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必修三345章晨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61592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必修三345章晨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生物:必修三345章晨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生物:必修三345章晨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 三四五章早自习测试题 2013.7.41(2008广东高考)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会发生的现象是()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2.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A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B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C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D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3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4个切去胚芽鞘尖端的植株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4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到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上端(如图所示);另一试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试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5.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Bb和aCb和cDc和b 6.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下列各项,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A培养无籽番茄B棉花保蕾、保铃C延长种子寿命 D促进插枝生根 7.下列措施哪一项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A果树修剪 B移栽花卉时常剪去部分叶片C无籽番茄的培育 D用成熟的鸭梨催熟生柿子8.将一组玉米胚芽鞘的顶端切除,分别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 h,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如图)。则胚芽鞘弯曲的角度(纵轴)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横轴)的关系可表示为() 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B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10.在芦苇生长期,若用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处理,其纤维长度增加50%。这种物质是()A细胞分裂素 B生长素 C2,4D D赤霉素11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哪一项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的调查()A被标志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志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志的动物物种明显地群聚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志物的影响,标志物不脱落 12.调查昆虫卵和跳蝻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A样方法 B灯光诱捕法 C标志重捕法 D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13.在什么条件下种群数量才会呈指数增长()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时B在物种适宜的环境中开始出现食物不足,但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在这里的生存C只是没有捕食者D只有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条件下 14.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15.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 16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A提出假设观察研究对象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和修正B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假设检验或修正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C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假设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或修正D观察研究对象用数学形式对事物性质进行表达检验或修正提出合理假设 17.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用公式表示为()AN1N0BN2N1 CN3N03 DNtN0t 18. 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19.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20. 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21.在微山湖中,生长着各种水草、芦苇、藻类等植物,还生活着鱼、虾等动物,还有好氧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 C种群 D物种22. 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有() 栅藻蘑菇 大肠杆菌 硝化细菌 水绵 噬菌体A B C D 23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24.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 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 B C D25.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的理解有误的是()A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A少B若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当MA5MB时,生态系统将会崩溃CB摄入的能量即为B的同化量DA所固定的能量大于B、C、D所含能量之和 26.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27.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和第四营养级的消费者所获得能量分别为()A0.8%和0.8%B4%和8% C4%和0.8% D20%和4% 28. 生态系统中,C元素进入生物群落开始于()ACO2在生物体内的扩散作用 B绿色植物固定CO2的光合作用C各种动物对有机物的同化作用 D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呼吸作用29. (2010湛江)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主要途径D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0.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对照组()A土壤不作处理,自然状态 B土壤进行处理C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3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3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33. 在下列4种措施中能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是()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34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A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 B能量的收支随季节波动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反复进行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36.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农民提高营养水平 1-5 ABAAC 6-10 CBACD 11-15 CADDC 16-20 CDCCD 21-25 ADADC 26-30 CCBCA31-36 DBBD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