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C卷.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8164936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运用 (共8题;共40分)1. (2分)读课文伯牙绝弦,根据语境写词语。“伯牙善鼓琴”,我可以用下面的词语来形容伯牙的琴声_、_。2. (4分)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音:_善哉:_破琴:_绝弦:_3. (5分)字词解释(解释划线的词)洋洋兮若江河。_ 峨峨兮若泰山。_乃破琴绝弦。_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_ 志在高山。_ 4. (10分)翻译句子(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5. (3分)给划线的字断选择正确的意思峨峨兮若泰山!_ A.假若;B.若是;C.像。伯牙所念 , 钟子期必得之。_ A.读;B.想到、提到的;C.怀念。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_ A.再;B.打击;C.复习。6. (5分)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横线上再 在现_ _见 _次 _此 _三7. (6分)我是拼音小能手_鼓琴善听善哉_知音泰山流水8. (5分)补写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1)有朋自远方来,_。 (2)_,皆兄弟也。 (3)四海之内存知己,_。 (4)相识满天下,_。 (5)_,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莫逆之交 二、 阅读理解 (共1题;共7分)9. (7分)根据括号里的注释,读懂下面文言文小故事,再完成练习楚人有涉(渡)江者,其剑自(从)舟中坠于水(掉到水中),遽(急忙)契(刻)其舟,曰:“是(这)吾剑之所从坠(掉下去的地方)。”舟止,从其所契者(刻着记号的地方)入水求之(寻找剑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这样),不亦惑乎?(1)这是个成语故事,题目叫什么?(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里的“若”的意思是:_这句话的意思是:_三、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雪浪花(节选)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几个年轻的姑娘赤着脚,提着裙子,嘻嘻哈哈逗着浪花玩。想必是初次认识海,一只海鸥,两片贝壳,她们也感到新奇有趣。奇形怪状的礁石自然逃不出她们好奇的眼睛,你听她们议论起来了:礁石硬得跟铁差不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是天生的,还是錾子凿的,还是怎的?“是叫浪花咬的。”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说话的人是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刚拢岸的渔船跨下来,脱下黄油布衣裤,从从容容晾到礁石上。有个姑娘听了笑起来:“浪花也没有牙,还会咬?怎么溅到我身上,痛都不痛,咬我一口多有趣。”老渔民慢条斯理地说:“咬你一口就该哭了。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姑娘们,你们信不信?”说得妙,里面又含着多么深的人情世故。我不禁对那渔民望了几眼。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清明,又深沉。老渔民说完话,动手收拾着满船烂银似的新鲜鱼儿。(1)写出文章的写作方法。(2)解释词语。茫茫无边:_从从容容:_慢条斯理:_(3)用激昂、愉快的语气读一读“是叫浪花咬的”这一句,你会想到什么?“咬”能换上“啃”“撞”“打”“拍”等词吗?对这句话选择下列哪一句解释更好一些?( )A . 礁石被大海撞击了许多坑坑洼洼。B . 礁石上的坑坑洼洼是大海的浪花冲击的。C . 礁石被大海的浪花长年累月地拍击形成了坑坑洼洼。D . 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世上没有办不了的事,就像大海的浪花,不知疲倦地翻滚,最后把坚硬的礁石冲击得坑坑洼洼一样。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共8题;共40分)1-1、2-1、3-1、4-1、4-2、4-3、5-1、6-1、7-1、8-1、8-2、8-3、8-4、8-5、二、 阅读理解 (共1题;共7分)9-1、9-2、三、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0分)10-1、10-2、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