2排尽空气后,停止充N2;b向烧瓶中加入200 mL水样;c向烧瓶中依次迅速加入1 mL MnSO4无氧溶液(过量)和2 mL碱性KI无氧溶液(过量),开启搅拌器,至反应完全。Mn2转化为MnO(OH)2沉淀;d搅拌并向烧瓶中加入2 mL H2SO4无氧溶液,至反应完全,调节溶液pH至中性或弱酸性;e从烧瓶中取出40.00 mL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010 00 molL1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数据。已知:I22S2O=2IS4O;f再重复e实验2次,记录数据如下: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0.010 00 molL1 Na2S2O3溶液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第一次40.000.004.524.52第二次40.000.104.984.88第三次40.000.004.484.48g.处理数据(忽略氧气从水样中的逸出量)。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以上无氧溶液时,除去所用溶剂水中氧的简单操作为_。(2)往三颈烧瓶中加入水样及有关试剂应选择的仪器最好为_。a滴定管 b注射器 c漏斗 d胶头滴管(3)步骤d调节溶液pH至中性或弱酸性,最好加入_。aKOH溶液 b稀硫酸 cK2CO3溶液 dCuO(4)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步骤e中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为_。根据表中测定数据,忽略加入试剂后水样体积的变化,计算水样的DO_ mgL1(保留一位小数)。(6)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所测水样的DO偏高的是_。A配制以上无氧溶液时,所用溶液溶解氧未除去B滴定所用锥形瓶未润洗C滴定前读数平视,滴定后俯视D步骤d中加入硫酸溶液反应后,若溶液调节pH过低【答案】(1)将溶剂水煮沸后冷却(或加热煮沸) (1分)(2)b(2分)(3)c(2分)(4)2IMnO(OH)24H=I2Mn23H2O(2分)(5)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1分)9.0(2分)(6)A(2分)【解析】(1)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溶剂水煮沸可以除去水中氧。(3)调节溶液pH至中性或弱酸性,则应该选择碳酸钾,不能选择氢氧化钾,容易形成氢氧化锰沉淀,答案选c。(5)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将碘还原为碘离子,因此滴定结束,溶液的蓝色消失;n(Na2S2O3)0.010 00 molL10.004 5 L4.5105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O22MnO(OH)2 2I24S2O,n(O2)n(Na2S2O3)1.125105 mol,该河水的DO1.12510532 gL19.0103 gL19.0 mgL1。(6)配制以上无氧溶液时,所用溶液溶解氧未除去,则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加,结果偏高,A正确;滴定所用锥形瓶未润洗,属于正确的实验操作,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滴定前读数平视,滴定后俯视,消耗标准液体积减少,结果偏低,C错误;步骤d中加入硫酸溶液反应后,若溶液调节pH过低,硫代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也能够被生成的碘氧化,结果偏低,D错误。24(11分)某浅绿色晶体 Xx(NH4)2SO4yFeSO4zH2O在分析化学上常用作还原剂。为确定其组成,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NH的测定采用蒸馏法,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取19.6 g晶体X,加水溶解,注入圆底烧瓶中;准确量取50.00 mL 1.010 0 molL1 H2SO4溶液于锥形瓶中;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蒸馏;用0.040 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过剩的酸,到终点时消耗NaOH标准溶液25.00 mL。(1)步骤中,准确量取H2SO4溶液所用的玻璃仪器为_。(2)步骤中,加热蒸馏时间需长达30分钟,其目的为_。(3)步骤中,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所测n(NH)的值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SO的测定采用重量分析法,实验步骤如下:另准确称取19.6 g晶体X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边搅拌边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用无灰滤纸(灰分质量很小,可忽略)过滤,洗涤沉淀34次;用滤纸包裹好沉淀取出,灼烧滤纸包至滤纸完全灰化;继续灼烧沉淀至恒重,得沉淀质量23.3 g。(4)步骤中,判断 BaCl2溶液已过量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5)步骤中,所用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填选项字母)。A冷水B稀硫酸C滤液(6)步骤灼烧操作中,除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填选项字母)。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蒸发皿 F酒精灯(7)综合实验、,通过计算得出晶体X的化学式为_。【答案】(1)酸式滴定管(1分)(2)将生成的NH3全部蒸出,被硫酸溶液完全吸收(2分)(3)偏小(1分)(4)待浊液分层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12滴BaCl2溶液,无白色浑浊出现,则BaCl2溶液已过量(2分)(5)A(1分)(6)BDF(2分)(7)(NH4)2SO4 FeSO4 6H2O(2分)【解析】.(1)酸性溶液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所以准确量取硫酸应该选用酸式滴定管。(2)晶体X与NaOH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易溶于水,加热可以使氨气完全逸出,被硫酸溶液完全吸收。(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计算出与NaOH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大,则与氨气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所以计算得到的氨气的物质的量偏小。.(4)判断氯化钡是否过量,可以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若没有新的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没有硫酸根离子,即氯化钡已经过量。(5)用冷水洗涤可以减少固体的溶解,用硫酸洗涤会使沉淀上附着硫酸根离子,滤液中也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不能用硫酸洗涤沉淀,应该选用冷水洗涤。(6)做灼烧的实验时,固体在坩埚中灼烧,用酒精灯加热,坩埚放置在有泥三角的三脚架上,所以用到的仪器为坩埚、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7)与NaOH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H2SO4)n(NaOH)0.040 0 molL10.025 0 L,与氨气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50 0 L1.010 0 molL10.040 0 molL10.025 0 L0.05 mol,则氨气的物质的量为n(NH3)2n(H2SO4)0.1 mol。准确称取19.6 g晶体X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边搅拌边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得到硫酸钡沉淀23.3 g,则n(SO)0.10 mol,由题意知,则xy2x,即xy。令x1,则20.1,则z6,即其化学式为(NH4)2SO4FeSO46H2O,令x2,则40.1,则z12,即其化学式与x1相同,综上可推知晶体X的化学式。25(14分)某兴趣小组设计SO2实验方案做以下化学实验。.实验方案一(1)将SO2通入水中形成“SO2饱和H2SO3溶液”体系,此体系中存在多个含硫元素的平衡,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为_。(2)已知:葡萄酒中有少量SO2可以作抗氧化剂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4)规定葡萄酒中SO2的残留量0.25g/L。利用SO2的漂白性检测干白葡萄酒(液体为无色)中的SO2或H2SO3。设计如图实验:实验结论: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因为_。.实验方案二如图是在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1)装置B中试剂X是_,装置D中盛放NaOH溶液的作用是_。(2)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注入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固体,检验SO2与Na2O2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_。(3)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E、F中,能说明I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为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实验方案三用电化学法模拟工业处理SO2。将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通入如图装置(电极均为惰性材料)进行实验,可用于制备硫酸,同时获得电解。(1)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2)若使该装置的电流强度达到2.0 A,理论上每分钟应向负极通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_L。(已知:1个e所带电量为1.61019 C)【答案】.(1)SO2(g) SO2(aq)、SO2H2OH2SO3、H2SO3HHSO、HSOHSO(2分)(2)干白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太少(2分).(1)浓硫酸(1分)吸收未反应的SO2,防止污染空气(1分)(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试管口处,看木条是否复燃(2分)(3)E中溶液蓝色褪去(1分)SO2I22H2O=2ISO4H(1分).(1)SO22H2O2e=SO4H(2分) (2)0.014(2分)【解析】.(1)SO2溶于水是可逆过程:SO2(g) SO2(aq),与水反应生成酸也是可逆过程:SO2H2OH2SO3,亚硫酸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也是可逆的:H2SO3HHSO,HSOHSO。(2)3 mL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其中的SO2或者H2SO3含量太少。.(1)A中制得的SO2含有少量水蒸气,所以要先用浓硫酸来干燥,故试剂X为浓硫酸;装置D是一个尾气吸收装置,吸收未反应完的SO2,防止其污染空气。(2)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看能否使其复燃。(3)SO2通入含淀粉的碘水中,发生反应:I2SO22H2O=4H2ISO,所以溶液蓝色褪去。.(1)M极是负极,SO2在此处发生氧化反应:SO22e2H2O=SO4H。(2)电流为2.0 A,则每分钟内通过的电子的数目为N(e),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 mol,所以负极通入的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22.4 L/moln(SO2)22.4n(e)22.4 L0.014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