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编制说明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7980259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标准是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2019年第2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内市监标准字2019300号)文件要求,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及高危物种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的研究内容起草制定了本标准。2、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3、主要起草人 张璞进、清华、赵利清、木兰、伊风艳、晔薷罕。二、制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迅速,与外界交往便捷、频繁,有意、无意引入的外来种在我们的身边常能见到,对当地生态与环境,以及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虽然一些入侵植物,如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和少花蒺藜草(Cenchrus incertus),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到目前为止,对内蒙古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潜在危害程度没有作过全面、系统的调查。例如,根据文献记载,内蒙古共发现24种入侵植物,事实上申请团队在近几年的野外调查中发现仍有一些入侵植物没有被记录,如三裂豚草(Ambrosia trifida)出现在赤峰市的一些路边,黑麦草(Lolium perenne)出现在锡林郭勒盟,无瓣繁缕(Stellaria apetala)在呼和浩特市周边的路边,荒地,农田中都能看到,这样的入侵种达10余种之多。另外,通过一些学者对我国已发现的外来入侵植物的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发现,适合在内蒙古生长的入侵植物有假苍耳(Iva xanthifolia)、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一年蓬(Erigeron annuus)等,其中假苍耳已经在赤峰市红山区的路边出现,其他物种是否已传入内蒙古还不清楚。因此,内蒙古地区入侵植物种类的本底资料并不清楚,除了黄花刺茄、少花蒺藜草这些破坏性较大的物种之外,是否存在其它具有较高潜在危害的入侵植物还不清楚,而且针对这些已知和未知的高危入侵植物,除了少花蒺藜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提出综合的防控技术。虽然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关注入侵植物,例如,2009年7月2223日,在兴安盟召开了全区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黄花刺茄调查培训班,针对入侵种少花蒺藜草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和防控技术集成,但是由于缺乏上述的系统研究,至今全区对入侵生物防制仍停留在被动的防范上。尽管也有研究对内蒙古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危害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但并没有对它们的分布、危害及其潜在风险作系统评估。因此,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入侵植物的整体状况及其潜在危害仍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鉴于此,我们对内蒙古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入侵现状进行调查,构建适应该区生态与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外来植物入侵的危害程度,为内蒙古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管理和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促进内蒙古构建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三、主要起草过程收集和调查内蒙古各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数据,综合我国已有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评估方法与技术,并充分考虑内蒙古地区的生物地理和经济社会环境特征,建立内蒙古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主要外来植物进行入侵风险评估,认真查阅了标准制定的有关文件,对标准的格式、内容、术语表达方式等进行了深入学习,严格遵循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所规定的标准编写要求和格式起草了“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标准的讨论稿。标准中技术指标是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确定,起草小组成员对标准的讨论稿进行了多次修改形成了本规程的征求意见稿。具体工作如下:1、2015年04月2017年9月,开展资料收集和调研工作;2、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建立内蒙古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收集到的资料和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研究,对主要外来植物进行入侵风险评估; 3、2019年1月2019年4月,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形成内蒙古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标准的工作组讨论稿;4、2019年4月10月,面向生态学、植物学等等方面专家广泛征求意见,汇总各相关部门反馈意见,修改工作组讨论稿,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5、2019年10月2020年1月,征求意见稿进行函评,形成审定稿。6、2020年2月,报批稿报送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备案。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严格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和规章,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与相关的各种基础标准相衔接,遵循了政策性和协调统一性的原则。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1 外来入侵植物现状调查在内蒙古境内,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丁崇明,2011;刘铁志,2013)对内蒙古外来植物进行统计。采用样方法和观察记录两种方法进行调查,样方大小为0.5 m0.5 m,记录地点、生境、物种数、密度、盖度和高度;观察记录的内容包括外来植物的发生地、分布现状、蔓延趋势、危害、清除难易程度等。对有代表性的城市(或旗县)选择4个公园和2条主道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公园中布设东、南、西、北和中心位置共5个调查点,短道路(5 km)每1 km布设一个调查点,每个点10个重复样方;对有代表性的盟市间公路也采用样方法调查,每20 km设置一个调查点,每个点10个重复样方;对于自治区内其他地方随机选择调查点采用观察记录方法进行调查,重点调查农田、人工草地、公园、荒地、道路两旁、居民点等受人为影响较大的生境(图1)。结合相关资料(徐海根等,2004;万方浩等,2012)整理各外来植物的科、属、生物学特征和原产地等信息。图1 内蒙古入侵植物调查地分布示意图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invasive plant investigation in Inner Mongolia主要参考文献:丁崇明. 2011. 鄂尔多斯植物资源.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刘铁志. 2013. 赤峰维管植物检索表.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万方浩, 刘全儒, 谢 明. 2012. 生物入侵: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图鉴. 北京: 科学出版社.徐海根, 强 胜. 2004.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编目.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综合我国已有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评估方法与技术(欧健等,2006;彭宗波等,2013;郑美林等,2013),并充分考虑内蒙古地区的生物地理和经济社会环境特征,建立内蒙古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依据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过程,针对入侵植物在传入、定殖、扩散、危害和防治等各阶段的关键特性,从外来植物的引入途径、环境适生性、生物学特性、扩散能力、入侵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共设立5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并对二级指标进行再一次细化后,分解成29个可操作性更强的三级指标(表1)。评估体系总分为100分,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首先,通过30位生态领域的专家对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根据各个指标重要性的差异,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最后通过比较得出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各指标得分总和为评价得分值,具体赋值情况见表1。表1 内蒙古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Table 1 Risk assessment model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Inner Mongolia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估标准赋分值1 传入风险(12%)1.1引入途径(6%)人为引入可能性(4%)有意引入可能性大4无意引入可能性大2人为引入可能性很小0自然扩散传入可能性(2%)可能性大2可能性很小01.2引入途径管理现状(6%)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6%)列入6未列入32 定殖风险(12%)2.1环境适生性(6%)气候适宜度(4%)适宜度高4适宜度低2对土壤环境的适宜度(贫瘠土地、干旱土地、盐碱土地)(2%)适宜度高2适宜度低12.2自身生物学及生活史特性(6%)种子产量(1%)种子产量大1种子量少0.5无性繁殖能力(2%)具无性繁殖能力2无无性繁殖能力1繁殖期长短(2%)繁殖期较长,花果期大于4个月 2繁殖期短,花果期4个月以内1生活型(1%)一、二年生草本1多年生草本0.53 扩散风险(26%)3.1扩散能力与方式(16%)是否以风力传播(6%)是6否0是否以水流传播(2%)是2否0是否以动物携带传播(4%)是4否0是否以人类及运输媒介传播(4%)是4否03.2分布密度(10%)总体分布范围(4%)4个以上自然地理地理单元都有分布42-4个自然地理地理单元都有分布21个自然地理地理单元有分布1是否能形成单一种群(4%)能形成4不能形成2占据的生境类型(2%)占据3种以上生境类型2占据3种以下生境类型14 危害与影响(38%)4.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资源竞争能力(5%)强5低2化感抑制作用(3%)产生抑制作用3不产生抑制作用0能否高密度占领生境(4%)能4不能2自然杂交能力(2%)具备2不具备0毒性或带刺(1%)具毒性或带刺1不具毒性且不带刺0对本地种或自然群落的威胁(5%)产生威胁5未产生威胁24.2对经济及其它影响(18%)对农、牧业的影响(10%)产生严重影响10产生影响但不严重5不产生影响0对人群健康影响(8%)有害8无害05 防治可行性(12%)5.1防治方法及效果(6%)机械防除可行性(3%)不可行3可行0化学防除可行性(2%)不可行2可行0生物防治可行性(1%)不可行1可行05.2防治成本(6%)防治投入成本(3%)成本高3成本低1防治措施的副作用(3%)有副作用3无副作用0主要参考文献:欧 健, 卢昌义. 2006. 厦门市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学杂志, 25(10): 1240-1244.彭宗波, 蒋 英, 蒋菊生. 2013. 海南岛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学杂志, 32(8): 2029-2034.郑美林, 曹 伟. 2013. 中国东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估.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30(5): 651-656.3 入侵风险等级划分如果分值在60分以上,则风险等级为A级,;如果分值在4060分之间,则风险等级为B级;如果分值在40分以下,则风险等级为C级。4 分级管理对策A级,表明该外来植物入侵风险程度很高,必须加强检疫和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进行控制清除;B级,表明该外来植物存在一定程度的入侵风险,需要加以监控管理;C级,表明该外来植物入侵风险程度较低,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监控管理。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本标准初稿完成后,征求了相关研究机构的多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无任何重大意见分歧。起草小组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形成了最终的征求意见稿。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目前,国内发表了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评价技术规程(LY/T 1960-2011)和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技术(SN/T 2961-2011),本标准综合我国已有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评估方法与技术,并充分考虑内蒙古地区的生物地理和经济社会环境特征,建立适用于内蒙古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体系。内蒙古自治区也无相关的地方标准。本技术规程的制定,为内蒙古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管理和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八、其他应说明的事项。本标准既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建议现阶段将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作为地方标准执行,用于指导和规范内蒙古外来植物入侵风险的评价。九、专家意见采纳与否 专家意见共7条,3条采纳,4条未采纳。专家意见详见表2。表2 专家意见汇总表意 见提出单位/专家采纳不采纳(说明原因)专家进行打分评价的主管因素影响较大,有没更好的评价方法?赋分值得依据是什么?内蒙古农业大学/红梅不采纳。原因:内蒙古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是在综合参考我国已有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评估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内蒙古地区的生物地理和经济社会环境特征建立的,共设立5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并对二级指标进行再一次细化后,分解成29个可操作性更强的三级指标。通过生态领域的专家对三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根据各个指标重要性的差异,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最后通过比较得出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各指标得分总和为评价得分值。因此,为了减少专家打分评价的主观因素影响,我们筛选了30位生态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价和打分,通过综合分析建立的评价体系。1. 表1定制风险指标中“既然没有无性繁殖能力,就不需要赋值。2. 花果期4个月左右,改为花果期4个月以内3. 表1扩散风险中“动物和人类可合并,运输媒介传播不确定较大,可不考虑或放入人类传播。”4. 不要按盟市,按自然地理单元为好。5. 表1扩散风险中“是否能形成单一种群”,是与否的二元指标,选择“否”赋值时最好为0内蒙古大学/梁存柱部分采纳不采纳。原因:1、区别于具有无性繁殖能力的植物,无无性繁殖能力的植物是指具有性繁殖能力的植物,其入侵能力弱于具有无性繁殖能力的植物,因此给予较低赋值。3、人类传播是指人类有意或无意在引种过程中引起的物种传播,而运输媒介传播主要是指可以通过交通运输工具,比如附着车的轮胎上,进行较远距离的传播,二者传播方式与动物携带传播在实际中指征的意义不同。因此,将人类传播与运输媒介传播合并作为一种传播方式进行评价。5、用“是否能形成单一种群”来指征分布密度,选择“否”表示该物种没有形成单一种群,但在群落中作为次优势种或伴生种等存在于群落中,并不是没有,因此,赋予较低分值。 1、1 范围1)“本标准确立了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入侵风险等级划分和分级管理对策。”改为“本标准确立了内蒙古地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入侵风险等级划分和分级管理对策。”;2)“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地区外来植物的评估。”改为“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地区外来植物入侵的风险评估。”;2、“4 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价”改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赵来喜采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