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情志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7934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防治情志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医药防治情志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医药防治情志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防治情志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 第一章 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及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流动及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拥有了更多的物质享受和更大的独立空间的同时,实际上又面临了更为陌生的社会环境。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一旦抵挡不住丰富的物质诱惑,受到科技变革、文化背景冲击及人际冲突的影响,无法正常宣泄自我情感及表达自身诉求,极易导致神经紧张,催生心理精神障碍,中医学称之为“情志病”。临床门诊上,此类患者已越来越多,有些辗转于各大中西医院数年之久,根本的精神心理问题却被长年误诊或忽视。中医典籍不乏对于“情志病”的描述,中医内、外、妇、儿等科都非常强调情志致病作用。中医药学在治疗此类病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治疗上,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的不良心境和情绪,缓解各种各样的躯体化症状,以及调节睡眠等方面不仅疗效突出,副作用极少,而且疗效较为持久。一、基本概念情志:情志是中医学对情绪的特有称谓,也是中医七情学说的核心概念。始于礼记,至元代一直独立使用,并不和用。说文解字解“志”为“意”。乔明琦提出情志定义:情志是人和高级动物共有的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复杂反应;它具有特有的情志体验情志表情和相应的生理和行为的变化;它发生在特定的情景之中,其表达方式与个体生理、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情绪:情绪常与情感同用,与人类生命中特定的主观需要和愿望相联系,曾统称为感情。情绪心理学:“情绪是人或动物所有的一种心理形式,不同于认识活动,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喜怒等感受),外部表现形式(如面部表情等)及独特的生理基础(皮层下等部位的特定活动)”。具体的说,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的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如高兴时人会喜形于色、愤怒时会怒目相向。情志病:情志有异,影响脏腑等气机和功能的正常运行,致人生病。情志致病萌芽于春秋,奠基至两汉,定型于宋金元,深化于明清时期。明名医张仲景于类经首列“情志九气”,并首提“情志病”之名。古代文献中,情志异常疾病命名主要涉及“癫”“狂”“痈”“郁”“惊悸”“脏躁”“梅核气”及“百合”等,而对情志异常疾病的临床症状描述则主要涉及“郑声”“重言”“妄言”“妄闻”“妄见”“健忘”“不欲闻人之声”“心神恍惚”等。而情志为病影响患者身心两面,相比一般疾病更为棘手,非药石可简单调之。二、常见情志病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观念冲突,增加了许多紧张因素和心理压力,不良情志刺激日益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以情志异常为主之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 通常认为,情志病包括以下几种,即: 1.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 2.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 3.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 或将情志病证分为典型情志病证、内科情志病证、外科情志病证、妇科情志病证以及肿瘤科情志病证等几类,下面我们略做介绍。(一)典型情志病证 典型情志病证是指以情志刺激为主要诱因而产生的情志病证,其临床表现也以情志异常为主,如烦躁易怒、或精神抑郁,悲观失望等。如现代临床常见的抑郁症、焦虑症等多属于此类范畴。这种异常的情绪日久则导致躯体疾病,预后欠佳。历史上因心情郁闷而死者不乏其人,如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曾经富可敌国,当他一落千丈,倾家荡产时,便郁郁寡欢,3年后去世。(二)内科情志病证 内科杂病中,多数疾病伴有不同程度的情志异常。有调查资料显示在冠心病、糖尿病、风湿和类风湿病、关节炎中,分别有40%、39%、33%和42%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是由于疾病痛苦带给病人的情志异常;而有的是病人不了解病情,对疾病有恐惧感所产生的情志异常等。这种病人在治疗内科病的同时,针对病人的情志异常进行心理疏导,排解病人的担心和恐惧,将有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三)外科情志病证 外科手术中,也有部分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情志异常。各科手术,特别是大的手术,如心脏手术、脏器移植等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病人和家属都存在着一定的担忧焦虑心情。手术后,若手术平安顺利,病人心情可放松,情绪乐观,有利于疾病康复。若手术不顺利,病人的心情往往更加焦虑,此时应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四)妇科情志病证 不孕症、月经病等是妇科常见病,这些疾病也大多影响病人的情绪。如不孕症,盼子心切的夫妇,若婚后喜得贵子,则心情愉悦;若婚后久盼无子后,则心情抑郁,四处求医。情绪的异常又常常影响女子排卵,不容易受孕。因此,在积极进行妇科检查和治疗的同时,还应劝导夫妇双方,首先保持心情舒畅,才有利于受孕。(五)肿瘤科情志病证由于医学界目前对恶性肿瘤尚无根治的措施和方法,肿瘤病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病患者,大多产生恐慌的感觉,情绪消沉,悲观失望。这样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如果开导病人使其情绪积极乐观,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则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第二章 情志病生理病理认识1、 生理基础(一)情志与脏腑中医学认为情志与人体脏腑关系密切,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人有复杂多样的心理活动,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即七情。七情与人体五脏相对应,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当七情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内变化,为人体自我所能控制调节时不会引起疾病,但是当情志活动异常且持久存在,刺激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疾病。七情内伤以损害脏腑为主要特征。中医认为不同的情志异常致病时各自影响不同的脏腑,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1. 喜是人们愿望达到或经历能引起愉快情绪事件的心理体验。喜是解除精神紧张状态、被人们期望的一种情绪。心在志为喜,喜出于心,心主血脉,喜则血脉调和,气机顺畅,周身脏腑功能协调,则人感觉精神振奋,神清气爽,不但有益于健康,也有益于疾病的恢复,使人趋于年轻,所谓“笑一笑,十年少”。生活经验证实长寿的人往往多是快乐开朗者。2.怒是愿望不能达到或经历一些不能被自我接受事件的强烈情绪体验。怒是逐步加深精神紧张状态,根据产生的强烈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小怒、大怒、暴怒等,临床主要将其分为郁怒、暴怒两类。 肝在志为怒,肝主疏泄,喜条达,因此一定程度的发怒有益于身心健康,持续时间短暂,程度较轻,很快能被自我调节控制,这样的发怒能宣泄紧张情绪,减缓面临的内在及外在的压力,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但是事物均有两面性,素问上气通天论篇中有记载:“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古人云“多怒则百脉不定”。肝体阴而用阳,怒伤肝,大怒伤阴,使得阴血亏虚,肝阳上亢,出现气逆或出血等病证;郁怒伤肝,使得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还可影响脾脏、肺脏的功能,产生一系列病证,临床极为常见。 3.忧(忧愁)是经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是担心某种不愿发生的事情出现而产生的不良的情绪体验。每个人都不愿意出现忧愁的事情,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会经历忧愁的情绪。短时间、程度轻的忧悲情绪经过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消除,但是忧愁悲伤过度,长时间的消极情绪存在,超越了人体的耐受能力,就会产生疾病。 肺为相傅之官,在志为忧,主气司呼吸,喜肃降,而忧愁使气机闭塞,影响肺的功能。灵枢本神云:“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肺气不降,气机不畅,就会出现咳嗽、喘息、气促等病证。若肺气郁结,可出现津液不布,肺热叶焦,发为痪证。 4.思(思虑)是探求事源的心理过程,是精神集中地思考事情或问题的过程。因思产生各种情志活动,思是情感基础,也是情感活动的主流。 脾在志为思,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思则伤脾,思虑过度会影响到脾的功能,导致运化失常,可以出现脘腹胀满不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若长时间的思虑不能得到排解,心情疲惫,脾气不振,纳食不佳,则会使人消瘦、面色无华,进而发展出现虚劳等证,如脾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更会出现痞满、积聚、鼓胀等证。 5.惊是指突然遇到某种意想之外的事情时精神突然紧张的情感体验,如突然见到异物或听到巨响等,精神上猛然一振,心跳加快的一种体验。惊与恐常相伴,但惊程度轻,多由意外事物引起,而恐程度相对重,多由事先预感到的事物引起。肾在志为恐,惊恐伤肾。灵枢本神云:“肾藏精,精舍志。”若肾精不足,影响气血,则心神不宁,易受惊吓,多惶恐不安,坐卧不宁。倘若受到严重惊吓或时间较长,精神总处于紧张状态,则耗气伤精,损及肾脏,可导致腰酸腿软,二便异常。(二)情志与气血 情志一方面影响气血的生成,另一方面影响着气血的运行。 情志与气 气的运行指气的升降出人运动,协调平衡,气机调畅,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情志异常可影响气的运行,导致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故无不出人,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情志异常导致气机失调。气机失调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情志对气机的影响是不同的。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气机失调是情志致病的本质。1.怒则气上气上是指气逆,即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剧烈的生气愤怒使得气向上冲涌,所谓怒发冲冠,则会出现头晕、头痛、呢逆、喘促,甚至昏厥、卒中等病证。2.喜则气缓气缓是指气运和缓。适宜的欢乐喜悦可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放松,有益健康。但是如果无节制狂喜,气运过度弛缓,会使人心神浮越,神不内守,出现精神异常,嬉笑无常,或狂笑或傻笑。3.悲则气消气消是指气被消耗,长时间的过度悲伤使人精神不振,心情沮丧,意志消沉,耗气伤神。悲伤伤及肺气,不但影响气的生成,而且肺气消耗,出现气短乏力,语声低微等病证。4.恐则气下气下指气陷,气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由于害怕恐惧,精神紧张,气运失调,如素问举痛论篇云:“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过度恐惧导致气运不固,精气下陷,出现头沉、二便失禁等病证。5.惊则气乱气乱是指气的运行杂乱,突然出现的事物由于在意料之外,在人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引起惊吓,若程度严重可使人心神慌乱,坐卧不安,出现心悸怔忡、痴呆、癫狂等病证。6. 思则气结 气结也可称为气郁,是指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严重时可产生气闭。长期思考问题,精神集中,可使气机阻滞,运行失常,影响脾胃功能,出现纳差、脘腹胀满等病证。情志与血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同时依赖于脏腑功能的协调平衡。1. 生气郁怒,则气郁化火,耗伤阴血。若遇暴怒,气逆于上,血随气涌,出现吐血、卒中出血,直接导致阴血丢失。2.喜乐无常,会使气运涣散,心神浮越,阴血暗耗。3.悲忧过度,伤及肺胜,肺不能宣发和朝会百脉,且忧悲消耗精气,可导致血行不利,精血亏耗。4.惊慌恐惧都可使气机失调,影响血运。5.过度思虑可使脾胃运化不力,气不足则无以推动血行,出现血癖等病证。2、 病理特点 情志疾病不同于其他疾病,情志异常所导致的疾病具有其特有的表现及规律。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篇云:“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外邪侵袭人体,从皮肤及口鼻而入,初期可见表证,而七情内伤,直中脏腑,影响相应的脏腑功能,致使脏腑气机逆乱,引起气血失调,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一)广泛性、多样性 七情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应,情志的变化伴随着相应脏腑的气血、外在形体、精神等方面的变化。灵枢本神云:“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胭脱肉,毛悴色夭”,情志致病,初期多为精神不适,出现内在脏腑的气血运行失调,继而产生躯体方面的损伤。情志疾病涉及精神、躯体两方面,既有心理健康的问题,又有躯体健康的问题,包括功能性、器质性的疾病。 (二)多为内伤 情志活动异常导致的疾病,通常是直接作用于内脏而发病,即多为内伤。灵枢百病始生云“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所谓“阴”者是指内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篇云:“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胜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 (三)多对应相应脏腑 七情分属五脏,可称为“五志”,如喜为心之志,怒为肝之志,思为脾之志,悲、忧为肺之志,惊、恐为肾之志。各种情志对五脏各有其特异性,情志致病,五志对五脏各有所伤,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等。情志所伤病证,以心、肝、脾三脏较为多见。人体五志为心所使,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七情致病,各伤所脏,仍以心为主,治疗情志疾病,要重视调“心”。 (四)影响脏腑气机 情志发病主要是导致气的生理异常,如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喜怒思惊恐等五脏之“神”是以气的运动形式存在于机体内,又主导着气的运动,所以精神情志失常就表现为气机的紊乱。七情致病是先伤于气,致使脏腑气机紊乱,进而产生一系列病证,如“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飨泄”“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情志疾病以脏腑气机紊乱为开始。 (五)情志变化影响病情预后 情志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影响着情志疾病的预后。如果情志调畅,气血和顺,则疾病好转。如果情志异常波动,往往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若遇事恼怒或过悲,常可因情志因素致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第三章 临床防治理论一、预防 1.养性调神 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密切相关,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引起正气虚衰,疾病相应而生。同时情志波动也影响疾病的转归,心情舒畅则气机调畅,气血平和则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言心的生理特征是喜宁静,心静则神安,神安则体内真气和顺,就不会生病。传统气功中的练意调神内容,即含此原理。 除此之外,通过养性调神,还可改善气质,优化性格,增强自身的心理调摄能力,起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功用。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 2.体魄锻炼“形神合一,形动神静”是中医学整体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动”即加强形体的锻炼。吕氏春秋达郁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为例,阐释了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的道理。中医学认为锻炼形体可以促进气血流畅,使人体肌肉筋骨强健,脏腑功能旺盛,并可藉形动以济神静,减少情志刺激,从而使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治则 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绳,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针灸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病与医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就是指医患间相互沟通、相互信任、指导与合作型的医患关系。医生良好的医德修养,精湛的医技水平,洞析和了解患者心理症结或需求并予以解析或满足的高超才能,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并保持良好医患关系的关键。 2.首重治神,注意患者的个性特征 针刺与药物等治疗疾病的方法能否取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心理状态。把握患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是治疗取效的重要环节。 3.谨守病机,阻断形神之间的恶性循环 抓住主要病理机制,从形、神两大环节着手,既要努力减轻其躯体症状,又要积极改善其精神情感状态。对治疔中所取得的效果或良性变化、时时加以强化,使心理状态得以改善,以取得最佳疗效。 4.杂合以治,借助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情志病证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因此,须借助多种方法或手段综合施治。只有这样,才能阻断心身间的负性循环。三、治法 (一)心理治疗 在心理治疗方面,黄帝内经以五行相克理论和五脏藏五志理论为依据,首倡。以情胜情疗法,后世许多医家也各有发挥。 1.情志相胜疗法 (1)治疗原理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悲,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在脏为肝,在志为怒。南方在脏为心,在志为喜。西方在脏为肺,在志为忧。北方在脏为肾,在志为恐。中央在脏为脾,在志为思。五行学说认为肝在五行中属于木,心在五行中属于火,肺在五行中属于金,脾在五行中属于土,肾在五行中属于水。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因此,在情志相胜疗法中,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优胜怒,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有忧恐伤肾,思胜恐。所以,当某种情绪过甚而致发病时,可以用另一种相胜的情志来转移、制约或平衡它,从而使过度的情绪得到调和。 (2)治疗内容恐胜喜,喜为心志,喜乐过度可使心气涣散,导致喜笑不止或疯癫之症。治之以仓卒之言或其它方法使之产生恐惧心理,抑其过喜而病愈。如历史上范进中举后,由于过喜导致心气涣散,神志失常,后经其岳父对其恐吓而病愈。 悲胜怒,怒为肝的情志表达,但过怒因肝阳上亢,肝失疏泄而表现出肢体拘急,握持失常,高声呼叫等症状。治之以“恻怆苦楚之言”诱使病人产生悲伤的情绪,悲则气消,将胸中的郁怒之气排解,有效地抑制过怒的病态心理。怒胜思,正常的思虑为生理心理现象,但过思则气结。神情怠倦、胸膈满闷、食纳不旺等脾气郁滞,运化失常表现。治疗需要以言激病人盛怒,以冲破郁思,使病人重新改变心理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如吕氏春秋中记载,齐闵王因思虑过度,损伤脾胃,以致积食内停,久治不愈,后以激怒疗法使其吐出胃中积食而愈。喜胜忧,悲忧皆为肺志,太过则使人肺气耗散而见咳喘短气,意志消沉等症状,还可由肺累及心脾致神呆痴痴,脘腹痞块疼痛,食少而呕等,治之可使人出现治之以可设法使病人欢快喜悦而病愈。思胜恐,过度或突然的惊恐会使人出现肾气不固,气陷于下,而表现出惶惶不安、提心吊胆、神气涣散、一便失禁、意志不定等病理变化。可以用各种方法引导患者对有关事物进行思考,以制约患者过度恐惧,或由恐惧引起的躯体障碍。其实这就是一种认知疗法,通过树立正确的认知来治疗心理疾患。2. .认知疗法 (1)开导劝慰疗法这种方法是指通过交谈,用浅显易懂的道理,教育病人,解释病情,使患者发泄心中屈情,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以及自己所能做的努力,主动解除消极的心理状态的二种疗法。由于此疗法主要运用语言进行疏导,故又常被称为语言疏导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此种方法的记载,如灵枢师传所谓的“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此法多适用于较为通情达理的情志病证患者,而对昏蒙多疑者,可能反而会徒增仇怨。(2)顺志从欲法指顺从病人的某些意愿,满足其一定的心身需求,以改善其不良情感状态,纠正心身异常的一类疗法。此疗法有较普遍的适用性,对于那些由于外界条件所限,或因个人过分压抑、胆怯、内向而愿望难遂,积日成疾的心身病证患者来说,尤为适宜。其治疗原理来自灵枢师传说: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即说明当人的意愿、感情和生理需要等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异常的心理状态,设法满足患者的某种需求可以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而治愈疾病。后世医家多有同样的记载,如张景岳说:以情病者,非情不解。其在女子,必得愿遂而后可释。若思虑不解而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清代赵濂在医门补要人忽反常中说:凡七情之喜惧爱憎,迨乎居室衣服,饮食玩好,皆与平昔迥乎相反者,殆非祸兆,即是病机。他人只可迎其意而婉然劝解,勿可拂其性而使更据也。(3)修身养性法治疗心身疾患,调畅情志固属重要,它有助于克服不良情感活动,纠正当时的心身状态。但修身养性尤不可少,它可帮助改善患者的心身素质,顶防或阻止情志病证的发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情志病证的治疗问题,故属于求本之治。(4)暗示疗法又称意示疗法,指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病人的心理状态施加影响,诱导病人不经理智考虑和判断,直觉地接受医生的治疗性意见,主动树立某种信念或改变其情绪和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二疗法包话语言意示和借物意示。3.行为疗法(1)音乐疗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而五音与脏腑的五种情志变化具有“同声相应”的规律,即:肝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在音为羽,在志为恐。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及其以它们各自为主谱写的调式或乐曲不仅具有不同的物理声学特征,而且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2)气功导引疗法气功疗法,古时又称导引术、吐纳术、坐禅等,所谓气功,其实贡上就是借调身、调呼吸的形式、调节心理、精神内守,达到修身养性、祛除疾病、延年益寿之目的的一种健身方法,气素问遗落刺法论中最早记载了这种方法。所有自来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灵柩官能中又有“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从气功导引法的操作方式与效果来看,它与现代生物反馈疗法和放松疗法相似、均属于自我暗示的范畴。神经心理学实验证明,自主神经支配的内脏生理功能如同运动神经支配的骨骼肌运动一样,是可以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学习的,换而言之,人的确可以通过气功等自我暗示心理训练达到调节内脏功能状况的目的。(二)中药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思想指导下,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基础,以所得证候为依据,利用中药对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常、脏腑功能紊乱等状态进行调整,可达治愈疾病的目的。近年来,中药以其疗效稳定、持久、不良反应等而备受患者的关注和青睐。中医药在治疗情志病证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且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总结出了不少的有效方药。如疏肝健脾、疏肝理气、养心健脾、理气化痰、安神定志等常为治疗情志病证的基本原则。经前舒、经前平、逍遥丸、顺气导痰汤、黄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安神定志丸、温胆汤、归脾汤等常为治疗情志病证的有效方剂。常用中药则有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远志、酸枣仁、龙骨、牡蛎、半夏、陈皮、炙甘草等。(三)非药物治疗 1.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情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刺治疗的方法也不断改进,除传统针灸疗法外,目前还有电针疗法、激光治疗和耳针疔法等新的治疗方法。电针疗法是在毫针上通电,电针治疗可以节省人力,是针刺治疗技术的进展。用电针仪代替手法捻转,可以调节电流强度和刺激频率。激光治疗是用氦氖激光照射穴位,称为光针。每次取12穴位,每次照10分钟,30次为一个疗程。以上针法以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法、孙思邈的十三鬼穴与督脉穴位为主,常用的穴位是内关、三阴交、风池、完骨、百会、四神聪、印堂、大椎、太冲、百会、神门、照海、大陵、隐白等穴为主,并随证加减。耳针疗法是在耳穴上贴敷王不留行、埋耳针、贴磁珠等方法刺激耳穴,达到治疗目的。取耳穴以神门、肝、脾、心、肝、内分泌为主,并随证加减。一般30天为一个疗程。 2.工娱治疗 工娱治疗包括工作治疗和娱乐治疗,指通过组织患者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以促进疾病恢复的方法。工娱治疗是精神科的辅助治疗方法,适用于急性精神障碍恢复期和慢性精神障碍患者,对于促进精神疾病的改善,保持患音的社会功能及出院后重返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工娱治疗包括工疗和娱疗。工疗是指组织病人参加劳动和工作,使病人在得到体力锻炼的同时,培养劳动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疾病康复,娱疗是指组织病人参加某些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松弛,并且培养了病人的信心及自尊感,激发了有利于病人全面康复,达到重返社会的目的。 工娱治疗实际上是社会康复手段,可以帮助患者克服生活散漫和不良卫生习惯,培养患者的劳动技能,集体工娱活动可以培养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保持患者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和焦虑情绪,第四章 中医药临床施治应用1、 临床特点 (一)发病特点 情志病证的发生与发展,从外部条件来说,与其生活的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如社会环境中社会地位的变迁、工作学习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等都是情志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从机体的个体功能特征来说,情志病证的发生与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人提出影响情志变动的因素很多,在心理因素中,认知因素、人格因素、意志因素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情志病证的产生。 (二)发病机制 情志病证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而且疾病的发生有定的体质基础。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对情志疾病的病机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多数认为情志病证的病位在脏腑,病机变化主要是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如情志异常导致体内气机升降失调,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平衡的破坏,以致正气虚弱,邪气人侵而致病。气机紊乱、化火伤阴、形质亏损、痰凝癖血等病机变化,并且常表现出由实致虚、因處致实、进而虚实夹杂的演变过程。从西医学角度来讲,则呈现出神经内分泌失调、物质代谢障碍和组织结构损伤三个病理阶段。也有研究者通过大样本的人群调查研究发现脾胃、肝胆、心脑在情志致病中作用最为密切,结合动物实验研究成果提出并证实肝在情志致病中起关键性作用。从“心理应激情志致病”的发生及其病理机制和中医各脏腑的具体功能特点以及临床实际而言,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功能在机体心理应激一情志致病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医的肝是机体调节心理应激反应的核心。 (三)传变方式 以社会心理因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情志病证有独特的传变方式,一般情志致病首先伤心,多情交织常共同为病最易伤肝。易伤潜病之脏或随个体差异而不同,其中惊致病为害最为亢烈,易致心神错乱精神失常。2、 临床诊断要点 情志病证主要表现为心理异常,也可伴有躯体症状而表现为形神俱病。情志病证的诊断与普通疾病有所不同。它既要诊断患者脏腑气血的异常变化,又须对情志状态做出判断。要综合考虑形病与神病之间的先后因果关系,作出全面诊断,要点如下:(一)情志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主要的病因或诱因); (二)临床症状的产生或加剧与所受的情志刺激具有时司上或强度上的相关性; (三)通过情志疏导治疗,或多或少会取得效果: 情志病证的诊断与一般临床诊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情志病证的诊断要中西医诊断同时具备,其中中医诊断要求病名与证型并存。 主要有三种形式:1.若躯体症状或损害和精神症状同时存在,但尚未其间的因果关系,中医诊断可以以常规病名为主,以证型体现情志反应,如眩晕(肝阳伤亢)、胃脘痛(肝气犯胃)等。西医诊断同时记述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等的诊断和精神医学的诊断。如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状态或胃潰疡伴忧郁状态等。 2.若躯体症状或损害明显的是心因性的。中医诊断病名要求突出情志病证特点,郁证、脏躁、癫狂等病名在前,必要时加常规病名,如郁证、阳痿(肝气郁结)。西医诊断要把精神(心理)和躯体的关系综合在一个诊断之中,如神经性厌食症,心因性性功能障碍等。 3.若有明显的情志异常而无明显的躯体症状者。中医学以郁证、脏躁、癫狂等病名作为诊断结论,西医学仅记述精神医学的诊断。如郁证,抑郁型精神病。现代研究表明,经情绪自评量表、社会生活事件量表测评,可以辅助诊断情志病证。3、 中药临床应用 (一)安神药物 情志疾病的治疗中会经常使用具有安神作用的药物,这类药物可分为重镇安神和滋养安神两大类,主要治疗神志不安等病证。重镇安神药物具有镇心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受到惊恐或过度持久的社会心理刺激导致的情绪波动而出现的惊恐、坐立不安、烦躁不宁的病证。此类病证多属于实证,常用药物多为金石类,重可镇怯,如朱砂、磁石、龙齿、珍珠母等。如果心火偏亢,可配伍黄连清心泻火以安神;如果阴虚阳亢,可配伍生地黄、当归等滋阴养血。金石类药物不宜久服,以免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滋养安神药物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忧虑太过、心神失养或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的惊悸、健忘、虚烦不寐等病证。此类病证多属于虚证,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知母、麦冬、当归、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等。 (二)开窍药物 情志疾病中由于剧烈的情绪波动,导致气机逆乱,痰浊内生,常运用芳香开窍的药物醒神开窍,用于治疗神昏窍闭等病证。 使用开窍类药物,一定要辨别虚实。如果邪盛气实而见口嚓、两手握固、脉象有力,可以使用开窍药物。如果汗出肢冷,气息微弱、二便失禁,口开目合,不宜使用开窍药物。开窍药物药性偏温,长于行气止痛,治疗气郁化火等热证时可加用清热类药物。因开窍药物芳香走窜,可损胎气,孕妇慎用,且此类药物不可久服。 (三)理气药物 情志致病主要是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的升降功能失常,故治疗情志疾病理气药物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用于治疗气滞、气逆等病证。气滞多因喜怒无常、忧思过度所致,需行气解郁散结,常用药物有陈皮、厚朴、木香、积实、川糠子、香附、小茵香等。气逆多因恼怒等不良的精神刺激所致,其气横逆或上冲,治疗时需降气平冲,常用药物有丁香、柿蒂、旋覆花、沉香等。临床上要灵活辨证,区别使用。 (四)活血药物 气机不畅易导致血痛,情志疾病的治疗常使用活血化癖药物,通利血脉、祛痪止痛,主要用于血行不畅、痪血内结等病证。 情志疾病可影响血液运行出现疲血,而疲血内停又可加重躯体症状,影响情绪稳定,因此常在情志疾病的治疗中使用祛痪药物。常用活血祛痪药物有川芍、红花、桃仁、赤芍、丹参等。由于疲血引起的出血者治疗时,需在活血祛痪的同时加用止血药物,如仙鹤草、艾叶、侧柏叶、茜草、棕搁皮等。 (五)祛痰药物祛痰药物可以消除痰饮,主要治疗各种痰证,亦常用于情志疾病的治疗。情志内伤,造成气机紊乱,导致津液输布失常,加之肺、脾、肾等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功能失调,使得痰浊内生。气虚则痰聚,痰浊内阻,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于胸隔肠胃,经络四肢,皆可有之。如果痰浊蒙蔽清窍,又可加重情志障碍,使躯体症状进一步加重。痰浊停聚与气机是否调畅相关,气顺则痰消,因此祛痰时要配伍理气药物才能达到良好效果,正如庞安常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5) 调肝药物 调肝指用理气舒肝或养血和血药为主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作用的方剂。主治肝郁气滞,肝体失养等病症。 肝主疏泄,“乃生气所寓,为藏血之地,其性刚劲,喜条达,但必须水以涵之,土以墙之,然后得遂其生长之意”(张秉成成方便读),发挥调畅情志,疏泻气机的作用。情志内伤,肝失条达,常导致气机的疏泄失常,从而影响肝的调和。若七情郁结,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亦可影响肝的调和。调肝根据情志所伤的久暂和病者个体素质的不同,分虚实两类。 虚证中多因肾阴亏虚,精不化血,肝阴不足,肝失播养所致。症见急躁易怒,两胁隐痛,眩晕耳鸣,可选用一贯煎。或祀菊地黄丸以柔肝滋肾,育阴潜阳,肝血不足,症见眩晕头痛,两胁苦满,肢体麻木,可选用四物汤以补肝血。实证中多因情志,肝气有余,化火上冲所致,常出现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妄动等实热证候。肝气郁结,症见胁痛、呕逆,腹痛便泄,可选用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破积散聚;肝火上炎,症见胁痛,呕吐,狂怒,目赤、吐血,可选用龙胆踢肝汤。以泻肝胆热,肝旧妄动,症见昏厥痉挛,四肢麻木,眩晕,可选用天麻钩藤饮珍以平肝熄风潜阳。 若肝病而累及其它脏腑,出现肝脾不相,症见胁痛腹胀,肠鸣,便清,月经不调,乳房作胀,可选用逍遥散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营,若肝脾血虚,化火生热,可加丹皮、桅子,若土虚木乘,脾受肝制,升降失常,症见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后仍腹痛,可选用痛泻要方以补脾泻肝。4、 临床例举(一)抑郁症 概述:抑郁症(depression)是自古以来一直困扰人类的一种精神、心理疾患。它历史久远,发病率逐年上升,人们对其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认识日渐加深。总体来说,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并伴有兴趣减低、主动性下降等精神运动性迟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综合征,可出现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病起始年龄多在21-50岁,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被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专家称为“精神科的感冒”。据调查15%-20%的抑郁症患者以自杀为最终结局。 中医认为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由于情志不遂,郁怒、思虑、悲哀、忧愁、惊恐七情伤及五脏,致脏腑功能失衡,出现肝气郁滞、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肾精亏虚等,由于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则机体出现各种各样不适病证。发病可急可缓。病位在脑,涉及五脏,以心、肝、脾、肾为主。初期以气机失调为主,常兼血疲、火盛、痰结、食滞等,实证居多。病久由气及血,气血阴阳耗伤,由实转虚,虚证为多。疾病初期,脏腑功能损伤较轻,及时去除病因,调节情志,则预后良好。如情志因素持久不能去除,脏腑功能严重受损,病情迁延难愈,则预后较差。辨证治疗1.肝气郁结主症:胸胁胀满疼痛,院闷不舒,暖气太息,食欲不振,大便时干。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醋炒柴胡9g,陈皮9g,川芍9g,醋制香附9g,积壳9g,白芍9g,炙甘草3g;两胁胀痛明显者加佛手9g,香附9g,郁金9g;暖气频作者加旋覆花9g,沉3g,苏梗9g;纳呆腹胀者加茯苓12g,木香6g,焦三仙30g。2.肝郁化火主症:急躁易怒,怕热汗出,口苦而干,头痛目赤,耳鸣如雷,嘈杂泛酸,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治法:清肝泻火,健脾和营。方药:加味逍遥散加减。牡丹皮3g,桅子3g,柴胡12g,当归12g,白芍10g,茯苓12g,白术12g,薄荷3g,生姜5g;口苦便秘明显者加黄芩9g,黄连9g;嘈杂吞酸者加黄连9g,吴茱萸3g;头痛目赤明显者加钩藤12g,菊花9g。3.气滞血郁主症:精神抑郁,胸胁或胃院刺痛,头痛,部位固定,肢体或冷或麻木感,失眠。舌暗或紫暗,甚有癖斑癖点,脉弦或涩。治法:活血祛癖,理气解郁。方药:血府逐疲汤加减。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黄9g,川芍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柴胡3g,枳壳6g,甘草3g;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6g,香附3g,郁金6g;肢体麻木者加桂枝6g;肢冷者加乌药6g,木香6g。4.肝郁脾虚主症:心情抑郁,胸闷闭塞,消瘦,神疲食少,食后腹胀,或觉咽部不适,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舌淡苔白或薄白,脉弦而虚。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方药: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柴胡12g,当归12g,白芍12g,获菩12g,白术12g,甘草6g,生姜5g,薄荷3g,半夏12g,厚朴9g,紫苏叶6g;舌苔厚腻者加瓜萎12g,竹茹6g;兼有胀痛者加香附3g,木香3g;纳差明显者可加焦三仙30g,砂仁6g。5.湿热内蕴主症:情绪波动,抑郁或烦躁易怒,两胁胀满,口干口苦,心烦失眠,呕恶腹胀,大便澹。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治法:清热除湿,疏肝理气。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g,桅子9g,黄芩9g,柴胡6g,泽泻12g,生地黄9g,当归3g,车前子9g,生甘草6g。热重者加黄连9g;湿重者去黄苏加茯苓12g,薏苡仁15g;呕恶腹胀明显者加茯苓12g,半夏12g;失眠者加珍珠母15g,龙齿15g。6.心阴亏虚主症:精神抑郁,忧虑重重,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健忘,神疲乏力,口干咽燥,口舌生疮,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治法:滋阴补血,养心安神。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生地黄30g,人参9g,玄参15g,丹参15g,茯苓12g,五味子15g,远志15g,桔梗9g,当归15g,麦冬15g,天冬15g,柏子仁30g,酸枣仁30g;失眠多梦者加首乌藤9g;心悸怔忡明显者加熟地黄15g,枸杞子15g等;大便干结者加黑芝麻15g,生首乌9g。7.心脾两虚主症:多思善疑,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晕纳差,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治法: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方药:归脾汤加减。人参15g,白术30g,黄芪30g,当归3g,茯苓30g,远志3g,酸枣仁30g,龙眼肉30g,木香15g;郁闷不舒者可加佛手9g,郁金9g;兼见手足不温、怕冷者加肉桂6g,杜仲12g。8.肝肾阴虚主症:情绪低落,烦躁郁闷,胸院胁痛,腰膝酸软,咽干目干,失眠,心烦,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疏泄肝气。方药:一贯煎加减。生地黄30g,沙参l0g,当归10g,枸杞子12g,麦冬l0g,川楝子5g。验案:王某,女,42岁。患者因心情抑郁、头晕头痛5个月,加重3个月,由家属陪同来就诊。5个月前,因不明原因的疲劳无力,反应慢,完不成工作而心情郁闷,并常有自责自疚感。至就诊时已逾3个月不能正常工作及料理家务,因痛苦不堪忍受,时时有自杀念头。现症见两目呆滞、愁容满面、端坐不动、问而不答。病情由家属代述。且手足冰冷、脉细小而弦而数,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厚腻。西医诊断: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抑郁型,重症。中医诊断:郁证,辨证为心胆阳虚,脑神失养,肝虚气郁,神窍痰蒙。治疗即用温补心胆,舒郁涤痰之法。方用柴桂温胆定志汤和西药多虑平。中药处方如下:柴胡、桂枝、赤芍、白芍、半夏、生姜、陈皮、积壳、竹茹、远志各10g,人参5g,石营蒲6g,炙甘草6g,大枣5枚,水煎两次,分两次服,每日1剂。用药后3日,头痛身痛已减,用药5日,上午可起床活动,食欲不振好转,不再想死。用药后4周诸症已得到控制。此时中药去石营蒲、远志,以人参易太子参,桂枝减量,隔日服1剂,继服2周。用药6周后已可正常上班,停服中药。(二)经前期综合征概述:经前期综合征为每月困扰妇女心身健康的常见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是指育龄期妇女在月经前714天(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周期性出现系列精神情志、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由于本病的精神、情绪障碍更为突出,以往曾命名为经前紧张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近年来,认为本病症状波及范围广泛,除精神情志症状外还涉及几个互不相连的器官、系统,包括多种多样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症状,故总称为经前期综合征。但目前仍有学者突出其情绪异常的症状而命名晚黄体期焦虑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PMS是导致家庭破裂,妇女自杀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如Cook报道巴黎妇女犯强暴罪刑者,84%均在经前期或月经早期犯罪,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攀升,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国外欧美发达国家PMS的患病率为育龄妇女的30%95%,已日益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生命科学家已将其列为“对神经科学的挑战未来10年要回答的50个重要问题”。有关PMS的临床症状多达150余种,但每一病人并不都具备所有症状,各人有各自的突出症状,严重程度亦因人因时而异,并非固定不变,但症状的出现与消退同月经的关系基本固定,为本病特点。生育力和孕产次与PMS无关联。病期持续长短不一,症状严重需治疗者病期较长,约有40%病人病期持续15年,10%可持续10年以上。典型症状常在经期一周开始出现,逐渐加重,至月经前最后23天最为严重,经后突然消失。有些病人症状消退时间较长,渐渐减轻,一直延续到月经开始后的34天才完全消失。另有一种不常见的类型,即双相型,有两个不相联结的严重症状阶段,一在排卵期前后,然后经二段无症状期,于月经前1周再出现典型症状,以往称之为经间期紧张,由于其临床症状及发病机制与本病一致,实际为PM的特殊类型。治疗:中医药治疗PMS具有显著优势。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远期疗效稳定、持久、不良反应小。没有耐药性等显著优势,特别是中药独特的双向调节和整体调节效应而备受当今人们的青睐。 中医药治疗PMS,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辨证,可出现不同的证候,如肝气郁证、肝气逆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等。乔明琦团队于1997年依据人群和临床调研结凝、率先提出PMS主要表现为肝气逆、肝气郁两证与其后国际对PMS分为易怒型、抑郁性不谋而合。现仅就肝气逆、郁两证的中医辨证论治简述如下,1.肝气逆证主症:经前烦躁易怒、甚则无端发火,乳房胀痛,甚则不敢触衣,小腹胀痛,头痛,失眠多梦,胃脘胀痛,恶心呕吐,性欲减低或厌恶房事,注意力不集中,工作理家能力下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平肝降逆,理气止痛。 方药:成药经前平颗粒。汤药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柴胡、陈皮各6g,川芎、川楝子、香附、豆蔻、枳壳、芍药各5g,炙甘草3g)。2.肝气郁证主症:经前情绪低落或抑郁寡欢,胸闷或胸胁不舒,善太息,失眠,疲乏,经前乳房胀痛,食欲不振,腹部胀满,肢体浮肿,体质量增加,月经后期,注意力不集中,遇事为难或退缩行为,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9g,当归9g,白芍9g,白术9g,茯苓9g,生姜5g,炙甘草5g,薄荷4g)。验案:游某,女,43岁。2015年3月17日就诊。主诉:反复经前抑郁3月。患者自述3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经前情绪极度抑郁,悲伤欲哭,睡眠极差,眠浅,多梦,易醒,白天少气懒言,疲乏,动则甚。月经史:14岁月经初潮,周期25-28天,6-7天经净,经量中,色黯红,夹血块,经前乳房胀痛,无腰酸腹痛、小腹坠胀。末次月经:3月4日,6天净,经量多,色黯红,夹大血块,经前乳房胀痛,情绪极度抑郁。平素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波动大,夜间潮热汗出,手足心热,矢气多,二便调,舌质黯、苔白腻,脉沉细弦。诊断:经行情志异常。辨证:肝气郁滞,气血失和,枢机不利,治宜疏肝理气,调和气血,开阖枢机。方选柴桂龙骨牡蝠汤加味。具体方药:柴胡10g,黄芩10g,党参l0g,法半夏10g,蜜甘草5g,桂枝l0g,生白芍15g,锻龙骨30g,锻牡蝠30g,酸枣仁25g,香附10g,郁金10g,大枣10g,6剂,日1剂,水煎服。嘱患者适当运动,晚饭后散步。二诊:继服上药6剂后,睡眠较前稍好转,精神好转,疲乏改善,仍情绪低落抑郁,手足心热,潮热汗出改善不明显,二便尚可,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方药:原方去香附,郁金,加浮小麦30g,鸡血藤20g,秦儿15g,桑枝30g,6剂,日1剂,水煎服,嘱患者适当运动,晚饭后散步。三诊:3月30日月经复潮,经期乳房胀痛较前减轻,小腹隐痛,疲倦乏力,继服上药后,情绪低落较前好转,睡眠可,大便稀搪,4-5次/天,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方药:原方去浮小麦、鸡血藤、秦儿、桑枝,加首乌藤30g,慧该仁15g,葛根15g,6剂,日一剂,水煎服,嘱患者适当运动,晚饭后散步。再服原方6剂。随访3个周期,患者经前情绪稳定,精神好,睡眠明显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