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题B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7085725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题B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题B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题B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小学教师职业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题B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一个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不能辨別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成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2、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3、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 )。A.有教无类B.道法自然C.绝圣弃智D.以吏为师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 文化传承功能 B 文化创造功能 C 文化更新功能 D 文化传播功能5、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A.尝试与顿悟B.同化与顺应C.平衡与守恒D.刺激与反应6、李老师为研究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需要收集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 )。A教育论文B教育年鉴C教育辞书D教育著作7、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A.依赖性B.向师性C.接受性D.可塑性8、“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9、“同学们,每到春天校园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花儿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学习下面这一课。”张老师所运用的导课方式属于( )。A.设疑导入 B.温故导入 C.释题导入 D.故事导入10、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能够促使师生员工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自觉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努力,这主要体现了学校文化的( )。A、激励功能 B、凝聚功能 C、约束功能 D、教化功能11、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的教育。 A.政治立场和观点 B.政治思想品质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D.品德 12、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A.自愿性B.强制性C.规范性D.随意性13、晓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绝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 )。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消退法 D.合理情绪治疗法14、儿童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 )。A.注意B.感知觉C.思维D.记忆15、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教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教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A.单向性B.双向性C.多向性D.成员性16、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揭示教育现象,讲故事方式。教育教学实践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其背后的教育意义。这种教育研究方法是( )A、经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17、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求同存异18、上课时小明和小红都没有回答出老师的提问,王老师直接批评了聪明外向但不认真思考的小明,对内向胆小的小红则耐心启发。她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创造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势利导原则19、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这一比喻运用到教学上,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20、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2、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的基本概念。3、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在一次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中,有位教师用猜物游戏教学水果类生词和句型“Id like a/an”。该教师手拿书包对学生说:Look,I have a new bag.Guess,whats in the bag?学生猜出了几种水果(banana,apple,orange)后再让学生运用句型“Id like a/an”表达。问题:上述课堂教学游戏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吗?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该如何设计游戏。2、刘老师教学第一场雪时,运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学生在质疑时,她就说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她就说:“老师仿佛罝身于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好,她便说:“老师也被感染了,想美美的读一读。”大家读得不好时,她首先肯定“读得不错”,然后提出希望:“要是能将嗬读得不仅能表现出惊讶,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感觉来,就更棒了!” 问题: (1)评析刘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2)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论。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请列出在数学“统计与概率”学习时涉及到的三种统计图,分析三种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若指导高年级段学生学习,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D2、A3、A4、D5、B6、B7、B8、B9、A10、A11、D12、A13、D14、B15、C16、D17、【解析】B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18、B19、【解析】B。陶行知的比喻用在教学中,是指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原则。20、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 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 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2、答案如下:(1)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2)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3、答案如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1)双轨制。以欧洲国家为代表,把学校分成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由小学到大学的普通学校,另一轨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由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该类型学制不利于教育的普及。(2)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由小学一直到大学,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 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教育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3)分支制。以前苏联为代表,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也被称为中间型学制或“Y”型学制。(4)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我认为上述课堂游戏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该游戏比较适合学习生词,却不适合学习“Id like a/an”句型。课堂教学游戏是情境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模拟。游戏能使枯燥的英语句型操练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将游戏恰当地引入课堂,并充分发挥教学游戏的作用。为了能使英语教学游戏真正发挥其功能,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游戏设计要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上开展英语教学也正是为了借助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的特点,老师设计的游戏还应具有新颖性和竞争性,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例如:“鹦鹉学舌”传话游戏比赛,要看哪个小组将信息传递得又快又准确;再如“听辨”游戏、“听述描图”游戏以及“想一想”、“猜一猜”游戏,对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都是很有利的。(2)游戏的规则要明确,具有激励性和可控制性为了能使英语游戏收到实效,游戏规则一定要明确。老师作为游戏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游戏前应把游戏的规则和要求向学生介绍清楚,要克服边做游戏边不断补充要求的现象。因为学生如果不明确知道游戏意图,会觉得无所适从,会对游戏失去兴趣。另外.要注意游戏的激励性和可控制性,尤其像“猜一猜”类的游戏,开展游戏是为了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运用所学的语言,而不是注重猜或玩。因此,教师应对“猜一猜”类的游戏确定范围。例如,让学生猜“What is hisjob?”时,可以预先告诉学生所猜的职业范围是“teach-er,doctor,driver,engineer”并要求学生问得快和猜得快。为了使游戏活动活泼有序,在游戏活动的规则方面老师还可以提出一些课堂纪律方面的要求。除此之外,游戏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例如:在“Tbuch your”游戏中,可以让一个学生或一个小组的学生到讲台前,教师在其背后做动作(如摸头),让其他的同学发号指令:“Touch your head”。站在讲台前的同学按指令来做相应的动作。这种游戏宜先慢后快。(3)游戏的内容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游戏中愉悦身心,还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使游戏为语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服务。例如上述案例中,教师可事先准备几张字条(字条上分别写有“Id like a/an ba-nana/apple/orange”等句子),然后对每组的第一个学生耳语一句,并让他/她持有纸条;教师让学生一个接一个悄悄地把话传下去,每组的最后一位学生向全班大声汇报悄悄话的内容。这样的游戏才能达到学会“Id like a/an”的教学目标。(4)游戏的安排要注意适时性和渐进性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活泼好动,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语言技能的训练适时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游戏,这样不仅能使游戏有效地为教学活动服务,同时又能消除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产生的疲惫。如果老师在一节课上围绕某一个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技能展开多个教学游戏,一定要注意游戏内容和要求的渐进性,即体现由易到难的原则。例如在四年级的时候有一课是学习水果类的单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含有这几种水果的图片,做“Look,listen and point”的游戏;然后再做“Look,listen and number”游戏;接着做“Look,listen andsay”游戏;最后做“Look,listen and write”游戏。总之,游戏就从听入手,逐步扩展到说、读和写。这样,既能扩大学生语言的输入量,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和脑等多种器官。这样,学生的各种语言技能不仅在游戏中得到扎实有序的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提高。2、答案如下:(1)刘老师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改”的相关理念,符合“新课改”的评价理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值得我们学习。首先,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材料中,刘老师一直在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和成长。其次,刘老师在评价中体现了“新课改”中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材料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或者学生在朗读中的不当之处,李老师采取了发展取向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不断改正,不断发展。(2)“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以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三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联系和区别: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特点: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折线统计图:用几条线段连接的折线来表示数据的图形。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特点:用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简单的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描述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将实际数据录入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3)一、导入新课,活动1 出示情境图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以及表格。提问: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能否将表格填写完整?追问:怎样将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更加直观地表示出来?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统计食物摄入量和平衡膳食宝塔图,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二、探求新知追问:说说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的意思?如果你选择,你会用什么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怎样将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更加直观地表示出来?要求学生观察表格和条形统计图,独立思考,尝试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完成的同学,同学之间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代表展示结果,展示扇形统计图进行讲解。提问:图表中,整个圆代表什么?每个扇形代表什么?用这个统计图有什么好处?大小和什么有关?总结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其中圆形表示总数,扇形代表各部分数量,扇形的大小取决于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各种食物摄入量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各种食物摄入量与总摄入量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总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三、应用新知将老师提供的牛奶的营养成分表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并说一说,从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扇形统计图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是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对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分析,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四、小结作业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你对它产生了哪些了解?作业:做小调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为下节课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素材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