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预防 PPT课件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7039351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预防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医院感染预防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医院感染预防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通辽职业学院护理系张秀英 1 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WHO提出 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清洁 消毒 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 第一节医院感染 3 目的要求 了解 1 医院感染的类型 熟悉 1 医院感染的概念 2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掌握 1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 清洁 消毒 灭菌的概念3 物理消毒灭菌法 4 医院感染现状 据WHO调查 全球平均医院感染率为8 7 各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波动在 如美国为 英国为 日本为 具报道我国普通医院的感染率为5 22 37家大学附属医院的医院感染率为6 25 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室有各类型的ICU 新生儿病房 危重病人抢救室 神经外科病房 烧伤科 心胸外科 呼吸病房 血液病房和肾病病房等 5 医院感染现状 医院感染发病率教学医院高于非教学医院 这主要是由于级别高的医院 教学医院与大医院收治的病人病情重 病种复杂 有较多的危险因素和插入性操作等所致 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病死率为62 6 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患者 各种侵入性操作 环境 药物使用 医务人员因素 消毒液 浓度 6 近几年我国发生的几起有代表性的医院感染事件 7 一 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一 医院感染的概念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医院工作者 包括 1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2 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不包括 1 入院前已开始的感染 2 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8 一 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二 医院感染的分类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分类全身各个系统 部位发生的感染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内源性感染 外援性感染 9 二 医院感染的分类 外源性感染 交叉感染 病原体来自病人以外 其他病人 医务人员 外环境等 内源性感染 自身感染 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内或体表 多见于病人抵抗力下降 免疫功能受损等 10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个体抵抗力下降 免疫功能受损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抗生素滥用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 11 二 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12 感染源 感染源是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 繁殖及排出的场所或宿主 人或动物 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菌携带者 病人自身正常菌群 医务人员 医院环境及其他方面 感染 微生物的数目 该微生物的毒性宿主抵抗力 13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微生物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通路或方式 1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 如母婴间疱疹病毒等间接接触 有媒介传递 如医务人员的手 穿刺 导尿 插管等侵入性操作 2 空气传播 飞沫 飞沫核 菌尘 14 传播途径 3 生物媒介传播4 共同媒介传播水源传播饮食传播注射 输血 输液传播 15 易感人群 易感宿主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1 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2 侵入性诊断治疗的病人3 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5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6 老 幼及营养不良者 16 三 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 加强三级监控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依法管理医院感染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阻断感染链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 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采取行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17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 1 定期参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2 掌握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3 加强手的清洁与消毒 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操作规程4 掌握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原则 作到合理使用5 加强自我防护6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或疑似病例 及时检查 控制蔓延 并及时向上报告 18 医院感染研究展望 1 新病原体的出现与发现2 减少新耐药菌株的出现3 消毒灭菌新方法 新药物的研制4 医院感染控制中计算机的应用5 加强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检测 19 第二节清洁消毒灭菌 20 一 概念 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 尘埃和有机物 目的 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并非杀灭微生物 21 一 概念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22 一 概念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 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 以及细菌芽胞的过程 23 二 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 24 二 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方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 光照消毒法 微波消毒灭菌法 电离辐射灭菌法 过滤除菌 25 热力消毒灭菌法 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 核酸 细胞膜 细胞壁 从而导致其死亡 干热法 燃烧法 干烤法湿热法 煮沸消毒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低温蒸汽法 流通蒸汽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26 物理消毒灭菌法 干热消毒法和湿热消毒法效果比较 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导热速度慢快穿透力弱强消毒时间长短所需温度高低破坏性大小 27 干热法 燃烧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特点 简单 迅速 彻底 破坏性大适用 耐高温或不需保存的物品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不可在火焰未熄灭时添加乙醇或人离开 不能在木板或木架上燃烧 贵重器械及锐利刀剪禁用此法 不得将引燃物扔入消毒的容器中 28 干热法 干烤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适用 耐高热 不耐湿的物品消毒 箱温120 140 时间10 20min灭菌 箱温180 时间20 30min 29 湿热法 煮沸消毒法 适用于 耐湿 耐高温的物品 如金属 搪瓷 玻璃和橡胶类等 方法 物品洗净全部浸没在水中 消毒时间是水沸后开始计时 中途加入物品应在水第二次沸腾后重新计时 物理消毒灭菌法 30 湿热法 煮沸消毒法 注意事项 煮沸消毒前 物品要刷洗干净 物品放置要合理 各面要与水充分接触 根据物品性质决定放入水的时间及消毒时间 玻璃 金属及搪瓷类物品冷水放入 消毒时间10 15分钟 橡胶类物品纱布包好 水沸后放入 消毒时间5 10分钟 物理消毒灭菌法 31 湿热法 煮沸消毒法 注意事项 水的沸点受气压影响 海拔高 水的沸点低 需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中途加入物品 应重新计算消毒时间 水中加碳酸氢钠 可提高沸点 增强杀菌作用 还有去污防锈作用 消毒后应将物品及时取出 置于无菌容器内 物理消毒灭菌法 32 湿热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主要利用高压饱和蒸汽的高热所释放的潜热灭菌 潜热 是指当1g100 C水蒸汽变成1g100 C的水时 释放出2255J的热能 适用范围 耐高温 耐高压 耐潮湿的物品如各类器械 敷料 搪瓷 橡胶 玻璃制品及溶液 物理消毒灭菌法 33 湿热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分类 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 102 97kPa温度 121 C时间 15 30分钟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 205 8kPa温度 132 C时间 5 10分钟 物理消毒灭菌法 34 湿热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注意事项 器械或物品灭菌前必须清洗干净并擦干或晾干 包装不宜过大过紧 体积不超过30cm 30cm 25cm 盛装物品的容器应有孔 无孔容器必需将容器盖打开 以利蒸汽流通 物理消毒灭菌法 35 压力蒸汽灭菌法 注意事项 灭菌包放置合理 各包之间留有空隙 布类物品放于金属 搪瓷类物品之上 被灭菌物品待干燥后取出 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物理消毒灭菌法 36 灭菌效果监测 物理监测法生物监测法化学检测法常用3M压力灭菌指示胶带法 37 低温蒸汽消毒法 适用于 不耐高热的物品 如内镜 塑料制品 橡胶制品等的消毒 注意 控制其温度在73 80 持续10 15min进行消毒 物理消毒灭菌法 38 流通蒸汽消毒法 适用于食具 便器的消毒处理消毒时间 15 30min 要求 100 C的水蒸汽 物理消毒灭菌法 39 光照消毒法 又称辐射消毒 主要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 使菌体蛋白质发生光解 变性而致细菌死亡 日光曝晒法紫外线灯管消毒法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40 光照消毒法 日光暴晒法床垫 毛毯 衣服 书籍等物品的消毒 方法 将物品放在直射阳光下曝晒6h 定时翻动 使物品各面均能受到日光照射 物理消毒灭菌法 41 光照消毒法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消毒使用的是C波紫外线 其波长范围为200 275nm 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250 270nm 常用的紫外线灯管15W 20W 30W 40W 物理消毒灭菌法 42 光照消毒法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杀菌机制 促进微生物的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 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 使菌体蛋白光解变性 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 使氧化能力丧失 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物理消毒灭菌法 43 光照消毒法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空气消毒每10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支 有效距离不超过2m 消毒时间为30 60min 物品消毒有效距离为25 60cm 消毒时间为20 30min 消毒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 使其表面受到直接照射 物理消毒灭菌法 44 光照消毒法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注意 紫外线及产生的臭氧对人体不利 注意保护病人及自己 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为20 40 适宜湿度为40 60 紫外线的消毒时间须从灯亮5 7min后开始计时 关灯后 如需再开启 应间歇3 4min 物理消毒灭菌法 45 光照消毒法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注意 保持灯管清洁 定时检测 以保证灯管照射强度不低于70 W cm2或记录使用时间 凡使用时间超过1000h 需更换灯管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物理消毒灭菌法 46 光照消毒法 臭氧灭菌灯消毒法原理 臭氧发生器在电场的作用下 将空气中的氧气转换成高浓度的臭氧 依靠强大的氧化作用杀菌 主要用于 空气消毒 医院污水和诊疗用水的消毒 物品表面消毒 物理消毒灭菌法 47 光照消毒法 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注意 空气消毒时 人员必需离开 待消毒结束20 30min后方可进入 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 对多种物品都有损坏 温湿度 有机物 pH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臭氧的杀菌作用 物理消毒灭菌法 48 微波消毒灭菌法 原理 在电磁波的高频交流电场中 物品中的极性分子发生极化进行高速运动 频繁改变方向和相互摩擦 温度迅速上升 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适用于 食物及餐具的消毒 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的消毒灭菌 物理消毒灭菌法 49 微波消毒灭菌法 注意 微波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 应避免小剂量长期接触或大剂量照射 微波无法穿透金属面 故不能以金属罐等容器盛放消毒物品 水是微波的强吸收介质 用湿布包裹物品或在炉内放一杯水会提高消毒效果 被消毒的物品应为小件或不太厚 物理消毒灭菌法 50 电离辐射灭菌法 原理 利用 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灭菌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适用于 不耐热的物品灭菌如高分子集合物等 物理消毒灭菌法 51 电离辐射灭菌法 注意 由于放射线对人体有害 应用机械传送物品 由于氧对 射线杀菌有促进作用 灭菌应在有氧环境下进行 湿度越高 杀菌效果越好 物理消毒灭菌法 52 过滤除菌 用机械的方法除掉物品表面 水 空气 人畜体表的有害微生物 物理消毒灭菌法 53 二 消毒灭菌的方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利用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药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54 化学消毒灭菌法 原理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酶蛋白失去活性 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 或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 改变其通透性 使细胞破裂 溶解 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55 常用化学消毒剂 消毒剂的分类 56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根据物品的性能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 选择化学消毒药品 严格掌握药品的浓度 消毒的时间和使用方法 消毒剂应定期更换 挥发性较强的要加盖 定期检测 调整消毒剂浓度 将物品洗净擦干 以免影响有效浓度 57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消毒液中不得置放纱布 棉花等物品 物品浸泡消毒后 使用前需用灭菌生理盐水冲净 58 化学消毒灭菌法 使用方法 浸泡法将被消毒的物品洗净擦干后 浸泡于一定浓度的消毒液中 在一定的浓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的作用 59 化学消毒灭菌法 使用方法 擦拭法用标准浓度的消毒剂 擦拭物体表面 以达到消毒作用的方法 60 化学消毒灭菌法 使用方法 喷雾法用喷雾器将化学消毒剂均匀的喷射在特定空间 在规定时间内 达到消毒作用 61 化学消毒灭菌法 使用方法 熏蒸法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 使之成为气体 在密闭空间内利用该气体进行消毒 达到消毒作用 62 常用化学消毒剂举例 含氯消毒剂乙醇碘酊碘伏 63 适用范围 餐 茶 具 环境 水 疫源地等常用方法 浸泡 擦拭 喷洒及干粉消毒等注意事项 密闭保存 置于阴凉 干燥 通风处 应现配现用 不宜用于金属制品 有色织物等的消毒 如存在大量有机物 应延长时间 提高浓度 消毒后的物品应及时用清水冲净 含氯消毒剂 64 适用范围 皮肤 物品表面及医疗器械等常用浓度 70 75 常用方法 涂擦 浸泡注意事项 使用浓度勿超过80 易挥发需加盖保存 有刺激性 不宜用于粘膜及创面消毒 密闭保存于避火处 乙醇 65 适用范围 皮肤常用浓度 2 用于皮肤消毒 作用1min后用75 的乙醇脱碘 常用方法 擦拭注意事项 皮肤消毒后需用乙醇脱碘 碘酊 66 适用范围 皮肤 粘膜 创面 等常用浓度 0 25 0 5 皮肤消毒 0 05 粘膜 创面消毒 常用方法 涂擦 冲洗 浸泡注意事项 避光密闭保存于阴凉 干燥处 宜现用现配 皮肤消毒后勿需乙醇脱碘 不能消毒金属制品 碘伏 67 三 医院常见的清洁 消毒灭菌工作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组织的物品 中度危险性物品仅和皮肤 粘膜接触 低度危险性物品不进人体组织不与粘膜接触 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 68 医院空气消毒 69 预防性和疫原地消毒 预防性消毒 指在未发现感染性疾病的情况下 对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 物品 人体等进行消毒及对粪便和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 疫原地消毒 指在有感染源的情况下进行的消毒 其措施分为 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70 1 集中送被服室 环氧乙烷灭菌后 再送洗衣房清洗 备用2 如无条件成立环氧乙烷灭菌间 可根据物品采用相应方法 3 棉织品 一般洗涤后高温消毒4 毯子 棉胎等 日光曝晒或紫外线消毒5 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及值班室被服应与患者的被服分开感染患者的被服应与普通患者的被服分开清洗和消毒 医院日常清洁 消毒 灭菌工作 被服类消毒 71 1 医务人员应加强手的清洗 消毒2 患者皮肤 粘膜的消毒一般皮肤消毒用2 碘酊涂擦 3 待干后75 乙醇脱碘 或用0 5 的碘伏涂擦 医院日常清洁 消毒 灭菌工作 皮肤和粘膜消毒 72 器械物品的清洁 消毒 灭菌1 根据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及其消毒 灭菌的原则进行2 妥善的清洁 消毒 灭菌 73 各类环境空气 物品表面 医务人员的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74 谢谢 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