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探讨.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1206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误区及对策探讨内容摘要关键词:语文 课堂提问 误区 对策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知,只在每事问。”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教师把学习内容传授,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是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我们观察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多数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随意性大,简单化、形式化,满堂问或者以讲代问及粗效提问的问题。造成学生不屑答、不愿答、害怕答的反馈现状。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主观能动性不能被激发,课堂的有效性就无法实现。因此笔者将从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误区入手,探讨实现有效课堂的提问对策。正文一、提问误区1“非指示”提问所谓的“非指示”提问,是指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一节课三分之二的时间学生自读,剩下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学生自由发言。可谓是学生辛辛苦苦,教师轻轻松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极大的显现,那么教师的主导地位何在?一节课究竟要让学生们收获什么?2满堂问。 有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认为问题问得越多越好,越细越好。一节课可以设置10多个,甚至更多。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使得学生应接不暇,前一个问题还未消化,后一个问题就接踵而至,面对这样的提问,学生只好无言以对,学生的主动性难以激发,更不要说提出自己的疑问。3以讲代问。有些教师因为学生的沉默,也为了气氛不那么尴尬,索性将自己对文章的解读和盘托出;有些教师缺少问题意识,忽视课堂提问的重要地位,将其看作课堂教学的附属品和“零头”,教师讲课时顾得上则问,顾不上就一讲到底。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4简单化,形式化。我们有些教师依然把思想和心智趋于成熟的高中生当作初中生,甚至是小学生,往往只是问“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等类似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课堂貌似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学生也只能简单附和,没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堂提问失去了根本的意义。5、不看对象,不讲变通。不看对象是指有些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缺少学生意识,只是从教参或他人的教案中照搬几个自己认为好的或有必要的,很少从所教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入手,想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讲变通是指有些教师还怕影响课堂的进度和课堂的完整性,常常忽略课堂中生成的动态问题(在讲课过程出现的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提出的。)如此,就失去了一个师生互动的良好契机。6、缺少关联,没有梯度。 缺少关联是指我们有些老师认为语文不像数理化那样问题间环环相扣,所以在提问时随意性就比较大。而缺少梯度是指我们的有些提问不能遵循人的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提问要么过于简单,学生不屑于回答;要么过于晦涩,学生难以回答;要么过于粗略,学生无从回答。问题间缺少由易到难的梯度。二、对策探讨1、教师需更新观念,有真正的问题意识。 什么是“真正”的问题意识?首先,提问的出发点是为“学”设疑,有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功能,而不是推动“教”程序的步骤;提问的最终目的不是或者主要不是追求问题答案,更不是唯一答案,而是逐渐养成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探究能力。如果把提问的立足点定位在学生探究能力的养成,那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或师生一起探索的问题,而不是为验证而学习的假问题。问题的内容应该是语文的,即人文性工具性兼备的问题。既是人文性,那么在设计的内容上应该很宽泛,举凡自然、社会、人生的内容都在探讨之列。既然有工具性,那就要提供语文知识的支撑,有“工具”可用,或有助于掌握于终生学习有用的知识。作为语文课,许多知识的动态性更明显。不少领域的知识还得师生一起建构,建构的过程也是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其课堂提问的角度、难度,提问的方式都要有周到的思考。总之,问题意识和提问方式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2、找准问题突破口,激发探索兴趣。设置问题冲突笔者在教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时就这样设置问题:这首诗歌是抒写诗人对母校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还是在追忆流逝的岁月和永不再来的恋情的甜蜜旧梦?这样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冲突”,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并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使得他们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兴趣,激活探究的热情,使得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如此即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激情,又营造了课堂的和谐氛围。紧扣课题提问我们常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所以紧扣课题进行提问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譬如笔者在教授小说情真意切释猜嫌一课时,围绕题目设置了这样的问题:1、 标题中的“猜嫌”在文中具体指什么?“猜嫌”从何而来?2、宝钗怎样做,才能释“猜嫌”呢?从释“猜嫌”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薛宝钗怎么样的性格特点?3、从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猜嫌”已“释”呢?4、通过对以上的细节分析,可以看出林黛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紧扣课题来切入文本的,直观形象。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很好的提升。(3)抓住关键句提问我们的提问不一定按照行文顺序去设计,有时抓住行文中的关键句为突破口,更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笔者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第二课时时,把分析贾府“环境”对人物命运的作用和通过对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由“外”到“内”的分析过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作为本课学习重点,而这环境包括贾府外部环境也包括内在的环境精神实质,而文本第一段中的两个关键句正好把两种环境的理解串联起来,所以我依据这两个句子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1、“请大家看到课文的第一段,在林黛玉还没进贾府之前“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那么来了之后林黛玉所见、所感受到的贾府与别家又有何不同呢?2、我们还是看到课文的第一段提到:林黛玉到贾府的行为、举止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那么黛玉为何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呢?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什么会让他被耻笑?使得较长的文本变得清晰和简单起来。学生的目标更明确,学生就会越投入。3、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提问。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这时,教师如果能够利用教材中描绘的情节、场面、画面,通过提问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笔者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里有很多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了解这些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是学习的重点。因此,我先播放影片水浒传里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片段给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结合文本思考: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2.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风雪”的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风雪的?由于学生之前已经观看了影片,比较了解故事情节,所以给出的这些问题,他们都会比较自然地认真研读课文,积极的思考,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4、控制难度,巧设“坡度”。我们老师在设计问题时,一般都能突出文本的重点,但是有部分教师认为语文学科不像数理化那样环环相扣,所以提问通常缺少坡度。维果茨基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三个层次的关系是: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不仅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同时提问要讲求层次性、连续性、逻辑性。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将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密切相连、层层相扣的小问题,理解运用起来自然容易了许多。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向“已知区”转化,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授外国小说欣赏中的清兵卫与葫芦时把本课的重点和目标设置为通过小说情节的巧妙设置来挖掘本文的主题,依此设置了以下问题:1、请以题目中的线索葫芦为主要内容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并运用小说情节的一般模式给这些情节分类。2、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到了怎样的程度?作者是如何描写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笔墨来描写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 3、“摇摆”是小说情节设置的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它让小说的情节波浪起伏。请欣赏小说的高潮部分,说说作者在这里安排了几次摇摆。4、清兵卫花一毛钱买的葫芦,最终被古董商以六百元钱的高价卖了出去。这些说明了什么?这个结果与前文的哪些内容构成对比?作用是什么?5、他对葫芦是这样一种专注,他是那样的会欣赏葫芦:他被别人收缴去的葫芦居然能卖到极高的价钱。可是后来他为什么会改变这么好的爱好呢?5个问题是按照情节的发展设置并且与主题的表达密切相关,是从整体感知到局部探究,是由易到难的过程,文章主旨在问题的破解中慢慢彰显。一问属于交易的“已知区”,而二、三问则属于“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是文章的重点问题,四、五问属于更有深度的“最近发展区”。在五个问题破解后再让学生总结整理小说的主题时,就水到渠成了。在不知不觉中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逐渐提高难度,最后圆满地完成任务。有坡度的提问即体现面向了全体学生,又针对了部分能力较强的同学,实现了孔子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5、注重教师提问态度。提问时教师态度要温和,语气委婉而带有引导、鼓励性。冰冷的面孔、不耐烦的语调只会令学生紧张不安、厌烦抵触,此时再简单的问题都有可能答错。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应循循善诱,循着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对学生的回答正面鼓励,且要具体,不能是好,很好,非常好。比如笔者在教授我为什么活着一文时针对“我们为什么而活着”的学生的回答后,我做了如下的鼓励:“你是个孝顺地孩子。”、“你是个富有爱心的人,你一定有很多的朋友。”、“你是一个很务实的人。”、“是的,人不能为了活着而活着,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用诗意的语言来诠释,很美。”、“你是个有责任感的人。”老师的笑脸和鼓励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6、关注动态生成问题。作为语文课,许多知识的动态性更明显。不少领域的知识还得师生一起建构,建构的过程也是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郑逸农老师在上故都的秋前,备了四个问题:1.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2.请找出你喜欢的片段进行赏析。3.如果说本文的描写是成功的,你能概括出几条“成功秘诀”吗?4.比较我的空中楼阁与故都的秋的风格,可以用比喻来表述。四个问题可谓是环环相扣,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郑老师自信满满地走进课堂。然而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就没有按照郑老师的预期走,班上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不喜欢,并对此文大加批判,那么是按照预设的问题走呢,还是让学生继续批斗?郑老师选择了后者,让学生结合课文充分阐述不喜欢的理由。随后让喜欢的同学阐述自己的理由。虽然后面的几个问题“草草收场”,但是让学生自由的思想和个性得以彰显,学生之间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课堂气氛也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也被点燃。即使课堂过程不那么完整,又有什么关系呢?7、尝试将提问权交给学生。有些教师害怕学生的提问留于表面,无法突出课文重点,所以经常包办问题。殊不知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会更感兴趣,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笔者就做过这样的尝试,结果出乎意料。笔者在教授论语中君子之风这一课时,在学生借助章节注释完成重点、难点字词、语法后,让学生对自己难以理解的章节提出问题,并写在一张纸上,下课后交。课后我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对最集中的问题进行整合,并在问题后标注学生的姓名。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出来。在梳理整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也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比如:1、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成仁”,难道只有牺牲生命来成全仁道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吗?(6班,刘丹丽)生命与仁义哪个更重要?(6班,徐晟昊;5班,毛燕敏、叶炫裔)2、子贡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是说文饰与本质一样重要,那么这个文饰应该包括仪容仪表吧,而孔子却说“志士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贡与孔子的话是否矛盾?(6班,郑韶雯;5班,付鹏)“质”(内在美)与“文”(外在美)哪一个更重要?(6班,祝晓璐;5班,童宇倩)3、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怎样看待“利和义”,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见孔子认为怎样得来的富贵,才是他所能接受的?(6班,毛雪伊)这里的“浮云”指什么?(6班,祝晓璐)4、孔子说有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那么我们应该活跃,还是沉静,应该增长智慧,还是修养仁德?(6班,毛路翎)。这四个问题不仅把本课中相关的问题联系起来,而且也体现了本课的重难点,更突显了部分学生不可小视的思维深度。当这四个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有学生小声嘀咕到:“我们也能提出这么深刻的问题啊!”榜上有名的同学一脸的自豪。之后我采取小组论的方式让他们选择一个问题思考,学生讨论热烈,效果良好。即让学生发现了问题,又让学生探索了问题。总之,问题的设计与回答,都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提出的问题是有效的,教学结果才会是有效的。有效的提问才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养成愿意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更好地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