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生活案例.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574703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生活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班生活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班生活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幼儿进餐中的良好习惯培养一、案例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良好的进餐习惯是保证幼儿营养摄入、形成健康身体体质的重要前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有的爸爸妈妈这一代就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倍受宠爱。孩子爱吃什么,家长就买什么,根本没有考虑营养的合理搭配与平衡问题。而且,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导致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等,从而使幼儿养成偏食、挑食、无节制的吃零食等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通过观察发现:初入园时能愉快独立进餐的幼儿大约只有20%。有的幼儿虽然会自己吃, 但习惯不好,满桌满地都是饭粒、菜汤,在进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幼儿挑食现象也较普遍。长此以往,将使幼儿身体得不到基本的营养保证,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使幼儿失去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以后纠正起来更加不易。由此可见,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越来越严不良的进餐行为还会使幼儿表现出素质低下的外在表现,严重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交往以及个性发展。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和策略让幼儿在进餐的时候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让幼儿做到不挑食、不厌食,并且能够尽量不剩饭菜。在礼貌进餐方面,个别幼儿由于在家中多事包办替代,所以有些孩子在等喂过程中可能养成了敲碗、勺等等不良的进餐习惯,并且也没有在用餐后将餐具物归原处的意识。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需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二、案例研究目标: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之:1、健康进餐 2、礼貌进餐三、案例实录、分析及对策:1、健康进餐案例实录:实录一:午餐准备时间,生活老师正在忙碌地分着饭菜,只见洗好手的陈可馨看见了连忙走到须老师旁边,说道:“须老师,我们今天吃什么呀?”“蘑菇炒青菜、鸡丁呀!”“须老师,我不喜欢吃蘑菇!你别给我盛蘑菇,好吗?”须老师回应可馨:“可是蘑菇炒青菜是保健老师特意配好的营养餐,吃了身体好的!”陈可馨连忙反驳道:“可是我爸爸、妈妈都不吃蘑菇的,我们全家都不吃这个的!”在一旁悄悄观察的我这时走了过去,对可馨说:“原来你们家里的人都不喜欢吃蘑菇的呀!那你有没有试过吃一吃呢?这也是很多动物朋友们喜欢吃的呢!”“是小兔子吗?”陈可馨问,“对呀!你看小兔子吃了它跑得多快,跳的多高呀!这样吧,我跟你商量商量,就只给你放一颗蘑菇,你要觉得好吃呢再给你添,怎么样?”,“那好吧,我吃吃看吧!”实录二:松松由于有些超重所以吃饭都是先喝汤,这天中午,他喝完汤后,端着饭吃了几口米饭,又吃了一点肉丁,却没有吃土豆,我见状,说道:“呀,松松真棒,都大口吃菜了!”我说完后和他坐一桌的唐意鑫也说“我也能大口吃菜”,“我也能,老师你看”,孩子们纷纷应和着。松松听完后,赶紧吃了口土豆。后来,土豆还是剩了一些。我对松松说:“你真棒,吃了这么多菜,没关系,如果实在吃不了我们就别吃了,下次继续努力!”松松听后,一个劲地点着头。实录三:进餐时间,小朋友们都大口大口吃着香喷喷的饭菜,一小勺一小勺地拨弄着碗里的饭菜,突然有小朋友大声说道:“老师,辛钟婷哭了!”。见状我连忙走过去询问,宝贝只是盯着碗里的饭,不作回应。辛钟婷前一段时间生病了,在家里休息了很久,所以今天又刚来园,可能还有点不适应。我一边抚摸着孩子的背一边轻声安慰道:“你是不是觉得饭太多了呀?”辛钟婷点了点头,我笑了笑继续说道:“须老师可没有给你盛很多呀!” 辛钟婷看了看我,停止了哭泣开口说道:“我今天早上吃了很多很多,还没有消化呢!很多很多的”,“哦!原来是这样啊!那好吧,我帮你弄少一点,可是你也要答应我,遇到事情要用你能干的嘴巴说,因为你不说大家是不会知道的,并且哭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知道了吗?”辛钟婷看着我点了点头,很快就把剩下的饭菜全部吃光了。分析及对策:上述的几个案例实录,是在幼儿园里经常发生的,也反映了当下孩子在吃饭习惯、家庭与幼儿园看待就餐教养方面的问题。作为老师,是坚持要求孩子不挑食、不剩饭,以达到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还是尊重孩子的意愿,任孩子去呢?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提出的“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等教育理念,是我们应该遵从并真正应用实行于我们日常教育之中的。而在上述案例中,“商量”恰恰则是这一教育理念得以实行的体现。对于小班孩子有挑食,不爱吃菜的情况出现,我们首先要理解,然后慢慢纠正,千万不能过分批评,这样会使孩子一到进餐就心里紧张,更加影响进餐。“商量”就是保护并且尊重了孩子的原有意愿,又在一定程度上让幼儿知道,良好的进餐习惯与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情、理交集,让孩子尝试新鲜事物、感受吃饭是一件如此快乐的事情。而且,正确引导不论是对于小年龄段还是大年龄段的孩子都很有效果。让孩子们向着积极一面,放心地进步而不是产生逆反,这也是教育的艺术。另外,在实录二中的松松,是班级里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刚开学的那几天,每每到吃饭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头疼的时候,因为他什么都不肯吃,到放学的时候就吃奶奶给他带的面包等。通过与他家长的交流和了解,才知道松松在家也是非常偏爱肉类,很少吃蔬菜,而且口味也很挑。所以刚来园的那段时间,他基本天天不吃菜,米饭也都是挑一些白米粒来吃,不愿意吃园里配好的营养饭。但经过我们一个学期的引导,他已经进步了很多。所以我们要明白纠正幼儿挑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要允许孩子慢慢进步,多给孩子信心,当然也要注意少盛多添不要一次给太多。教育策略:l 家园共育,加强家园间沟通。很多家长会向我反应,为什么幼儿在家不太肯自己主动进餐,而且这个不吃,那个不要,但在幼儿园吃饭的情况却不错;为什么在家吃饭要花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在幼儿园里却能在固定的时间内吃完。我相信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听家长这么说。我向家长具体分析了原因,告诉家长,一个是由于平时在家,家长怕幼儿进餐太慢所以有时候就主动喂饭,所以幼儿养成了在家不愿意自己吃饭的习惯。但在幼儿园里,老师都“一视同仁”,基本上不喂饭,而且幼儿的互相榜样作用也起了一部分的用处。所以面对幼儿各种不健康的进餐问题,不论是等喂、还是挑食、剩饭菜等等,单单靠幼儿园、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一定要做到家园共育。我们要及时地向家长反应幼儿在园的进餐情况,也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了解幼儿在家的进餐状态,尤其是在进餐方面存在问题的幼儿,必须时刻关注。密切家园联系,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我有时候也会告诉家长几个有效的办法,比如学小兔、大嘴宝宝、大老虎等,让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也能够良好地进餐。l “代币法”“代币法”虽是老办法,但老办法绝对有大作用。“代币法”是一种常用的鼓励行为疗法,对低年龄儿童效果最为显著。幼儿都希望自己被肯定,这样他们可以获得成功感。所以对于小年龄段的幼儿,我们可以通过“代币法” ( 比如奖励五角星等贴纸)来鼓励、来肯定幼儿在其进餐方面的进步。当然,“代币法”不能泛滥着用,必须是在幼儿有绝对进步的情况下。所以,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在就餐方面的进步很有必要。l 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的健康进餐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全形成的。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针对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从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利用各种集体教育活动、借助于教育教学的各种手段(谈话、故事、儿歌、情景表演等),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良好的、健康的进餐习惯的重要性,进而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2、 礼貌进餐案例实录:实录一:橘子组的丁磊和粱善卿洗好手,坐到餐桌旁,两人都拿起了勺子。这时候,桌子上发出了“哆哆哆”的声音,我一看,原来是他们正拿着勺子在敲桌子。我没有立刻生气,顿了顿然后走过去对他们说道:“咦!这个是什么声音呀?呀!勺子说它好疼啊!”。两个孩子的小手立即抓住了勺子、双手抱好,安静地等着生活老师将饭菜分给他们。实录二:“昨天我在公园里玩!”,“我也去了,我还看到外面有表演的!”一阵阵非常响亮的说话声从草莓组传来,几个孩子一边吃着饭,一边非常大声地说着话、聊着天。草莓组的几个孩子一到吃饭的时候就比较爱聊天,所以吃饭普遍比较慢。我走过去,提醒他们:“你们看,其他组已经有小朋友都吃完了,你们呢?快点加油呀!有些事情我们吃完饭做到马蹄形上再说悄悄话吧,而且你们的声音都比老师放的音乐响了呢?对吗?我都没有听见音乐声啦!”几个孩子立刻都没有了声音,很认真地吃着饭。实录三:周子烨搬起椅子,坐到了马蹄形位子上,他是今天第一个吃完饭的。我看看他的饭桌,发现他的空碗没有送到固定的地方。这时候生活老师走过去,想把周子烨没有拿走的碗收走,我示意她不要,然后走到周子烨身边,对他说:“宝贝,你真厉害!是第一个吃完饭的!但是快去看看你的饭桌,上面好像留了两个空碗没有送回家诶!”周子烨立刻站起来,对我说:“我忘记了!”他走到自己的饭桌那,把桌上的空碗送回了放碗的地方。分析及对策: 鉴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意注意短、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很多时候是需要在成人的提醒下才能保持安静的,所以上述实录一、二中的情况,都是小班幼儿在进餐过程中正常的行为表现。我们并不用对幼儿进行过分地指责,而是应该寻求方法,通过提示提醒来达到幼儿礼貌进餐的这一目标。进餐的心理环境很重要,如若幼儿的情绪在进餐前或者进餐中受到影响,那么这一餐的质量一定会大打折扣。所以面对幼儿不太恰当的进餐习惯,教师的机智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显然,案例中的反问提醒、正面引导对幼儿来说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幼儿在进餐过程中是否可以说话的情况,我相信这应该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我们必须明白,轻松的进餐氛围对幼儿的进餐也有很大的推进作用,所以我并不限制我班幼儿在进餐的时候说话。不过对于大声喧哗的现象,是一定要要加以提醒的。这不但不利于幼儿礼貌进餐的良好习惯养成,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幼儿有可能因为边吞咽边大声说话而发生噎食的情况。对此,我们班采取的是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来达到替代提醒的作用,即和幼儿约定好你们在进餐中说话的声音不能比这个音乐响。有了这个“参照物”,小班幼儿相对而言也有了一种“自我克制”。 在实录三中,我们不难看出,此幼儿是忘记将用好的空碗送回固定的位置。虽然生活老师要主动将孩子的碗收走,但我制止了。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次忘记,但“水滴石穿”,时间久了,忘记一次、两次、三次,那么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吃完饭后将碗送回指定处的这个事情就变得不再重要。习惯的养成是一次一次的积累,不能因为“忘了”、“大人帮一下忙”等等原因而让幼儿“错失”了一次保持好习惯的机会。教育策略:l 教师的正面引导积极的、正面的语言往往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小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教师亲切的鼓励引导一定是比严厉的苛责来得更能引起他们行动的积极性。再则,在上述的分析中也有所提及,轻松的进餐氛围对幼儿的进餐有很大的推进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巧妙地用一些正面的引导语来提示幼儿哪些是有礼貌的进餐习惯。在愉悦的心理下养成的习惯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牢记并遵循。l “替代参照物”的作用就如分析中提到的,在幼儿进餐的过程中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由于音乐的本质为轻音乐,将其作为“参照物”比较合适。事先和幼儿约定好,在进餐过程中可以允许说话,但不能大声喧哗。由于年龄特点,小班的幼儿对于大声、小声的概念相对而言是比较模糊的,故以轻柔的音乐为参照物,教师则将音乐的声音大小调至最理想的状态,以此来提醒提示幼儿,“说话的声音不能比音乐的声音响哦”。对于幼儿来说,这不但是一个“参照物”,而且由于有了这个“替代参照物”的刺激,他们也会自发自主地在进餐中尽量地保持安静。l 习惯的日积月累 我们都知道,好习惯的养成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所以对于幼儿已经养成的良好的礼貌进餐习惯,我们要不断地提醒幼儿不要忘记、时刻遵循。这样,良好的进餐习惯才能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变成一种自然的状态,变成幼儿自身自发的一种行为。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养成。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性,易受外界的影响和支配。这时对幼儿进行良好进餐行为的培养,通过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想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慢慢地习得良好的进餐习惯,并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积极保持,为今后的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沈艳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