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48297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 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蹲踞(j)淳朴(chn) 籍贯(j) 腌(yn)B苋菜(xin)铁铉(xun)家醅(pi)怵(ch)C荸荠(j)门楣(mi) 譬喻(p) 蔫(nin)D门槛(kn) 吹嘘(x)凤哕(hu)囿(yu)2. 选出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风哕 肃然起敬B.囊萤映雪 与有荣焉 清脆悠扬 随击应变C.油嘴滑舌 一马当先 铮铮从从 雅雀无声 D.顾名思义 抑扬顿挫 高谈阔论 屏气凝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这位发言人 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4.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社会的进步。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当记者来访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假药案的几位药检人员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居然都是非药学专业并从未接受过专业上岗培训的。 D.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隆力奇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选手们的表现成为许多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5.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果然灵验,今天是个大晴天。B.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C.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D.菜市场向居民供应青菜、萝卜、土豆、苹果等蔬菜。6.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乾俗世奇人B沈从文云南的歌会C汪曾祺端午的鸭蛋D琦君春酒7.下面四句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A.箫鼓追随春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8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魁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 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用简要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我的概括: 9.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3分)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 10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自然、投向社会、投向历史。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长河落日”、“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山换绿”、“柳树萌芽”,你有什么感受?任选其中一处景物,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示例: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 我看 ,感受到 。(2)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生敬意。在消防队门口,有这样醒目的标语:“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尽职守保平安。”请你说说标语中运用“赴汤蹈火”这一成语的妙处。(3)胡萝卜、鸡蛋、碾成粉状的咖啡豆,这三样东西同样面临逆境煮沸的开水。下锅进入开水煮后,胡萝卜变软了,鸡蛋外壳里面的液体变成硬硬的固体了,碾碎的咖啡豆成了一杯香浓的咖啡。这三个结局其实正代表着人在面临逆境时的态度,你能说出这三个结局的意义吗?如果让你选择,你会学三样东西中的哪一个?请说出你的想法。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113题。“中国”“中国”这个词至迟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国”,大的不到今天一个省,小的不过今天一个县,最小的只相当于今天一个乡或一个大一点的村,所以总数多得不胜枚举。于是地理处于中心区的“国”就被称为“中国”。这一中心区开始只限于今天的黄河中下游,主要是晋、郑、宋、鲁、卫等国和周天子的直属区。今天的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海河流域、渭河流域还不鸽算“中国”,秦、楚、吴、燕等周更不能称为“中国”。到了秦汉时代,秦、楚等国的旧地都成了统一国家的一部分,渭河流域关中盆地还成了首都所在,这些地区当然都算作了“中国”了。“中国”的概念始终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即使在中原王朝内部,人们也可以视其中较边远偏僻的地区为非“中国”。例如在西汉时,今天的湖南、江西虽已设置郡县,却还未被承认为 “中国”,到了明朝,湖南、江西可以被称为“中国”,今天的云南、贵州一带还被当作非“中国。”直到晚清,“中国”作为国家的概念已经明确了,但是清朝的正式名称还是“大清国”、“大清”或“清”。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中国”才成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成了国家的代名词。中国也有了明确的范围一一中华民国的全部领土。11依据上文填空。 晚清以前,“中国”的含义是: 1912年,“中围”的含义是:12在横线上填写下面两个时期“中国”所包括的具体范围。春秋时期:秦汉时期:13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中国”一词的词义在历史的演变中呈现什么样的特点?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回答。(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418题。百衲衣 叶大春 故乡风俗: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就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吃千家饭,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百衲衣却要常穿,有点像“护身符”。 小时候,我不愿意穿百衲衣,爹娘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就差没跪下磕头了。10岁那年,妹妹在灶前烧红苕吃,把柴堆烧着了,烈火忽地蹿上了房顶。娘冲进火中,没有去抢救粮食和铺盖,也没有去抱那只闹钟,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娘的头发烧焦了,脸上被火燎伤了一大块。我啜泣着埋怨娘:“冒这么大危险抢那破衣服值得吗?”娘嗫嚅道:“值得值得!” 在故乡,13岁就算成人了。我13岁就可以不穿百衲衣了,脱下百衲衣时,我仿佛飞出樊笼的小鸟一样自由快乐。我不知道娘仍然珍藏那件百衲衣,她真以为我能平平安安地长大,都多亏了灵验的百衲衣。她很感激百衲衣。在我考上大学进城时,娘把百衲衣放进了我的行李箱里,说:“要出远门了,带上它,让它庇护你,提醒你:你是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长大的山里孩子,要好好读书,替山里人争气!无论你走到哪里,干什么事,都不要忘了山里人!” 后来,我结识了一位民俗学家,便向他谈起穿百衲衣的风俗。民俗学家说:“按照风俗习惯,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你家还情了吗?”我惊诧:“怎么还情?”民俗学家说:“一般来说,讨过布的人家得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我恍然大悟:难怪我满13岁那年,娘通宵达旦地纺线织布,原来娘已经悄悄替我还情了! 我想,这获之碎布、报之衣料的百衲衣风俗,多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人生的百衲衣。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庇护、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那么就不应该忘记报答。知恩图报,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4.浓浓的母爱是本文表现的重点。在表现母爱时,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渲染两种方式。正面描写有:_ _。 侧面渲染有:_ _。 15.第段中加点的“抢”字表现了什么? 16.文章的结尾,作者说“不应该忘记报答”,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报答?(用文中的话回答) 17.概括本文的中心。 18.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三、作文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节日,以“家乡的_节”为题写一篇文章,表现当地过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B 2.D 3. D 4. B 5.A 6.A 7.A 8.洋节在中国风行,成为时尚,但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意近即可)9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10.(1)我看长河落日,感受到雄奇壮观之美。我看小桥流水,感受到诗情画意之美。我看鹰击长空,感受到勇于搏击的力量。我看鱼翔浅底,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快乐。我看柳树萌芽,感受到生命萌发的美丽。(2)“赴汤蹈火”一语双关,既切合消防队员职责的特点,又突出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3)第1问:在逆境面前屈服、妥协;在逆境面前灰心丧气或趋于崩溃;面对逆境不懈奋斗,最终走向成功。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二、现代文阅读(一)11、(2分)地理处于中心区的“国” (2分)中华民国 12、(2分)当时的晋、郑、宋、鲁、卫等国和周天子的直属区。 (2分)除了当时的晋、郑、宋、鲁、卫等国和周天子的直属区外,还包括秦、楚等国。 13、选做题。(2分)由模糊、不明确到清晰、明确。 略(二)14.冲进火中抢百衲衣,珍藏百衲衣,送百衲衣给我 访问民俗专家,揭示百衲衣的含义 15.表现了母亲浓浓的慈爱。 16.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7.通过叙述作者小时候穿百衲衣的故事,赞美了浓浓的母爱并呼吁弘扬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18.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示例:“莫以善小而不为”或者“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三、作文参考中考作文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