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上传人:千*** 文档编号:7741 上传时间:2016-10-03 格式:DOC 页数:402 大小:6.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2页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2页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 设 方 案 二 九 年 四 月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目概况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咸阳,是 1999年教育部批建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 2008 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教高函 200817号)。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 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号)、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个五年规划纲要(陕政发 200667号)、陕西省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陕西省“十一五”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设想和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建设规划,特制定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 该项目 主要建设内容为“ 511”工程,即 5个重点建设专业与专业群( 5个专业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为非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1 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 1 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项目建设总资金预算为 700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210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配套资金 2100 万元,学院自筹资金 2800 万元。建设 期限 为 2008 年 至 2010年。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目 录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 . 1 1 基础与优势 . 1 2 问题与思考 . 5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 7 1 指导思想 . 7 2 建设思路 . 7 3 建设目标 . 8 第三部分 建设项目方案 . 14 项目一 机 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 14 1 项目简要说明 . 14 2 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 . 14 3 专业现有基础 . 16 4 专业建设目标 . 17 5 专业建设总体思路 . 18 6 专业建设内容 . 19 7 保障措施 . 47 8 专业建设进度与资金投入预算 . 48 项目二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 67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1 项目简要说明 . 67 2 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 . 67 3 专业现有基础 . 69 4 专业建设目标 . 70 5 专业建设总体思路 . 71 6 专业建设内容 . 72 7 保障措施 . 100 8 专业建设进度与资金投入预算 . 101 项目三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 133 1 项目简要说明 . 133 2 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 . 133 3 专业现有基础 . 135 4 专业建设目标 . 136 5 专业建设总体思路 . 138 6 专业建设内容 . 85 7 保障措施 . 171 8 专业建设进度与资金投入预算 . 173 项目四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 202 1 项目简要说明 . 202 2 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 . 202 3 专业现有基础 . 203 4 专业建设目标 . 204 5 专业建设总体思路 . 205 6 专业建设内容 . 206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7 保障措施 . 226 8 专业建设进度与资金投入预算 . 228 项目五 物流管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 252 1 项目简要说明 . 252 2 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 . 252 3 专业现有基础 . 254 4 专业建设目标 . 255 5 专业建设总体思路 . 255 6 专业建设内容 . 146 7 保障措施 . 284 8 专业建设进度与资金投入预算 . 285 项目六 生产性实训基地 (校办实习工厂 )建设方案 . 312 1 项目简要说明 . 312 2 现有基础 . 312 3 建设目标 . 313 4 项目建设总体思路 . 314 5 建设内容 . 314 6 保障措施 . 328 7 项目建设 进度与资金投入预算 . 329 项目七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 337 1 项目简要说明 . 337 2 现有基础 . 337 3 项目建设目标 . 340 4 项目建设总体思路 . 341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5 建设内容 . 341 6 保障措施 . 203 7 建设进度与资金投入预算 . 353 第四部分 资金投入预算 . 360 第五部分 项目建设进度 . 384 第六部分 预期效果 . 388 第七部分 项目管理与保障措施 . 392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1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 1 基础与优势 外部环境优良,提升潜力巨大 实施 “西咸一体化”战略为学院发展提供了良好区位环境 咸阳地处关中,距西安市中心仅 25公里,在陕西省“一线两带”(“一线”指 以陇海铁路陕西段和宝潼高速公路为轴线 ,“ 两带 ” 是指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级关中星火产业带 )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2004年,咸阳、西安联合提出“西咸一体化”战略后,两市经济已经紧密融合在一起。西咸经济圈辐射宝鸡、铜川、渭南及周边县市和小城镇,带动整个关中地区经济全面发展,从而实现西安带动咸阳、咸阳壮大西安、西咸辐射关中、关中带动全省的战略目标。 2008 年,陕西、甘肃两省联合 提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关中 设规划,其中咸阳具有重要地位。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地处咸阳, 是陕西省综合实力 较 强的高职院校之一,建校以来已向社会输送 6 万余名 毕业生,其中 13937 名 为 高职毕业生;近 三 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平均为 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西咸经济圈及国家级“关中 天水经济区”的形成, 将 为 学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陕西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为学院展现了广阔 的 产业前景 陕西 省是国家装备制造业主要基地之一,装备制造业又是陕西省 最重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2 要的支柱产业,全省已形成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 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 258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43,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 700 亿元以上,形成陕汽、西电、西飞等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把陕西 建成我国西部地区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 振兴陕西及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离不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支持。2006年陕西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量达 11万之多 ;到 2010年,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陕西装备制造产业中的应用比例将不断加大,年需培训12000人,新增就业岗位 西省内高职院校中仅我院设有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省内外企业对铸造高技能人才的年需求量约为 2000人,约 2 万名员工急需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数据显示,区域、行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产业前景。 政府大力支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及时出台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等 相关政策,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 落实保障措施。陕西省政府、教育厅及咸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同时在经费预算、项目安排、政策指导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 2005 年学院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中央财政支持的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咸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牵头单位。 办学特色鲜明,校企良性互动 学院创建之初,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定要求,一并建立了校办实习工厂 咸阳机床厂 ,明确了“既出产品、又育人才”和“以产促教、以教促产”的功能定位。目前校办实习工厂已 拥有与学院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规格匹配的产品系列及经营方式,是全国机械行业精密工 具磨床定点生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3 产厂,生产有五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的精密工具磨床,年产量 600 余台,销售占全国同类机床市场份额 40,多个产品远销世界 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提供 25 个工种、 300 个实训岗位,每天可满足 600 名学生从事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经过多年 探索,学院积淀形成了“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和“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 学院以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为依托,构建了“实训室 校内实训基地 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并向校外产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基础训练 仿真演练 实际操练”三级递进的学 生能力培训体系,将“工”、“学”有机结合,使教学从课堂直通车间,让学生逐步提升适应能力,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职业生涯。 学院依托雄厚的行业基础,与企业紧密结合,多层次推进校企合作,合作单位遍布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省内 3大国家级开发区、 8大制造业龙头企业和全国 500 余家机械工业联合会会员企业均与学院建立了形式多样的联系, 6万余名毕业生就业岗位和服务领域为学院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搭建了不断拓展的桥梁。目前拥有校外实习基地 89个,并以此为纽带,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开发教材,企 业提供部分教师和仪器设备、场所及教学软件,学院为企业提供科研与技术服务、员工培训,形成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动态运行、有序发展”的合作模式,基本实现了产业与教育的异质融通,发挥了较强的协同效应。 突出教学改革,强化素质教育 学院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加大公共选修课开设比重,分层指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内在潜能,较好地解决了基础差异和个性发展矛盾。通过多年探索,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形成“国家、省级、院级”三级教改专业建设体系,其中国家精品专业 1 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 2 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 3 个,省级重 点建设专业 2 个 ,院级重点专业 5 个;以“国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4 家、省级、院级”三级教改专业为轴心促进专业建设 ;丰富和发展“工学结合”内涵和形式,衍生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符合学院实际的教学模式;推行教学管理运行与质量监控“两条线”,形成“管理与协调、组织与实施、监控与评价”三者彼此独立、相互协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基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新模式。 学院坚持把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养成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美育与智育相融并进”已成为学院办学中的文化理念。在 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成绩显著,受到了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和教育部有关领导称赞。通过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多形式、全方位地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 炼和竞赛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院 设有 “艺术教育中心”,建立了多个艺术教育训练设施,校园文化有声有色。 社会高度认可,行业地位突出 由于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院的社会知名度也 越来越高,连年保持“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态势。 2005 录取新生报到率分别为 近三年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平均为 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高等院校就业先进单位” ,其中 2007 届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为 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在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陕汽等企业,我院毕业生在生产一线 和 管理岗位上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为 优秀率为 我院在装备制造业高职教育中地位突出,现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机械制造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5 长单位等;校办实习工厂是国家工具磨床、多用磨床、卡规磨床机床标准制定单位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磨床分会副理事长单位。校内建有陕西省机械工业专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近三年先后为企业培训 2170余名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 5339名;带动和辐射周边 12所高职院校和 18家厂矿企业,实现了对学生、在职和下岗职工、农民工进行技能和 再就业、岗前培训。 2 问题与思考 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是 我院 适应新形势、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摸索新路子、创造新优势、谋求新发展的绝好机遇, 也 是我们深化改革、再度振兴的关键战役。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院在自身建设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 1) 办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和 课程体系仍需进一步探索 近年来,我院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层次不高、深度不够,尚待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新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完善 ;构建以装备制造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学习性工作任务、实际工作任务、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中的探索尚需进一步深入,相应管理制度也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 2) 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我院全国有影响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团队数量少,培育名师、打造团队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对于一个在区位上处于西北落后地区的高职院校而言,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引进、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参与学院教学工作的机制有待完善,政策上需要支持。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6 ( 3) 实习实训基地 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院虽然已经形成“实训室 校内实训基地 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并向校外产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按照国家对示范性院校的要求,学院现有实验、实训教学场所及校办实习工厂硬件条件还不能充分满足教学要求,基础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 另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也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精力。 ( 4) 社会服务 能力 需进一步提升 在对口支援、技术服务、企业员工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我院近年来已取得一 些 成绩。但进一步利用已有教学资源、科技资源服务行业企业、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社会弱势群体 及提升学院 社会服务功能也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国家示范 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7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教高 200614号、教高 200616号文件要求, 结合 陕西省及西安市、咸阳市“ 十一五 ” 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坚定不移地走“集约型、内涵式、开放性、精品化”发展之路 ; 坚持“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办学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以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为核心,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为陕西省、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现代装备制造企业 培养品德高尚、 身心健康、 动手能力 与 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做出更大贡献。 2 建设思路 紧紧围绕陕西支柱产业 现代装备制造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 等装备制造企业合作,通过开放办学、企业深度参与,创新具有装备制造行业特色的“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瞄准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开发、建设专业,并以重点专业建设为轴心,以点带面,实现专业建设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构建基于装备制造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一 批以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教材和课件;实施“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等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建立校企“互派式”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打造一支“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与企业共建“教、学、做”一体化的生产性、开放式、共享型实习实训基地;利用学院深厚行业基础和在职教领域的影响力,牵头组建陕西 国家示范 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8 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促使产教协同效益最大化,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3 建设目标 三年内,通过 实施 “ 511 工程 ” ,完成 5 个重点专业 与专业群 、 1 个生产性实训基地、 1 个共享型专 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任务。建成至少 28 门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其中 9 门达到省级以上精品课程验收标准; 新增 22 名专业带头人、 新增 骨干教师 86 名 , 新增“双师素质”教师 80 名 , 兼职教师队伍将新增 155 名; 新建、改建 23 个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 、 训岗位由 300个增加到 460 个,新开发 29 家以上校外实习基地 ; 面向社会 完成 近 3500人次 /年的技术技能培训、 360 人次 /年的 师资 培训、 260 人(次) /年的相关院校实践教学任务。 经过三年建设,建立 起 “校企联动”的可持续 发展机制,形成可供借鉴的经验;建成西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技艺型劳动者培训基地、职教师资素质提升基地、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重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方面取得质的飞跃,将学院建成行业领先、西北一流、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陕西省示范性院校建设工程中发挥示范作用,引领西北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建设五个具有鲜明特色的重点专业 国家示范 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9 按照“面向产业、服务区域、发挥优势、协调发展”的思路,围绕装备制造业职 业岗位(群)新变化、新要求,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五个与经济社会结合紧密、人才需求量大、特色鲜明、基础条件好、影响力强的专业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同类专业的示范田和排头兵,辐射带动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供用电技术等 17个专业快速发展。 具体内容见表 1。 表 1 重点建设专业 与 专业群 及其面向的 支柱产业 重点建设专业 辐射专业 面向支柱产业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数控技术 、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模 具设计与制造 面向西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中的机械制造行业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检测技术及应用 、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面向西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中的热加工行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 供用电技术 、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 应用电子技术 面向西北地区机床制造及开关、电源设备制造业 非中央财政 支持 重点建设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软件技术 、 计算机信息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面向西北地区信息技术产业 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 市场营销 、 连锁经营管理 、 国际贸易实务 面向西北地区现代物流业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示范 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10 通 过打开时间壁垒 实现教学过程开放性、打开空间壁垒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打开课程壁垒 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综合化、打开人员壁垒 促进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建设、打开校企壁垒 促进产学合作,深入推进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简称“工学六融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按其内在要求制定 并 实施各专业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深入 相关企业开展调研,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根据职业领域成长规律,进行学习领域转换及学习情境设计。在行业、企业、教育专家指导下,实施“ 岗位 职业标准建设”、“课程标准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特色教材建设”四项计划,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以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教材和课件。围绕五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到 2010年底,建成至少 28门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其中 9门达到省级 以上 精品课程验收标准。及时总结提炼示范性 院校 建设 和教学改革成果,到 2010 年底,编写 17 本工学结合、特色鲜明、适应性强的校本教材 , 开发与之配套、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精品课件 20套 , 正式出版特色教材 20本。 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以德为先、崇尚技术、培育名师、打造团队”理念,依托我院生产性实训基地、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及与我院深度融合的企业,围绕“提升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建设重点,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计划。 国家示范 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11 在重点专业中实行“双带头人”机制。聘请装备制造行业领军人物为“银领教授 ” 担当 兼职带头人,发挥其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和熟悉岗位能力需求的优势,在制定 岗位 职业标准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企业兼职、国内外培训等,将校内专业带头人培养成为“白领技师”,在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并 成为区域同类教育行业中具有影响的“领航人”。 在优质 专业 核心课程建设团队中实行“双骨干教师”机制。聘请企业技术 与 管理骨干和 能工巧匠担当“兼职骨干教师”,发挥其 技艺精湛 的优势,在实训教学、实训教材开发、项目案例实施、实训教学手段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采用下企业锻炼、国内外培训,加大校内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使其在 教学、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成为中坚力量。 继承 我院 “专业教师进车间、工厂技师进课堂”优良传统,通过 校企双向兼职, 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项目,帮助企业技术改造,开展技术服务和咨询,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方式,提高专兼职教师的双师素质 ; 与高校、行业企业合作建立由教学名师、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构成 近 五百 人 的 兼职教师资源库,每年从中聘任优秀人员承担教学任务,打造优质兼职教师 队伍 。 建设期内,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 新增 22名专业带头人 、 86名骨干教师、 80 名 双师素质教师 和 155 名 兼职教师;校办实习工厂培养双师型、双师素质教师和能工巧匠型实训指导教师 180人。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紧扣“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办学特色,优化重组原有校内实训资源,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新建实训基地,加大教学硬件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实训室 校内实训基地 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并向校外实习基地和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训练体系。 国家示范 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12 围绕五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新建、改建 23个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验实训室,促使各专业实训设施相对 集中、形成体系,组建五个融“教学、科研、生产、培训、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实训基地,实现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拓展技能训练功能。 改扩建 平方米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实训厂房 , 购置 8 大类、 18个品种、 20 台套设备 , 进一步扩大生产性实训规模,使实训岗位由 300 个增加到 460个,所有重点建设专业和专业群的生产性实训均得以有效保障,实现专业一般技能训练 与 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功能。 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原则,继续与更多装备水平优良、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科学规范、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新开发 29家以上可 以深度合作、能够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实现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功能。 加强 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 校内实训基地通过不断规范、完善和创新教学运行模式,开发制订实习标准、实训教材、实训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和实训考核标准等,开展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建成保障工学结合要求的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创新校企实习实训合作模式,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使双方由松散型合作发展 为 稳定的合作 伙伴 ,逐步实现校企融合、共同办学,使 校外 实训基地 建设进入 可持续发展的 轨道 。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继续与地 方政府、行业企业深度合作,针对劳务输出、人员转岗、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需求,在机械加工、数控加工、电子装配 、计算机技术应用 等方面进行技术技能培训, 培训规模 达到近 3500人次 /年。 充分发挥我院“中央财政支持的陕西省职业教育咸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牵头单位的作用,到 2010 年,在原有 12 所对口支援院校的基础上, 国家示范 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13 新增 2 所对口支援院校,同时继续加强与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合作,利用实践教学资源优势,承担相关院校的实践教学任务,达到260人(次) /年的规模。 积极与省教育厅合作,组建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 团。继续建好“陕西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承担陕西省及西北地区职业 院校 机电类师资队伍培训任务,培训 规模达到 近 360人(次) /每年。 充分发挥校办实习工厂精密工具磨床系列产品及数控球笼窗口铣床、数控螺旋槽工具磨床等多轴联动数控机床的技术、市场优势,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 , 综合实力和经营水平再上新台阶。 学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人文环境,在 引领 社区文化 中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继续与社区组织合作,开放校内各种文体设施,开展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贡献。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共享型专业 教学资源库包括 学院数据中心与 网络基础平台、网络教学平台、 课程中心、资源管理平台和图文信息中心 ,并积极引进国内外相关行业资源,通过网络基础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根据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原则,整合以五个重点专业为主体的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内容体系完整、设计科学规范、使用方便快捷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对现有校园网软硬件资源进行升级改造,建立学校信息化标准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应用系统,促进主动式、协作式、自主型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推广教学改革成果。 国家示范 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14 第三部分 建设 项目方案 项目一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 : 田锋社 1 项目简要说明 本专业是由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建设 期限 为三年;辐射、带动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等 4 个专业为核心的机械类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本项目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机械制造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五个方面入手,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成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机械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资金 1258万元,其中中央财 政投入资金 77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资金385万元,学院自筹资金 103万元。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实验实训设备购置的经费为 384万元( ;用于师资队伍建设 114万元( ,其中,用于兼职教师聘任 5%);地方财政和自筹资金用于本专业聘任兼职教师的资金 55万元。 2 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 专业建设环境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陕西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经过近几年更新改造投资,我省装备工业生产设备与技术水平有了巨大 提高,目前已经形成十大装备制造业优势企业群。据统计, 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723 家,总资产 元,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元,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产值和收入的 国家示范 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15 到 201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 2000亿元和 700 亿元,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多年来, 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在陕西汉川机床有限公司、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秦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中联 重 科集团公司等 一些著名装备制造企业都 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近年来,该专业每年 输送 400 多名高职毕业生,大部分在我省乃至西北地区一些重要的装备制造企业从事工艺实施有关工作。因此 , 陕西省机械制造行业快速发展为本专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面向工业企业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实施,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机械制造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更新改造和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人才需求状况 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必然引发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毕业生成为行业发展的生力军。据统 计, 2006 年陕西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量达 11万之多,是人才需求数量最多的一个专业领域。从需求的文化程度来看,大专学历的求职倍率较高;从需求的技术等级来看,高级工和高级技师求职倍率较高。根据近三年来我院对秦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 集团公司 等西北地区 39家装备制造企业调查显示:生产车间一线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人数仅占 2%左右,工程技术人员只占企业总人数 9%;企业迫切需要大批“懂理论、会操作、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出现了“断层”、“断档”现象,已严 重制约了产品向高技术方向的发展。从事制造业生产一线,解决关键性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的高技能人才仍将是最紧缺人才。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在过去就曾经为陕西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机床制造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陕西汉川机床有限公司、宝 国家示范 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16 鸡石油机械制造责任有限公司 、秦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很多分厂的厂长或副厂长都是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全公司有多名中层干部、技术骨干也来自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因此,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水平,加快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对提升陕西、西北乃至全 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 专业现有基础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32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12 人、高级工程师 3人、中级职称 8人、硕士研究生 13人、专任实训指导教师 9人,另有企业兼职教师 13人。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均具有双师素质任职资格。多年来,本专业一直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和兼职教师聘任;目前,本专业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比例较高,已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专兼结 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 71 篇,其中核心期刊 32 篇;编写教材 21 本,其中主编 12 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4本,此外还自编校本特色教材 11 本;共承担教研项目 6项 、 科研项目 13项,其中省级教、科研项目 6项,教、科研工作业绩突出。 实验实训条件 经过 58年建设,特别是世行贷款、日元贷款的投入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区域性实训基地建设,本专业实验实训条件有了明显改观,基本适应目前教学要求。目前本专业拥有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工艺工装、机械 控系统维护与维修等 11个专 业实训室,设备仪器总值 458万元;同时拥 国家示范 性高等职业院校 建设方案 17 有车、钳、铣、磨等常规机加工实训室,实训室中有各类常规加工设备 57台;还拥有以生产型数控机床及精密检测设备为主体的数控技术实训室,实训室设备总值 1400余万元。另外,学院拥有校内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校办实习工厂,拥有各类机械加工设备 452台(套),可接纳本专业及专业群学生顶岗实习。 在拥有雄厚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本专业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秦川机床股份公司等企业合作,建有 8个校外实训基地。 目前已 基本形成了“实训室 校内实训基地 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并向校外产业基地和 实训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与学生能力训练体系。 招生与就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制以高中后三年制为主,同时面向社会开办成人函授教育和培训服务,全日制在校生 1200余名。 近三年来,本专业不论是在我省 、 还是在我院的报考率、就业率均居前列。 2005至 2007年招生第一志愿报考率分别为 三年一次性就业率分别为 4 专业建设目标 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