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 学 设 计第 一周 星期 三四 2007年 3 月 57 日教学内容小石城山记课型讲读课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学常识,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想象作家笔下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3、描摹山水与抒情言志相结合。过程与方法自读、讲析、比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者处世的态度,身处逆境而不过于悲伤的态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境界 教材分析重点1、积累文学常识,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描摹山水与抒情言志相结合。 难点作者对“造物者”的讨论的理解。学情分析学生对贬官的看法,因受时代的影响而不同,可以加以分析,并多举例子。学生的古文知识相对较弱,尤其是艺术班的学生。在讲授时需侧重知识点的指导学习用具PPT教学过程1、导入回忆所学过的柳宗元的文章2、复习有关柳宗元的文学常识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其父柳镇,是一位正直而富学识的中下级官吏;其母卢氏也很有文才。柳宗元四岁读书,十三岁就能写出漂亮的文辞。二十一岁中进士。年轻的柳宗元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有很高的声誉。 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柳宗元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又升为礼部员外郎。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但不久改革即告失败。唐宪宗李纯上台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八位改革人士被贬到边远地区当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司马为编外闲职,实为流放之别名。柳宗元为永州司马。 唐代的永州,僻远荒凉,素为谪官贬居之地。柳宗元自贞元二十一年(805)起,在永州谪居十年。一代文豪,十年楚客。处于逆境之中的柳宗元开始了他一生中创作的辉煌时期。他写诗抒发自己的孤寂苦闷之情,如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还写出了三戒、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寓言、散文和史传文学作品,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人民的疾苦。 最为出色的是他寓居愚溪五年中所写“清莹秀澈,锵鸣金石”的永州八记。这八记有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母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他那生花妙笔使这些无情之物变得有性有灵。此外,他在愚溪时还写有游黄溪记。他的妙文引得古往今来无数墨客游人去寻访永州城内外这些山山水水、草木竹石。不过,如今除了县西2公里处的西山依稀可辨外,作家笔下的遗迹都难以寻识。唯有悬溪之畔的柳子庙,尚可以寄托后人的情思。3、齐读课文,要学生注意正音和句子的停顿及语气。4、学生自读课文,疏通大义,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齐读课文,力争不读破句子,并体会作者的情怀。5、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一段。(1)点出需要注意的字词读音垠() 睥睨( ) 梁?()疏数(shu)偃(yn)仰(2)指名结合注释,试着翻译课文;(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注意:实词:径:一直。逾:越过。睥睨:城墙上的小墙,亦称女墙。梁?:栋梁。益奇而坚格外地显得奇特而坚实;其疏数偃仰:它们或疏或密,或俯或仰B、使之狎而堕其中(阴险) 使之无所顾,有所恃(依靠)C、尺棰当猛虎(相当) 可以将矣(带兵)D、冠胄衣甲(衣服) 据兵而寝(靠着)8、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 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9、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所主张的用兵“心术”的一项是: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A B C D10、翻译下列句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译: 课后小节本节课因为停电,所以没有用课件,只做了一个教学设计,从不用课件的效果来看,学生的掌握还是可以的。课堂的训练多,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能力。第二课时上课时间:2007年04月19日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五到第八段内容5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因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6、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7、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8、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11.下列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举:发动 知势则不沮 沮:沮丧 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支:应付、支撑 B不足以辱吾技也 辱:玷污 吾蔽而置之 蔽:隐藏 使之狎而堕其中 狎:阴险 C此用长短之术也 术:本领 使之无所顾 顾:回头 知此者,可以将矣 将:出发 D乌获不敢逼 逼:靠近冠胄衣甲 衣:衣服 据兵而寝 兵:武器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固不在战矣B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兵劲城固C夫惟养技而自爱者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知势而后可以加兵 1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 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 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14.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所主张的用兵“心术”的一项是: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A B C D【参考答案】11.A12.B 13.B(暴为显露) 14.C三.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出动) 知节而后可以用兵(节制)B、知节则不穷(困窘) 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应付)C、彼将不与吾校(通“较”,较量) 吾蔽而置之(隐藏)D、彼将强与吾角(坚决,偏要) 吾抗而暴之(反抗)教学过程 有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母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他那生花妙笔使这些无情之物变得有性有灵。此外,他在愚溪时还写有游黄溪记。他的妙文引得古往今来无数墨客游人去寻访永州城内外这些山山水水、草木竹石。不过,如今除了县西2公里处的西山依稀可辨外,作家笔下的遗迹都难以寻识。唯有悬溪之畔的柳子庙,尚可以寄托后人的情思。3、齐读课文,要学生注意正音和句子的停顿及语气。4、学生自读课文,疏通大义,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齐读课文,力争不读破句子,并体会作者的情怀。(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n 瑰(gui )玮 横( heng ) 垠( ying ) 窥视(kui ) 偃仰( yn) 贬谪( bia垠() 睥睨( 梁() 疏数(shu)(1)文言实词u 自西山道口径北 ( 一直 )u 环之可上( 围绕 )u 及是,愈以为诚有( 确实 )u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 技艺,指景 )u 其一少北而东( 向东 )u 是固劳而无用( 实在 )(2)文言虚词“而” 其一少北而东( 连词,表并列,“并且” ) 土断而川分(连词,表承接,不译 )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连词,表转折,“却” ) 益奇而坚( 连词,表并列,“ ) 是固劳而无用( 连词,表转折,“却” ) 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连词,表转折,“却” )(3)翻译重点句子l 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关键词“类”、“数”、“施”)l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关键词“以”、“夫”、“而”、“于”l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 句式,状语后置,注意调整语序l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句式,被动句,判断句,要翻译出句式特点 景物描写l 山石:横当其垠。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 形态美、奇 )l 土堡: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形象美 )l 山洞: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激越,良久乃已。( 有情趣,声音之美 )l 树竹:嘉树美箭,益奇而坚。( 简洁,生动 )l 特点:l 简明、生动,突出了形象美。 )体会作者情感n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作者反对)n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作者反对)n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作者观点)n 含义:抒发了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巩固旧知n 柳宗元在小石城山记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以佳胜之地被埋没,比喻自己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贬斥,谪居荒蛮,壮志难酬的悲愤。二、发现问题,确立课题n 我们学过的哪些诗人、作家曾经被贬?你还了解古代有哪些文人被贬?古代被贬的著名文人n 唐代: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杜甫、白居易、张九龄。n 宋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范仲淹 。古代文人的 被 贬n 古代文人被贬的原因探究。n 古代文人的被贬与其文学成就的关系。n 古代被贬文人排遣忧愤的方式。n 古代被贬文人对山水情有独钟的原因。n 广东贬官文化探究。n 古代文人被贬前后的变化。n 古代文人被贬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n 古代文学作品中被贬文人的形象。n 古代被贬文人在当地(贬所)的作为和影响。课堂探究的课题古代被贬文人在作品中 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三、合作探究,寻找规律n 古代被贬文人在作品中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n 重要提示:(1)回忆或阅读相关的作品;(2)思考这些文人抒发了哪些感慨,找出相关的句子;(3)分析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 分工合作n 第一大组: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柳宗元 永州八记,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n 第二大组:杜甫 “三吏”、“三别” ,白居易 琵琶行,张九龄 感遇。n 第三大组:欧阳修醉翁亭记 ,王安石船泊瓜州。n 第四大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范仲淹岳阳楼记 。成果展示n 直抒胸臆。 (议论)n 借景抒情。(描写)n 寓情于景。(描写)n 托物言志。(描写)n 寓情于人。(叙述、描写)n 寓情于事。(叙述)n 寓情于理。(议论)四、书面表达,口头交流n 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分析古代被贬文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n 要求:1. 有自己的观点,可以是上面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新的观点。2. 用诗文做材料。3. 对诗文材料进行分析证明您的观点。五、学习古人,指导人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谨以此献给被贬的文人们六、课后探究,完成作业n 选择你感兴趣的课题,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确立你的观点,应用材料证明观点,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七 参考资料:“语文探究学习”网站(http:/tjxx.ywms.net/data/beibwr/), “贬官文化”栏目。n 学习课文,夯实基础 发现问题,确立课题n 合作探究,寻找规律 独立创作,表达交流n 感悟人生,提升境界八附:译文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其中一条路向西伸延,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另一条稍稍向北又折向东,在不过四十丈之处,地层断裂,被一条河水分开,(有积聚的山石横截在路端?这句不能确定,我认为括号外的这句比较合适)有一座石山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象堡垒,有一个洞象门。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将小石子投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宏亮,过了很久才消逝。环绕而行可以登上山顶,能眺望很远的地方。山石上没有土壤,然而却生长着优美的树木和竹子,格外地显得奇特而坚实;它们或疏或密,或俯或仰,恰似有才智的人精心布置的。 哦!我怀疑创造万物的上帝有没有已经很久了,到了这里便越发地以为确实是有了。又奇怪上帝不在中原地区创造这样的美景,而将它放在偏僻的荒远之地,经历了千百年而不能向人们展示它的美妙景致,这实在是劳而无功的啊。神灵或许不应该这样做吧,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了。有人说:“这是上帝用来安慰那些贤德而在这儿受屈辱的人的。”有人说:“这儿山川的灵气不能孕育伟大的人物而却唯独造就了这些奇妙景致,因此楚地之南人才少而怪石多。”这两种说法,我是都不相信的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游记,所以需要唤起学生对“游记”的认识。了解作者的生平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学生需要对文言文实词多做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