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的奠基时期3:秦汉.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860902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5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辑出版的奠基时期3:秦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编辑出版的奠基时期3:秦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编辑出版的奠基时期3:秦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辑出版的奠基时期 秦汉 社会文化背景与文化政策 为了维护王权 巩固统一 秦始皇在统一文字的同时 实行禁毁诗书 消灭私学 镇压儒生的政策 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不复存在 刚刚草创的图书编辑出版活动又陷入困境 走进低谷 两汉政权建立后 改秦之制 大收篇籍 广开献书之路 在字书 教科书 史书 科技书等领域编辑出版了一批奠基之作 西汉后期 图书发行成了新兴行业 图书以商品交换形成进入社会经济领域 造纸术的发明又为图书编辑出版业的更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的文化政策 1 推行统一的文字 书同文周代文字为大篆 笔画繁复 也称为 籀文 秦在此基础上 汲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画简省的优点 创制形体匀称 笔画简略的文字 为 秦篆 隶书更为省便 将小篆的笔画变成方折 字形扁平 书写更为流畅 说文 中提出 秦始皇时定书体八种 八体 为大篆 小篆 虫书 隶书 刻符 摹印 署书 殳书后四种是用途而别 2 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前213年下令焚书 天下敢有藏 诗 书 百家语者 悉诣守 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 诗 书 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 为城旦 所不去者 医药 卜筮 种树之书 若欲学法令 以吏为师 第二年 又坑杀了460多个儒生 焚书坑儒的直接起因是分封问题 实质上 封建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必然反映 战国时百家争鸣的政治气候已不复存在 文化上的专制是封建统治的必然趋势 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的作用 但秦始皇的野蛮手段 结果使中国文化蒙受巨大损失 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两汉的文化政策 汉初采用黄老无为政治 采取 与民休息 政策 汉高祖统一天下后 废止了秦代对私学的禁令 惠帝明确宣布取消了 挟书律 至此秦始皇在文化上所采取的野蛮政策被终止了 但文化上的专制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从汉高祖到汉武帝 因最高统治者的好恶 文化也经历了几次较大变化 并最终形成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局面 随着时代的推移 法 兵 道等学说的局限性及片面性日益显露 而儒家学说对封建统治的益处渐渐为统治集团认识 随着封建专制文化体系的确立 文化事业在西汉前期有了巨大的发展 官方和民间对书籍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了 从而开始了大规模的征书 求书活动 汉武帝针对国家 书缺简脱 礼崩乐坏 的严重现象 采取了收集整编图书 充实宫廷和官府藏书的措施 外有太史 博士之藏 内则廷阁 广内 秘府之室 藩王藏书 汉武帝时 不仅中央政府征集图书 各地藩王也在征求古籍 用力最勤的是河间献王刘德和淮南王刘安 汉武帝以后 昭帝 宣帝 元帝几代 到成帝时 继续对全国范围内的图书典籍进行大规模的搜求 派谒者陈农出使四方 求遗书于天下 同时刘向父子典校藏书 圆满地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图书整理编目工作 两汉政府的图书编纂机构 汉代重要的图书典籍编纂机构有石渠阁 天禄阁 兰台 东观及秘书监等 石渠阁 天禄阁 麒麟阁是汉初建立的 萧何建造三阁后 用石渠阁典藏 入关所得秦之图籍 用天禄阁 麒麟阁来 藏秘书 处贤才 汉成帝时 由于政府藏书日益增多 一些 秘书 也存放于石渠阁 东汉以后 兰台和东观开始成为重要的图书典藏编纂机构 兰台在西汉时为典藏御史台藏书之所 除了负责收藏图书 还要负责检查劾奏百官 进入东汉后 兰台成为最主要的藏书 校书及编纂国史的机构 章帝之后 东观的地位逐渐重要 并取代兰台 主要功能 校订藏书 研究著述 随着藏书的不断丰富 以及校书 著书活动的不断增加 桓帝延熹二年 东汉政府创置了我国封建中央政府第一个主持图书校著的专门机构 秘书监 秘书监既是机构名称 又是该机构最高长官的职称 掌管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异同 以其掌图书秘记 故曰秘书 隶属于太常寺 它的设立对中国图书编辑出版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汉前期的编校活动 西汉政权建立后 就开始了有计划 有组织的图书编校活动 对兵家的编校活动较多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图书编校工作 前26年 汉成帝河平三年 令刘向统领 组织专家学者对国家收藏的图书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理 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进行的古籍整理工作 并编制了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图书目录 这是中国编辑出版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事 刘向等人整理图书 刘向受命校理图书后 首先组织起一个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编辑班子 这些最好的学者专家的加入 是这次文献整理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 步骤 1 广辑众本 编定篇章 2 校雠全文 厘正文字 3 杀青定稿 缮写上素 4 撰写叙录 每一部书籍在编定 誊写之后 刘向要撰写一篇叙录 以说明本书撰者生平事迹 全书内容大意及校对 缮写情况等等 其实就是后来的提要或内容简介其叙录写作已具一定的格式化 依次为定本篇目 校订过程 包括书稿来源 总篇数及校订篇数 文字脱误情况等 作品简介及学术渊源 对本书的评价 别录 和 七略 刘向父子在编校群书的同时 又相继编撰了综合性藏书目录 别录 和 七略 这是一套严密而完整的图书编目系统 分类体系为辑略 六艺略 诸子略 诗赋略 数术略 方技略 总共著录图书6大类 38种 634家 13379篇 图45卷 范文澜在 中国通史简编 中对 七略 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它不只是目录学 校勘学的开端 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部极其珍贵的古代文化史 重要意义 从学科内容和品种数量上看 几乎包括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全部古籍 从分类体系和校勘质量上看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宏观上看 七略 的分类体系奠定了封建时期图书分类的思想理论基础 从微观上看 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书名 篇名 作者 目录 叙录 正文和附件 全书结构齐全 字句规范 已明显不同于初创时期的书籍 刘向父子称得上是我国编辑出版工作的奠基人 东汉对儒家经典的大规模校正 熹平石经 东汉石经的产生是由于经学上今古文之争的结果 而其直接原因是与政治上腐败相联系的 私贿兰台令史 偷改漆书经文 事件 蔡邕向汉灵帝提出了校正经书 刊刻于石的奏请 邕以经籍去圣久远 文字多谬 俗儒穿凿 贻误后学 灵帝许之 邕乃自书丹于碑 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因始刻于熹平四年 故称熹平石经 历时9年 共刻7部经典46块石碑 有 周易 鲁诗 尚书 仪礼 春秋 公羊传 论语 字体一律采用今文隶书 故又谓 一体石经 一字石经 熹平石经从某种意义上某种上可以理解为印刷术发明前的一种图书出版工作 影响巨大 一是订误正伪 平息纷争 为读书人提供标准本教材 由于这是政府立于官学的儒家经典的官定本 它的颁布 很快平息了当时极为激烈的纷争 对几部重要经典进行了一次较为认真彻底的订误正伪工作 在中国经学史和中国教育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二是熹平石经开我国历代石经之先河 在其影响下 构成了我国独有的 极为丰富的石刻书籍林 文化史上的珍贵的文献资料 三是石经的产生导致了捶拓方法的发明 捶拓技术又是雕版印刷技术的先驱 秦汉时期的出版物 一 识字课本我国最早的教科书 史籀篇 公元前7 8世纪 识字课本 仓颉篇 及其注本 秦始皇时期 用小篆撰写 向全国颁布 急就篇 初期识字课本 罗列了一些生字而不加注释 没有注释由老师领读并解释的识字课本 字书 中国第一部以分析字形 探讨字体结构源流为主要内容的字典及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均成书于汉代 尔雅 既非一时之作 又非一人所作 而是从战国时开始纂辑 至秦汉时定型成书 是一部以语意为分类标准的辞典 也是我国第一部辞典 原为20篇 今存19篇 从内容上来 分为六类 1 专门解释字义和词意 有 释诂 释言 释训 三篇 解释有关人事和生活器用名称的 即 释亲 释宫 释器 释乐 第三类是有关天文的 有 释天 第四类是有关地理的 有 释地 释丘 释山 释水 第五类是有关动物的 有 释鸟 释兽 释畜 第六类是有关植物的 有 释草 释木 可见 尔雅 还可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带有百科全书性质的辞典 对后世类书的出现和发展有直接影响 说文解字 东汉著名的学者许慎所著 历时22年 说文解字 是我国第一部以部首分类检字的字典 它的编纂方法是将9353个汉字按照540个部首编排 每一部首下统摄若干文字 部首是字的偏旁 就是字的形符 它是在文字的形符抽出来作部首 并把带有相同形符的文字归于部首之下 每一个文字都用小篆写 然后用汉隶解释它的形 音 义 用六书分析其形体则是本书最大的特点 说文解字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字典 在 说文 之前 我国字典一直处在萌芽状态 说文 首创部首法 集中系统阐述应用了 六书 理论 为后来文字学的研究提供了钥匙 说文 反映了许多古代社会历史方面的情况 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 方言 13卷 西汉扬雄撰写 方言 全称 猷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亲自调查搜集资料 访求来京的各郡国孝廉及卫士 然后进行补充增订 积27年 另外则来自前人著述 古代各种典籍 编纂体例 模仿 尔雅 解释方式 先举出一个词 作为话题 然后逐一说明其各地的不同称谓 说解术语 对普通话和古今方言都有专称 如 通语 凡语 凡通语 通名 四方之通语 等表示不受地域限制的西汉通行的普通话和官方语言 此书所记包括了十分广阔复杂的大大小小的方言区 方言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言辞典 其影响极大 方言 和 尔雅 是古代最早的同义词典 方言 既明其同又辨其异 主要是别其空间之异及时间之异 视野比 尔雅 广阔得多 史学著作 影响最大的是司马迁的 史记 他所创同的纪传体在此后沿用不替而且被作为中国史学著作中最权威的体裁 东汉时期史学著述已经呈现出较为繁荣的景象 东汉史书中较为重要的有 东观汉记 司马迁和 史记 史记 中本纪 世家 列传在写作体例上是相同的 都属于传记性质 它们的区别只是由于被记述人的身份不同 表 又称年表 是用表格的形式将历史上重大的事件或人物表示出来 以便查检的一种写作体例 司马迁在 史记 的编纂体例上有因有革 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这种新的史书体例既有纵向的记载 又有横向的描述 既反映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又描绘了历史上的突出人物 它一改以往史书单线索描写的方式 而是从各个角度尽可能地展现历史的原貌 使人们既能从宏观上总结出历史规律 又能从微观上进行专题研究 正是由于这一特色 史记 的编纂体例成为中国历史写作的主体方式 史记 也成为 史官不能易其法 学者不能舍其书 的传世佳作 班固与 汉书 汉书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记载了从高祖元年开始到更始二年230年内历史 依照 史记 体例 分帝纪 表 志 列传 发展 在时间上以某个封建王朝的兴亡为记事断限 将本纪演变成编年史 从内容上已从皇帝个人向国家大事侧重 更带有编年体大事记的性质 使纪传体史书纵向描述略显薄弱的缺陷得以补充 对 志 加以丰富和补充 在 汉书 中增加了 地理志 食货志 艺文志 三志 汉书 十志 全面描述了当时政治 经济 文化 军制 刑法 天文 地理等全面兴废沿革的资料 使纪传体史书对历史发展的横向描述更加充实 完善 东观汉记 东观汉记 起于光武 终于灵帝 用纪传体所编撰的东汉一代的国史 在唐代以前 它与 史记 汉书 并称为三史 东观汉记 分本纪 年表 列传 载记等五个部分 实为东汉一代史料的汇总 原书143卷 后来失传 清代有辑佚本 科技著作 医药 难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等经典著作都是两汉时期的作品 数学 许商算术 和 杜忠算术 未能流传下来 九章算术 成书大约在东汉初年 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数学著作 天文 甘石星经 灵宪 浑天仪图注 等 两汉时期的图书贸易 官府与民间的征书活动展开 图书贸易在征书活动中渐露萌芽 以金帛奖励求书之事 已孕育推动图书出版业进入商品流通的萌芽 槐市 随着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 士人和太学生对书籍的需求不断扩大 在太学附近形成了包括买卖书籍在内的综合性贸易集市 槐市 因其地槐树成林 无墙屋而得名 作为西汉政权文化教育政策的产物 受到政府直接的影响和监督 集市每半月一次 一方面进行学术思想的交流 一方面买卖 经传书记 等物品 不仅对当时的官方教育起了积极作用 也为太学弟子互通有无提供了方便 书肆 汉代的 书肆 有着不同于 槐市 的特点 书肆 由民间书贩组成 以谋取利润为目的 销售的书籍品种丰富 既卖儒家经典 又卖诸子各家的书籍 经营方法灵活 敞开售书 允许自由阅览 即可招揽读者 又利于贫困知识分子求知自学的需求 客观上起着当时还不存在的公共图书馆的作用 因而受到社会上各类读者的欢迎 总之 书肆 是适应民间教育事业普及和文化学术思想发展的产物 也是商品生产和交换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佣书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前 所有的书籍全靠人工抄写 由于读书人的需求日益增加 东汉时期出现了 佣书 他们为了谋生 在市场上代人抄写书籍 甚至自己在家抄写后直接在市场上销售 随着社会对书籍的需求日益增加 书籍的商品流通不断扩大 抄书逐渐成为 佣书 的专业 人数也不断增加 为市场提供的书籍也越来越多 因此 佣书 是图书发行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对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秦汉时期的图书形制 秦汉时期继续使用竹木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材料 汉代虽然已经发明了造纸术 但广泛应用于书写还有一个历史过程 秦汉竹木简牍的重要发现 比较重要的有居延汉简 武威汉简 银雀山汉简 江陵汉简 汉代帛书的发展与发现 马王堆帛书是汉代缣帛文献最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26件帛书 计十二万余字 大部分是朱丝栏墨书 字体有篆 隶两种 内容涉及汉初政治 军事 思想 文化及科技等方面 学术价值很高 特别是 老子 的甲乙两种写本 另一部类似 战国策 的帛书 未标书名 现定名为 战国纵横家书 是研究战国中期合纵连横战争的重要史料 对 史记 竹书记年 大有订误补缺之功 东汉以丝织品做图书载体的数量超过西汉 纸的发明及应用 纸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 说文 对纸张的结实是在水中漂丝绵时 附粘在竹席上的坏丝绵 干了以后 揭下来的一种薄丝绵片 光滑 轻便 但价格较高不便普及 植物纤维制作的纸 从用料 制作方法及其使用的普遍性来看 与丝质纸有着根本的区别 已经不同于 说文 解释的纸了 这种纸以植物纤维作原料 经过切裁 沤制 蒸煮等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之后 制作的一种新产品 植物纤维纸的发明时间 东汉发明说和西汉发明说 西安灞桥工地时期的纸张 不晚于西汉武帝时期 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背景来分析 西汉时期已经试验和发明了植物纤维纸是可信的 东汉时期终于能够制造出质地匀细 品种优良 而且可以用来书写的纸张 当然 蔡伦在造纸术的总结 改进 推广等方面的功绩不容忽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