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6693606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2、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说明( )。A.性格特征 B.能力 C.气质 D.认知3、在意义学习中,新学习的观点是原有观点的上位观点的学习被称作( )。A.综合学习B.并列学习c.类属学习D.总括学习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 , 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B.历史性C.阶级性D.生产性5、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这说明了( )。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C、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D、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方法发展与改革6、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A.服从与惩罚 B.社会契约C.维护权威或秩序 D.普遍伦理7、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的欲望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情感C道德意志薄弱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8、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本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9、体育教师认为又瘦又高的学生跑步一定较快,并在运动会中优先选拔这类学生。该教师的看法属于( )。A刻板印象B认知失调C扇贝效应D从众心理10、班杜拉总结的学习过程的四个环节是( )。A注意再现模仿练习B注意保持再现动机C观察一一模仿练习巩固D观察练习保持动机11、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増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的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12、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自我反省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13、小刚利用改变物体接触面积大小或光滑程度的方法,来增强或减弱滑板的摩擦力这主要说明小刚能够运用( )。A.元认知 B.描绘性知识 C.情境性 D.程序性14、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这种记忆现象是(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 D.内隐记忆 15、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16、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7、迁移的实质是( )。A、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B、新旧知识的同化C、新旧知识的顺应D、新旧经验重组18、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平,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又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19、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劳,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的是( )。A.性格特征B.能力特征C.气质特征D.认知特征20、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人的发展有如白布放进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则变,其色亦变”。墨子这种观点属于(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主导论D.主体能动论21、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 )。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3、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教师如何写好教案?2、简述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3、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4、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我刚接初二(3)班班王任还在,班级风气较差,接手后的第一件事是组织培养班集体。我是这么做的:第一,和全班同学讨论确定班集体的发展方向,最终确定了近期(两个月) ,中期(一学年)和远期(毕业前)班集体的目标。近期,主要搞好课堂纪律、抓好班级建设,中期, 争取成为学校优秀班集体,远期,力求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和素质。我没有在笫一次班会课上训话,而是对同学们表达了希望和信任,相信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一定能把班级建设成优秀班级。同时深入学生中间,争取大多同学的支持并制定了班级管理常规,严格实行德育考核,奖罚结合,并定期向家长通报,两个月下来,班级风气明显好转,近期目标基本实现了第二,在重组班委会过程中,学生反映,生活委员翁丽常常自习课带头讲话,课间吵闹造成不良影响,我和班委会讨论后决定撤换她。当宣布这一决定时,看到她情绪低落,我没有直接批评她,而是关心地,告诉她我这样做,为了班级包括她在内的全体同学着想。 经过几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她在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在原班委的基础上,相据各班委的特长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第三,绍织了“学雷锋日”“环保日” “篮球赛” “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组织和实施中,逐渐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激发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了他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第四、针对后进生,我分别采取了个别谈心,道德谈话, 个别辅导方式,在促进学生转变过程中起了较好的作用,同时也壮大了班集体。比如,我班赖明同学脾气暴躁,常仗着大块头与同学打架,与老师顶撞,但他们特别擅长体育运动,尤其是篮球打得好,当时恰逢学校组织班级间篮球赛,我意识转化的机会来了。我找他研究如何排兵布阵,并请他做班级篮球队队长,他很感动。赛场上,赖明奋力拼搏,表现出色,我班取得了第一好成绩,我趁热打铁,又推荐他做体肓委员,得到全班同学同意。在此基础上,找又找赖明谈话,希望他珍惜大家对他的信任。从此,他从班级“反叛者”变成了“主人翁,直到初三以良好成绩毕业。问题:结合材料说明该班任老师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2、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 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 答出来。课后,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该教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 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 “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教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请运用有关教学原则对此材料进行分析评价。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答案:C2、答案:A性格特征3、D4、答案:A 5、答案:B6、【答案】B。解析:处于道德发展的社会契约阶段的人看重法律效力,但同时也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其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7、【答案】C8、B9、【答案】A10、B11、C12、C13、答案:D程序性知识14、B15、答案:C16、B17、A18、答案:C 19、答案:A 20、B21、A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正确。理由: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犀,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2、【解析】错。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性。3、此题说法错误。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它是主动的,是注意的重要品质;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它是被动的,是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现象。不能将二者混同,故上述说法是错误的。4、正确答案:(正确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一定的教育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因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可以看成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参 考答案】教案即课时计划,是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写课时计划,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解决的难点;确定 本课时的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即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时计 划。2、参考答案:(1)明确识记任务,提高学习的目的性(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利用记忆术(4)进行组块化編码(5)适当过度学习(6)及时复习3、(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4、(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材料中的老师在培养班集体的时候运用到了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首先,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在确定班集体的目标时,一般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材料中的“我”制定了近期目标是-搞好课堂纪律、抓好班级建设,中期目标-争取成为学校优秀班集体,远期目标-力求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和素质,这一系列目标的制定符合规律,有利于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其次,材料中建立了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在培养班干部的时候,既要注意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还要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材料中的生活委员常常自习课带头讲话,班主任虽然撤换掉她,但是仍然耐心教育她,帮助她改正自身的坏习惯,并在原班委的基础上,对班委进行了适当调整。最后,班主任还组织了“学雷锋日”、“环保日”等一些列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尤其是针对后进生,老师也有意识在活动中进行转化。此外,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方法外,培养班集体的方法还包括: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以及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激励的作用,是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2、正确答案:(1) 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启发性教学原则。该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 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材料中,这位教师在第一堂课中提出的问题:“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出现了课堂“冷场”的局面,这是由于没有 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在教学反思后的第二堂课上,学生们能够紧跟问题思考,最后“纷纷举手并给出自己的答案”,这说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成功地调动了起来,证 明教师的启发有了效果。 (2)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循序渐进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 得到充分的发展。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材料中,第一堂课中教师的问 题之所以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正是因为他直接把难题摆了出来,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导致的;改进后的第二堂课中,教师先问了容易的问题,学生们做出回答 之后再一步步地引导到目标问题。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们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教师的问题。 (3)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 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有: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 识的能力。材料中的教师在第一堂课中的问题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是因为“强项”这个词被单独拿出来直接让学生解释,学生无法联系已有的经验。而到了第二 堂课,教师先问了“你们的强项是什么?”当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强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刚才说的“强项”是什么意思。这成功地让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 起来,因此,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接下来也就可以与课文原意对比了,本节课最终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