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5686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时间:2010、9、23地点:毕业班办公室参加人员:朱梅琴、李峰华、吴新根、杨木伙主备人:李峰华记录人:朱梅琴一、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二、教材分析:学习图形变换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年级时,学生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四年级时,结合实例观察,学生了解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本单元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或轴对称,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并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上设计图案。本单元主要通过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图形的变换、图案设计、数学欣赏。三、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教学重点:如何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教学课时:4讨论意见朱梅琴: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像、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吴新根:我发现本单元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材注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图形与现象,引出图形的基本变换,并在学生的参与探索活动中,得到对称与旋转的基本特征。 2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利用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进行图案设计的能力。教材利用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感受对称、平移与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美感。杨木伙: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认识到学习图形的知识,必须要动手操作。所以在课堂上设计了如下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 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上课时,我先让同学们展示预习的成果:自己画的喜欢的图形或图案,并让同学们互相看看谁的作品两边的图形一摸一样,设疑:我们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有很多同学说出自己的办法,只有一位同学说用折一折的办法。于是同学们动手验证。这样设计学生猜测、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课堂气氛活跃。 利用数学知识,设计卡片。学完欣赏设计,我让同学们利用学过的图形变换的知识,亲手设计一张精美卡片,使学生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通过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学习对称和旋转时,在课堂上,我主要是让学生用剪好的图形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自己进行操作,小组内互相展示。避免出现教师摆,学生看的现象。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到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就会出现具有自己个性的操作方法。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我都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平移或旋转,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也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时间:2010、10、15地点:毕业班办公室参加人员:朱梅琴、李峰华、吴新根、杨木伙主备人:李峰华记录人:朱梅琴一、教学内容:比的认识二、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与商不变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学习主要内容是:生活中的比、比的化简、比的应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生活中的比:要结合具体情景,概括比的意义,介绍比的读写及其各部分名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2)比的化简: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3)比的应用:这部分实际上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内容,要引导学生会应用三种不同的策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三、教学要求: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我们在五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学期更一步加上比的意义与两者的关系,这是在生活中的比这一课我们所要重点学习的。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第二节课比的化简所要达到的目标,当然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到熟练掌握。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是比的应用这节课重点学习的。教学重点: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能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2、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理解比的意义;2、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课时:10讨论意见朱梅琴:在学生学习并理解了比的意义后,就要学习比的化简了。教学时应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点是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难点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比的化简要用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学生要掌握化简比的方法,明确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是比的基本性质,最简整数比。教材提供的情境是调制蜂蜜水,比较哪一杯水更甜,生活中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尝一尝就可以了。但在这里不能品尝了这个情境能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学生会自然地想到写出蜂蜜和水的比再比较,由于蜂蜜和水的数量和单位都不相同,一下子看不出来哪一杯水更甜,怎么办呢?就在学生急需帮助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把比化成简单的形式之后再比较,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利用这一矛盾,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同时感受到比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吴新根:比的应用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而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就是老人教版教材中的“按比例分配”的内容,但在北师大版教材中没有给出这样的名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一定的解题方法,教材担心引入这个名称后,在教学时又把这一问题归成一个类型,会很快引入解这个类型问题的方法,学生也会把解决问题变成套用方法。而学生通过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完全可以自己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教材鼓励学生根据比的意义解决这一问题。第二,如果引入“按比例分配”的名称,学生可能会询问什么是比例,于是又要引入比例的概念。这样一来,在学生刚刚接触比的学习,就引入了比、比例、比值等概念,将会使学生将大量精力放在区分这几个概念上,而忽略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因此,教材没有引入“按比例分配”的名称,而把这节课定位于比的应用。杨木伙:老教材中明确给出了“比的基本性质”这个概念,但在北师大版教材中并没有给出这个概念,对于这个知识点我们在教学时怎样处理呢? 教北师大版教材这么多年,别说是性质,就是概念或法则有时都没有,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记下去,概念应该是精准的锱铢必较的,让学生抄下去,学生会记得准、记得牢,也为以后学习数学做好基础。 也可以看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掌握的比较灵活,那么当然选择学生内化理解是最好的途径;如果部分学生理解的不是很理想,为了课后学生能够慢慢内化,加深认识理解,我认为记录下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这部分内容在老教材中就是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教材中并没有给出比的基本性质,是因为学生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完全可以进行比的化简,也能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另外,让学生关注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比单纯的记忆结论更有价值,教材注重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的把握教材。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时间:2010、8、31地点:毕业班办公室参加人员:朱梅琴、李峰华、吴新根、杨木伙主备人:李峰华记录人:朱梅琴一、教学内容:统计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单式统计图,了解了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的内容有: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本单元的教材编排力图体现以下特点:1、注重使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根据标准的要求,统计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要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深入到统计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教材注重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统计活动。2、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统计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现实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力求通过选择现实情境中的数据,使学生理解统计的实际意义,着重于对学生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探索,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在数据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绘制复式统计图,数据多,项目也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统计的过程细分为适当的几个阶段,明确每一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并注意及时核对数据,以防漏写或误写。统计知识的学习和方法的掌握,一定要结合统计活动进行。在统计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体会方法。三、教学要求:1、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这两种统计图的特点。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讨论意见朱梅琴吴新根:杨木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