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一学年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55848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第一学年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年级第一学年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年级第一学年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第一学年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题 (范围:高中课程全部内容)命题人:王凯全说明:本卷适用于高三复习检测使用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9页,第卷 9至1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 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将试题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1、 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 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由此可知春秋时期A分封制完全被县邑制取代 B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C各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D天子不再直接统治臣民2孟子梁惠王上记载:“王曰:叟(老者),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表明儒家主张A舍生取义 B见利忘义 C重义轻利 D义利并重3史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这段记载说明A汉代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工商业成为汉代社会基础C国家统一促进商业发展 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4在汉代存在的400多年里,宫廷女性参政、议政、临朝之风不绝如缕,是中国历史上女性参与政治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这反映出汉代A儒家女性观与现实的差距 B朝廷鼓励女性参与政权C女性突破了儒家纲常束缚 D妇女民权运动开始兴起5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有不少以本姓命名的店铺,如“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丛家药肆”等等。这表明A以本姓命名店铺始于宋代 B宗法关系决定着店铺名称C资本主义萌芽在宋代出现 D宋人已有较强的品牌意识6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开读、封敕、赉赐、庆典、市易”为使命,而在葡萄牙, 航海不管对官方还是民间,都是一项确实有利可图的事业。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制度的差异 B贸易观念的差异C经济政策的差异 D综合国力的差异7乾隆帝表示:“伊犁向为准夷(准格尔)腹地,故穑事颇修。今归我版图,若不驻兵屯田,则相近之哈萨克、布噜特等,乘机游牧,又烦驱逐。”由此可见,清政府在伊犁屯田A巩固了西北边防 B忽略了农业发展的条件C促进了西北开发 D实现了自然经济的移植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广总督等针对汉口、镇江一线“内地奸商依托洋商,任意私售私卖”现象,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开埠设关。这表明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B中国处理与列强外交关系的成熟C中国重视自身利益诉求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9据统计,从1897年12月到1913年4月,张园(上海最大的私人园林)举行较大的集会有39起,中外各界人士、各种思想主张在这里汇聚碰撞。导致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是A中国社会急剧变革 B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自然经济不断解体 D西方民主思想传入10八国联军驻京后,顺治门外一带为德军驻守地,其界内新设各店牌号,大都士大夫为之命名,有曰“德兴”、有曰“德盛”、有曰“德昌”、有曰“德丰厚”等。这反映出当时A国人民族自信心丧失 B中西文化具有相通之处C传统文化已失去民心 D部分国人具有媚外心态111924年,孙中山提出“说到社会上的地位平等,是始初起点的地位平等,后来各人根据天赋的聪明才力自己去造就。造就既是不同,自然不能有平等”。这说明孙中山主张A机会均等 B民权平等 C民族平等 D思想自由12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与这一规定相关的背景是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3为了阻止中法建交(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美国采取了三项措施:阻止法国同中国建交;压迫台湾不主动同法国断交;胁迫其他盟国不追随法国的行动。美国这样做的根本出发点是A确保美苏争霸的重点欧洲 B阻扰中国实现国家统一C维护美国亚太地区的利益 D阻止法国成为欧洲大国14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年份全国北京上海广东福建198256,93012,5655,4572,9509971990234,80070,10054,90016,40032,5001995236,80021,70036,0007,20066,200A90年代以前移民剧增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北上广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C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下降趋势D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15古代斯巴达的监察官代表平民阶层,政治地位与国王、元老院平等,其职权以监察和司法权为主,与以军事、宗教权力为主的国王和以立法为主的元老院有很大的区别。这反映出监察官的设置A推进了斯巴达的政治分权 B确保了斯巴达司法的公正C保证各阶级参与国家政治 D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16欧洲中世纪商人法的“跨国平等对待”这一特征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它使他们不会因在地方法中不享有资格以及因为地方法律、习惯的其他变化莫测的因素而蒙受损害。该特征源于古代罗马的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17路德认为任何职业都是为上帝服务,任何工作都与传教士一样高贵,这彻底改变了基督教徒对工作和劳动的态度。这一主张有利于德意志A摆脱教皇的控制 B服从精神的形成C职业道德的形成 D国家权力的强化18日渐扩大的采矿作业使新矿石甚至新金属如铋、锌和钴显露出来。分离和处理这些新矿石和新金属的技术必须用类推法找到,并以痛苦的经验予以矫正,化学的一般原理开始形成。这表明A经济革命推动科学革命 B科学研究方法趋于成熟C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产生 D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光荣革命发生后的几十年中,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权力持续弱化、下议院中心地位逐步确立。这些重大变化并不是在光荣革命之后迅速发生的,两者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不小的时间差。这说明英国宪政A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B不断实现自我调整与发展C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D巩固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20工业革命期间,欧洲居民的食物类支出的比例一直偏高,约占收入的一半左右,但呈下降趋势;其他支出,特别是衣着、居住、奢侈类支出比例则有所上升。这表明工业革命推动了A产业结构的变化 B就业结构的变化C阶级结构的变化 D消费结构的变化21某文学流派“排斥资本主义文明与现实,重视自然风光的描写,把自然当做一种神秘的力量,实际上是从侧面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该文学流派属于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22在斯大林的观念中,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至于如何在社会诸层面的现代化及其协调发展等更广义的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国家则不在他的视野中。这一观念影响下苏联实施的核心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2320世纪50年代,美国为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国家实施了“第四点计划”(也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是“马歇尔计划”的补充),但该计划在拉美的实施效果不佳。这反映出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B美国重视拉美国家经济发展C拉美各国经济的独立性增强D苏联在拉美的势力超过美国24撒切尔政府在1983年大选获胜后的几年时间,积极开展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外交,撒切尔本人甚至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了六次高级会谈。这表明A英国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B撒切尔政府外交政策灵活C美苏“冷战”格局的终结 D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25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资本市场通过互联网来进行非场地交易,大量不受各国管理当局和国际组织监控的“无国籍”资本,在国际市场上流动的规模和速度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这反映出信息化A加快了资本在全球的流动 B提高了跨国公司的生产效率C提高了各国的国际竞争力 D刺激了各国产业的优化升级26.史学大师钱穆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应称之曰士人政府。士人政府之正式确立,则在汉武帝之后。”“士人政府”的正式确立主要表现在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刺史制度的建立C.颁布“推恩令” D.习儒学,行察举27.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28.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导致农民生活困苦 B商鞅变法后土地私有制在全国确立C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生活贫困 D秦征收重税是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29.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下列不属于这类官员的是A.汉朝中朝大臣B. 宋朝枢密使 C.明朝内阁大学士 D. 清朝军机大臣30南宋文人耐得翁在其游记都城纪胜中记录南宋临安城:“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内亦有不当行而借名之者,如酒行、食饭行是也。”由此记载可知 A南宋城市经济仍受政府管理 B城市行会组织最早出现在南宋 C医疗行业比餐饮业地位显著 D临安城内已经形成地域性商帮 31右图为清朝顺治九年(1652)至光绪十四年(1888)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表(据申学锋清史研究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编制)。由此可以推知清朝在此期间 A税收总量持续下降表明国力正逐渐衰落 B经济结构与社会变动促使税收结构变化 C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放弃了财税传统模式 D外交政策调整使商业税收得以持续增长32、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这表明当时中国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B传统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D清政府维护男尊女卑的传统33.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该文中所说的“事件”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34.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C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35.茅海建说:“在宏观的历史叙述中,细节经常被无意或有意的忽略。如此这般的直接结果是,历史被叙述为运动方向明确的具有某种必然性的潮流。由此引发的直接思考是,戊戌变法若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事件,其结局似不应如此。连续13年的观察使我感到,戊戌变法很可能是一偶发的事件,其发生、发展到最后的结局,充满着变数,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很可能就存在于那些历史的细节之中。”这表明A.戊戌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宏观史学缺乏必要的研究价值C.研究戊戌变法需要更加重视细节 D.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地表现历史36.近代著名思想家钱玄同写道:“若从中华民国自身说,它是公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产生的,那一日才是中华民国的真纪元就中国而论,这日是国民做“人”的第一日”“这真是我们应该欢喜、应该庆贺的日子。”文中的国民独立做“人”是指A形式上摆脱列强奴役 B摆脱两千多年的封建束缚C摆脱满洲贵族的统治 D普遍接受民主共和的观念37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是对下列哪一战役发表的评论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38文革结束后,中共领导人逐渐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失败,社会主义时期依然存在着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从而使“封建主义的残余”而不是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因而也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这表明A中共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文革”后党内仍有左倾错误C封建主义制度是新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D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不可跨越的39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废除 B.农村又回复到人民公社时代 C.农村已经转向了土地私有制 D.规模经营土地成为发展方向40.哈里斯感叹:“事实上,今天的学生在读了古代的相关记述之后,就会很容易地得出如下结论:雅典的法庭是在具有说服力的演说者的影响和控制之下,他们较少关注法律条文。”这表明当时古代雅典A缺乏明确的法律意识B突出辩论在司法中的影响C出现了集体暴政局面 D法庭注重民主程序的操作41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C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4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他所评述的国家依次是 A英、法、美、德 B 法、英、美、德 C英、德、美、法 D 法、德、美、英43、孟德斯鸠指出:“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政体是自由的,而公民却毫无自由;或者是,公民可能是自由的,而政体却无自由可言。在这两种情况下,前者是政体在法律上是自由的,而事实上不自由;后者是公民在事实上是自由的,在法律上不自由。”其核心观点是 A政体自由与公民自由相矛盾 B公民与政体的自由均受法律制约C法律规定与公民权不可分割 D法律规定的自由与事实不尽一致44.胡德平在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时谈道:“只有行政是可以真正集权的,因为处理政务要讲效率,就像是军事长官要处理军事问题那样。但政府的权限必须明确,法律未授权的领域,绝对不能进入。”胡德平认为行政集权必须A.使行政权集中行使 B.少数服从多数 C.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依宪法行政45.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以下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A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 B传统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 D工业化进程强化了性别分工46、“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既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插入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 这一评价说明莫言的作品 A深刻反映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B开启了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新流派C兼具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 D以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471921年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这里的“判断”是指 A实行粮食税使农业转向社会主义 B利用资本主义因素实行自由贸易 C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以间接过渡 D变农业集体化为农业个体经营48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A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工业强国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C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49.21世纪的头10年,国际关系研究文献中出现了一些新名词,先有“金砖四国”(BRIC),后有“前景五国”(VISTA)、“新钻十一国”(Next-11),近来又有“灵猫六国”(CIVETS)之谓。这些形象化的词语,指代的是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上影响力日渐上升的新兴国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新兴独立国家开始崛起 B.新兴国家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D.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强50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B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文明史观科学合理C研究西方史学必须精通西方自然科学理论D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都是当前研究世界历史的主要方法 第II卷(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51-52题为必做题,53-56题为选做题,共计50分。) 51、(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英语,现在几乎在全世界通用。约3.8亿人将其作为第一语言,2亿人为第二语言,将近10亿人正在学习英语。英语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语言互联网、商业、政治和技术的语言。英语是欧盟的官方语言,超过80%的国际组织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全世界的科学家都知道必须“出版英文著作,否则就在母语著作中消失了”。而英语在全球语言中的胜利也伴随着许多其他语言的消亡。到20世纪末,世界现存6000种语言中,只有一半还在使用,保留着表达方式。在历史上,有的语言像动植物一样灭绝了。然而近年来,语言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消失的语言中有一半是在1500年和2000年间退出历史舞台的。尽管造成语言消失的原因有多种,最基本的原因则是由于原本孤立的人群之间的联系增加,以及新移民潮的到来。语言需要孤立状态以发展并保持其独特性质,一旦孤立被打破,地方语言将与文化差异和传统一起消失。在某些地区,如南亚,不同的语言集团能够得以共存,但更典型的情况是强势集团的语言有意取代弱势语言。因此,海外扩张和“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应为英语的扩散和地方语言的灭绝负责。英语国家美国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强权加速了这一进程。当然,这一过程引起了摩擦。许多观察家将英语的流行视为殖民主义压迫的遗产,应被根除。1908年甘地警告同胞“让千百万人懂英语是在奴役他们”,这种情感在90年后印度国防部长那里得到了回音,他发誓自己不会停止斗争“直到英语被赶出我国”。相比之下,其他印度人相信英语为讲着800种语言和方言的印度次大陆带来了统一,并把它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此外,印度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一样,在无意之中,通过执行统一语言的政策,加速了地方语言的消失。例如,印度只把英语和印地语作为官方语言来使用。多语言条件下的政府公务开支和公共教育成本将非常高昂。全球化世界有许多力量推动了如英语这样少数语言的使用,也威胁着小语言集团的生存。然而,近来对濒临灭绝语言的抢救获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当地语言被树立为文化自尊心和国民意识的旗帜的地方。曾经近乎消失的威尔士语和爱尔兰语又繁荣起来,那瓦霍语、毛利语和夏威夷语也得以复兴。(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消失的语言中有一半是在1500年和2000年间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12分)(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对待英语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1分)52.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这一外交方针对新中国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请选择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请考生在第53、54、55、56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5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895年,户部奏请“各省挑精壮三成,其余老弱一概裁撤”。之后,户部又奏请裁减勇营三成。甲午战后到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编练的新式陆军有四支:“定武军”(后改称“新建陆军”)、“自强军”、“武毅军”、“湖北护军营”。新军仿照德国陆军编制,按照德国的训练方法训练军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财政困难,大力发展工商实业,以增加税源。1896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1897 年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6 年,总理衙门议奏:“兴学诚自强本计,请由各省督抚酌拟办法,或既就原有书院量加课程,或另建书院肄习专门。”此后,各省创办了不少新式学堂。1897年,经总理衙门议奏后开设经济特科和岁举专科,以满足对国家对变法人才的需求。1898年初,荣禄、高燮曾、胡燏棻分别奏请设立武备特科,所有武场一律改试枪炮。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的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的改革与戊戌变法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6分)(2)材料所述改革介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间。根据材料并结合知识,指出这次改革对洋务运动有何重大突破,并分析导致改革困难重重的原因。(9分)54(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美国是一个以英国清教徒为移民主体而形成的国家,他们深受母国的宗教清教的影响,他们正是这种对清教的崇拜,使他们逐步形成了1787年美国宪法的政治理念。由于没有封建主义的影响与制约,美国早期的政治模式与欧洲相比更加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自由平等的,这种自由的空气提供了美国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北美13 个殖民地实行的民主政治制度经过150余年的实践,其内部结构已经具有了民主共和国宪政制度的某些基本理念或基本架构。对自由制度的向往使他们对政府和中央集权存在恐惧心理,坚持政府作为愈少愈好的理论, 从而萌芽了限权的思想。独立战争前后,由于大量的欧洲先进的政治和法律学说如孟德斯鸠、卢梭和洛克的思想传入美国,而这些学说和思想,极易为美国人民接受并逐渐形成了较强的人权意识和民主、共和、限权等政治要求。摘编自彭澎论1787年美国宪法的宪政理念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的宪政理念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理念在1787年美国宪法中是如何实现的?(5分)55(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1 年8 月9 日8 月14 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正式会晤,其成果便是著名的大西洋宪章,其主要条款有八条:第三,两国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 两国主张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第五,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的最充分的合作,目的在于使所有国家改善劳动标准,发展经济,享有社会安全;第六,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两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以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保证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过无所恐惧、不虞匮乏的生活;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大西洋宪章的这些条款宣示了英美两国战争与和平的目标,描绘了未来世界的美好蓝图。作为战后理想世界秩序的一个展望和设计,它的发布受到世界舆论的赞扬,极大地鼓舞了正在殊死抵抗纳粹、法西斯侵略奴役的各国人民。 摘编自朱大伟构建和平思想的价值探析(1)根据材料,概括大西洋宪章所体现的和平建设思想。(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宪章的历史影响。(8分)5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曾国藩说:“古之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乎礼。自内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道德;自外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政事。”曾国藩在吸取前代理学大师“礼”的思想基础上,将理学家奉为世界本原的抽象的“礼”具体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礼”。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促使人们自觉遵守封建的纲常礼教,维护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封建统治,最终实现“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目的。1861 年(咸丰十一年)7 月18 日,曾国藩在遵旨筹议总理衙门购买外国船炮时,再次重申了“造炮制船”的主张,认为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为此,曾国藩于1861 年设立了安庆军械所,潜心研制洋枪洋炮;1868 年,他支持容闳在江南机械制造总局内设立机械学校,培训技术工人,给工人讲授机械制造原理,使他们掌握西方近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摘编自熊吕茂论曾国藩的教育思想(1)根据材料,概括曾国藩教育思想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简评曾国藩的教育思想。(9分) 高三年级第一学年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I卷 选择题 答案题号 1 2 34 5 6 7 8 9 10答案BCCADBACA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AACDACCABD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BCCBADACBA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BCACCCCADB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DBBDDCBCDA第II卷 综合题 答案51、答案解析:第一问属于依据材料概括信息题目,依据材料中“最基本的原因则是由于原本孤立的人群之间的联系增加,以及新移民潮的到来。语言需要孤立状态以发展并保持其独特性质海外扩张和“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应为英语的扩散和地方语言的灭绝负责。英语国家美国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强权加速了这一进程。”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世界彼此隔绝被打破,全球联系加强、西方殖民主义扩张使西方语言向殖民地推广;特别是英国殖民霸权的建立以及美国的强权政治”等角度组织答案。 第二问属于观点概括评述题目。回答本题首先要先从所给材料中概括归纳出观点,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对所归纳出的观点进行论证并评析。材料中对英语的存在明显存在不同的两种态度,持反对的态度,可以从“长期受英国殖民主义压迫,饱受民族屈辱的结果;有利于树立民族文化自尊心和国民意识;传承民族文化;但容易导致狭隘民族主义。”的角度进行评析;持肯定态度的可以从“因为同操一种语言推动了语言众多的印度次大陆的统一、有利于各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顺应全球化的潮流”的角度进行评价。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世界彼此隔绝被打破,全球联系加强;西方殖民主义扩张使西方语言向殖民地推广;特别是英国殖民霸权的建立以及美国的强权政治,推动英语的扩散;殖民地、发展中国家的弱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统一的语言便于沟通与交流(12分)(2)态度:反对使用英语。(1分)评析:是长期受英国殖民主义压迫,饱受民族屈辱的结果;有利于树立民族文化自尊心和国民意识;传承民族文化;但容易导致狭隘民族主义。(5分)态度:支持使用英语。(1分)评析:因为同操一种语言推动了语言众多的印度次大陆的统一;有利于各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顺应全球化的潮流;但与之相伴的是西方价值观的推广,会加剧文明与价值观的冲突。(4分)【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52、答案解析:本题属于历史评价并分析试题类型,回答本题首先要先从所给材料中概括归纳出观点,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对所归纳出的观点进行论证并评析。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国内外的复杂形势,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在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材料一从一边倒政策的积极影响来论述,分别当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材料二从一边倒政策的对我国当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消极影响来说明。参考答案:第一种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评述:从政治上看,为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发展对外关系、粉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起了积极的作用;从经济上看,为我国迅速医治战争创伤,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援助和强有力的支持;从军事上看,为我国挫败美帝国主义包围与挑衅提供了坚强的后盾,维护了我国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第二种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很多消极影响。评述:从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来说,与美国敌对给自己找来了更强大的对手,中国领海及沿海弧形地带承受的压力骤然上升;从得到的国际承认来说,同美国的敌对导致中国不被很多国际组织接纳,越来越走向自我封闭,与世界的发展潮流相脱节;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来说,参加朝鲜战争和长期面临战争威胁,以及美国经济上的封锁和禁运,使中国无法利用外部条件和良机来发展自己。【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分析论证的能力。53(1)裁撤旧军、编练新军;鼓励实业、设立商务局;兴办新式学堂、改革科举考试。(6分)(2)突破:突破了洋务运动单纯引进技术和培养人才的改革模式,由器物层面进入制度层面。(3分)原因:列强对中国利权的攫取;清政府财政危机;改革缺乏系统方案和长远目标。(6分)54(1)理念:人权、民主、共和、限权。(2分)原因:英国清教的影响;没有封建专制历史;美国人生而平等观念的形成;殖民地的民主政治传统;欧洲启蒙思想的传入。(8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2)实行联邦制;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相互制衡;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5分)55(1)民族自决和反殖民主义思想;经济合作思想;社会安全思想;和平共处思想。(8分)(2)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勇气,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构建了战后世界的和平蓝图,为战后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7分)56.(1)重“礼”;经世致用;师夷长技。(6分)(2)时代背景:东西文化交融;政治风云多变;社会转型。(5分)评价:既有维护封建纲常和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面。(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