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6962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青海高原一株柳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词句堆砌华丽,语言流畅,气势磅礴,恰当的比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如文中把青海高原一株柳与家乡灞河柳树作了比较,第6、7、8三个自然段的想象占据了文章的一半,有力地写出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意象。教学目的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重点理解“锻铸”“虐杀”“摧毁”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4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柳树的神奇与望而生畏。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考点1. “锻铸”“虐杀”“摧毁”等词语的意思。2. 课文最后一个小节要求背诵。3. 柳树的精神以及揭示的人生哲理。4. 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5. 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写作手法。6. 相关诗句的拓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词语。3.学习描写青海高原环境的段落,感受环境的恶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描写柳树的古诗?(1)贺知章的咏柳(2)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 文章中的柳树是长在哪里的?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能不能用“一株柳”做题目?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的哪几方面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检查预习情况(1) 认读词语锻铸 伫立 嶙峋 深邃 凝滞 赭红 铁锭 抑制 一茬 虐杀 灞河 畏怯 风情万种 艰苦卓绝 婀娜多姿 不可思议 (2)理解个别词语意思锻铸 深邃 凝滞 风情万种(3)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4)交流:思考这篇课文写了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的哪几方面内容?你能找到一个词语来给这一株柳树做个评价吗? 板书:神奇 小结:看来课文主要写了青海高原这株神奇的柳树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成长经历以及它身上所蕴含的精神。3、文中作者初次见到这株柳树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借助反义词,感受“神奇”出示一二节,这里有一对反义词找出来,想想为什么说一颗柳树既是平常的又神奇的呢?(假如这株柳树长在平原,长在水边那它就是一棵极其平常的柳树,可假如它长在青海高原就显得非常的神奇。)三、介绍青海高原的地理环境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因此有“世界屋脊”之称,那里地势高,大部分地区海拔在7500米以上,因此空气稀薄,人烟稀少,那里气候干旱,一年四季中降雨量很少,有时连续半年不下一滴雨;那里气温低,早晚温差大,温度最低时达零下几十度,不少地方一日之内,要经历“早春、午夏、晚秋、夜冬”四个季节;那里土壤贫瘠,以黄土居多,特别是降到零度或零度以下,土壤里的水分就会凝结成冰土壤冻结,形成冻土,植物很难在这样的土壤里存活。3、读一读,你觉得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这个青海高原。一望无际、连绵的山脉、高寒、干旱、苍凉悲壮、贫瘠、苍茫、环境恶劣四、作业1、读熟课文2、抄写课文词语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积累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4、体会文章想象、对比衬托、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检查学习效果。这篇课文词语使用华丽,你们都积累下来了吗?(开火车的方式认读词语)2、回顾一下,这篇课文写了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的哪几方面内容?课文主要写了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成长经历以及它身上所蕴含的精神。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青海高原的地理环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望无际、连绵的山脉、高寒、干旱、苍凉悲壮)3、是啊,在广袤无垠的没有树族的苍茫原野上,长着唯一一株大柳树,骤然间给作者一种怎样的感觉?(神奇)4、出示第二节,齐读课文第二节。二、品读“神奇”。过渡:这株柳树究竟“神奇”在哪里?为什么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潜心读文,在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引导提升。(一)一读柳树,探寻生长环境之神奇。(板书环境)同学们,读着这两段文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学生交流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啊?同学们,你们看 青海高原的一组图片。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啊?(荒凉 贫瘠)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青海高原的荒凉贫瘠呢?请你用笔把它划出来。学生交流,还有哪些词句也能感受到它的荒凉,贫瘠呢?学生交流,你也能读出那样的感觉吗?5、同学们,就是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居然生长着这样一株柳。我们不禁要赞叹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因此它成了高原上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二)二读柳树,感悟其高大,从形象层面上体会神奇。(板书形象)1、你还从什么地方感受到柳树的神奇?交流:1.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理解两合抱有多粗、百十余平方米有多大。你感受到这是怎样的一株柳树。(高大、粗壮)2. 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砺而坚硬。这句话是描写什么的(树干和枝叶)他们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粗实而坚硬的)理解生铁铁锭(给人的感觉是坚硬,颜色深沉)比较:咱们这里的树坚硬吗?有一个词叫“柔柳”,说明我们这里的柳以“柔”著称,可这株高原柳却这么硬。感受奇特3. 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叶子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绿得苍郁,绿得深沉)我们身边的柳树是什么颜色的?你会想到哪些词?嫩绿,草绿,鲜绿,丹绿,但这株柳树却绿得那么苍郁,那么深沉,奇怪吗? 那么它怎么会绿得那么深沉那么苍郁的呢?4. 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 从巍巍然撑立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柳树的高大粗壮,一种生命的力量。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这株柳树的特点高大、颜色深、坚硬,读出来?5、指名读。指导朗读: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老师感觉这株柳树已经挺立在我们眼前了。(三)三读柳树,走进柳树的生长历程,体会柳树的顽强,从精神层面体会柳树的神奇。(板书经历)1.过渡:那么柳树的神奇仅仅是体现在它外形的奇特上吗?1)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抓住:熬、持久的干旱、严酷的寒冷、绝不宽容、活过一岁这些词语,感受柳树生命力的顽强)师过渡:不光柳树,别的生物也活不到一年,你们知道高原上的干旱和寒冷有多严重,连续两个季节不下一滴雨,最冷的时候零下几十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棵留下来了,而且长得高大粗壮,的确神奇 2)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A读到哪些词语特别有感受?一次又一次摧毁,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三个“多少”、四个“又”(说明它经受的困难多,但柳树却依然那么顽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风,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株柳树那种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们看到它怎样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脑海中的柳树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摧毁?师:这四个“又”字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坚持是多么执着。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也许很多时候它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它会怎么鼓励自己? 4.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株柳树的精神吗? (板书:顽强不屈、坚忍不拔、坚持不懈、 宁死不屈、永不放弃。 )(板书表现手法:想象,作者的想象合理吗?我们以后在写作中运用想象时也要注意要合理想象。)5.这时,你们会和作者一样觉得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四)四读柳树,感悟人生真谛,在人生启迪层面上体会神奇。1.同学们,让我们不妨像作者那样,再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风雪雷电当中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它们此时此刻可能在干什么?指名读第8自然段。2、能用书上的词句来概括说说灞河边柳树的特点吗?(极易生长、婀娜多姿、风情万种)补充材料:陈忠实的家乡在西安灞河,据史料记载:灞河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每到春天,柳丝婆娑,柳絮飞扬,是一大奇观。唐朝时设有驿站,人们多来此迎送宾客,折柳赠别,依依话别,久而久之,灞河折柳赠别成了特有的习俗。无数的文人墨客把柳写进诗词中,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可本文是青海高原的柳,作者陈忠实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家乡灞河之柳呢?(读8、9自然段)3、投影图片,这就是随手一插,就发芽,就生长的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灞河边的柳树,可同学们想过没有当灞河柳正悠闲地享受着雨露滋润、正沐浴着灿烂阳光的时候,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却在经受高原风雪 当灞河柳正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柔美的身姿时,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却在忍受雷轰电击4、小结:说得多好啊!你们看,虽然作者表面上写的是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可我们每个人心中装的,分明是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这就是对比衬托写作手法。灞河之柳美在柔、媚,而青海高原之柳美在刚,美在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此时,作者对这株柳树又上升为一种怎样的情感?(板书敬畏)5、面对生活道路和命运相差如此之远,这株柳树抱怨了吗?齐读读最后一节: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话,里面有两个数字不知道引起了你们的注意吗?一个是九十九,一个是一。从这两个数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体会柳树的精神)6、难怪作者在开始的时候要写这样写,咱们一起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明确:从“伫立”中感受柳树执着的坚守着。这株柳树,他还哪里仅仅是一株树,他分明是一个个人,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久久地稳稳地撑立着。三、拓展延伸。1、过渡:是啊,所有的生命都有两种状态:要么顺境和要么逆境。青海高原之柳身处逆境,在逆境中,要么消亡,要么创造奇迹。我们人也一样,请你再说说看,我们的生活中,或者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还有那些人也具有像柳树一样的精神?这段话给了你什么启发?(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意图,不仅在写柳树,更给人以启发,这就是这篇文章的另一个写作手法托物言志。)2、学了课文,你知道真正令作者望而生畏乃至敬畏的是什么吗?(柳树的品质、精神、生命力)(板书精神)3、让我们怀着跟作者一样崇敬和敬畏的心情,再读课文最后一段。4、让我们把这种精神记在心中,试着背诵下来。四、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读懂了一棵树,它撑起了一片浓荫;我们读懂了一种精神,它撑出了一股韧劲;我们读懂了一份敬畏,它撑出了一片希望老师希望这棵柳树的精神能够永远伫立在你们每个人的心中:不抱怨、不畏怯、敢于面对、敢于抗争,成就属于自己的一方壮丽风景!五、积累名言:A.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B.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C.只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D.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板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副板书写作手法:想象对比衬托托物言志 环境 形象 顽强不屈 神奇 经历 坚忍不拔 精神 不屈不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