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D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7417028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D卷 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是(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布卢姆D.施太伦2、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憤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这种德肓方法是( )。A.说服教肓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自我修养法3、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 )。A、娱乐与竞技性B、普及性与文化性C、教育性与基础性D、全体性与全面性4、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这种记忆现象是(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 D.内隐记忆 5、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这提供这说明中学生心里发展具有( )。A.平衡性 B.独女性C.闭锁性 D.动荡性6、上学路上,徐燕看到一个同学正艰难的推着一位生轮相的老人上斜坡路,地非常激动。这种道德情感属于( )。A.动作性道德情体猃B.形象性道德情感C.想象性道德情感D.沦落性道德情感7、盂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盂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A.情感枯竭 B.去人性化C.成就感低 D.知识枯竭8、柏克赫斯特创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B设计教学法C分组教学D特朗普制9、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理论,食物引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A中性反射B条件反射C无条件反射D操作反射10、关于新课程理念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小学阶段以分科为主,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为主B、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C、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D、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11、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A、课程目标B、课程实施C、教学任务D、课程评价12、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 )。A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考得高分数B促进学生获得与理解新知识C促进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D促进教师能够设计出优秀的课程13、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 )。A、以学生为本B、以学校为本C、以知识为本D、以成绩为本14、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语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15、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B、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6、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17、( )是指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相互补充和修正,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A探究学习B支架式教学C情境教学D合作学习18、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卢梭19、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 D.精加工策略20、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 )。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21、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限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2、学习迁移是学校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3、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4、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总算积极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2、简述自我效能感及其功能。3、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 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 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 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 “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请运用有关教学原则对此材料进行分析评价。2、初一(2)班学生李小刚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极差,各科考试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数学考试,他一道数学题答不上来,就在试卷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青难道你把我当着一个无用的人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数学老师阅卷时,看到这份无标点,别字连篇,字迹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气的把李小刚叫到办公室,交给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师,梁老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直接训斥李小刚,而是耐心的帮助李小刚在他的“杰作”上加上了标点,改了错别字,重新组织了那段话。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的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握当作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然后,梁老师让李小刚读了这段话,赞叹道:“这是诗,一首很好的诗啊!听到这句话,李小刚感到很诧异,梁老师接着说:“诗贵形象,你的这首诗很形象,诗言情,诗言意,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不甘与零分为伍的人。”“这是诗?我也能写诗?”没想到梁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会如此的评价他,李小刚非常感动。从此,在梁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李小刚驱散了心中的阴霾,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端正了学习的态度。两年后,李小刚顺利的考上了高中。问题:(1)梁老师成功的运用了哪一种教育原则?(2)结合材料,阐述贯彻其原则的基本要求。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A2、D3、C4、B5、B6、B7、B8、【答案】A9、C10、答案:A11、答案:B12、C13、答案:A14、D15、答案:D16、C17、D18、C19、D20、【答案】D。解析:个案调查法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采用各种方法,广泛系统地收集有效、完整的资料,从而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方法。21、D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答案】错误。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因此,并不是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2、【参考答案】。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如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对学习起促进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对学习起干扰、阻碍的消极作用。由此,笼统地说学习迁移对学习新知识起促进作用是不准确的。 3、此说法是正确的。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4、【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因此题干的描述是错误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而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有四个方面的表现: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内化学说,维果斯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具体地说,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宣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决定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等。3、(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人们需要的、感兴趣的东西遗忘得较慢,而人们不需要的、不感兴趣的东西遗忘得较快。(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形象性的材料、有意义的语义材料,特别是诗歌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材料的数量越大,刚识记后遗忘就越多。(3)学习程度。如果学习达到刚刚能够掌握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就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要比刚能背诵的记忆效果要好。当然过度学习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造成精力和时间上的浪费。(4)材料序列对遗忘也会产生影响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正确答案:(1) 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启发性教学原则。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 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材料中,这位教师在第一堂课中提出的问题:“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出现了课堂“冷场”的局面,这是由于没有 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在教学反思后的第二堂课上,学生们能够紧跟问题思考,最后“纷纷举手并给出自己的答案”,这说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成功地调动了起来,证 明教师的启发有了效果。 (2)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循序渐进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 得到充分的发展。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材料中,第一堂课中教师的问 题之所以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正是因为他直接把难题摆了出来,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导致的;改进后的第二堂课中,教师先问了容易的问题,学生们做出回答 之后再一步步地引导到目标问题。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们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教师的问题。 (3)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 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 识的能力。材料中的教师在第一堂课中的问题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是因为“强项”这个词被单独拿出来直接让学生解释,学生无法联系已有的经验。而到了第二 堂课,教师先问了“你们的强项是什么?”当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强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刚才说的“强项”是什么意思。这成功地让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 起来,因此,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接下来也就可以与课文原意对比了,本节课最终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1.梁老师成功运用了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该原则是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的内在的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材料中梁老师不仅帮李小刚纠正了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体现了科学性,同时鼓励他、帮助他,让他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体现了教育性。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