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90866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由于本节内容较多且复杂,我把它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是“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第二课时是“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及针对本节内容的强化练习。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主要针对第一课时。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教学效果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 说教材(1) 出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第一课时。(2) 教学内容: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3) 地位和作用:本章紧紧围绕地表形态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作为本章的最后一节内容,有了前面两个小节的铺垫,本节的学习可以将之前的理论知识再次应用,并利用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各种河流地貌的形成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起到巩固知新的作用。本节课是学习了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及其相互联系后,关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案例学习。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的思维从微观进入宏观,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对学生学习地理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 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目地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外力地貌的学习中。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5)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理解河流地貌的成因;2、 掌握河流地貌特征及演变过程;3、 认识河流地貌的基本类型;(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形成的影响。2、 用比较分析方法区分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3、通过读河流剖面图,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和地貌特点。4、通过地理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家乡地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让学生感受地理是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用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观;2、认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6) 重、难点分析重点:1、 河流侵蚀的三种方式;2、 河流堆积地貌的三种类型及成因分析;难点:河流地貌的演变过程;(7)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地表形态形成及变化的基本原理,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学生的这种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但由于学生阅历较浅,受知识面的局限,对教材中河流三种侵蚀作用方向的理解,对案例分析的过程、对活动完成中看待问题的视角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二、 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使之更有利于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探究。教法主要包括讲授法、多媒体展示、课堂实验、设问式教学等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学法包括自主学习探究,画简图,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合作教学和探究教学。三、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讲授、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五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讲授30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7分钟。(一)导入由于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且与旧知识联系紧密,于是我通过旧知识导入新课,首先通过课件演示带领大家一起复习第一节内容内外力作用,再播放第二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名山图片,紧接着播放一些河流地貌的图片,并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大胆猜想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这样不仅让学生直接感受河流地貌的壮观,引起学生对此节内容的兴趣,还能由浅入深,直接导入新课内容。新课讲授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小标题“河流侵蚀地貌”以下的内容,因为本节课的内容需要理解原理,所以我先让学生自己仔细阅读课本内容,自己先了解基本原理。阅读结束后,我会再播放一些河流侵蚀地貌,让学生自己结合课本内容思考这些地貌的形成原因,学生的答案肯定是参差不齐的,对于学生的回答我都会给予相应的评价,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与外力作用有关。 接下来,我会通过一个动画来形象生动的展示河谷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然后,我将带领学生回归课本,从侵蚀地貌的定义开始讲授新知识。明确什么是侵蚀地貌以后,再学习河谷的演变、在河流发育的初期,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呈现深而窄,谷壁陡峭,横截面“V”型的形态特征。河流发育中期,下蚀作用减弱,侧蚀加强,在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是河流变得更为弯曲,河谷明显拓宽。随着河流继续发育,河谷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在这里“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是一个教学难点,我将通过物理学原理结合板图仔细地向学生讲解弯道环流。对于河谷发育的三个阶段,我将通过画简图逐个讲解,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突破河流侵蚀的三种方式以及河谷演变的教学目标。接下来,我简要总结河流侵蚀地貌的内容,包括定义,不同发育阶段对应的侵蚀方式以及河谷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各种形态特征。这样,河流侵蚀地貌的相关教学就结束了。紧接着我向学生提问,河流会一直携带着侵蚀下来的物质吗?继而引出本节的第二个内容“河流堆积地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形对河流堆积地貌的影响,来突出重点知识的学习。 首先我会播放几张黄河三角洲不同时期的照片,让学生分成小组结合课本内容讨论几幅图片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这样既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学习中,还呼应本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讲授为辅”的原则。学生讨论完成后,逐个评价引出在外力作用搬运和堆积作用下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通过图片展示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让学生自己结合内容回答三种类型形成的原因,根据学生的理解我再加以解释,其中洪积冲积平原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将课本79也得活动题里的实验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自己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完成相应的问题。通过这个实验,就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山区冲积扇的形成原理。而中下游形成的河漫滩平原和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平原都通过一些实例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一些。最后,我再总结一下堆积地貌三种类型的及其在河流上发育的位置。这样一来,河流堆积地貌的学习大都都是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前两节学习内容和方法来学习这一知识点,实现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后,我将通过一些简单的课堂练习反馈本节课大家对河流地貌的学习。课堂小结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将总结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根据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我会让学生自己根据我的板书内容自己拿出纸笔总结本章节的内容纲要,然后与我总结的比较一下,补充不足。作业布置首先要求学生完成本节课对应的习题册练习,其次及时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预习本章节剩下的内容。(五)板书设计3、 教学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了河流地貌的类型和成因,以及演变的过程,既积累了学生的地理知识,也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方法,还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具备相应的地理素养。 以上就是我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老师进行提问点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