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8394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 说课稿作者:朱爱朝日期:2009年10月21日来源:不详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评论(0)核心提示: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长春版第八册第八组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一.说教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长春版第八册第八组的第三篇课文。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文中的难点是让学生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在教学时,力求创设情境,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反复吟诵中领悟文本的情感,把握文中的感情基调,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本单元训练主题人间之爱。这组课文以爱为主题,以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为任务。训练重点是“使学生感恩所有善待自己的人,用心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和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引导学生感受真正的情感,学习作者通过细致描写,突出人物情感的表达方法。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父亲为救儿子不顾生死的父爱亲情以及救助儿子同班的良好美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2、教学难点: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四、教学方法1 、以读代讲法,教学中让孩子们“读、读、反复的读”,在读中感悟。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感悟父爱的伟大力量,为父子之情而震撼.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2、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3 、 本课教学还辅以直观,情景教学法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学习方法。 1、找 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找那些负载着所有父亲爱子之心、悲痛之情的词句,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的把握中获得深入的体验。 2、读 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读”,通过引导、联想等一系列方式,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品味语言、积累语言。 3、说 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说”,通过探讨,挖掘出孩子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 4、写 在本课教学中,我强调让学生“写”,让学生把充沛的情感积累化为书面语言。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预设了以下五个环节:六.说预案(一) 、复习导入 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二) 、品读感悟1.自读课文,要求:找一找文中描写父子的哪些句子令你感动?用笔画下来,说说感受 .(在读中整体感知,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2.抓住重点词句,读中感悟父爱的伟大.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在学生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中通过“挖”及想象其它动作词,更深一层的感悟父亲的劳累,和这种了不起的伟大的父爱。在感受父亲的伟大时,我还利用时间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悟父亲挖的时间的漫长,从中体会到父亲挖的决心。从外貌的描写感受父亲的疲惫与辛苦. 再如:感受儿子的了不起:抓两个句子,其一是儿子和父亲的第一次对话,了解他对父爱的坚信不疑,展现出了儿子勇敢的一面。其二是儿子让其他同学先出来的画面,抓住“让”字感悟儿子是一个舍己为人的孩子。这些都原于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是连接父子感情的一个基点。让学生体会到阿曼达的无私.先人后已.灾难面前镇定,从容的品质)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救火队长,警察的话看出他在想什么?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感受, 加深对父亲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父爱的伟大.(三) 、情感升华1)出示课件.三位汶川 大地震中的父亲的形象,一个手机短信的故事. 现在的学生高智商,低情商,学生在理解文章中蕴藏的父爱却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将心比心的,从内心去感悟。再加上文章的背景是一次强烈的地震之后,因此,学生们脱离生活的经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述也是显的苍白无力的,对此,教学中,我联系汶川地震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实际,用汶川地震中父爱的图片唤醒他们的感受.2)小练笔:36小时过去了,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 通过读写融情,让学生将内心感受写出来,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使学生的思想与文中情感发生碰撞,达到交融,得到升华。(四)、写“父与子”的情,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想到要感恩父母1、写一写。(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可以写你学了本课后的体会,也可以写你想对父亲或儿子说的话)。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在引领学生潜心品读文本,领悟文本的语言表现力同时,紧紧抓住一个“情”字,牢牢地把握一个“爱”字,用文中父子之爱燃起学生心中之爱,让爱在课堂中传递,让爱在生活中绽放异彩。让学生理解儿子的获救,是父亲与地震废墟殊死拼搏,奋不顾身的结果,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2. 教师结合作业2.3题适当的引导,这篇课文不仅仅是为了赞颂父亲的伟大,也是在教育我们要学会感恩亲情,学会感恩并理解父、母,以及许多关心自己的亲人。)(五)、板书设计 爱父亲 儿子 信任简约成为阅读教学的风向标听周明玉老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有感2010-04-09 11:14:12|分类: 语文教学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地震中的父与子自己上过,听同事们上过,外出听课也学习过。今观看周明玉老师执教的、获得全国阅读教学竞赛特等奖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是很受启发的。这堂课老师上得很轻松,孩子们学得也很轻松,听课人听得也很轻松,。就是一句话,一个问题,一个提示,一节课轻轻快快过去了。词语教学落实了,入情入境的朗读体现了,高潮也自然地掀起了。老师信手捏来,不费吹灰之力,似乎这特等奖的荣誉也来得特别的轻松,令人好生羡慕!细细琢磨,慢慢品味,最后归纳出二字真经简约。一、 简约的教学目标设定一句话:“谁愿意帮助我?”一个场景: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一个形象: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整堂课就是围绕这三个“一”展开的,学生的阅读视线集中于此。一堂课,教学主线清晰,主要问题精简,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落实到位。联系自己的阅读课堂以及一些听课感受,实在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过于贪心,面面俱到,深恐漏掉某一细节,而空耗学生的精力和智慧于不断的问题转换之中,汗颜。二 、简约的教学手段使用细读周老师的课堂实录,发现在她的课堂里,继承和发展了许多传统教学方法:老师引读,感情朗读,以写促思,链接生活,音乐渲染运用自如,精彩纷呈。这些传统手段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中常被使用,在常规课上不乏使用,在我们的展示课上往往缺一不可。周老师是这样运用的:师: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你有什么发现?师:而且最后两句话还(生答)一模一样。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的心情是一样的吗?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师:同学们,从父亲这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 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师:(引读)当有些人走上前来劝说父亲,父亲是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师:(引读)当消防队长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觉得自己的儿子有获救的希望了,于是他急切地问师:(引读)警察走上前来,要父亲马上回家。这个一心要救儿子的父亲简直要崩溃了,于是他问道师: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周老师使用了2次入境体验、1次教师引读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将心比心,学会入情入境,学会感同身受,学会通过语言深度进入他人情感,即学会体验;更重要的是,学会像作家一样思考。而这连串的教学手段是无痕的,是自然的,是水到渠成的。今天我们的阅读课堂中还需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中动点脑筋,如何将传统的简约的教学手段融于课堂之中。也就不至于因为手段的过多使用,而导致上课落了某一环节的糗事发生了。三简约的教师语言表达 周老师站在课堂上,给人以清透、理性的印象。她课堂语言的表达也同样给人这样的印象。没有过多华丽的渲染,没有迂回盘绕的提示,她就是清清楚楚的表达,自然晓畅的教学。哪怕是激情讲述汶川大地震的一张张催人泪下的照片故事时,她的语言也没有很多的修饰,简短,有力,有情。比如: 导入语: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这个单元第一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在这场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把书翻开,自由地朗读课文,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引入精读: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这节课,我们先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精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在这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有关父亲的描写,请仔细看一看,从哪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可以做上批注。 教师的语言干净,指向明确,上课节奏明快,绝无拖泥带水之感,是源于对课文的深入研究。看大师的作品,鲁迅、老舍也是如此,简约、精到。细品确有异曲同工之处。 常呼记性不好,高年级阅读课不好教,教师要记要背的话语太多诚然是未得“简约”二字真经。 至此常把“简约”二字挂于案头:教学目标要简约,教学手段要简约,教师语言要简约。末了,学习周明玉老师教育教学经历,发现简约真经亦如唐僧取经着实不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共勉之,愿大家都能轻松上好语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