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的应用优势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8001721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的应用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的应用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的应用优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的应用优势中医儿科论文强烈推荐优秀范文10篇之第九篇: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的应用优势摘要:中药配方颗粒保持了中药饮片的药效特征,服用、储存、携带方便,尤其适用于儿科。其提高了小儿服药的依从性,真正实现了汤剂在小儿发热等急性病中的救急作用。但配方颗粒冲服与汤剂煎煮的等效性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口感欠佳问题仍然存在。关键词:中药; 配方颗粒; 儿科应用; 优势;Abstract:Thanks to maint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efficac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granule is convenient for eating,storing and carrying,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pediatrics.It has improved the compliance of medication in children,and truly realized the decoction in children with fever and other acute disease emergency action.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rther study on the equivalence of formula granule and decoction,because poor taste is still a problem.Keywor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granule; application in pediatrics; advantage;汤剂是中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是医者根据每位患者的证候特点,为其辨证处方,特别定制的方剂。其组方灵活,可随症加减,起效迅速,作用明显,千百年来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一直沿用至今,依然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患者因不愿煎煮中药或因条件受限无法煎药而放弃中药治疗。儿科临床应用汤剂更是困难重重,传统汤剂煎煮不便,味苦,剂量较大,给服用带来很大困扰,婴儿服用尤为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汤药在儿科的使用率。因此,改变传统汤剂煎煮方法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药临床使用率、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对中医儿科尤其迫切。中药配方颗粒就是在这种需求中应运而生的新型中药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优质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高新技术经提取、浓缩而成的单味颗粒,其性味、归经与原生药一致,既保持了原中药饮片的药效特征,还兼具剂量的等效性,即颗粒剂是以相当饮片的克数来标记的,因而既具有不需要煎煮、可直接冲服、服用量少、疗效确切,又有卫生、安全,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剂等优点。2001年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中药配方颗粒从2001年12月1日起正式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实行批准文号管理1 .我院于2007年引入中药配方颗粒(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批号15120040)。当时采用独立铝箔包装,每1袋上注明药名、重量、生产日期及有效期,封装严密,不易吸潮,可避免中药饮片因保管不当引起的发霉、虫蛀等问题,且便于携带,调配方便、准确,避免了传统中药易串格、串味、体积大、包装不易等不足。但独立包装的配方颗粒常用规格多为成人剂量,即每味药1袋,临床需辨证加减,规格不全受到了制约,儿童患者尤为突出,不少药物剂量都需视年龄、体质量而定,或减1/3,2/3,1/5,2/5等使用,造成剂量使用的不准确与药物的浪费,冲服时每味药各个分拆也不方便。鉴于此,我院于2012年引进了中药配方颗粒智能药房,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中药配方颗粒智能药房利用机械、电子、网络信息技术,使药房与发药机成为一体,发药过程一键式操作完成,下药快速,计量精准,每味药的剂量可以随证使用,下药与封口自动完成,杜绝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每剂药据传统服法自动分为2格,服用非常便捷。中药配方颗粒智能药房的开启,使得中药汤剂既保留了传统中药的作用优势,又退去繁复的制作程序,一跃而成便捷、快速、量少、质优的新型中药,极大地提高了中药饮片的使用率,在以服药难著称的儿科尤为明显。笔者在临床中的中药饮片的使用率从过去的3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70%90%.不仅慢性病多以汤剂调理,而且在急性病治疗、内服外用、熏洗敷贴中均有很好的疗效。现回顾分析近10年来在儿科应用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体会。1 配方颗粒提升了汤剂在小儿慢性病中服药的依从性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的物质和功能均未发育完善,御邪能力弱,尤其突出表现在肺、脾、肾常不足,心、肝常有余,为稚阴稚阳之体。不仅容易因外感、内伤诸种病因而致病,而且发病之后,病情变化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寒热和虚实之间也易于兼夹与转化,形成迁延不愈之慢性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慢性咳嗽、哮喘、慢性腹泻、厌食、抽动症、水肿等慢性病在儿科疾病中都很常见。中医在进行个体辨证治疗这些慢性疾病方面很有优势,但汤剂煎煮不便,药量大,小儿服用困难,往往导致家长和患儿依从性差,不能完成治疗。配方颗粒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这种情况。配方颗粒无须煎煮,中药配方颗粒智能药房一次性完成21剂药的发放仅需5 min.取药时间和西药一样快捷,服药方法和冲剂类中成药一样方便,药量较汤剂大大减少,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服药的慢性病患儿和家长都较易接受2 .配方颗粒的应用使汤剂变成了个性化的冲剂,更好地体现了中医因人制宜、因病制宜的独特优势。笔者近几年运用配方颗粒治疗较多慢性病患儿,小到12月的婴儿,大至十几岁的青少年,服药的依从性均较传统煎煮汤剂明显提高。对于服药更为困难的患儿,允许在汤剂中加入一定量的甜味矫味剂,患儿接受度明显提高,并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案例1张某,男,2岁1月,2016年1月21日初诊。患儿鼻塞、流涕近2年,曾去北京儿科研究所、北京同仁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鼻炎,曾先后服用多种中成药以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氯雷他定,内舒拿鼻喷剂,有时加用头孢类或阿奇霉素,鼻塞始终未愈,经他人介绍来诊。经查患儿鼻涕黄黏,咳嗽,喉中有痰,平素睡卧不安,纳食尚可,大便干燥,咽红,舌质红、苔白,指纹淡紫。诊断为慢性鼻炎,证属外寒内热、肺郁、肝失调达,治以宣肺散寒、疏肝清热。方予三拗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炙麻黄、炒苦杏仁、桔梗、川芎、前胡、柴胡、黄芩、枳壳、白芷、野菊花、炒莱菔子、知母各3 g,生甘草2 g,配方颗粒,1剂/d,开水冲服,分2次服用。方中炙麻黄、苦杏仁、桔梗、川芎、前胡、白芷宣肺散寒止咳,柴胡、黄芩、野菊花、枳壳、知母清热理肝,甘草调和诸药。患儿服至14剂时,咳嗽停止,喉中无痰,黄涕明显减少,夜卧好转,大便不干,去前胡、枳壳,继服14剂,鼻涕尽消,夜卧安好,食纳、二便调,沉疴彻愈,至今无恙。2 配方颗粒发挥了汤剂在小儿热病中的救急作用小儿腠理不密,皮毛疏松,肺脏娇嫩,脾脏薄弱,各种时邪易于侵袭。邪从鼻入,肺卫受邪,易于发生流行性感冒、麻疹、痄腮、猩红热等时行疾病;邪从口入,脾胃受邪,则易发生腹泻、手足口病、水痘、肝炎等时行疾病。这些时行疾病首先均表现为发热,因此发热可谓小儿第一急症。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若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患儿极易发生变证,甚则危及生命。汤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起效快、疗效好,正所谓汤者,荡也.但是传统中草药煎煮过程繁复,煎煮时间长、利用率低、服用量大。使用配方颗粒,3剂药2 min发药完成,取药后冲入开水,立刻可服。药物无杂质,药效稳定,服用量小,大大缩短了救治时间,满足了患儿随时随地快速用药的要求,可将疾病遏制在萌芽阶段,阻止其发生变证。笔者应用配方颗粒治疗小儿发热性疾病,无论发热初起还是缠绵多日,或热势不高,或热势炽盛,汤剂均有独特疗效。临证多有效验,兹举1例共享。案例2王某,男,3岁,2015年7月12日初诊。主诉:发热5 d.患儿体温持续在3940,口内舌上多处溃烂,有些融合成片,上覆白膜,周围潮红,疼痛流涎,饮食困难,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某医院诊断为疱疹性口炎,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头孢孟多输液治疗3 d,热不减,口痛不能食,大便3 d未行,遂寻中医诊治。中医诊断为口疮,证属湿热毒蕴、中焦枢转不利。治则:清热解毒、化湿通利。处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生石膏各10 g,黄芩、生地黄、厚朴、知母各8 g,车前草、柴胡、淡竹叶各6 g,苍术、黄连、生甘草各3 g.3剂,急取配方颗粒,开水冲服。方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车前草、厚朴、苍术清热利湿,柴胡、黄芩清散、疏解枢机,生石膏、知母、黄连清泄火毒,淡竹叶、生地黄清热除烦,甘草调和诸药。患儿当日服下第2次药后,大便已下,臭秽黏滞,体温顿降至37.5。次日再服,体温正常,口舌痛减,进食增加。第3天口疮明显缩小,饮食、二便如常。第4天嘱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泄余热而愈。3 配方颗粒便捷了中药贴敷疗法在小儿疾病中的应用中药贴敷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可应用于临床各科,方法简便,收效迅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开始运用于临床,历代不断改进和创新,至清代已成熟,出现了吴师机的中药外治专著理瀹骈文,书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医理药理无二,所异者法耳,则神奇变换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扶危救急中叠出不穷。即外治与内治在病因、病机、辨证用药方面是相同的,只是给药方法、吸收途径不同,许多疾病通过皮肤途径给药,同样可以达到口服给药的治疗效果。内病外治法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之一。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联系内外的通道,穴位是营、卫、气、血循环运行在经络中的交汇点。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联系,不仅反映各脏腑生理、病理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而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可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节作用3 .穴位贴敷对人体是一种综合作用,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二者共同发挥整体叠加的治疗作用。神阙即肚脐,为任脉要穴,与督脉命门相应,任、督经气相通,共理人体诸经百脉;脐亦为冲脉循行之地,冲脉为经脉之海,任、督、冲内通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联系全身之经脉,起着调节全身气血、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脐又是胎儿从母体吸取营养物质的通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脐的解剖学特征证明,其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作用较差,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直接与筋膜、腹膜相通,含有丰富的血管,渗透性强,吸收快,有利于药物的穿透吸收。故药物敷脐可弥散穿透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全身效应,达到治疗的目的,甚至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配方颗粒进行穴位贴敷疗法,根据具体病证及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进行敷贴,这种疗法在儿科尤有意义。小儿服药困难,脾胃薄弱,易患吐泻不能食,有时无法口服给药。而小儿皮肤娇嫩,经皮给药极易吸收,又避免损伤脾胃与肝肾。配方颗粒的出现为中药敷贴疗法创造了极大的便利。配方颗粒为极细、均匀、无杂质的颗粒状,根据病情不同,以水、醋、料酒、香油等调成膏,滩涂于胶布贴膜上,贴敷于肚脐及其他相应穴位上即可。配方颗粒不仅免除了过去制作中药贴敷时,需要打碎、研磨饮片成粉的烦琐过程,而且细腻质优、更易吸收、不良刺激少。临床既避免了提前制作而使药效挥发减弱,也不必因为等候制作药膏而延误治疗,即用即制,急、慢性病均可应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诸如咳嗽、哮喘、厌食、呕吐、腹泻、遗尿、尿频等许多急、慢性病患儿屡次使用中药贴敷治疗,无须服药,无痛无创,患儿易于接受。治疗时或取敷脐,或取敷穴,或敷脐配合敷穴,随证而施,极大地拓宽了中药饮片在儿科的应用范围。其作用直接,疗效确切,起效迅速。对于一些既不愿服药或不能服药,又拒绝打针输液的患儿,中药贴敷有时可取得显著功效。4 结语中药配方颗粒是现代科技与传统医药相结合的产物,创新了千百年来中医药的用药模式,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改变了传统中药饮片的种种不便,极大地释放了传统中药饮片的功用。中药配方颗粒应用于临床10余年以来,从最初的一味药单独包装到今天的智能药房,更加方便、快捷、质优、高效。就儿科而言,一方面,因小儿服药困难,中药配方颗粒量少易服,患儿易于接受。笔者在临床中嘱家长用8090的开水冲服,充分搅拌,部分药物仍不能化开时,可小火加热促进其融化。对于服药更为困难的患儿,尽量避免服用味苦的药,如黄连、苦参等;如必须使用,可在汤剂中加入甜味矫味剂,或服药后奖励小儿甜品。最为重要的是,冲服时加水要少,以12口服完即可。另一方面,小儿皮肤娇嫩,经皮给药容易吸收,中药配方颗粒制作的穴位敷贴更有治疗意义。中药配方颗粒改变了传统汤剂在儿科临床应用的局限性,使得中药汤剂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儿科。然而中药配方颗粒也有其局限性。由于中药配方颗粒是提取单味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后直接喷雾干燥制成的颗粒,所以缺少传统中药饮片在合煎过程中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可能会丧失药物在煎煮中的增溶、增效、降毒等作用4 .此外,对于服药困难的患儿来说,有些配方颗粒口感仍欠佳。这些不足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与科研中优化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