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31547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2002年11月党的十六提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扭转,全国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到2020年,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一个更高和六个更加”中,第一条是经济,第二条是政治,后四条都是要通过社会发展才能解决的问题。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 2004年12月胡锦涛强调,“要正确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标志着我党开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把原来三位一体的布局发展为四位一体的新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事业、文化事业、体育事业、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社会事业最主要的特征。二是优化社会结构。建立同我国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结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调整政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通过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培育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三是完善社会服务功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我国正在凸显,这主要是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缺位、错位引起的。社会要和谐发展,需要政府职能 “归位”,而不能“缺位”“越位”和“错位”。四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健康的社会发展,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是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协调、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建设的步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今天探讨的就是关于社会事业方面的话题。主要内容:一、社会事业的内涵二、近年来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成就 三、当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内涵、现状:纵向成就,横向存在问题(中外差距、东中西部差距)一、社会事业的内涵社会事业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社会事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公共事业。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社会事业最主要的特征。在我国各级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中,社会事业包括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事业、文化事业、体育事业、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10个方面。 社会事业由于资金投入规模大、周期长、回报率低,是个体所不愿做、不能做、做不了的事务,因此主要由国家举办。我国过去在发展社会事业方面欠账较多,社会事业总体功能效率低,供求结构不合理。二、近年来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成就(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教育逐步加强1、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规划目标基本实现(1)学前教育普及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目标如期实现2011年,我国学前教育规模达到3424.45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62.3%,比2010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2)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2005年以来,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2010年,全国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1%,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分别比2005年提高5.1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普及率:是指普及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温家宝总理提到的西部义务教育普及率,具体计算公式为: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率(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所辖人口总数/西部地区总人口数)100%。巩固率:国家“十二五”规划新增的一项指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即在校生巩固率,即一个学校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毕业人数入学人数x100%入学率:分为“毛入学率”和“净入学率”两种:“毛入学率”并不是粗略计算的意思,而是指公式中计算分子(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时,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大小;而“净入学率”是指公式中计算分子(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大小,即只包括与分母相同年龄段(1822岁)的学生人数,小于18岁或大于22岁的学生不计算在内。2006年起全面免除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8年秋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这标志着我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实现。(3)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发展,体系结构趋于合理2011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4686.61万人,比上年增加9.28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4.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13.8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8.89%,在校生2205.33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7.06%。(4)高等教育规模突破3000万人,普及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全国1998-2011高考录取人数 1998年:录取108万人,报考人数为320万,录取率为34% 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 2000年:录取180万 2001年:录取260万人 录取率首次突破50% 2002年:录取320万人 2003年:录取382万人 2004年:录取420万人 2005年:录取504万人 考生867万 2006年:录取530万人 考生880万 2007年,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2008年,高考招生人数创新高,计划录取599万人,考生1050万。录取比例57%。 2009年,预计2009年高考的平均录取率将接近62%。 2010年:录取657万人 考生957万。录取比例69%。 2011年:录取675万人 考生933万。录取比例72%。 2012年:录取685万人 考生915万。录取比例75%。(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到201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9446人,其中,本科学校13564人,高职(专科)学校5813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3%,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扩招利与弊:1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 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 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4发展经济,拉动内需 5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1、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2、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大幅下滑。 3、大学生就业率和薪水的下降。4、为了解决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大规模扩建,掀起了高校基建热。结果因为基建规模太大,导致很多学校背上了巨额债务。2、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教师队伍层次结构不断加强(1)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增强2011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16116亿元,比2010年执行数增加了近4000亿元。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2年要确保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4%的目标。两会期间,温家宝答中外记者问:在我任职的最后一年,我们政府将做几件困难的事情,一定要做,努力做好,而不留给后人。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第二件事情,就是要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真正保障农民承包地的财产权。第三件事情,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的全覆盖。第四件事情,按照新的标准全面推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第五件事情,我们已经将教育经费占GDP的4%列入预算,我们一定要通过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并使经费合理使用。关注弱势群体,帮困助学体系不断完善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助、减、免、贷”等多种形式。奖、助、减、免、贷奖,是指国家在高校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助,是指在高校设有国家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在中职有国家助学金、顶岗实习和半工半读;减,是指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免,是指在高校对师范生免费教育,中心小学实行“两免一补”;贷,是指在高校设有国家助学贷款和绿色通道制度。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2010年秋季学期起,免学费政策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安排资金设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教师队伍层次结构不断优化,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础教育教师学历基本达到国家法定标准“十一五”期间,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一直保在98%以上,基本达到教师法规定的最低标准。2010年,全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达94.8%,基本达到教师法规定的标准。案例:10月24日微博上流传出的一张照片寒了无数网友的心:一名幼童被老师面带微笑地揪着耳朵,生生拉离地面。而这是发生在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里的真实一幕。事发后,当地有关部门立即调查,并于当天将这名老师开除。照片里,女老师一脸微笑,两只手分别揪着一名男童的左右耳朵,将男童双脚提离地面约10厘米,耳朵被扯得变形,男童因剧痛张着嘴巴哇哇大哭。警方很快查实图片中这名女老师是温岭蓝孔雀幼儿园小二班的老师颜艳红。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地方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33.3%,比2005年提高了12.2个百分点。全国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为21.4%,比2005年提高9个百分点。(双师型=“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例如:教师+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2010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为57.1%,比2005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其中,普通本科院校为67.8%,同比提高20.5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为32.3%,同比提高15.3个百分点,均大大超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合格标准。(30%合格)3、人才培养和科研成绩突出,人力资源水平明显提高(1)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十一五”期间,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累计输送了5486万名毕业生,极大地改变了劳动者队伍的素质结构。其中研究生累计毕业166.7万人,年均增长15.1%;普通本专科累计毕业2443.7万人,年均增长13.4%;中等职业教育累计毕业生2875.6万人,年均增长9.5%。(2)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数达到1.19亿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数为1.87亿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人数为5.19亿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38788人。文盲人口(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万人,文盲率4.08%。 4、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1)留学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我国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生人数迅猛增长。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其中自费留学31.48万人。2011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共有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292,611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6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中学习。(2)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稳步增加目前,我国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设立了18个双边教育高层工作磋商机制,构建了若干双边及区域性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签署并尚在执行的教育合作协议达154个,正在实施的政府间教育合作项目共有77项。与3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40多个重要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大量的项目合作。中外合作办学与高等学校境外办学稳步发展。目前,国内经审批机关依法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1200多个。截至2010年12月,全国23所高等学校举办境外办学项目达到56个。(3)汉语国际推广取得新突破,教育对外援助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经在96个国家(地区)设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汉语桥”大学生比赛已举办九届,中学生比赛已举办三届,为弘扬中华语言文化,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国建立了10个教育援外基地,在10所高校成立非洲研究中心,实施了“非洲高等教育国别研究工程”并开始选派涉非专业研究生赴非留学深造。(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卫生发展目标。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五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启动了医改工作。全面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明显加快。大力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国超过30%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启动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医改工作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人民群众正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有效减轻了参合农民的就医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实现了从试点到全面覆盖的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参保人数达到8.32亿,参合率达到95%左右,成为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医疗保障制度,促进了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较低的筹资水平有效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切实减轻了参合农民的就医负担,改善了农民就医状况,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3、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妇女儿童健康得到有效保护。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约为我国艾滋病控制目标人数的二分之一,防控成效明显。2011年我国麻疹发病水平大幅度下降,截至12月底,发病率从2010年的28.6/100万下降到7.6/100万,病例数较2010年同期下降73.5%,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为消除麻疹奠定了基础; 逐步解决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点问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截至年底,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个,妇产医院个、儿童医院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万个,乡镇卫生院万个,村卫生室万个;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万人。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万,比年下降了。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为,比年下降了。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比年下降了。4、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服务能力全面提升。2011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5万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19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7万人,注册护士224万人,分别增加62万人和100万人。医院卫生机构床位516万张,增加202万张。(三)劳动就业成就显著,就业规模持续扩大1、就业总量稳定增加2011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年均增加348.9万人。其中,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002年的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累计增加10755万人,年均增长超过4%;2011年末,全国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2002年的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累计减少7615万人,年均减少1.9%。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86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21万人,有553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全年全国共帮助5.7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组织2.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年末持外国人就业证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共24.19万人,持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在内地工作的台港澳人员共9.46万人。2、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就业人员总量进入稳定增长期,就业结构优化步伐明显加快。(1)城镇就业比重迅速上升。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持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转移。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保持快速增长,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34.3%上升到2011年的47.0%。(2)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持续提高。随着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提高。十六大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36640万人减少到2011年的26594万人,年均减少1116.2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15682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2544万人,年均增加762.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20958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7282万人,年均增加702.7万人。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2年的50:21.4:28.6转变为2011年的34.8:29.5:35.7。第一产业年均下降约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年均上升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年均上升0.8个百分点。(3)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大幅增加。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鼓励非公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政策的实施,非公经济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11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6536万人,比2002年增加4359万人,年均增加484.3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1213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7871万人,年均增加874.6万人。十六大以来,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12230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3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3、城镇失业得到有效控制十六大以来,我国正值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就业总量矛盾突出,结构性矛盾加剧。特别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更对我国就业形势产生了较大冲击,使我国就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扩大就业,同时加强了对失业的调控力度,积极稳妥地应对各种就业矛盾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据统计,自2002年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0%4.3%的较低水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维持在1000万人以下,为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多种措施:就业政策领航,创造更多就业岗位。2007年颁布的就业促进法及一系列配套法规,强化了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明确了促进就业的工作机制,为积极就业政策的长期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自主创业(加大政策扶持、营造良好氛围)、加大职业培训力度。4、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初步构建了覆盖中央、省、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五级管理、六级服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网络,免费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县区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万多个,街道、乡镇服务窗口3.9万多个,覆盖了98%的街道和96%的乡镇,7.8万个社区(占全部社区的95%)和部分行政村聘请了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2002年以来,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累计为各类求职者成功介绍工作17868.2万人次。各类职业培训机构26284所,累计组织技能、转岗、创业等各类培训9554万人次。5、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随着就业规模的稳步增加和就业结构的不断改善,就业质量也在不断提升。(1)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加。在就业人员总量增加的同时,就业比较稳定、就业质量较高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也呈逐年增加态势。截至2011年末,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已经达到14413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428万人,年均增加381万人。(2)劳动合同签订率上升。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作用:(1)有利于劳动者选择职业,有了择业的主动权;(2)有利于劳动者增强竞争意识,促进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全面提高素质;(3)在劳动合同中写入了劳动者的权利,其正当权益受到国家法律保护,有利于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实现。随着企业管理的逐步规范,特别是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就业人员的劳动合同签订率逐步提高。根据劳动力调查数据测算,2011年,我国各类企业就业人员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已经达到59.7%,比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91.3%,提高11个百分点;集体企业为76.6%,提高26.7个百分点;私营企业为46.9%,提高18个百分点;其他类型企业为61.6%,提高5个百分点。(四)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长足进展,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年过去,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单位职工扩大到城乡居民。1、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从国有企业扩展到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从单位职工扩展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从城镇扩展到农村,填补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空白,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2、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在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更加注重分好蛋糕,解决百姓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2005年至2012年,我国连续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直接受益者超过500万人。201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基本养老金达到1531元,是2002年的2.56倍。在医疗方面,我国逐步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各级政府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待遇以及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国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城镇5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和累计结余分别达到2.37万亿元、1.79万亿元和2.86万亿元。今后我国还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建立与收入增长、物价水平提高等因素相联系的社保待遇逐步提高的正常调整机制,使保障水平持续、有序、合理地增长,让百姓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3、覆盖人群迅速扩大短短的十年间,数亿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计划。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单位职工扩大到城乡居民。而随着新农保和城居保扩面的提速,我国将在今年实现养老保险在制度上的全覆盖。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1年,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显著增加。相比十年前,每一项社会保险都扩大覆盖了几千万人到上亿人。特别是医疗保险,由于实行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从十六大之前的1亿多人迅速扩大到2011年的13多亿人,10年增长10多倍。此外,2011年,尚在试点中的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3.64亿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8.32亿人。近几年,我国还集中解决了一批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中央财政安排509亿元资金,帮助地方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统筹解决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问题,受惠群众达到800多万人。同时,将300多万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使越来越多的人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五)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文艺精品不断涌现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投入结构不断完善,投入方式有所创新,投入效果比较明显。 “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还将继续高度重视文化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投入保障,不断满足广大群众迫切的基本文化需求,逐步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1、文化投入持续增长“十一五”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全国文化投入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不含基本建设投资,不含文化管理部门行政运行经费)总计达1220.4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6倍;全国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19.3%,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另据财政部统计,2010年,我国文化经费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增长速度连续多年高于10%(如下表)。文化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0.59%。扣除文联、作协等部门的经费,文化部门的经费约500亿元左右,占财政总支出的0.56%。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2011年全国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共投入1890亿元,完成预算的110%,执行数比上年增加348亿元,增长23%,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达到416亿元,增长32%.去年年底的财政超收中,还追加了55亿元对文化的支出,主要用于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农村文化建设、扩大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和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等。2、重点文化项目稳步推进 “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继续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五年间,中央投入的资金不断加大,其中2010年投入36.55亿元,比2009年增长19.5%。“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100.2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2.4倍。分主要项目看,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资金39.48亿元,重点支持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乡镇文化站内容建设专项资金11.62亿元,为中西部22个省(区、市)已建成且达标的17227个乡镇文化站购置了基本业务设备和共享工程设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6.84亿元,在全国基本建成了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资源丰富、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补助地方专项资金7.18亿元,主要用于加强非物质遗产普查、推动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保护、开展传承人资助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3、文化投入结构有所改善。一是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二是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基层倾斜。2010年,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16.41亿元,占36%,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9.3个百分点。三是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群众文化倾斜。2010年,群众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80.39亿元,占24.9%,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四是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从无到有。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国家自2009年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两年间共安排资金40亿元。4、文化投入效果比较明显。(1)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2011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952个,比2002年末增加255个;博物馆2650个,增加1139个;艺术表演团体7069个,增加4482个。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0209万户,增加10352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1%,提高3.8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提高3.2个百分点。(2)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共生产电视剧469部14939集,动画电视261444分钟;生产故事影片558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31部;出版各类报纸467亿份,各类期刊33亿册,图书77亿册(张)。(3)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建设成效卓著,文物保护机构逐步健全。2010年底,全国文物机构5207个,比2005年增加了1177个,文物藏品2864万件,比2005年增长了24.3%;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初步建立。截止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1028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488人。(4)文艺市场繁荣发展。2011年全国7069家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54.72万场次,实现演出收入526745万元。(5)中国文化影响力有所增加。对外文化贸易不断增多,海外文化阵地建设稳步推进(1988年,我国在毛里求斯和贝宁设立了文化中心。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与埃及、法国、马耳他、韩国、德国、日本、蒙古、英国、印度、意大利、西班牙、泰国、俄罗斯、墨西哥、新加坡、罗马尼亚、土耳其、塞尔维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匈牙利等21个国家的政府签署了设立文化中心的政府文件。目前共有9个文化中心正式运营。),中华文化在港澳台地区的影响不断增强。(六)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1、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性跨越。据统计,1949-2008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283个,其中1978-2008年共获得世界2257个,占建国以来总数的99%;创超世界纪录1017次,占建国以来总数的85%。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当中,体质不断加强。 2007年我国运动健儿在22个项目中共获得了123个世界冠军,8人2队10次创10项世界纪录。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共获得38枚金牌,27枚银牌,23枚铜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二位。2、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提高国际影响力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奖牌总数100枚,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在北京残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89枚金牌,70枚银牌,52枚铜牌,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一位,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最好成绩。国际巨星:(七)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1、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平稳增长。2011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总量为134735万人,比2002年增加628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53%。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由2002年的6.45降至2011年的4.79,比2002年下降了1.66个千分点。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在逐年减少,年增加人口由2002年的826万人减少至644万人。我国大陆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继续下降,由2002年的20.3%降至2011年的19.5%,为世界人口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分地区看,东中西仍然保持“东多西少”的人口格局。2011年末,东部人口为55445万人,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合计的41.4%;中部人口为42374万人,占31.6%,西部人口为36222万人,占27.0%,西部地区人口增长略快于中部地区。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2011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为11.93,全年出生人口为1604万人,出生率比2002年下降了0.93个千分点。2002-2011年我国平均每年出生人口为1603万人。 2、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从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看,2010年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为8.9%,比2002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26.8%,比2002年降低了5.96个百分点,而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别达到14.0%和38.8%。文盲率继续降低,2010年我国人口粗文盲率为4.08%,比2002年的9.16%下降了5.08个百分点。3、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分地区看,西部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于东部,中部又快于西部。2011年,东部地区城镇人口比重61.0%,中部和西部城镇人口比重分别为47.0%和43.0%,与2010年相比,东中西分别上升1.1、1.7和1.6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至2011年底,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的省份已达15个,湖北、山东、海南三省首次超过50%;继上海市、北京市之后,天津市城镇人口比重2011年首次超过80%。4、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2011年我国人口婚姻状况仍保持相对稳定,呈现出未婚比例低、有配偶比例高、离婚比例低等基本特征。在15岁及以上人口中,未婚比例为20.8%,初婚有配偶比例为70.8%,再婚有配偶比例为1.6%,离婚比例仅为1.3%,丧偶比例为5.5%。与2002年相比,有配偶比例、丧偶比例分别降低1.2和0.4个百分点,未婚比例、离婚比例分别增加了1.3和0.3个百分点。家庭户规模继续保持平稳下降的趋势,2011年,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02人,比2002年减少了0.37人。分城乡看,城镇平均家庭户规模不足3人,小于乡村平均家庭户规模。随着家庭户规模的缩小,以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为主的“二代户”是目前最典型的家庭户类型,其占家庭户比重接近50%,其次是一代户和三代户,分别为35.4%和16.9%,四代及以上户占家庭户的0.7%。 (八)其他社会事业1、科技事业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发展成果丰硕。2011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687亿元,比2002年增长5.7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07%上升到1.84%。2011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 288.3万人年,比2002年增长1.8倍。技术市场成交额4764亿元,比2002年增长4.4倍。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下了7062米的下潜纪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发射、空间出舱活动以及空间科学试验等重大突破,特别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顺利载人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专利数量是反映一国科技产出能力的重要指标。“十一五”期间,我国专利部门累计受理境内专利申请363.6万件,授予专利权202.8万件,境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以24.7%和35.4%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递增。其中,2010年受理境内专利申请108.4万件,受理境内发明专利申请28.1万件,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26%,比“十一五”期初提高了2.6个百分点;2010年授予境内专利权71.9万件,授予境内发明专利7.4万件,分别是“十一五”期初的4.5倍和4倍;至2010年底,全国境内有效专利数为173.2万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3万件,分别是2006年的3.5倍和3.6倍。2010年我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的专利国际申请量超过1.2万件,排名已上升至世界第四位。专利数量的持续增长,反映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日益提高。2、旅游事业2011年, 我国旅游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快速增长。(1)入境旅游入境旅游人数1.3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其中:外国人2711.20万人次,增长3.8%;香港同胞7935.77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澳门同胞2369.08万人次,增长2.2%;台湾同胞526.30万人次,增长2.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484.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2)国内旅游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6.4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城镇居民16.87亿人次,农村居民9.54亿人次。全国国内旅游收入19305.3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14808.61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4496.78亿元。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731.0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77.80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71.40元。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5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78.5亿元。 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7025.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4%;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0.1%。 三、当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一)当前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发展观念、管理理念和各种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事业发展在总体上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较为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事业发展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第一,总体水平低。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与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很不协调。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335万亿元,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一些发达地区已超过1万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GDP的缺陷在于,它并未考虑社会发展因素,而且只是一个数量指标,不是质量指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 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 指出:“有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中国的社会发展正开始落后于经济增长。”该报告提醒,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就是将其令人瞩目的收入增长转化为非收入方面的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GDP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的状况仍没有明显改变。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但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指标也低于发展中国家。比如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同比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以2011年为例,全国医疗卫生支出6367亿元,环比增加1563亿元,增长32.5%,占2011年GDP总额1.35%。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政府卫生支出占GDP比例一般为6%8%,发展中国家多数是2%6%。第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我国对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公共服务的供给仍然不足,尤其是在贫苦地区,教育科学、卫生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近年来,公共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般来说,公共服务供给主要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制度安排。我国公共服务供需的阶段性矛盾,显然是后者造成的。也就是说,这个矛盾暴露出我国在制度安排上存在某些缺陷。就制度安排来说,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弱于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相应地,以投资性财政支出体系为主的财政体制制约了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据学者统计,19782006年,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以教育为例。1993年颁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达到4。实际支出比例是:2002年为341,2003年为328,2004年为279 , 2005 年为 216 , 2006 年为 3 , 2007 为332,2008为3.48%,2010年达到3.66%依然没有达到在2000年就应该达到的目标。2011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第三,发展不平衡。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应,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以区域间差别为例。在教育发展方面,从教育资源、财政投入、设施条件等主要指标看,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在许多指标方面处于最低水平。在医疗卫生方面,以万人拥有床位和医生数量指标看,东部地区万人床位数比西部地区高21个,东部地区万人医生比西部地区高31人。再看城乡间差别。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13倍。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由此可见一斑。“十二五”期间,能否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能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行业间收入差距超8倍 行业内差距数十倍5月2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其中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4556元,而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私营企业收入远低于非私营企业。其中,非私营单位金融业的平均工资最高,达9万元以上,最低的农、林、牧、渔业每年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两者相差4倍多。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平均工资最高,达35562元,最低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每年收入只有1万元出头,两者之比为3.03:1。如果用非私营单位金融业的平均工资与私营单位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相比,两者差距超8倍。除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也是比较大的。北京的某家大型网络门户网站,新入职的员工月薪2500元左右,高管年薪50万元以上,收入差距达20倍。中关村某家IT上市公司,基层普通员工月薪4000元,高管年薪数十万到几百万元不等,收入差距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收入不公的结果:今年9月15日,在西安反日游行的人潮中,来自河南南阳的打工青年蔡洋抡起一把U形锁,砸穿了日系车主李建利的颅骨。在他被警方逮捕后,媒体详细地勾勒出了这个21岁泥瓦工的个人像:进城两年多,喜欢看抗日剧,上网玩枪战游戏,梦想上大学,在QQ空间里孤独地诉说对爱情的渴望,为最近刚涨到200块一天的工资而感动振奋。像蔡洋这样来自乡村、孤独地漂在城市中的打工者,其形象在近年已经从辛勤工作的建设者、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者和牺牲者,渐渐向着“引发社会冲突的不稳定因素”一类负面方向转变。他们挣着仅够自己在城市中容身的工资,长期与家人分离,承受城市文化的冲击,在心理上努力消化城乡各种巨大的鸿沟带来的精神危机,并容易在媒体报道中成为暴力事件的主角。第四,公平性差。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还不尽合理,不同区域甚至同一区域的不同人群享有不同的公共服务,严重影响社会公平。以教育公平为例。教育公平居于公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之首,被人们认为没有什么比教育不公更为不公的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一般认为,教育公平主要表现在受教育机会、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投入方面,这实际上只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如今择校、高考加分、保送、高等教育高学费,越来越成为更严重的教育不公问题。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由于招考部门有更多的自主权,不公现象也时有暴露。此外,我国卫生分配公平性也比较差。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差距极大。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50.32%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但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第五,质量不高。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质量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大。以教育和科技为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规模世界最大,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一线创新人才还比较缺少,人力资本水平仍需大力提升。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副主编菲尔贝蒂说:“中国最好的大学与美国最好的大学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该杂志每年都对世界各国大学进行排名。2010年在这项排名中,中国顶尖的大学北京大学名列第37,其次是中国科技大学,名列第49。此外只有4所中国高校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跻身前200名之列。相比之下,位居前20的大学中有15所是美国高校。事实上,哈佛、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这3所美国大学占据了前三甲。国际经验表明,只有在科技上不断取得突破和创新,加强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但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企业在总体上缺乏核心竞争力,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中国制造”总体上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权威统计表明,我国制造业技术来源一半以上要靠进口,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更在5左右。第六,改革滞后。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相比,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滞后,举步维艰,在一些领域,成绩与代价并存。主要问题有:其一,缺少一个对社会事业改革进行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的机构,造成改革中政出多门、缺乏相互协调的混乱局面。其二,不恰当地引入市场机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并由此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加剧、公众不满情绪增加,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经过市场化改革之后,一些事业单位名不符实。其三,各项改革措施和体制机制不配套。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民间组织管理体制、户籍制度、二元经济体制、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与社会事业体制改革不配套,带来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社会事业的深入发展。(二)当前对推动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十二五”时期,人均GDP将进一步增加,消费结构将快速升级,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将显著提高。需求的满足将转化为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并带动产品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有效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形成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并进与良性互动的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将着力点放在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