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山水田园诗学案(教师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194894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山水田园诗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山水田园诗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山水田园诗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山水田园诗学案(高二)一、 经典诵读:归田园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赏析】诗歌描写了一个肩扛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的诗人形象,末句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赏析】诗人通过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展现自己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以景为诗源,以理为诗尾。前四句的“心”与“地”正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只要“心远”,无论在何地都不会受世俗喧嚣的干扰。一边采着菊,一边赏着山,人景融为一体。鸟鸣涧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赏析】前两句捕捉了“花落”这一动态用以反衬春山寂然若虚的空旷,映衬出春山之幽静。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赏析】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晚春田园杂兴十二首(其三) 范成大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赏析】诗的前两句,从正面描写日常农村静景。蝴蝶双双在菜花田里飞来飞去;白昼慢慢显得长了,田户人家没有客人来临,村子里十分恬静。诗的后两句写茶商到来采购茶叶时,却连鸡犬都震动了,这反衬出平时极少有外人到来,来了陌生人,大家都十分注意。这是动景,却是进一步说明农村的恬静。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以动来反衬静。首句写动景,但它却加深了“日长无客到田家”的静。三、四句写动景,却反衬了整首诗所描写的静。其次,“蝴蝶双双入菜花”是抓住了农村静景的细节特点来描写的。 二、 山水田园诗简介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陶渊明是田园诗的鼻祖,谢灵运乃是开山水诗一派的巨匠。唐代田园诗、山水诗两种风格汇流,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三、鉴赏方法:【主题分类】1、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如王维汉江临泛;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如陶渊明归田园居;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如,孟浩然过故人庄;4、流露出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如,王维过香积寺。【解题思路】景意境情感 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 1分析意象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所以,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他们往往会选取炊烟、桑麻、桃李、麦苗、葵藿、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等体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意象。 诗人常会选取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超凡脱俗的灵鸟)、孤云、禅房、古寺、暮钟等具有隐逸特点的意象,用五柳、接舆、伯夷、叔齐等历史人物和僧道、林叟、樵夫、幽人等山野之人来自比况。2看表达方式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描写景物的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拟人等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3明确主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归隐、向往田园、厌恶官场、憎恶黑暗、远离尘俗等。【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三、 课文研读:积雨辋川庄作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开元九年(721)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不久谪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二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乱平,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王维送别、纪行一类诗中,常有写景佳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历代传诵不衰。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光色和音响变化,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找出诗中意象:积雨,空林,烟火,藜、黍(蒸藜炊黍的农妇),东菑,水田,白鹭,夏木,黄鹂,山,朝槿,松,露葵,(诗人,野老,人,海鸥)。 概括意境与感情: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构成了一个阔远幽静、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淡泊自然的心境。 景物描写的角度及特点:声、色、动、静,叠音词艺术手法:动静结合,有声有色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静态;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辛夷坞辋川集是王维精心创作的一组山水诗,这组山水诗十分别致:它全是五言绝句,每一首诗的题目都是辋川山谷中一处游地的名称,而且每一首诗后面都附有他的好友斐迪的一首形式完全相同的和作。 辋川集作于唐开元末年,这时正值王维政治上的靠山张九龄被罢官贬职,李林甫上台执政,政治相当黑暗的时期。李林甫是个阴险狠毒的奸臣,外表廉慎,内包凶险,残害忠良,悖德反经,且尤忌文学之士。王维是李林甫的政敌张九龄一手提拔起来的,在朝廷作的是谏官,政治主张与李林甫尖锐对立,因此随时都可能被李林甫致于绝境。这一点王维当时看得很清楚,他便十分惶恐不安,最后不得不以退隐作掩护,装着万事不关心的样子,过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集组诗正是在这种受压抑的情况下写成的,因此它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为:抒见逐之情,言济世之志,述退隐之乐。意象:辛夷花(当春天来到,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的灿烂,显示着一派春光。)涧户(山花,春草,小溪)意境和情感:由花开写到花落,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营造了寂寞冷清的意境。表达自己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表现诗人宁静淡泊的情怀。 宿建德江孟浩然之山水田园诗主要内容:(1)隐居山林的逸趣:过故人庄;(2)怀才不遇的苦闷:岁暮归南山;(3)客居在外的愁思:宿建德江。艺术风格:清幽淡远,孟浩然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的骨力,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形成了冲淡清旷的风格。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漫游吴越之时。当时,孟浩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但是,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未能中进士,失意东归。途经建德江时,愁绪无法排遣,然而,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这建德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于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写景抒情小诗就这样诞生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羁旅之愁 的情感。全诗的诗眼是“ 愁 ”字。终南望馀雪终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也是一首应试诗。当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从东都洛阳来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的风姿横亘关中,广绵广余里,又恰逢终南山刚刚降过雪,于是读书之余,欣然沿北坡而上,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的秀丽山色。当在科举中看到“终南望余雪”试题时,诗人便用一颗赤城的爱国之心抒写了一首忧国忧民的小诗。思考:古人讲究炼字,请你谈谈“霁”“明”二字的妙处。(1)霁,指雨雪初停后的阳光。明,此处用为动词,染亮。(2)诗说“林表”之上有阳光,而不说林中、林下,也不说山脚、山腰,是因为只有在终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已是西山衔日,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辉,既染亮了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于是便带出了结句中的“暮”字。田家杂兴八首(其二)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用了对比手法,把世人都追逐荣华富贵而以贫贱为耻,与我却胸怀坦荡,爱好渔猎的闲适生活作对比。抒发了自己隐居的乐趣与志向。终南山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是韩愈的诗友,被时人称为“孟诗韩笔”,早年屡试不第,曾客游河南、邻宁等地。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寄寓汴州,二年后,方授溧阳尉。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归家。孟郊一生,生活贫困,仕途潦倒,诗歌内容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失意的不平之鸣。诗歌主要风格特征是:凄苦冷涩,奇崛险怪。“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用了夸张 手法,突出诗人在终南山所见景色 雄奇险怪 的特点。通过结句“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两句抒发诗人 归隐山林、淡泊明志的情志。五、强化训练:1、 定林 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 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仍:又。(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2、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1)颔联“万壑有声含晚霞,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试从表现手法、修辞方面加以赏析。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峰拟人化,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山峰在夕阳下耸立的静默形象;同时也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万壑有声”与“数峰无语”,一动一静,营造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2)结合全诗,体会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全诗摄初黄之菊,万壑晚簌,无语数峰,胭脂叶落,日暮夕阳,雪香荞麦的山村,秋天日暮晚景等意象入诗,表达了诗人漂泊他乡的浓郁的思乡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