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四篇)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08455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优秀教案(四篇)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引1、课前预习:(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2)初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入雁门太守行(2)解题。(3)简介师生交流资料(检查预习,了解作者风格)。二、朗读赏析1、读诗韵:明确朗读的三个层次,读准字音和节奏。2、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疑。3、悟诗情:(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明确:描绘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赞颂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中间四句凝重,悲壮最后两句坚定,豪迈(3)配乐齐读4、品诗言:(1)教师点拨品析角度,学生用我喜欢 ,因为 句式说话。(集体讨论;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和独立见解)(2)背诵全诗5、小结过度三、拓展延伸1、比较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朗读诗歌(2)思考讨论:两首诗的异同点2、名句欣赏: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四、布置作业必做:诵读25课诗词五首。选做:1、结合注释,发挥想像,把雁门太守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2、搜集、积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写点赏析文字,与同学交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雁门太守行是唐朝诗人李贺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学情分析】本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语文能力普遍不强。尤其对诗歌不感兴趣。因此,引导他们认识诗歌的魅力,感受诗歌的丰富内容与情感,激发他们热爱的诗歌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标】1.以读激趣,感知内容。2.以品感悟,领会诗情。【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教学难点】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讲述李贺以诗求见韩愈的故事。内容如下:元和二年深秋的一天,当时的小青年李贺带着一首诗去求韩愈。当时,韩愈刚把客人送走,非常疲倦,准备休息。当他的门人把这首诗送给他时,他一边脱着衣服,一边很随意地看了送过来的诗歌。可是,当他看到开头两句诗时,便大为震惊,连忙请李贺进来详谈。而这仅以开头两句就打动韩愈的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雁门太守行2.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测预习:1.请两名学生上台默写。2.在强调字形、读音的基础上,初步读通古诗。三、整体感知:1.读注释,弄清古诗内容。重点交流夜紫易水金鳞等词意思。2.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场景,请根据诗歌内容找出战事的季节、时间、地点以及简要归作战的经过。明确:季节秋天时间向日、夜紫(傍晚)、霜重(半夜)地点塞上、易水经过黑云压城(兵临城下)、甲光向日(严阵以待)、半卷红旗(夜袭敌营)3.提问:除了描写战事的具体内容外,诗人还在诗中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环境角色满天、燕脂夜紫、霜重鼓寒感受报君黄金、玉龙为死4.师生交流后,老师擦去黑板上多余的字。具体如下:黑云压城、甲光向日、角声满天、燕脂夜紫、半卷红旗、霜重鼓寒、报君黄金、玉龙为死四、感悟情感:1.提问:这里的玉龙为死,你能体会到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2.师生交流时,明确:死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书:视死如归)黑云运用比喻,写出敌军强大,随时可能牺牲。城欲摧随时城破兵败身启。甲光将士披挂上阵,准备战斗,做好献身的准备。角色满天军情紧张,战斗随时打响,暗示战争之残酷。易水用典,像荆轲刺秦王一样,不打算生还。霜重鼓寒环境描写,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报君用死来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秋色、燕脂、夜紫营造苍凉、悲壮的氛围,暗示战事紧张、残酷,随时可能阵亡。3.指导感情朗读。五、领会特色:1.引导:战争历来是残酷的,在很多的诗词歌赋中都有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尤其是边塞诗。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诗人是如何描绘战争场景的?投影: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2.简单交流后,提问:李贺在本诗中又是如何描绘战争风云的呢?3.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圈出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红旗霜重黄金玉龙等词。4.总结: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这也是李贺诗歌的风格,务求新奇,被人称为奇才鬼才。六、拓展阅读:1.投影出示: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金子做的辔头,戴在马的头上2.思考:马诗奇在哪儿?3.明确:写景之奇,以马写人之奇七、感情诵读:1.交待李贺大致生平,内容如下:李贺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后来因用心过度,27岁就死了。2.全班诵读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习:(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2)初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入雁门太守行 (2)解题。 (3)简介作者:师生交流资料(检查预习,了解作者风格)。二、朗读赏析1、读诗韵:明确朗读的三个层次,读准字音和节奏。2、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疑。3、悟诗情:(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明确:描绘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赞颂将士们奋勇杀 敌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 中间四句“凝重,悲壮” 最后两句“坚定,豪迈” (3)配乐齐读4、品诗言: (1)教师点拨品析角度,学生用“我喜欢,因为”句式说话。(集体讨论;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和独立见解) (2)背诵全诗5、小结过度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诗歌 (2)思考讨论:两首诗的异同点 2、名句欣赏: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四、布置作业 必做:诵读25课诗词五首。 选做:1、结合注释,发挥想像,把雁门太守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2、搜集、积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写 点赏析文字,与同学交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2重点难点1.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2.领悟诗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雁门太守行自主预习一、导入新课二:简介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少有诗名,曾受到韩愈的赏识。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艺术上,他熔铸了前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李长吉歌诗传世。三、解题。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四、初读正音,把握节奏:摧 ( ) 凝( )鳞 ( ) 夜紫( )燕脂( ) 提携( )五、译文1、讲解字词。黑云:乌云,这里兼指战云,形容敌军攻城人多势众。城:雁门郡城关,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易水:古来被称为易水的不止处,诗人借用,不一定实指,使人联想到荆轲的易水歌。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家。问题探究1、理解重点句子首联开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就交织了古战场特有的悲壮。以一个“压”字,点明边塞风云突变,恶战甫临或刚过。再用“甲光”去印证“城欲摧”,表现出边塞将土守危城,蹈死地而愈压愈坚的英雄气概。接下来两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字最为传神,直陈了战争的残酷、持久。“临易水”三字巧妙地升华了将士们慷慨抗敌的情感。人们由此可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这是何其悲壮、惨烈!最后一句,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们愿提起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2、美色: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黑云”、“夜紫”、“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 有何作用?3、诗人引用黄金台的典故有何作用?4、本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5、爱国是永恒的话题,积累名言警句。全文小结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风格怪异。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黑云压城城欲摧”常被用来形容邪恶势力猖獗,形势严峻。达标测评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板书设计雁门太守行 李贺 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雁门太守行课时设计课堂实录雁门太守行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雁门太守行自主预习一、导入新课二:简介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少有诗名,曾受到韩愈的赏识。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艺术上,他熔铸了前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李长吉歌诗传世。三、解题。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四、初读正音,把握节奏:摧 ( ) 凝( )鳞 ( ) 夜紫( )燕脂( ) 提携( )五、译文1、讲解字词。黑云:乌云,这里兼指战云,形容敌军攻城人多势众。城:雁门郡城关,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易水:古来被称为易水的不止处,诗人借用,不一定实指,使人联想到荆轲的易水歌。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家。问题探究1、理解重点句子首联开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就交织了古战场特有的悲壮。以一个“压”字,点明边塞风云突变,恶战甫临或刚过。再用“甲光”去印证“城欲摧”,表现出边塞将土守危城,蹈死地而愈压愈坚的英雄气概。接下来两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字最为传神,直陈了战争的残酷、持久。“临易水”三字巧妙地升华了将士们慷慨抗敌的情感。人们由此可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这是何其悲壮、惨烈!最后一句,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们愿提起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2、美色: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黑云”、“夜紫”、“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 有何作用?3、诗人引用黄金台的典故有何作用?4、本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5、爱国是永恒的话题,积累名言警句。全文小结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风格怪异。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黑云压城城欲摧”常被用来形容邪恶势力猖獗,形势严峻。达标测评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板书设计雁门太守行 李贺 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