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8.3 空气的“力量” 同步练习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29719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8.3 空气的“力量” 同步练习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8.3 空气的“力量” 同步练习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8.3 空气的“力量” 同步练习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8.3 空气的“力量” 同步练习 一、 基础达标 (共11题;共11分)1. (1分)物理学史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大小的实验是( ) A . 马德堡半球实验B . 伽利略理想实验C . 托里拆利实验D . 奥斯特实验2. (1分)(2017重庆)下列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C . 洗澡淋浴时水温约为80D . 重庆地区大气压的值大约是100Pa3. (1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下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 . 图中对瓶内沸腾的水停止加热,倒置后,向瓶底浇冷水,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C . 图中用吸管喝饮料时,杯里的饮料是被嘴“吸力”吸上来的D . 图中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4. (1分)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会碰到与物理学相关的问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百米赛跑时计时员看烟而不听声,是因为声速远远小于光速B . 高原旅行时会感到不适,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气压比平原要大C . 骑车下坡时车速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D . 潜入深水时要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5. (1分)下列关于压强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大B . 铁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增大压强C . 液体压强不仅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还与液体重力有关D .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6. (1分)只利用下图各组给定的器材做实验,不能完成其实验目的是( ) A、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B、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C、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D、准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A . AB . BC . CD . D7. (1分)周末康康和同学们去登山,当他首先到达山顶时,高兴地放声大喊,喊声是由声带的_产生的;同学们在半山腰就能听出是康康的声音,是通过声音的_来判断的。此时康康手腕上登山手表显示的大气压示数应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山脚时的示数。 8. (1分)如右图所示的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使用这种菜刀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在_作用下菜片沾刀,刀刃蘑的很薄为了_压强。9. (1分)意大利科学家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_。 10. (1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并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m2 , 轻轻往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2kg,则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_N,大气压强的值为_Pa,若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则大气压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 11. (1分)一杯饮料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明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主要是利用了_,在此过程中,饮料对杯底的压强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 能力提升 (共13题;共14分)12. (1分)下面四幅图中能够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 . B . C . D . 13. (1分)将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倒插入水银中,静止时液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大气压强相当于760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B . 若水银面上有水平向右的持续气流,液柱长度会变长C . 若水银面上有水平向左的持续气流,液柱长度会变短D . 若管上提(管口未露出液面),管内外液面高度差变大14. (1分)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使用真空采血管,如图所示,使用时,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人真空试管,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血液能够流进真空试管的原因是( ) A . 被血压压入真空管B . 靠自身重力流入真空管C . 被真空吸入真空管D . 被空气压人真空管15. (1分)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 . 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 .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 . 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 .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16. (1分)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 鉴别氯化铵溶液和硝酸铵溶液C . 两个小球互相吸引,说明异种电荷相吸引D . 覆杯实验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17. (1分)“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B . 急刹车时,人向前倾倒说明人受到惯性作用C . 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D .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18. (1分) 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但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相信,直到1654年,著名的_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很大。如果某地某时的大气压为1.01105帕,则面积为20m2的屋顶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_牛。 19. (1分)如图所示,吸盘由于受到_的作用会紧紧“吸附”在墙壁上;又由于吸盘与墙壁间有_,所以即使在吸盘挂一定的物体,吸盘也不会脱落。 20. (1分)如图所示,重庆网红“木桶鱼”是在木桶里放人高温的鹅卵石,再加人调制好的鱼和汤,鹅卵石放热使汤沸腾,则质量为1kg的鹅卵石从300降到250放出的热量是_J;用锅盖紧密盖住木桶,桶内气压升高,则汤的沸点会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鹅卵石=0.8103J/(kg.) 21. (1分)大气压强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如用吸管吸饮料时,吸走管内一部分空气,使管内气压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管外液面大气压,饮料就在外界的作用下进入嘴里除此之外,请再举一个大气压强应用例子:_ 。22. (1分)如图所示是一种饮料杯,左边的细玻璃管与右边的杯身上端均开口,下部相连通,构成一个 _。当我们从细玻璃管管口吸饮料时,不必倾倒杯子,饮料就能够进入口中,这是_的作用。 23. (2分)著名的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如图所示为该实验关键装置的示意图。实验时,要将两个半球内抽成接近_,这样,两个半球就会被_牢牢地压在一起。 24. (1分)如图水平桌面上放一杯冰水,冰块漂在水面上,爱米利用细管用力吸冰水的过程中( ) A . 大气压没有起作用B . 冰块相对容器是静止的C .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D . 冰块的内能和重力势能都不变三、 综合应用 (共16题;共29分)25. (1分)据报道,杭州一初中生王星烨为了剥开皮皮虾的虾壳发明了如图所示的“剥虾神器”,一只皮皮虾,背朝下、腹部朝上放好,薄薄的钳嘴从尾部轻松穿入,伸进一截后,稍用力压钳子腿,“啪”的一声,壳就分开了,虾肉轻松取出。关于“剥虾神器说法错误的是 ( ) A . “剥虾神器”前端的钳嘴做得薄是为了增大压强B . “剥虾神器是省力杠杆C . “剥虾神器在使用过程中手的压力做了功D . “剥虾神器使用时应使手尽量靠近支点26. (1分)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 . 大坝修建成上窄下宽B .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 . 用吸管吸饮料D .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27. (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 . 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帕斯卡C . 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因为吸盘对墙面有较大的吸引力D . 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让船只顺利通过大坝28. (1分)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A . 将药液吸入注射器内B . 将注射器中的药液推入肌肉内C . 水往低处流D . 水利发电29. (1分)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现象,下列解释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A . 高原地区大气压比沿海地区低B . 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里是利用大气压C . 没有大气压,水泵同样可以把水抽到高处D . 茶壶盖上的小孔被堵住,壶里的水就很难倒出来30. (1分)如下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B . 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下落C . 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 . 玻璃管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31. (1分)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_的存在意大利科学家_首先通过实验测得大气压的值是1.01105Pa 32. (1分)如图甲所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一装满水的小试管(管壁厚度不计)倒扣在水中。对小试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其缓慢上升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在此过程中,小试管中一直充满水,这是由于_的作用,试管口中心的压强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 (1分)如图所示,在薄皮铁桶内放些水,烧开后把开口堵住,再浇上冷水,发现皮桶变扁了,这是_作用的结果;高山上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_(选填“高”或“低”),锅内水的沸点_100(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4. (1分)足球守门员接住了迎面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用吸管吸饮料时,是_使饮料上升到嘴里。 35. (6分)如图是小明利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以_(填“针筒”、“活塞”或“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利用_的知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实验时小明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筒保持在水平方向,目的是为了减小_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 (2)某同学读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填“针筒”、“活塞”或“全部刻度”)的长度L实验时测出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测力计读数为F则此时大气压值p=_ (3)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填序号)36. (5分)亚里士多德为了说明抽水机原理,提出自然界厌恶真空的理论。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会上升,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 (1)在下列几个现象中,能支持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A . 回声的形成B . 彩虹C . 用吸管吸饮料(2)在下列几个实验中,能推翻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A . 托里拆利实验B . 富兰克林风筝雷电实验C . 马德堡半球实验(3)请你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第2小题中你所选择的实验可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37. (3分)小李同学暑假乘坐飞机去北京旅游,客机在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流速比机翼上方慢,机翼下方压强比机翼上方_(选填“大”或“小”),由此获得向上的升力;小李同学在飞机上用吸管喝饮料时,饮料在_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 38. (1分)如图甲所示,徐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质量为90g的水,用质量为10g、平滑的塑料薄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 (1)求玻璃杯的容积.(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 g取10N/kg) (2)倒置后塑料片不会掉下来主要是因为的_存在;请在图乙方框中画出倒置后塑料片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_(以点代替塑料片); (3)如图丙,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是挂在玻璃钟罩内,若倒置后玻璃杯和水与塑料片的接触面积为12.5cm2 , 封闭钟罩用抽气机持续推出罩内的空气,求当钟罩内气压降到多少Pa时,塑料片刚好掉下来? 39. (2分)喝饮料时,将横截面积为S的吸管竖直插入饮料中,在大气压作用下,管中液面缓慢上升,如图甲所示。设饮料密度为,g为已知常量,忽略杯中液面变化,当管内液面上升h时(如图乙所示)。 (1)管内气压比管外气压_(填“高”或“低“); (2)吸入管内的饮料质量为_: (3)对饮料做了多少功? 40. (2分)某学校研究小组查阅资料时得到地面附近的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1)分析图线,说出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某地的大气压为70Kpa,利用图线判断该地的高度约为多少千米?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达标 (共11题;共11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二、 能力提升 (共13题;共14分)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三、 综合应用 (共16题;共29分)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5-2、35-3、36-1、36-2、36-3、37-1、38-1、38-2、38-3、39-1、39-2、39-3、40-1、4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