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4.25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人民版.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825450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4.25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人民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4.25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人民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4.25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人民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 宋明理学1 背景 1 道教 佛教等思想的传播 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 2 唐宋韩愈等人掀起了 儒学复兴运动 2 创立 1 周敦颐 邵雍 将宇宙的 与人的 融合起来 以寻找统一的本原 2 张载 开创 一派 严格区分了天 道 性 心等概念 3 二程 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 天理的核心就是 自然结构 精神结构 气学 天理 仁 3 成熟 朱熹理学 1 内容 理气论 互相依存 理先于气 理不能离开气 修养论 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即 慎思明辨 强调 仁 和仁者境界 政治理论 道的价值内涵是 干预政治的关键是 正君心 理气 格 物致知 三纲五常 2 影响 朱熹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 他的思想对维护 起了重要作用 专 制主义政治制度 易错提醒 正确理解 理学 和 理 的涵义 1 理学是以 理 或 天理 为核心 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 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它的出现标志着儒学的成熟 2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是天地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 其实质是封建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 主要是三纲五常 名师指津 1 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原因 1 五代的长期分裂与混乱 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 社会需要新的适应封建统治的思想出现 2 程朱理学是一种以儒 道 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 它提出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 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秩序 4 发展 陆王心学 1 概况 心即理也 发明本心 心学 2 地位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心外无物 知行合一 集大成者 2 宋明理学的积极作用 1 具有和谐意识 强调人与自然 家庭 国家的和谐意识 2 具有忧患意识 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 奋发进取 为理想不懈追求 3 崇尚道德 重义轻利 强调自我约束 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4 强调身体力行 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 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图示记忆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 二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 李贽 1 思想 提出 穿衣吃饭 即是 反对盲从孔子 认为儒家经典不是 提出 写作风格上 主张 反对摹古文风 人伦物理 万世之至论 童心说 真心 2 影响 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2 黄宗羲 1 思想 批判 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限制君权 以 取代 一家之法 以 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反对重农抑商 认为 2 影响 为中国近代 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君主专制 天下之法 工商皆本 反专制主义 学校 3 顾炎武 1 思想 提倡 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 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提出 的思想 梁启超归纳 2 地位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是清初 思潮的推动者 经世致用 众治 天下兴亡 匹夫有 责 经世致用 名师指津 经世致用的内涵 经世 的内涵是 经国济世 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 志存高远 胸怀天下 致用 的内涵是 学用结合 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 脚踏实地 注重实效 其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实际 要求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 以解决实际问题 4 王夫之 1 思想 政治观 主张 抨击 孤秦 陋宋 哲学观 在 基础上 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强调 天地之化日新 循天下之公 气一元论 2 地位 王夫之的 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哲学思辨 易错提醒 明清之际的进步儒学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1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 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 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 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 2 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 仍然没有跳出 修齐治平 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 因此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史论要旨 1 宋明理学融合佛 道思想 使儒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 程朱理学主张 理 是万物的本原 强调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认为 心 是万物的本原 强调内心的修养 3 明清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反对君主专制 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 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4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冲击儒学正统 但未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 未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 本课小结 重难点一宋明理学 史料探究 1 朱熹和王守仁的思想 未有天地之先 毕竟先有理 有理而后有气 虽是一时都有 毕竟以理为主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 亦未有无气之理 朱子语类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 外吾心而求物理 无物理矣 王守仁 答顾东桥书 探究 据材料分析朱熹和王守仁的思想有什么不同点 二人思想分别属于什么哲学范畴 提示 1 不同 朱熹认为意识 理 先于物质 气 存在 意图在于强调用外在的 天理 来约束 规范人的行为 王守仁强调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的观点 强化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 2 范畴 二者在哲学认识论上分别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2 理学的影响及发展原因理学家提出 理 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它以儒家的礼法 伦理思想为核心 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 形成了析理精微 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 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理学家以儒家 圣人 为最高境界 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 道德精神的意义 它摒弃佛道所 宣扬的彼岸世界 不相信灵魂不灭 轮回转世之说 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 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 世界文明史 探究 据材料 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儒学由 粗糙 趋向 精微 的原因 提示 1 作用 引导人们关注现实 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2 原因 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 冲击 复兴儒学的需要 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史论总结 一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不同 二 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影响1 特点 1 吸收了佛 道因素 2 思想的核心是 理 或 天理 这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 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 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贯通了宇宙 自然 社会和人生 4 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 实质上也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 2 影响 1 积极方面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 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又凸显人性的庄严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2 消极方面 用三纲五常来维系封建专制统治 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和愿望 封建尊卑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观念 因循守旧观念和重礼轻法的观念都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名家评史 观点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 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其影响至深至巨 理学家将 天理 和 人欲 对立起来 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 约束带有自我色彩 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 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应该看到 理学强调 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 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 方克立 中国文化概论 解读 材料论述了理学的特点和影响 作者认为 1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精致 最完备的理论体系 2 理学影响巨大深远 积极的方面主要是 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强调通过自身的道德完善达到理想的人格建树 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消极方面主要是 为了维系专制统治 而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望 妨碍了人的潜能作用的发挥 重难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史料探究 1 李贽的思想人之是非 初无定质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藏书 夫童心者 绝假纯真 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 便失却真心 失却真心 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 谓见 见 见识 有男女 岂可乎 谓见有长短则可 谓男子之见尽长 女人之见尽短 又岂可乎 李贽 焚书 探究 据材料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 据此分析李贽为什么被称为 异端 提示 1 反对盲从孔子 提出 童心说 反对歧视妇女 2 原因 挑战正统 威胁专制统治 2 黄宗羲 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古者以天下为主 君为客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 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 以天下为客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 为君也 黄宗羲 明学术 正人心 拨乱世 以兴太平之事 顾炎武尽天地之间 无不是气 即无不是理也 王夫之 探究 据材料 结合所学分析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继承和批判传统儒学的 提示 1 黄宗羲批判 君为臣纲 的思想 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提出 天下为主 君为客 的新思想 2 顾炎武继承先秦儒家关注民生的思想 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 提倡走出门户 到实践中求真知 3 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 天命论 和 先知论 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3 明清进步思想的影响 清康熙帝表示 朕以为 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 朱子之功最为弘巨 东华录 雍正帝宣称 若无孔子之教 势必以小加大 以少凌长 以贱妨贵 尊卑倒置 上下无等 干名犯分 越礼悖义 所谓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 虽有粟 吾得而食诸 其为世道人心之害 尚可胜言哉 东华录 探究 结合材料思考 康熙帝和雍正帝对儒学有何认识 明清进步思潮对正统儒学的批判与超越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 1 认识 康熙皇帝视朱熹为儒学之正统 雍正皇帝强调三纲五常有助于维护统治秩序 2 意义 冲击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冲击当时社会正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进而影响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 促进了社会的思想启蒙 史论总结 明清进步思潮的主要内容 特点和评价1 主要内容 1 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提倡 人民为主 2 经济上 重视手工业 商业的发展 强调经世致用 3 思想上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2 特点 1 反传统 反教条 如以 异端 自居的思想家李贽 指责儒家经典并非 万世之至论 否定孔子是 天生圣人 批判理学家的 存天理 去人欲 的虚假说教 2 反对君主专制 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 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顾炎武提倡 众治 反对 独治 3 提倡 经世致用 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4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 黄宗羲反对传统的 重农抑商 思想 主张 工商皆本 3 评价 1 积极 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 重视手工业 商业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一定程度上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构成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源头 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 局限 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面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 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3 实质 明清进步思想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并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名家评史 观点 16至17世纪的中国 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 脆嫩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 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 黄宗羲 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而只能用扩大相权 限制君权 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 卢梭 们则拿出了 三权分立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这表明 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 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 中国文化概论 解读 材料是作者对明清进步思想局限性的分析 作者认为 明清时期 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十分脆弱 早期启蒙思想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 带有明显的不足 缺陷 进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但主要是揭露君主暴政 主张限制君权等 并未上升到制度批判层面 没有 提出推翻现行制度 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构想 中国早期启蒙思想没能突破古代统治模式 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 而法国启蒙思想则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