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社区感的特点.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58680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社区感的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中生社区感的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中生社区感的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社区感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新安江中学 何寿平 摘 要 社区感(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or sense of community )是社区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指社区成员对社区生存与发展的心理条件及相互影响的态度体验,其结构要素包括集体认同(认知因素)、相互依恋(情感因素)和传承倾向(行为倾向)。高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高中生对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学校社区的态度体验,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个人发展,而且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量化测查与个案访谈有机结合的方法,围绕高中生社区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对策。关键词:高中生;社区感;量化测查;个案访谈;教育对策。目录第一部分绪论 31 文献综述 32 研究意义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14第二部分量的研究 171 研究目的172 研究方法173 研究结果与分析18第三部分质的研究 251 研究目的252 研究方法253 研究结果与分析26第四部分总的讨论 361 高中生社区感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362 影响高中生社区感发展的有关因素373 高中生社区感的培养对策44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反思50第五部分结论 51参考文献 53附录 551高中生社区感调查问卷 552访谈提纲 57第一部分绪论1 文献综述1.1 社区概念的起源及发展辞海对社区的定义是:“居住在一个地区共同生活的人群。也即在互相联系的经济和政治活动中,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程度上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相属的认同,以及相应的实体单位。要素有四个:人口、地域、相联系的有组织的社会经济活动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维持集体生活所必需的共同行为规范及其制裁制度。” 易徽网络虚拟社区的文化特色及其影响,载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1)中文的“社区”一词是辗转翻译而来的,它经历了从德文的“Gemein-schaft”到英文的“Community”,然后到中文的“社区”的语言旅行过程。社会学家一致认为,“社区”这一概念进入社会学视野,当从1887年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的社区与社会(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t)一书算起。德文“Gemeinschaft”一词一般可译作“共同体”,表示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藤尼斯在提出与“社会”相对的“社区”这一概念时,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和对社区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在藤尼斯的视野中,社区的含义十分广泛,社区不仅包括地域共同体,还包括血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共同的文化意识以及亲密无间的关系是社区的精髓,所以“Gemeinschaft”一词译作“共同体”更贴近藤尼斯的本意。20世纪20年代,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社会学家把藤尼斯的社区(Gemeinschaft)译为英文的“Community”,并很快成为美国社会学家的主要概念。“社区”一词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美国转口引进中国的,在由费孝通等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部分学生首次将英文的“Community”译为“社区”之后,“社区”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语。易徽:网络虚拟社区的文化特色及其影响,载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1)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社区研究有着不同的实践,因此学者们对于社区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有的学者从社会群体、过程的角度去界定社区,认为社区是具有共同利益和信念的人在共同参与和组织多样性生活的过程中所构成的群体;有的学者从社会系统、社会功能的角度去界定社区,认为社区是享有共同利益和共同功能的人组成的群体;有的学者从地理区划(自然的与人文的)的角度去界定社区,认为社区是居住在一定地方的人共同生活、实现自治的共同体;还有的学者从归属感、认同感及社区参与的角度来界定社区。这些定义与藤尼斯提出的社区概念相比,不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藤尼斯的社区是指有着共同文化意识、社区成员对社区有着强烈的归属感的共同体。后人对社区的理解则相当广泛,已不把它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社会团体,社区已成为社会学中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在现代社会中社区已发展为功能多样、结构复杂、内涵丰富的社会实体。社区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功能主义观点,认为社区是由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即功能社区;另一类是地域主义观点,认为社区是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即地域性社区。我国大部分学者则采取地域主义观点给社区下定义,认为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组成的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区域生活共同体1 胡鸿保、姜振华:从“社区”的语词历程看一个社会学概念内涵的演化,载学术论坛,2002(5)。我国台湾学者林振春认为,社区的概念可以包括:(1)社区是一个地理位置,有其一定的区域范围,但是其范围可以随情境而变动,并非固定不变。(2)社区是一种心理互动的团体组织,可以没有固定的地理疆界,却有一种自我认同的归属感,并依次来区分不同的社区归属。(3)社区是一个包含各单位功能的系统,这些组成社区系统的单位可以是正式的团体,或非正式的团体,也可以是组织。这些社区单位在社区内互动,其功能在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服务。社区一词虽然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我们认为在总体上包含着三个理论分析角度:一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社区是指人们在一定位置上的互动和由这种互动产生的群体。所以,社区是互动与处于一定位置的人们合法化的群体。这种群体和地域性社区的力量能够联合和引导它的成员的行为,以导致其内部的相互依赖以及人们与群体一致的感情。二是从文化理论的角度看,社区是指一个特定空间的团体中的人们,由重要的社会行动联结,产生了情感上的同一体。三是从空间理论的角度看,社区是指人们居住的物质空间。空间对社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任何社会体系都是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实体。人们之间发生的各种接触、情感和认同都定位于一定的社区。学校是一个社区,学校社区还包含着诸如班级、寝室、团队、兴趣小组以及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等不同层次的社区。学校社区既是地域性社区,同时也是关系性社区。1.2 社区感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在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中,社区感(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or sense of community)是研究者最早关注的主题之一,并且是目前社区心理学研究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一个核心概念。早在1974年,Sarason在社区感:社区心理学的前景一书中便率先提出建立一门以社区感为核心概念的学科;至1977年,他已比较完整地阐述了社区感的概念并试图围绕社区感来构建社区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按照Sarason的界定,社区感是“同他人类似的知觉;一种公认的与他人的相互依赖;一种维持这种相互依赖的意愿,这种维持通过给予他人或为他人做人们期待的事情来实现;一个人是某一更大的、可依赖且稳定的组织之组成部分的情感。”1 Dalton J H, Elias M J, Wandersman A. Community psychology: Linking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y. Belmont: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2001. 193-197, 87-1181McMillan和Chavis(1986)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了社区感的概念并提出了一个“四要素”理论模型2 McMillan D W. Sense of communit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6, 24 (4): 315-3252。他们认为,社区感是一种成员所具有的归属感,一种成员之间彼此相关及其与团体相关的情感,一种通过彼此承诺而使成员需要得以满足的共同信念。在“四要素”理论模型中,第一个要素是“成员资格”,主要指具有使自己投入社区某部分并归属于它的感受,其特点是具有明显的边界、共同的标志系统、情感上的安全、对社区的归属与认同感及个人的投入;第二个要素是“影响力”,主要指社区成员施加的贯穿于团体的力量以及团体动力学运用于成员的相互作用力;第三个要素是“需要的整合与满足”,主要指社区成员的共同价值观、资源的交流和个体需要的满足;最后一个要素是“共同的情感联结”,主要是指以社区成员共同具有的历史为基础的“精神联结”。10年后,步入中年的McMillan(1996)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过去对“四要素”模型的理论表述过于宽泛,容易造成词义理解上的分歧,因而有必要对原有的“四要素”模型做进一步修改。在修改后的模型中,“成员资格”要素被改为“情绪感受”,主要指情绪安全和归属感;“影响力”要素被改为“人际信任”,主要指团体规范、决策能力和基于理性的权威;“需要的整合和满足”要素被改为“公平交换”,主要指以物质交换为基础的人格上的平等和认同;“共同的情感联结”要素被改为“传承艺术”,主要指以集体体验和记忆为基础的共同文化历史积淀。这些修改更加突出了社区感的心理本质,并且为社区感的心理测量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台湾学者林振春认为,社区感指的是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奉献的心。江明修则强调生命共同体之间的信赖关系,而李建兴主张社区感的高低与成员对社区的关心、参与有关。另外,詹栋梁则偏向以社区成员的互动、合作与服务来分析社区感。林明地则认为,“社区感指的是成员对所处社区环境与其彼此互动之人,以及所从事之工作价值的认同、归属的感觉,彼此尊重与关怀,以投入与奉献。是一个人热爱所处环境、环境中的成员,以及所从事工作的原动力。学校社区感指的是学校相关成员对学校、学校成员、所从事的教与学的专业工作,以及整体教育系统之认同,彼此关怀、尊重、奉献、投入、价值的共享,以及归属感。”林明地同时指出,学校社区感较高的学校成员,比较容易被观察到下列行为:(1)成员彼此尊重、关怀;(2)成员(包含与其相关的家人、朋友等)彼此熟识;(3)士气高、热爱工作;(4)彼此支持在专业上的成长;(5)成员彼此合作,追求个人与专业的持续成长与革新;(6)追求共同的价值与目标;(7)尊重彼此的差异现象;(8)归属感较高(以成为一份子而骄傲);(9)面对冲突时,能以尊重、和平的方式解决。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社区感是指社区成员对社区生存与发展的心理条件及相互影响的态度体验,其结构要素包括集体认同(认知因素)、相互依恋(情感因素)和传承倾向(行为倾向)。在学校社区的成员应该可以在学校里获得归属感、安全感和支持感,他们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依恋,主动与他人进行交往,并且他们相信自己对学校与他人是重要的,自己对学校与他人有责任和义务,并且坚信只要学校有同一个目标与准则,他们的教育需要都可以在学校中得以满足。1.3 西方社区心理学及其有关理论社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和拉丁美洲兴起的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由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交叉而成的一个新兴领域。社区心理学的发展与西方临床心理学者的实践有关。社区心理学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60年代中期,传统的由职业心理医生只对个人或小团体给予咨询、评价和治疗的临床心理服务模式,日益暴露出缺陷和问题,主要是:职业心理医生数量有限,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仅靠职业心理咨询或精神科医师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在治疗和补救一些顽固性的行为问题方面存在困难;社会、经济、文化和其它众多因素总是干扰或影响着临床心理服务,以至于效果不理想。许多临床心理学家参与到青少年酗酒和吸毒问题的研究中,但是这类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他们与政治和社会政策联系在一起。因此,一些临床心理学家在认识个体生理和心理面貌的同时,逐渐把兴趣和视野转移或扩大到人们的同伴群体、邻居、社会风气和社会规范等方面,并认识到社区在预防心理问题的主要作用。西方社区心理学关心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理解以及应用基于这种理解的知识来改善和增进人的生活质量,社区心理学的目的是理解人和帮助人。社区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又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区心理学是力图在人们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中理解和帮助人的学科及其实践。把人置于背景和系统中,是西方社区心理学最为突出的标志。社区心理学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格式塔,是“情境人”。目前,我国正在致力于“和谐社会”建设,西方社区心理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1.3.1 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几个观点(1)只有把个人的行为同行为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个人与他所处的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回报的关系。(2)一个人身处的每一社会系统都是个体的整个生态大系统(包括家庭、学校、邻里、社区等)中的子系统。(3)由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社区心理学家的服务,不仅能对个人和小群体产生直接影响,也能对组织、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3.2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观西方社区心理学者十分认同Lewin的行为公式B=f(P,E) ,即人的行为是个人、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函数。一般而言,西方心理学普遍存在重视P成分而轻视E成分的偏差1 Tuner J,Oakes P.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identity concept for social psychology with reference to individualism,interactionism and social influen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86,25:237-2521,研究重心都放在个体行为方面。社区心理学主张把人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系统联系起来,认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力图消除“个人主义”的偏差。社区心理学认为,人们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多数是带有回报性的,人们与所处的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双向的影响。1.3.3 人的行为背景和气氛Barker的行为背景(behaviour settings)概念,在西方社区心理学有重要影响。行为背景由那些突出的行为环境构成,环境可以是由土地等自然特征组成,但更多是建筑环境:房间、体育场和教室等。根据Barker的说法,环境是环绕着人们行为的“四面墙”,是人的行为空间界限。尽管Barker也认为环境由人所创造,但是更重视人们行为时的地理和物理环境,这与生态学和环境心理学有一致之处。与Barker不同,Moos等人则重视行为发生时的气氛(atmosphere)。Moos试图通过问卷法测量和描述人们所处环境的心理层次水平,他编制了一系列问卷量表,主要有病房气氛量表(WAS, Ward Atmosphere Scale)、社区导向规划环境问卷(COPES, Community-Oriented Programmes Environment Scale)、家庭环境量表(FES,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以及评价学校、办公室、法院等心理气氛的量表。1.3.4 社区心理学的系统理论模型Bronfenbrenner提出的微观、中观、宏观和巨观四层次嵌套系统(nested system),从很广泛的角度界定了社区心理学的范围,并为西方社区心理学者所接受。根据这一嵌套系统观,Bronfenbrenner坚持认为人们的环境知觉和人的现实结构发展的重要性,这是Barker所忽视的。另外,他注重系统的变化,认为在儿童发展的全过程中,环境系统始终是变化的。他认为人们活动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十分重要,但是人们活动时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的经验形成和发展则更为重要。他还强调第二顺序效应(second-order effects)的重要性,即如果具有二元人际关系(如母亲-孩子)的双方都与支持这种二元人际活动的第三者(如父亲)有着双向而积极的关系,则对于帮助人的发展有潜在的增强作用。他还主张,在微观系统中的影响具有回报性质,发展变化不仅发生在儿童身上,而且作为二元互动的结果会发生在儿童的看护者身上。中观水平系统在这一理论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现有微观系统之间以及现在环境与未来微观系统之间联系的纽带。1.4 近年来社区感研究的主要成果1.4.1 不同类型社区感的研究在社区心理学中,通常把社区感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地域性社区感(sense of geographic or locational communities)和关系性社区感(sense of relational communities)。前者强调社区成员对某一特定地域(邻里、小区、学校、城镇、城市等)的依恋与认同;后者强调社区成员在以共同兴趣或利益结成的特定组织(工作小组、业余俱乐部、宗教团体、网络社区等)中的心理联系。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看,研究者对关系性社区感的探讨兴趣更浓,也有学者在尝试地域性社区感和关系性社区感的比较研究或整合研究。Brodsky (2001)以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一家为低收入阶层服务的职业训练中心的工作人员(13例,欧裔美国人,年龄22-75岁)和受训者(101例,多为非裔美国人,年龄19-62岁)为被试,采用测量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被试的社区感问题,结果证明两组被试均同时体验到多层次的地域性社区感,其中对居住小区的社区感与对宏观地区的社区感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影响。Deneui(2003)采用短期追踪法,测量了120名大学一年级新生校园社区感的发展变化,结果显示:一学期后一年级新生的校园社区感水平有所下降,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在校内居住、积极参与校园活动的学生比在校外居住、很少参与校园活动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校园社区感。Rovai等(2005)以117名正在接受在线远程教育的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虚拟状态下的社区感水平,结果提示疏远感与课堂社区的两个变量有关。Obst等(2002)从参加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科学小说迷大会的1245名代表中选取了359人,考察他们的社区感状况,结果表明这种兴趣社区成员的社区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地域性社区成员的社区感得分。Jones(2005)研究了美国印地安教会组织成员咀嚼佩奥特掌(peyote,一种无刺的圆形仙人掌,原长于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某些土著美洲人经常把其当作麻醉药咀嚼)的宗教仪式问题,发现这种宗教仪式并非像某些临床心理学家所理解的那样是一种“幻觉性障碍”,而是提供了一种维系健康、平衡、尊重和社区感的手段。我们认为,这一涉及宗教组织关系性社区感的研究结果,对于恰当认识宗教仪式心理效应,特别是重新审视弗洛伊德提出的“宗教是集体的神经官能症”的观点,提供了新的思路。1.4.2 社区感影响因素的分析当前对社区感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个体因素对社区感的影响和环境因素对社区感的影响两个方面。在影响社区感的个体因素方面,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社区感同人格特征和个体健康状况的关系。例如,Lounsbury等(2003)的研究发现,社区感与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宜人性、道德感和神经质因素之间具有很高的正相关,在中学生样本中,外向性、宜人性、道德感和神经质这四个人格因素能解释社区感总变异的25%;在大学生样本中,这四个因素解释了社区感总变异的21%。这些数据说明,人格特征可有效地预测个体的社区感水平。Farrell等(2004)的研究证实,居民活动的参与次数不能直接预测居民的健康水平,但对社区感的不断提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社区感与个体的健康状况存在较高相关。我们认为,影响社区感水平的个体因素还有很多,诸如认知风格、应对方式、职业特点等,都是研究者今后应当关注的主题。在影响社区感的环境因素方面,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社区感同社会认同的关系。Bramston(2002)研究了智障青少年社区感与邻里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智障青少年的归属感得分与邻里支持的得分成显著正相关。Cowman和Ferrari(2004)在探讨消防队员社区感、同事支持、消防捐助者引起的压力与满意度的关系时发现,社区感能部分调节消防捐助者引起的满意感,并能从整体上调节消防捐助者引起的压力,因此得到同事支持、满意度高的消防队员所感受的由消防捐助者引起的压力相对较小。Sanchez和Ferrari(2005)在澳大利亚一项公益性老年服务计划里比较了有无指导员对雇员社区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到支持者支持的被试(n=47)比未得到支持者支持的被试(n=44)与工作场所的联系更紧密,社区感也更强。Obst(2005)选取219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邻里、学校和兴趣小组三种社区背景下,社区感与社会认同及团体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认同、团体特征对社区感的整体水平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1.4.3 社区感的测量社区感的测量同社区感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在社区感的测量工具中,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主要包括:社区感指数(Sense of Community Index, 简称SCI);心理家庭量表(Psychological Home Scale,简称PHS);社会资本调查表(Social Capital Survey Scales,简称SCSS);课堂与学校社区调查表(Classroom and Community Inventory,简称CSCI)。1.4.3.1社区感指数社区感指数是测量社区感最常用的工具。该量表最初叫做“社区感指数轮廓”(Sense of Community Profile,简称SCP),由Chavis等人于1986年编制,共包含44个题目。1990年,Chavis和同事编制了由12个是非题组成、施测简便的“社区感指数”(SCI)量表。2003年,Long和Perkins对SCI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量表包括8个题目,被命名为“简明社区感指数”(Brief Sense of Community Index, 简称BSCI)1 Long D A, Perkins D 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ndex and development of a brief SCI.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3, 31(3): 279-2941。2004年,Obst和White也对SCI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量表包括10个题目,被命名为“社区感指数修订”(Sense of Community Index-Revised,简称SCI-R)。2 Obst P L, White K A. Revisit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ndex: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4, 32(6): 691-7042无论是早期的SCPSCI,还是后来修订的BSCISCI-R,其理论基础均来源McMillan和Chavis于1986年提出的“四要素模型”。以最新修订的SCI-R为例,整个量表由成员资格、影响力、需要的整合与满足、情感联结四个分量表组成。其中,成员资格分量表包含3个题目,主要测量情感安全和归属感;影响力分量表包含3个题目,主要测量团体成员的相互作用和内聚力;需要的整合与满足分量表包含2个题目,主要测量社区成员的互助精神和彼此相处的情感状况。SCI-R具有筛选、评价和咨询功能。量表采用7级评分,适用于17-62岁的多样化人群(包括学校、街道等地域性社区和兴趣小组、宗教团体等关系性社区的不同人群)。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的结果表明,SCI-R的拟合指数良好,但题目所属的因子与预设理论的吻合程度依然不高,而且在“需要的满足与整合”、“情感联结”这两个纬度上题目偏少。因此,SCI的修订工作还将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4.3.2心理家庭量表心理家庭量表最初由Sigmon 等人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年会上披露,后被收入Fisher等人2002年编辑的 社区的心理感:研究、应用及隐含的意义 一书。心理家庭是对归属感的一种形象表达,其核心是自我认同与特定物理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按照Sigmon 等人的理论构想,心理家庭由认知(自我与环境的关系、家庭的意义)、情感(安全感、温暖感、依恋感等)、行为(建设、维持、个性化等)三种心理过程和表现(投入时间、重建家园等)、职责(责任、心理幸福感等)两种人格特质组成。经过信度、效度检验后的心理家庭量表由最初的40个题目减至8个题目,着重反映“心理家庭表现”和“心理家庭职责”这两种人格特质。该量表采用7级评分,适用于大学生和其他成年人社区群体,具有预测和咨询功能。1.4.3.3 社会资本量表社会资本量表由Perkins和Long于2002年编制。这是一个组合测验,分别由简明社区感指数(BSCI)、集体效能量表(Collective Efficacy Scale,简称CFS)、公民参与量表(Citizen Participation,简称CPS)和邻里行为量表(Neighboring Behavior Scale,简称NBS)四个分量表组成,主要测量社区感同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在简明社区感指数的8个题目中,含有社会联系(1-3题),彼此关心(4-6题)和社区价值(7-8)3个纬度;邻里行为量表由5个题目组成;集体效能量表由6个题目组成;公民参与量表由8个题目组成。按照Perkins和Long的解释,社区感作为一种认知和情感变量,是公民参与和邻里交往等社会行为的催化剂;社区感又通过公民参与和邻里行为的中介作用,对集体效能产生影响。因此,在考察社会资本的诸要素中,社区感处于核心地位,是衡量社区生活质量的一个可靠指标。社会资本量表的主要功能是评价和咨询。历时两年,对47个街区2000多名居民的测量结果证明,社会资本量表四个分量表的系数均在0.65-0.82之间。1.4.3.4 课堂和学校社区调查表课堂与学校社区调查表由Rovai等人于2004年编制1 Rovai A P, Wighting M J, Lucking R. The Classroom and School Communit Inventory:Development,refine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elf-report measu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04, 7: 263280,是为了了解远程教育学生与在校就读学生社区感的差异而修订的一个组合测验,其修订的基础来源于“课堂社区量表”(Classroom Community Scale, 简称CCS)和“校园氛围量表”(Campus Atmosphere Scale, 简称CAS)。修订后的课堂与学校社区分量表分别被命名为“课堂社区量表”和“学校社区量表”,各由10个题目组成。按照Rovai等人的理论构想,课堂与校园生活中的社区感是校风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学生的社区感强,那么他在学习中就能体验更多的愉悦感,其学习成效也就更加显著;课堂学习中的社区感和校园生活中的社区感是两个独立因子,但彼此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对341名大中学生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课堂社区量表”和“学校社区量表”均包括“学习”和“社会”两个维度,前者与学生的学习者角色有关,后者与学生的社会交往有关,从而证实了研究假设。尽管该量表的编制存在取样范围较窄等局限,但它所蕴涵的预测、评价、咨询等多种功能,使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5 社区感研究的若干趋向1.5.1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综观社区感的已有研究,多数研究采用的是测量方法。虽然已经有人在着手准实验设计,并且试图把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但这方面的努力还仅仅是一个良好开端。从社区感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向来看,“多样化整合”势必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就一项具体的研究工作而言,也许由于研究者自身专长或条件限制而使研究工作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方法(如测量法或访谈法),但若从社区感研究的总体方法论层面加以思考,“多样化整合”的方法论取向必须给予足够关注。正如Dalton等(2001)在社区心理学个体与社区的联系一书中所总结的,在社区心理学研究中要特别重视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结合问题。由于社区心理现象本身具有生态性、嵌套性的特点,所以对这种复杂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包括社区感的研究也必然是多样性的。按照Dalton等人的阐述,在量的研究中要注意流行病学调查、随机化现场实验、非等组比较设计和间时系列设计等具体方法的恰当选择和有机结合问题,在质的研究中则要注意参与者观察、个案访谈和焦点团体会谈等具体方法的恰当选择和有机结合问题;如果在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中再恰当地考虑两种基本研究范式的有机结合问题,对社区心理现象及其本质的揭示将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5.2研究内容的拓展当前对不同类型社区感的研究主要是静态的,缺乏对社区感发展变化规律的系统探讨。Loomis 等(2004)指出,社区感是一种动态过程,当一个人对社区的外在压力做出反应时,其社区感水平也在不断地波动变化。Loomis 等人设计了两种条件来考察大学生社区感的发展变化情况。第一种条件下,被试存在外部威胁;第二种条件下,被试不存在外部威胁。间隔20个月后对被试的第二次测量发现,当被试面临危险情境时,其社区感水平更高。因此,对不同类型的社区感进行动态比较分析,不仅对社区心理学自身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对相关学科(如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展也具有积极意义。在对社区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目前的研究视野还显得较为狭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西方社区心理学家的关注。如Farrell(2004)强调,生活质量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居民的社区感确实具有重要影响,但社区的犯罪率、公共设施利用率等非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居民社区感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这些因素尚未引起社区心理学家的足够重视。我们认为,社区感同责任感、集体意识、社会适应等因素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且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选题。显然,进一步拓宽社区感影响因素的研究视野,应成为今后社区感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另一方向。1.6 我国社区心理学和社区感研究的背景与现状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重视人际交往的民族,人们从小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团结合作思想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中,因此社区心理学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然而对社区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2001年,佐斌对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理论基础进行了初步介绍。2005年,陈永胜等人在国内率先引进“社区感指数”量表进行修订,并提出社区感的测量工具有待进一步发展。2007年,陈永胜、牟丽霞在大量阅读西方社区感研究的文献的基础上,对西方社区感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介绍。“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社区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研究意义2.1 理论意义社区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涉及到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 。每个人都是社会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与不同的社会成员共同构成不同的社会团体和组织,即不同水平的社区。学校是个复杂的社会环境,在学校里,学生往往在课堂学习或课外校园生活中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并形成不同的社区感体验,学生共享信仰、价值观和制度规范,在学校特征和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会形成自己的认知与兴趣。在社会背景下的学校学习不单仅限于课堂里面,还可以在教室外面(Hofman等人,2001年)1 Hofman, R.H.,Hofman, W.H., Guldemond, H(2001) Social context effects on pupils perceptions of school.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1(3),171-194。不管学校还是班级都能够影响学生的成就和态度。Brodskey和Marx(2001)2 Brodsky A E, Marx C M. Layers of identity: Multiple psychological senses of community within a community setting.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1, 29(2): 161-1782强调校园环境是一个复合社区,指出“个体有多种身份、角色,这些身份和角色把他们与多个社区联系起来,因此,个体很可能对不同的社区产生不同的社区感。”如果把校风看作一个学校的个性,那么社区感就可以看成是测量这个个性的工具。因此,加强学校社区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学校社区感研究在我国尚处于社区心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前沿,具有开创性意义,对我国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我国社区感研究,特别是学习环境中的社区感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同时本研究为在学校层面贯彻“构建和谐社会”政策提供一定理论参考。2.2 实践意义社区心理学是一门大力倡导参与社区变革与发展、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感水平,把公民参与、心理赋权与社区感的培养同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有机结合在一起,便成为社区心理学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极为重要的方向。例如,Arcidiacono等(2005)对意大利西南部港口城市那不勒斯一家非盈利组织的行动研究表明,通过对社区机构和关键人物的半结构访谈,以及对访谈结果的分类归纳和网络分析(借助人际网络图分析人际关系),从受访者看似矛盾的表述中,研究者体察到社区居民对该地区独特性的认识以及带有认同性质的自豪感。Shields等(2005) 对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地亚哥市一项被称为官方的“MAPP (Mobilizing for Action through Planning and Partnerships,简称MAPP)示范性行动研究中发现,通过社区健康联盟的努力,圣地亚哥市的公共卫生事业有了明显改进,包括提高社区感在内的6项战略举措显示出积极的前景。西方社区心理学家的这些努力,对正在为和谐社会建设尽心竭力的中国心理学工作者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强调师生互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层面的社区建设更显现其重要性;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受到新的挑战,校风建设得到普遍重视,使学校层面的社区建设更得到重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学校、班级等团队的建设受到普遍重视。开展学校社区感的研究必将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质量,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创建。3.研究思路与方法本研究着重考察高中生社区感的发展特点,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学校背景、社团组织背景等因素对高中生社区感发展的影响,并针对高中生社区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我们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分成以下不同的群体进行比较研究。(1)根据年级将学生分成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学生(2)根据学校性质将学生分成省一级重点和省三级重点普通中学学生、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学生(3)根据学生生长地将学生分成农村和城市学生(4)根据性别将学生分成男生和女生(5)根据家庭情况将学生分成正常家庭和离异家庭学生、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学生(6)根据家长的学历水平将学生分成家长高学历和家长低学历学生(7)根据住校情况将学生分成住校生和通校生(8)根据加入团组织的情况将学生分成团员和非团员(9)根据学科兴趣小组活动情况将学生分成参加兴趣小组和不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10)根据社团活动情况将学生分成参加社团活动和不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11)根据担任职务情况将学生分成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12)根据学业成绩情况将学生分成成绩好、中、差三组研究中将采用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我们认为,无论量的研究还是质的研究,都各有所长。量的研究是从量的方面去认识事物的研究方法,侧重于对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范围和空间结构的测量、计算和分析,以精确地认识事物,这种方法把研究者与研究工具截然分开,极力排除研究者个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保持价值中立。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和个案调查等多种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材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它擅长于对特殊对象进行探讨,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新的看问题的视角。量的研究是证实有关社会现象的平均情况,适合在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预测,将事物在某一时刻凝固起来,进行数量上的计算;质的研究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来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动态的描述和分析,强调在时间的流动中追踪事件的变化过程。量的研究从研究者已有的假设入手,收集数据对其进行验证,而质的研究强调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看法,注意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因此,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存在优势互补关系。在相当的情况下,量的研究的优势却是质的研究的不足,而质的研究的长处却是量的研究的短处。因而将这两类方法的融通可以实现宏观与微观整合,静态与动态整合,控制情境与自然情境相整合,事实与意义相统一,客观度量与主观体验相统一,实现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的研究某一主题。就本研究而言,我既想在一定范围内从整体上把握高中生社区感发展的特点,也想对高中生的社区感问题进行细致、深入、动态的考察与分析,如与同学之间的具体交往情况,如何度过自己的业余时间,与父母、教师的关系如何,对学习的态度与反应,对学校的认可度、对家庭生活的满意度等。我们对学生社区感的水平采用了问卷调查方式,并从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度加以总结,分析影响学生社区感的种种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的信度。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考虑到量的研究是基于我们教育者与管理者的经验与认识之上的,是我们一般、普遍的认识,而学生的认识、心理感受从问卷中无法得以体现。此外,在研究中,如果光是采用量的研究方法的话,我们将不能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及时追问,也不能通过其他方式验证这些信息的可靠性,这样也会使得研究结果的效度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采用量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本次研究。第二部分量的研究1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中生社区感的调查与分析来了解目前高中生社区感的总体状况和发展特点,以及家庭结构、家长学历、学校性质及学生性别、学业成绩、业余爱好、社团组织等因素对高中生社区感的影响。2 研究方法2.1被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样的范围为浙江省建德市,建德为县级市,隶属杭州市,位于浙江西部,距杭州108公里,幅员面积2340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建德市现有市属普通高中三所,即严州中学、新安江中学和寿昌中学。三所中学现均为省重点中学,其中,严州中学为百年名校,省一级重点中学,新校区办学规模为36个班级,其样本作为省一级重点普通中学的样本来源。新安江中学,办学规模为45个班级,寿昌中学办学规模为42个班级,这两所中学前两年升格为省三级重点中学,其样本作为省三级重点普通中学的样本来源。建德市有市属职业高中1所,即新安江职业学校,其样本作为职业中学的样本来源。我们从3所普通高中(严州中学新校区、新安江中学、寿昌中学)和1所职业高中(新安江职业学校)高一、高二、高三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级,共12个班级,59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596 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4 份,实际有效问卷为582份,作为本研究的被试。问卷调查对象的样本分布见表2-1。表2-1 问卷调查对象的样本分布(人)学 校高一高二高三总计严州中学484948145新安江中学525051153寿昌中学524948149新安江职业学校464445135合 计198192192582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Rovai等人于2004年编制的课堂与学校社区调查表(CSCI)。该量表原是英文版的,本人在专家的指导下将其翻译成中文,我的同事又将其回译成英文,以验证和确保翻译的信度。该量表由两个分量表组成,即课堂社区量表和学校社区量表,各由10个题目组成。对每个题目的回答采用Likert 5点量表模式,即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明确、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得分范围在0-4分,得分越高,说明社区感越强。每个分量表的分值都在0-40分,总量表的分值在0-80分。该量表首先以54名高中学生为对象,采用集体施测的方法进行预测,6周后,进行重测。对预测和重测结果进行积差相关系数和分半信度检验,该量表54名学生的重测相关为0.805(见表2-2),分半信度为0.786(见表2-3),说明其有较好的稳定性。表2-2 课堂与学校社区量表预测样本的重测相关(间隔6周)NSig.(2-tailed)r54.0000.805*注:* P0.01 。表2-3 课堂与学校社区量表预测样本的分半相关 NSig.(2-tailed)r54.0000.786*注:* P0.01 。2.3施测本调查由研究者本人亲自主持,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量。2.4统计处理本研究调查得来的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本次实际有效问卷为582份,最高得分为76分,最低得分为22分,平均得分48.98分。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 高中生社区感发展的总体水平表2-4 不同年级的高中学生社区感总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年级nMSD高一19848.4810.18高二19251.309.53高三19247.1811.03表2-5 不同年级的城市学生社区感总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年级nMSD高一6347.5210.29高二5649.929.24高三6045.6211.24表2-6 不同年级的农村学生社区感总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年级nMSD高一13548.939.31高二13651.878.63高三13247.8910.34从表2-4、表2-5、表2-6和图1可以看出,高中生社区感发展的总体水平呈明显的倒“V”型,高二学生的社区感总分达到高中阶段最高点;城乡学生社区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城市学生社区感总分的倒 “V”型形态起伏较大,农村学生社区感总分的倒 “V”型形态相对平缓,城市高中生的社区感水平在各年级均低于农村高中生。3.2 省一级重点与三级重点普通中学学生社区感水平的比较表2-7 省一级重点与三级重点普通中学学生社区感水平的比较项 目学 生nMSDt课堂社区一级重点中学三级重点中学14530226.2824.155.386.56-3.393*学校社区一级重点中学三级重点中学14530225.7224.365.215.73-2.414*总分一级重点中学三级重点中学14530252.0048.519.5911.68-3.139*注:* P0.05 ,* P0.01 。表2-7的数据表明,在社区感总分及课堂社区分量表得分上,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的社区感水平显著高于省三级重点中学学生,差异非常显著,在学校社区分量表的得分上,差异显著。3.3 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学生社区感水平的比较表2-8 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学生社区感水平的比较项 目学 生nMSDt课堂社区普通中学职业中学44713525.0422.685.526.324.198*学校社区普通中学职业中学44713524.6024.115.155.890.953总分普通中学职业中学44713549.6446.7910.2511.752.729*注:*P0.01 。表2-8的数据表明,在社区感总分及课堂社区分量表得分上,普通中学学生的社区感水平显著高于职业中学的学生,差异非常显著,在学校社区分量表得分上,差异不显著。3.4 男女学生社区感水平的比较表2-9的数据表明,在社区感总分及课堂社区分量表得分上,男女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在学校社区分量表上,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表2-9 男女学生社区感水平的比较项 目性别nMSDt课堂社区男女32425824.3024.665.614.39-0.844学校社区男女32425824.0725.135.564.55 -2.469*总分男女32425848.3749.7910.739.93-1.636注:*P0.05 。3.5 独生子女家庭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社区感水平的比较表2-10的数据表明,在社区感总分及课堂社区、学校社区分量表得分上,独生子女家庭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之间差异非常显著,非独生子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