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29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76218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29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29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第29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9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德治 考点一百家争鸣 梳理 基础知识 一 孔子 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c 礼乐文明 私人讲学 有教无类 诗 书 易 礼 乐 春秋 论语 儒家 仁政 民贵君轻 孔子 天行有常 人道有为 制天命而用之 二 道家 墨家 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b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齐物 大成 法 术 势 君主集权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事异则备变 兼相爱 交相利 三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c 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繁盛时期1 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 有力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2 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思想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 在很大程度上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道家 法家 微点拨 儒 法 道三者有互补性 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 战国时荀子吸收法家和道家思想中的积极合理成分 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后来中国主流思想的发展也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以法家思想为辅助 兼采道家合理思想 形成了 外儒内法 而剂之以道 的统治模式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体现战国时期 民本 思想的实质是什么 答 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 行仁政 要点一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儒家民本意识史料 突破 核心要点 识图解史 1 图示中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者 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指周礼 克己复礼 以为 仁 图示显示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结合所学简要概括其内在联系 提示 仁是内在自觉的道德要求 礼是外在要求的社会规范 主张 中庸 通过协调人际关系保持 仁 的常态化 2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 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 说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 荀子 有君舟民水理念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政治理想 提示 主要内涵 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 政治理想 君主用贤人 行仁政 要点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史料如果说道家智谋是中国智谋型文化中最聪明的一页 法家智谋是其中最刻毒的一页 兵家智谋是其中最冷峻的一页 纵横家智谋是其中最无耻的一页 阴阳家智谋是其中最神秘的一页 那么 儒家智谋就是中国智谋型文化中至为深刻的一页 是真正的大智谋 冷成金 读史有智慧 读史用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意义 提示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素养1史料实证 对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判断1 2018 浙江4月选考 先秦有思想家认为 凡入国 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 则语之尚贤 尚同 国家贫 则语之节用 节葬 这体现了 A 民贵君轻的主张B 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 克己复礼的思想D 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根据题干中提到 尚贤 尚同 节用 节葬 可知 该思想家属于墨家 选项A是儒家孟子主张 选项C是儒家孔子主张 选项D是道家庄子主张 选项B是墨家主张 故选B 答案B 精练 核心素养 素养2历史解释 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2 2017 浙江11月选考 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 有思想家针对 百家异说 局面 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 私 偏爱 其所积 唯恐闻其恶也 倚其所私 以观异术 唯恐闻其美也 其观点旨在表达 A 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 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 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 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解析 私 偏爱 其所积 唯恐闻其恶也 倚其所私 以观异术 唯恐闻其美也 出自荀子 意思是 他们偏爱自己平时积累的学识 只怕听到对自己学识的非议 他们凭自己所偏爱的学识去观察与自己不同的学说 只怕听到对异己学说的赞美 故答案为C 材料中没有体现独立思考和不同学派相互竞争的信息 所以A B两项错误 D选项的格物致知是北宋理学家的主张 答案C 素养3史料实证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3 2018 浙江11月选考 马克思指出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 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 讲求 耕战 富国强兵 满足 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解析根据材料 讲求 耕战 富国强兵 并 满足 秦实现统一的理论 可判定为法家思想的奖励耕战和集权思想 故选C项 儒家讲求 德治 道家主张无为 墨家倡导 兼爱 尚贤 非攻 都不是秦国实现富国强兵的治国理论 故可排除A B D三项 答案C 素养4历史解释 百家争鸣4 2018 温州3月测试 战国时期有思想家主张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 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天子不仁 不保四海 诸侯不仁 不保社稷 卿大夫不仁 不保宗庙 士庶人不仁 不保四体 这一主张 A 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B 体现了对孔子 德治 思想的发挥C 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D 具有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解析孟子 民贵君轻 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与材料中 仁 不符 故A项错误 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 取信于民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与材料中 得天下也以仁 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相符 故B项正确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 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 融洽相处 实现 仁 要做到待人宽容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但与材料中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 不符 故C项错误 超越功利与材料中 保四海 保社稷 保宗庙 不符 道家追求精神自由 而 仁 是儒家思想 故D项错误 答案B 素养5历史解释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5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人类首次觉醒 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对中国而言 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 百家争鸣B 焚书坑儒C 独尊儒术D 崇儒尚佛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和所学知识 可推断当时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B项出现在秦朝且对文化发展是一次摧残 C项出现在西汉时期 D项则出现在隋唐时期 故答案为A 答案A 大一统 考点二汉代儒学 梳理 基础知识 一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b 1 背景 1 汉武帝时期 中国 局面得到巩固 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 2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 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其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 2 措施 1 汉武帝初年 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 2 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 实践 推行教化 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3 重用儒生 设置 表彰六经等 使儒学地位开始上升 德政 一统 太学 3 影响 1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2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扼制了 的自由发展 3 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 文化 教育的重视 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学术思想 二 太学的创建 b 1 创建 汉武帝时期 创办太学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 影响 1 对教育 太学的建立 是儒学教育 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进一步推动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2 对社会风气 带动民间 的风气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3 对政治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 社会中下层的少数人得到 机会 官方 积极向学 入仕 三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c 1 含义 隋唐时代开始 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 以 为考试内容 2 影响 1 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儒生既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 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2 有益于中国 的稳固 儒生在地位得以提升的同时 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 儒学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 科举制促成了比较广泛 持久的读书风尚 有益于社会 风气的形成 科举考试作为一种选官方式 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 的原则 4 知识分子以 辉煌为人生理想 以 治国平天下 为唯一志向 这就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 文人学士醉心于功名利禄 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 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儒学经典 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重学 公平公正 仕途 科学技术 要点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史料及今上即位 赵绾 王臧之属明儒学 而上亦向之 公孙弘以 春秋 白衣为天子三公 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 靡然乡风矣 司马迁 史记 儒林列传 读史用史 史料中 白衣 指平民 结合所学 概括指出出现史料现象的推动因素及影响 提示 因素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影响 汉武帝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直接促成儒学地位的提高 儒学正统地位逐步确立 突破 核心要点 要点二太学的建立及科举制的文化影响史料一太学和汉画像石 讲经图 识图解史 讲经图 中 经 指 诗 书 礼 易 春秋 五经 属于儒家经典 结合所学指出图示两幅图片之间有何联系 你如何认识 提示 汉武帝正式规定 五经 为太学专用教材 并设立 经学博士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史料二以科举为核心的教育制度与精英选拔制度 既是维系社会精英与政治精英相互依存关系的纽带 也是维系社会各阶层对君主 儒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威效忠的基础 杨齐福 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读史用史 结合所学 试从文化影响角度谈谈你对史料二观点的理解 提示 科举制的实行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 在其导向下 中国人形成了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的社会和文化观念 崇尚 学而优则仕 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 科举制度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 带动了民间社会崇尚人文 教育等 素养1时空观念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1 2018 金华十校期末调研 在中国历史上 儒家 法家和道家思想都曾经是 大一统 政体下的治国理念 下列按其成为治国理念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 儒家 法家 道家B 法家 道家 儒家C 法家 儒家 道家D 道家 法家 儒家解析结合所学知识 秦朝依据法家思想 汉初采纳道家思想 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故B项正确 答案B 精练 核心素养 素养2历史解释 儒学成为正统的推进因素2 2017 浙江11月选考 汉武帝时期 设立中央官学 培养五经博士 自此以来 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中央官学的建立 A 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 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C 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 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解析汉武帝设五经博士 教授弟子 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 由此可见中央官学的建立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故答案为A B项说法过于绝对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排除 以 五经 为标准没有体现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所以C项错误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因此D项错误 答案A 素养3史料实证 太学的创建3 2018 浙江名校协作体3月联考 西汉有人向汉武帝建议说 太学者 贤士之所关也 教化之本原也 臣愿陛下兴太学 置明师 以养天下之士 据此可知太学 A 为先秦教育史和学术史揭开新的一页B 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儒学的传播与发展C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D 以培养官僚后备力量为主要办学目的 解析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科书 由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太学生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不利于除儒家以外的先秦诸子学说的发展 故A项错误 题干没有涉及儒学的传播 故B项错误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建议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故C项错误 太学生学完五经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 为政府培养了官僚后备力量 故D项正确 答案D 素养4历史解释 太学的发展与儒学兴起4 2016 浙江10月选考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 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 此后 太学规模不断扩大 到东汉中期 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 该现象反映了 A 儒学地位上升B 私人讲学风气盛行C 官立学校出现D 地方教育系统建立解析从材料看太学规模扩大 学生数量增加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太学主要讲授儒家经典 因此这反映儒学影响扩大 地位上升 答案A 素养5历史解释 科举制文化影响5 原创 隋唐时代 古代完备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实行 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其带来的文化影响不包括 A 儒生成为古代文化 政治舞台上的主角B 儒学因此而显荣 并逐步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C 促进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的进步D 科举考试能促成广泛而持久的读书风尚解析科举只考 四书 五经 文人学士醉心功名利禄 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不利于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