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武汉纺织大学 外经贸学院毕业 论文题目: 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学 院: 会计学院 专 业: 会计 姓 名: 贺志鑫 指导教师: 张英 2016年 5 月 30 日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审计的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社会各界对审计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期望和依赖,同时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大。近年来,一系列的财务丑闻事件在各地爆发,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提高审计质量成为了审计界不论在理论方面实务方面中的重大课题。当然,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且无法消除的,审计本身就是一项风险管理,从审计单位或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外部环境、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等内外部各个方面来分析评估审计的风险水平,并把风险意识贯穿到审计的全过程,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减少固有的职业风险。本文主要从社会审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审计风险的涵义、要素及特征和产生审计风险的原因,并提出几点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关键词:审计风险 审计责任 审计质量 审计风险评估 审计风险管理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 have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audit, the community of the audit quality has more and more high expectations and dependence, while the audit responsibility and audit risk is also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In recent years, a series of financial scandals broke out all over the country, how to strengthen the audit risk management and improve audit quality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in the field of theory and practice. , of course, the audit risk is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can not be eliminated, audit itself is a risk management, from each internal and external audit unit or the audited unit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mode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analyze audit assessment of the level of risk, audit and risk awareness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to take measures to avoid unnecessary risks, reduce the inherent occupational risk.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audit, audit risk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el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dit risk and the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audit riskKey Words: Audit risk; Audit respondance;Audit quality;Audit risk assessment; Audit risk management;目 录1. 开篇引言11.1 审计风险研究的意义11.2 关于审计风险的国内外研究动态11.3 审计风险研究的内容与方法22. 审计风险的涵义、要素及特征32.1 传统风险的概念与特征32.2 审计风险的涵义及特征43. 审计风险的成因83.1 客观原因63.2 主观原因84. 审计风险管理的意义94.1 审计风险管理的含义94.2 审计风险管理的目标104.3 审计风险管理的作用105. 审计风险的控制115.1 审计风险管理115.2 审计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126. 结论137. 参考文献148. 致谢151.开篇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发完善,不断加大的对外开放力度,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方面也在进行着根本性转变。在这种历史性变革的大环境下,审计作为整个经济循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人们对于审计的公正性有着较大的关注。1.1审计风险的研究意义随着世界发展的逐步加快,科技水平日渐提高,在全球文化的相互交融的背景下,经济竞争也承全球化趋势,人类早已迈入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在这此大环境下,企业时刻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内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的经营风险都会很快的转为财务报表错报的风险。近年来,受财务舞弊危害的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受到损害的公众常常会对审计人员提出质问甚至诉讼。例如,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收取通用公司7900多万美元的咨询费用,后来被迫将咨询公司剥离出去。2001年的安然事件突发,安然的老板甚至带着下属一起烧毁会计资料,最终导致了安达信会计事务所的倒闭。2010年,在著名的雷曼破产案中,美国证监会指安永对雷曼将500亿美元资产以“回购105”手段不正常划至表外,以隐藏负债和降低杠杆的事件“袖手旁观”,甚至有助长之嫌,成为金融危机中首个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指控。美国会计杂志认为,美国在过去15年中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远远超过整个职业105年历史中所发生的总数。在中国,1992年9月18日,深圳特区会计师事务所因“深圳原野公司”案件被撤销。2001年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在“东方电子假账案”中落马。负责该项审计的审计三部经理、注册会计师刘学伟被捕。众多审计失败的案例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审计行业的信誉度在公众心中已低至了底谷。注册会计师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及其严重的职业风险,一次又一次对审计的审计案件对整个职业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因此审计人员应如何面对层出不穷的审计风险,如何有效的进行审计风险管理、尽可能的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成为审计人员面临的最大课题。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审计理论水平的不断更新,促进了审计方案和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截至目前,一般认为,审计模式和方法的演进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内控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这三个过程,其中风险导向审计又分为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风险导向模式的理论假设是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错误与舞弊发生的概率。因此,对审计风险进行研究,即可提高审计质量,也对加快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有着不小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2关于审计风险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国外对于审计风险的研究,早期的国外学者主要是归纳他们对审计风险的认识,并提出审计风险模型。Mautiz和Sharaf在研究审计风险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可靠度”这一说法,他们认为审计人员凭经验可以感觉到某一特定交易或财产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审计诉讼爆炸的出现,使得很多学者开始从审计环境的角度研究审计风险:Balachandran、Nagarajan(1987)和Nelson等(1988)研究了不同法律责任安排对审计风险以及审计师投入的影响;Schwartz(1997)则研究了审计师法律责任制度、审计质量与社会最优投资水平的关系。D.H.Roberts(1978)最早建立审计终极风险模型,该模型为:审计终极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1983年AICPA修改了之前提出的模型,提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被称为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国际审计和保证委员会(IAASB)(2003)发布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被称为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开启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时代。国内学者开展审计风险研究的一些代表性成果有:王光远在1992编写的制度基础审计学,成为现代审计思想确立的指导基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该书加速了中国审计发展进程的大变革;胡春元(1997)以审计风险发展为线索,把我国民间审计的发展暂时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风险萌芽阶段、审计风险相对稳定阶段、审计风险纵深发展阶段;雷俊生(2006)、赵文海(2008)研究了审计风险的定义和审计公告,他认为审计结果公告与审计风险没有必然的联系。相比较国外学者对审计模型的研究,国内学者则起步较晚,刘德银(2001)提出了审计风险=(营业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报告风险)法律风险的模型;汪立元(2012)从高管经济责任角度研究企业的审计风险,提出高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模型: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处罚风险;罗永亮(2012)引入编报风险概念,采用分层次研究方法,提出审计风险(R)=编报风险(Y)检查风险(C),该模型又被称为新审计风险模型。 1.3审计风险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本篇论文除引言和结束语之外共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首先回顾风险及审计风险的概念、要素及特征,旨在为后文中审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方法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审计风险的成因,分别从客观及主观两方面分析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从审计风险管理中的四个环节出发,针对审计风险的概念、特征、要素及成因,提出控制审计风险的一些措施。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分析法。本篇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图书馆中文献、百度和搜狗等搜索引擎、百度文库,多方位查阅国内外关于审计风险研究的学术文献,为理论分析和提出措施提供支持。 2、定义的权威法。通过查阅近几年受国内外权威认定的准则或规定,将审计行业中公认的的定义作为本文中的相关定义。2.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第十二条中写道被审计单位在实施战略以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经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重点关注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经营风险。合理保证意味着审计风险始终存在,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2.1传统风险的概念与特征当今世界,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较之前有着跨越性的发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更是有着质的飞跃,与此同时,进步也给我们带来了较以往任何时期更为严峻的风险。正因如此,人们风险危机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如何规避风险已成为21世纪人类所研究的重要课题。1、概念“风险”顾名思义既是生产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在人类早期活动中,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受人为控制的,一般有自然所带来,对人或者物造成不可预计的影响。而在现代意义上来说,风险早已脱出“遇到危险”的范畴,风险一词也随着人类活动的复杂化逐步演变,已深入到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医学等各个领域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含义,并且已从各方面影响着人类的决策,成为人类在做出行为之前必须得考虑的重要因素。风险一词在人类生活中所处可见,成为大众口中的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行业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即使在审计领域的理论派与实务派中也各代表着不同的指向性意义。在英语中,风险的含义为“遭遇危险、意外事故将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在汉语中风险来自于远古时期,以打鱼捕捞为生的渔民们,每次出海前都要祈祷,祈求神灵保佑自己能够平安归来,其中主要的祈祷内容就是让神灵保佑自己在出海时能够风平浪静、满载而归;他们在长期的捕捞实践中,深深的体会到“风”给他们带来的无法预测无法确定的危险,他们认识到,在出海捕捞打鱼的生活中,“风”即意味着“险”。辞海中风险被注释为:人们在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中遭遇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及其他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他不测事件的可能性。综上作述,通过本人的整合,在本文中我将风险定义为人们对未来行为进行决策时,造成因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所遭受损害、危险的可能性。2、特征根据对风险的定义,我们可以将风险的特征列为以下几项:(1)风险它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有的风险是没有办法回避的或者说没有办法消除的,这是第一个特征。(2)风险是相对的、是可以变化的。我们说,风险它不仅跟风险的客体,也就是说风险事件本身所处的时间和环境有关,而且它跟风险的主体,也就是说,从事风险活动的人它有关系。所以,不同的人,由于它自身的条件、能力和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对同一个风险事件,可能它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二个特征。 (3)风险它是可以预测的,我们说风险它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的条件下这样的概念。所以,它是现实环境和变动的不确定性,在未来事件当中的一种反映。它是可以通过,对现实环境因素的观察,初步是可以加以预测的,这是第三个特征。 (4)风险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风险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不确定性的一种表现,当条件改变的话,引起风险事件的后果,可能也就改变,当然可能还会有 (5)风险它跟目标是相联系的。目标越大,风险可能就越大,如果目标比较低的话,可能风险就2.2审计风险的涵义及特征 1、审计的概念审计作为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客观存在,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愈发密切,人们对它的理解,也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逐步深化。根据美国会计学会1973年的定义:“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2、审计风险的概念审计是一项需要根据只是并结合长期的实际经验进行判断的经济活动,正因为他对个人或者团体的判断性有着极大的依赖,所以必然会存在因判断导致决策出现错误因此造成风险的可能性。由于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审计人员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仅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已规避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审计风险的含义,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这些问题是我们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如何定义审计风险?在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中认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而在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也对其进行了定义:“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而产生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已鉴定的财务报表,实际上未能按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能性;二是在被审计单位或审计范围中存在重要的错误,未被审计人员觉察的可能性。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观点是: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觉察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3、审计风险的要素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第47号审计准则提出的中提出。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有三大要素分别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检查风险。并提出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其中,固有风险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存在的,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检查风险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可以解决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具体认定层次的错报,发现经济交易和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发现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知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从而将审计风险(此时体现为检查风险)控制在比较满意的水平。随着审计业务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随之出现,例如,存在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也就是战略和宏观层面的风险,运用该模型便会捉襟见肘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进行审计。因此又被称为经营风险审计,或被称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将由于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进行评估,是评估审计风险观念、范围的扩大与延伸,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发布了一系列新的审计风险准则,对审计风险模型重新描述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IAASB,2003)。从定性的角度看,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换言之,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尽量将检查风险降低,以便使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由此可知在新模型下,审计风险分为两个要素: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在与前一个公式对比中我们知道重大错报风险可理解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合并。重大错报风险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会计报表整体层次;二是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相关陈述层次。因此能否合理的评估客户财务报表的宏大错报风险是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下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及其做出的审计结果质量和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4、审计风险的特征审计风险的特征有五项分别为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无意性和可控性。(1)客观性: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即根据总体中的一部分样本的特性来推断总体的特性,而样本的特性与总体的特性或多或少有一点误差,这种误差可以控制,但一般难以消除。因此,不管你在你推断总体的时候选择的是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误差,也就是说,审计人员要对所产生的错误审核承担起一定的风险责任。相反,即使选择的是详细抽样,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问题,导致审计结果也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因此,风险无时无刻都是存在审计活动中的,有些风险只是暂时看不见,暂时没有对审计活动产生危害,一旦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这种灾害就会爆发出来。所以,风险是无法完全消除掉的。人们只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和一些有效手段来对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适当减少风险的发生次数。(2) 普遍性:虽然审计风险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但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从总体来看,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有:内部控制结构控制力差;重要的数字遗漏;对项目的错误评价和虚假注释;项目的流动性强,项目的交易量大;财务状况不佳;抽样技术局限性等。仔细地观察每一个风险,我们会发现每一个风险都是由很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普遍性是风险的特性,它无时无刻都存在审计过程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失误,都很有可能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因此,想要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首先要对上面介绍到的每一种风险进行控制(3)潜在性: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如果审计人员虽然发生了偏离客观事实的行为,但没有造成不良后果,没有引起相应的审计责任,那么这种风险只停留在潜在阶段,而没有转化为实在的风险,这就决定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例如,某些审计人员在现实工作中发生了一些错误,但是这种错误并没有直接对整体造成影响,这种错误就称为一种潜在性的风险,处在一个潜在阶段,还没有转变为一个实在的风险,这个时候还不属于审计风险。一旦这个风险进入到一个错误的形成阶段,就会转变为审计风险。因此,审计风险只属于一种可能性的风险。它造成灾害后果是需要一个变质性的过程,这个过程还由很多经济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和社会公众等因素共同决定。(4)无意性: 审计风险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或审计人员并未意识到的主观原因造成,即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审计人员在无意中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审计风险无意性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审计人员才会努力避免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才有意义。如果一个审计人员假公济私,在工作中作假制造出一些假的审计结论,最终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种责任是不能被称为审计风险的。因为这种行为属于一种故意性舞弊行为,违法的人需要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到的谴责。(5)可控性: 审计要为报告的正确性承担责任风险,现代审计的指导思想从制度基础审计进一步发展到风险审计表明,审计职业界逐步向主动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向发展。正确认识审计风险的可控性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我们都知道,审计风险是具有可控性的,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降低审计风险的水平,提高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3.审计风险的成因审计风险的成因有很多方面,与审计人员自身情况、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及社会环境等有关,因此我们将其划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3.1客观原因1.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欺诈。被审单位出于不良意图而弄虚作假,篡改资料,伪造证据,使审计人员难以弄清事实真相。如关联方交易,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巨额亏损转移到不需要审计的关联企业,从而隐瞒其真实的财务状况。由于关联方交易的复杂性,注册会计师并不能保证发现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所有漏报、错报,从而引发审计风险。管理层既是被审人又是审计委托人的现实,极大地削弱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应有的独立性。在现实生活中,管理者实际上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在此公司治理结构下,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对审计师聘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完全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由于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削弱,审计结论也就不足以信赖,使审计风险加重。 2.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较高。审计报告的公开化,使关注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群体增加,人们对审计的认识提高且审计工作对社会的有用性和重要性不断增强,使得社会公众对审计报告给与极大关注,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变大,依赖程度提高,审计影响在不断地扩大,审计人员承担着更大的责任。而由于审计工作本身固有的局限性,使得审计结论所起的作用达不到人们给予它的期望值,形成期望差,无形中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3.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由于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审计人员受审计成本的限制无法对每一笔交易进行审计。审计人员为了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从被审计单位总体中选取部分项目进行测试。虽然提高了审计效率,但样本存在不能代表总体的可能性,遗漏报表中的一些重大错报和舞弊问题在所难免,增加了审计风险。 3.2主观原因1.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主要包括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谨慎态度。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审计行为是否有偏差,导致审计结论的偏差与否,从而可能引发审计风险。由于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有限,极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在执业活动中不负责任或不讲职业道德,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没有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应有的职业谨慎,就会影响审计质量,增大审计风险。再者,更有一部分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与被审计单位合谋,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产生严重的舞弊和欺诈风险,给广大的投资者,社会乃至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4.审计风险管理的意义风险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旨在帮助人们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效益的学科。风险管理学科一下基本环节:(1)风险识别;(2)风险估测;(3)风险管理方式选择;(4)实施风险管理决策;(5)风险管理效果评价。以最少的费用支出达到最大限度地分散、转移、消除风险,以实现保障人们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基本目的。4.1审计风险管理的含义因审计风险的的客观存在性,其发生有着很大的偶然性和灾害性,所以我们利用其可控性这一点对其进行管理时期降低,这同时也是风险管理理论的产生基础。通过对可控性的研究,我们可以逐步提高审计质量。通过了解风险管理的含义,我们可以给予审计风险管理进行定义,即是审计单位通过对审计风险的提前提前识别、评估、选择合适的风险应对措施,以达到以最小的审计风险成本的实现最大的保障的管理方法。4.2审计风险管理的目标根据对我们做出的对审计风险管理的定义,我们知道从简单来说风险管理的最基本目标既是以最小的成本让审计主体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经过归类总结可得知,审计风险分为风险实际损失成本、风险无形成本以及在处理风险有关时所发生的成本。实际成本发生在审计出现问题后发生其所引发的诉讼案件并随着而来的由会计师个人与其所在的事务所所需承担的大量的经济、民事责任,长期的处理过程中势必会消耗大量的金钱以及人力。而无形成本是指在诉讼案件发生后会对注册会计师与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带来名誉上的巨大损失,同时也会在公众心中造成对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严重不信赖。处理风险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是否能消除风险所带来的后果,还需要对处理方案进行多次的矫正。因此风险管理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流程,它是一个动态且多变的过程。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对对管理方案进行符合实情的修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最小的成本完成最大的安全保障。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出发也一样,必须以动态的视角进行审计,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审计方案,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严格控制审计成本,已达到审计风险管理的目标。审计风险永远不会因管理和控制完全消失,但我们可以达到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4.3审计风险管理的作用审计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人们对可能的风险进行预测、预防以及控制,以求一最低的成本去消除或者减少可能会到来的损失。不管事审计机构还是被审计机构都随时面临着大量的风险,一旦处理不当使审计风险变成了现实,轻则影响到正常经营和稳定,重则危及审计机构和审计组织的生存问题。一个成功的审计风险管理可以使审计机构或者审计组织提前意识到自己所面临风险的严重性,即使采取措施即可规避或减轻损失。审计风险管理可以使审计事业得到健康的发展。审计的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审计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很多的问题,审计风险就是其中一种,因为我国审计发展初期时审计机构何其旗下的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意识不强,导致很多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事业的发展。随着审计风险管理的加强,以及在审计过程不断加强审计风险防范观念,让审计风险减少,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当审计风险管理进行到一定程度,可以在大众心中为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审计单位与被审单位的接触过程中,首先对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进行交流努力做到合理回避,加强审计风险管理工作可以使审计业务更好更顺利的进行,在保持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的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使业务量得到提升,让审计单位可以得到不断壮大。5.审计风险的控制在审计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过程中,随着对风险重视程度加深,审计单位要从各方面出发,结合实际,在审计开始前即开始重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前制定好大致的对策,以减少审计风险、安全的完成既定的目标。5.1审计风险管理在审计单位审查每一个项目时都要不断地做出判断,但任何判断都是需要承担责任和风险。所以,整个审计过程都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在每个环节中都要提高自身的防风险意识。首先我们需要有计划的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分析总结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环节:1、识别环节在审计可能会遇到风险时我们要明白风险的起因和性质。风险的成因有很多,但我们需要理清原因,进而推测出随之而产生的更多的风险,因此识别环节风险管理的基础。2、估计环节在发现风险时,我们要预估风险水平的大小,这样才能更具针对性进行风险控制,估计环节需通过审计人员收集证据,针对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合理的估计。3、评价环节在风险发生概率的到估计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判断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风险,判断自身对风险的接受程度。在此之前,审计单位需要制定一个可接受风险的最低标准,如果风险水平过高可适当提高审计费用或者放弃此客户,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承受范围内则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地控制使其保持在可接受范围。4、预防环节处理风险的最好办法时避免也预防,因此,需采取各种办法对审计质量进行控制,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证风险在控制范围内。5.2审计风险控制在审计过程中具体措施做好以上环节后,在审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具体到每个环节对风险进行控制。1精心制定审计方案。认真做好审前调查工作,切实增强方案的针对性。提前摸清被审计单位的大体情况,并认真分析取得的资料,研究确定审计的重点资金、重点单位及重点内容。严格执行审计实施方案分级审核制度,切实增强方案的科学性。制定的方案随时针对变化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方案要贴近工作实际,对方案中不尽合理的地方,进行适当调整,及时补充完善。建立审计方案讨论制度。重大行业的审计方案要经审计单位多数注册会计师成员讨论确定,以增强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2做好现场审计这一基础环节。开展审计工作注意点面结合,既要善于从宏观角度思考,将有问题资金的来源、使用、结果等环节全部查清,着力在宏观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又突出重点,抓住疑点问题,逐个深入,特别是对审计发现的一些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线索,要审深审透。坚持依法依规,搞好审计评价和处理。规范程序操作,切实防范审计风险。认真执行审计准则,确保审计质量。3在审计过程中国,要对每一项审计做好事先预估,对其可能发生的审计问题提前思考,做到审计具有方向性。4在审计时多与被审单位进行沟通,特别在“模糊”的事件保持清醒,将所有的资金来源和去向摸清。多与相关人员举行会议询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前往现场进行调查。5与时俱进,将审计工作高度信息化。以科技辅助审计,提高办事效率,从整体上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积极组织计算机审计人员加强对计算机的数据分析。加大计算机审计业务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含量,扩大审计信息化覆盖面,挖掘审计深度,提高审计效率。6在审计单位里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实行问责制度,提高每个人的审计质量。6.结束语本文以多角度对审计风险与控制进行论述。对待审计风险的需从原因入手,针对其各种形成原因,抓住其特征以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控制审计风险。站在国家的大环境中来说,我们要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努力使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得到完善,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行为,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从各个角度控制审计风险,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的质量。7.参考文献:1汪寿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M.大连出版社,2009.2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53-55,61-67.3朱延桂,张友涛.从审计风险的内涵及成因探索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及运用J.楚荆理工学院报,2010(8):63-66.4施浩忠.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226.5韩悦.浅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J.中国商界,2010(9):141,143.6胡钊涵.浅谈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7刘美君.浅析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623):161.8程琨.审计风险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0(10):36.9刘彩霞,别必爱,高志明.当前审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J.审计月刊,2009(11):11-12.10吴爽.论新审计准则的特点及对年审计实务的影响J.国管理信息化,2010(14):48.11李德居,徐贵民,陈顺朋,李维胜.浅谈税务审计风险管理J.中国税务,2009(5):56.12覃克良,刘学华.审计风险刍议J.农业审计,1992(2):45-46.13崔彤.审计风险与其控制J.南开经济研究,1992(1):33.14A. A. Arens; J. K. Locbbecke: Auditing-An Integrated Approach J. New York: Prentice-Hall, 1992.15Ramgopal Venkataraman; Joseph P. Weber; Michael Willenborg: Litigation Risk, Audit Quality, and Audit Fees: Evidence from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 Accounting Review,2011.16 Kin-Yew Low: The Effects of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on Audit Risk Assessments and Audit-Planning Decisions J. Accounting Review, 2004.致 谢本论文在张英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得以顺利的完成。感谢张英老师在我的论文写作中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张英老师对本文的提纲、结构、章节安排、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张英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勉的工作精神,博学的学识,开阔的思路以及他的无私大度都让我受益匪浅,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将使我受益终身。在此,特向张英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另外,我还要感谢外经贸学院的各位老师,感谢他们对我的教导和帮助。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和朋友,是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使我不断进步并顺利完成学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