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一册.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438265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古代汉语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古代汉语第一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第一册常识第一讲 绪论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第一册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一) 汉语发展的分期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二)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上古汉语书面语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古代汉语课则不然。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和记忆相当数量的古代词汇和语法规则等内容。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例如 运用古代汉语各项知识分析说明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大致有以下情况:说明文言句型的特点,如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式、判断句等;指出词类活用的现象,并能对其类型加以分析;能在句子中辨认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词性;能运用文字学知识解释古书中用字歧异的现象,如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等。 由此可知,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并举的课程。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就应当做到既扎实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各类基础知识,又注重这些知识化为应用能力的转换。古代汉语课如此的性质,也就决定了本门课程考核的着眼点也注重于知识和能力、尤其是阅读古书能力的检验。时常看到有的学生把古代汉语教材里常识部分所阐释的知识理论一条一条地抄录下来,背诵得滚瓜烂熟,却不注意结合文言材料对这些知识理论加以消化理解,也就不能指导对文言文的阅读。这样的学习方法,只能是徒劳无功,也决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成绩。三、本门课程指定教材的介绍(一)指定教材古代汉语(郭锡良、李玲璞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二)文选、常识、常用词三结合的体例特点古代汉语教材的内容由文选、常识以及常用词三部分组成。这是目前古代汉语教材普遍采用的格局。这三者是有机结合的关系。文选古代汉语的语言材料学习古代汉语,必须有大量文言文阅读的积累。这是因为 文言文选是古代汉语的实际语言材料。教材常识部分介绍的知识和理论,都是从文言文具体语言材料里归纳而出,同时又在文言文材料里得到印证的。因此,对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和消化,离不开文言文选的学习。文言文选的阅读是获得古代汉语语感的根本途径。要增进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而这一点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获得。指定教材收入相当数量的文选,就是为我们提供阅读的材料。因此,应当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文言文选篇,把它作为培养自己文言文语感的途径。常识学习古代汉语要求掌握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常识部分包括有关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古书注释、古文标点、古文今译、工具书使用、诗词格律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都是从古文材料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语言规律或经验。以上古代汉语知识和理论,有的与古书阅读直接相关,有的则有助促进古书阅读能力的提高。今天我们学习古文,不可能像古人那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必须善于学习,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方法理论指导学习。学好以上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理论,并在大量的文选阅读中举一反三,就是学习古代汉语的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执一驭万,增进自己的古代汉语水平。常用词学习古代汉语必须积累的古代词义材料由于古今字义的变化,导致有些汉字在古代和现代所记录的词义是不一样的。例如“师”字在古代常表“军队”,今义则仅有“老师”的意思。“抢”在古代是“撞”、“碰”的意思,今义也发生了变化。古今字义的这些差异,给古代汉语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阅读古书时,应当有意识地积累古代汉语的词义材料。正如学习外语需要积累一定数量的单词一样,常用词的积累是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指出的是,常用词的学习必须紧密结合古代汉语的文选,即必须把常用词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来把握它们的用法。教材所介绍的常用词,也都是配合具体的例句即语言材料来加以解说的。切忌脱离语言环境,死记硬背常用词的义项。教材所选讲的常用词,都是在文言材料中出现频率较高、其意义和用法又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易于造成混淆的词。要注意常用词的学习和积累,教材所介绍的常用词就是我们首先应当掌握的内容。四、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考核方法(一)学习方式学员自学和教师重点讲授相结合鉴于网络学习的特点,本门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 教师事先指定教材,规定必学内容,要求学员在课前与课后加强自学,预习、理解、消化指定的学习内容。本教材的指定自学内容如下:文选部分:都是学员应当自学的内容。至于网上加以讲解的10篇文选,则可以作为学习的重点篇目。指定篇目的文选尤其是网上加以讲解的重点篇目,是考核命题时选用语言材料的出处。学员也可把它们作为复习应考的范围。论语八章 老子二章 五柳先生传 祭十二郎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 郑伯克段于鄢 子产说范宣子轻币 鞌之战 邵公谏厉王弭谤 苏秦连横约从 冯谖客孟尝君 项羽本纪田单列传 苏武传 肥水之战 寡人之于国也 许行 天论 逍遥游 秋水五蠹 论贵粟疏 报任安书 七月 湘夫人常识部分:网上加以讲解的有关章节。学员对于指定的常识部分的内容应当重点掌握,并注意把知识转换为有关能力。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汉字的构造 古书中的用字 古今词义的异同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代词 介词、连词2、 教师在网上有针对性地指点或讲授由于网上教学在学员自学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教师没有必要把教材的内容重复讲授,因而只对有关常识、文选的重点和难点加以提纲挈领的介绍。(二)练习方式学员自主练习及教师的网上答疑古代汉语的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消化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内容。为此,我们在网页上设计了练习题,以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在练习的方法上,我们主张采用学员自主练习与教师有针对性的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学员的自主练习在自学完每一章节的常识或每一篇文选后,学员应该利用教学网页上设计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并依据参考答案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教师的网上答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与学员实行网上对话,以互动的方式,现场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或就有关教学内容与学员进行讨论。在考试前,教师还将安排时间,在网上即时回答学员的问题。(三) 考核方式对有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核闭卷命题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释词题、古文标点题、古文今译题、古文阅读题。考核内容:古代汉语的知识和能力。词汇、语法、文字是本门课程常识部分的重点考核内容。能力方面,既考核学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将采用教材以外的语言材料),也考核学员运用所学古代汉语知识理论分析说明文言材料语言现象的能力。第二讲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本讲介绍中文工具书最常见的编排体例、注音方式和释义方式,并选择10种重要的中文工具书,从它们的性质、体例、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做了介绍。要求学生掌握以上内容,并能说出所举10种工具书的特点。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常识内容精讲一)中文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注音与释义1、编排方式 按照部首和笔画编排 在理解上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字典辞书中的部首与汉字结构中的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 部首,就是每一部为首的字或偏旁。字典辞书编撰时为了检字方便,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在一部,而把这个共有的相同偏旁作为每一部的标志,即部首。 形符,也叫意符,是对汉字结构分析的结果。形声字的构成中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的构件叫形符,也叫意符。此外,构成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叫意符。部首和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可从下列例子看出:到:从至,刀声;形符是“至”。钊:从金,刀声;形符是“金”。而康熙字典把“到”、“钊”二字都归在部首“刀”下。康熙字典:清康熙年间,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人编写。收字四万七千多字。该书所收字按照部首笔画排列,分为214个部首。“修”、“脩”、“倏”、“條”等字,形符分别为该字右下角的“彡”、“肉”、“犬”、“木”。而辞海等辞书把它们都归在部首“人”下。第二、 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都是完全一致的。 说文解字依据小篆的结构,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 康熙字典依据楷书的偏旁,分为214个部首。 新辞海以简化字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为依据,分为250个部首。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则设置200个部首。 由此可见,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是一样的。 按照音序编排佩文韵府经籍籑诂等书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和平水韵106韵分列。 国语词典词诠按照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字母顺序排列。 按照号码编排通常是按照四角号码排列。如四角号码新词典。2、注音方式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直音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例如康熙字典:“屯,音肫。”“尨,音茫。” 反切 反切: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在字书中一般称“某某反 (或翻)”、“某某切”。如广韵麻韵:“誇,苦瓜切。”反切的原理 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 调相同。例如广韵麻韵:“誇,苦瓜切”可分析为:誇(ku)=苦 (k-)+瓜(-u)但是,由于古今语音发生了演变,许多反切材料用今天的读音很 难拼出其读音来。 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1958年我国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罗马拼音字母为汉字注音。从那时起,新编的字典辞书多用这套汉语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直训:即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说文一部:“元,始也。” 描写:即对所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都给予解释。如说文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说文斗部:“斗,十升也。” 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说文黑部:“黑,火所熏之色也。” (二)常用工具书简介1、说文解字2、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清康熙年间,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人编写。收字四万七千多字。该书所收字按照部首笔画排列,分为214个部首。 3、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全书按部首排列。分为200个部首。4、辞源(修订本) 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全书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5、辞海(修订本) 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了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术语等。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6、汉语大词典 迄今为止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文辞典。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7、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著。这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用法的著作。收虚词160条。该书在排列上以古汉语声母类别为纲,分为十卷。 8、助字辨略 清刘淇著。专门讲解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收词范围比经传释词广泛,遍及经、史、子、集,下至唐。 9、词诠 近人杨树达著。专门解释古代汉语虚词的辞书。因为是用二十年代的语法观点去分析虚词,所以解释要比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更加清楚明确,引证也较丰富。按照注音字母编次所收的词,书前有按部首编排的目录。 10、诗词曲语词汇释 近人张相著。这部书专门解释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共五百三十多个。是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 思考与练习第二讲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予以指明)窗体顶端1、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许慎B、张玉书C、阮元D、王引之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2、 下列工具书,专门解释虚词,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的是 A、经传释词B、说文解字C、经籍纂诂D、助字辨略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3、下 列工具书,可供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B、简明古汉语字典C、十三经索引D、汉语大字典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4、下 列工具书,专门收罗以连绵词为主的古汉语双音词的是 A、词诠B、诗词曲语辞汇释C、康熙字典D、辞通 窗体底端(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予以指明)1、下列工具书,按平水韵一零六韵分卷编排的是 A、经籍纂诂 B、佩文韵府 C、经传释词 D、辞通 E、词诠 2、 下列工具书,所收字头按214个部首编排的是 A、说文解字 B、康熙字典 C、辞源 D、辞海 E、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3、诗词曲语辞汇释这部工具书的性质是 A、考释诗经、楚辞中的特殊词语 B、考释唐诗、宋词中的特殊词语 C、考释乐府民歌中的特殊词语 D、考释元曲中的特殊词语 E、考释经书中韵文的特殊词语 4、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释材料,这说明“东”和“红”的关系是 A、两字具有双声关系 B、两字具有叠韵关系 C、两字具有同音通假关系 D、两字具有声调相同关系 E、两字具有同义关系第三讲 汉字的构造容包括:汉字结构分析的基本理论六书说,六书(重点是前四书)的具体介绍;汉字书体的演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汉字的结构与本义的探求。其中学习重点是结合具体字例获得对前四书的理解,并一般了解汉字书体演变的影响,知道汉字结构和探求本义的关系。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梁东汉汉字的结构与流变。一、常识内容精讲(一)汉字结构分析和“六书”说1、汉字结构分析的依据和意义从书法角度,可以归纳为“永字八法”。也有的从汉字教学角度,把汉字归结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或是全包围、半包围、上中下、左中右等结构类型的。还有一种拆字法。如把“兵”字上下部分分拆为“丘八”,因而旧时有称当兵的为“丘八”的。这种分析法,则近乎文字游戏了。我们这里所研究的汉字的结构,是从古人在造字时如何通过文字形体来体现文字所表示的意义出发的。也就是说,是从造字的角度出发的。从造字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分析汉字结构,其依据是:汉字在造字之初,它的形体和它所表示的词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只要按照造字意图,对汉字的形体结构作出正确的分析,并参考古代文献语言的用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字的本义。2、“六书”的提出从造字的角度分析汉字结构,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例如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至于“六书”的名称,在周礼保氏和汉书艺文志里就已出现。而从理论上阐述汉字基本结构,并用这种理论来探求汉字本义的,则应该首推东汉人许慎。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的形体,并说明每个字的本义。所用分析汉字的方法就是他在说文解字叙中阐述的“六书”理论。“六书”是前代学者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而出的字体分类。许慎在说文叙中具体地为“六书”下了定义,举了字例。后来,经过历代文字学家的总结补充修正,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人们称之为“六书说”。3、许慎的“六书”说(1)名称和顺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所提出的“六书”名称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现在我们在说到“六书”时,用的是许慎说文里所用的名称,和汉书艺文志里所述“六书”的顺序。 (2)许慎对“六书”的阐述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撝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4、“六书”的“四体二用”说值得指出的是,“六书”不是从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的。具体如下: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法(体)后二书: 转注、 假借用字法(用)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后二书转注、假借,是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孳衍发展的两种方式。因而人们归结“六书”的区别为“四体二用”。 二、“六书”的介绍(一)前四书的介绍和举例1、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诘诎”的意思是弯弯曲曲。“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意思是,画成那事物的样子,笔画随着所表事物的外型特征弯弯曲曲。“象形”所表示的意义对象一定是看得见、有一定外型的具体名物,即必须是有形可象的。所用字形与意义对象在形体上具有同一性。例如“日”古文字像太阳形,“月”古文字像月牙形。其本义就是太阳、月亮。再看以下例子:象形字的符号性是很明显的。表现在它很强调对象特征的突出。如“牛”字突出了牛角,“虎”字强调其张口露齿及斑纹,等。 象形造字法是一种最简单的造字法,很难用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它却为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成创造了条件。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视而可识”,是说一眼看上去就可以认识大体,“察而见意”是说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义所在。就其特点来说,指事字通常表示某种局部的或相对的概念,办法是在象形字的相应部位加上抽象的标志符号,以指示所表示的局部的范围。如:“上”、“下”就是分别在参照物的上、下部加上一点(或一短横)来表示意义。象形字的符号性是很明显的。表现在它很强调对象特征的突出。如“牛”字突出了牛角,“虎”字强调其张口露齿及斑纹,等。 象形造字法是一种最简单的造字法,很难用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它却为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成创造了条件。 “亦”是“腋”字的初文。在人的两腋加短划指示部位。“曰”字在口上标出短横代表口中发出的言语声音。“甘”字在口中含物(美味),本义是味美。“本”、“朱”、“末”分别是在“木”(树木)的根部、树干部和树梢部加上指事符号。“刃”字在“刀”的刀刃部位加上指事符号。“寸”字在表示手的“又”上加上指事符号,表示手的寸口部位。指事字依赖具体的形,再加上指事符号表义,所以这种造字法跟象形造字法一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也就是指事字在汉字里数量最少的原因。3、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撝”会意的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这种意义跟每个偏旁的意义都不相同,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或没有具体形象的名词(如表示时间概念的名词)。这类意义比较抽象,很难用象形的方法来表现。分析会意字的表述通常按照说文的术语称为:从某,从某。合成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叫“意符”。从意符会意的情况来看,大致有两种情况: 形象会意“朝”字像日、月同现于草莽之中,表示太阳初升而月亮未落的早晨的情景“伐”字从戈从人,像用戈砍人头,表示杀伐。“糞”字像两手持畚箕倒垃圾,本义是扫除。“冓”字是“遘”的初文,像两鱼交头,表示相遇。“及”字从人,从又,像人的后面有一只手,表示追赶或赶上的意思。“即”字像人靠近饭食就食,本义为靠近。 “取”字从又,从耳,表示获取。 “射”字从弓,从矢,从又,构成张弓射箭的形象。 “莫”字是“暮”字的初文,从日,从茻,像日落于草莽之中,表示日暮。 “受”字像上下相对的两手传递“舟”(一种容器),具有授受两方面的意思。 “韋”字从两止从口,口代表城邑,上下的“止”象征着有人围着城邑,是“围”的初文。 “武”字从戈,从止,合起来表示用武力征伐敌人。在文字的象形程度比较高的商周时代,会意字的意符基本上都是由它的形象来会意,而不是通过意符独立成字时的文字意义来会意。这种会意法是会意字的主流。抽象会意 劣 由“少”、“力”两部分构成,意思是力量弱小。 歪 由“不”、“正”两部分构成,不正即是歪。 尘 由“小”、“土”两部分构成,小土为尘。 尖 由“小”、“大”两部分构成,上小下大即是尖。 战国秦汉以后,汉字的象形性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有许多新造的会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意义来会合成义的。但是后一种会意字产生的时代较晚,数量也少得多。4、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形符(也叫做意符)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 声符表示该字的读音分析 形声字的表述法通常按照说文的术语:从某,某声。 例如: “梅”字,由形符“木”和声符“每”两部分组成,分析为:从木,每声。 分析形声字应该注意的几点 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反常视、祁示是声符(剩下的部分是形符,下同),与从“示”的“福”、“祈”、“神”不同。 锦、钦金是声符。与从“金”的“铁”、“银”不同。钊、到刀是声符。与从“刀”的“割”、“剖”不同。问、闷门是声符。与从“门”的“闾”、“阎”不同。 冯仌(bng)是声符。与从“仌”的“冻”、“凉”不同。和禾是声符。与从“禾”的“稻”、“穗”不同。蚀食是声符。与从“食”的“饥”、“饿”不同。孟皿是声符。与从“皿”的“盆”、“盛”不同。 形符和声符不能按照自然结构分析條、倏、脩、修分别从木、犬、肉、彡,攸声;形符在右下角。颖、颍分别从禾、水,顷声;形符在左下角。佞从女仁声;形符在右下角。從、徒从辵,分别是从声、土声;声符在右上角。辩、辨、瓣分别从言、从刀、从瓜,辡声;形符在声符的中间。哀从口,衣声;形符夹在声符的中间。裏、裹、衷从衣,分别是里声、果声、中声;声符夹在形符的中间。 省形和省声 有少数形声字,其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起来才能起表意或表音功能。形声字形符省简的叫省形。形声字声符省简的叫省声。晨从晶省,辰声;星从晶省,生声;釜从金省,父声;豪从豕,高省声;融从鬲,蟲省声;雪从雨,彗省声。 (二)后两书的简介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转注”不是对单个汉字形体结构的说明,而是字与字之间的形义关系的一种类型。2、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许慎所谓的“假借”指“本无其字”的假借。指的是有些词,本来没有为它们专门造过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所使用了。任何一个汉字的结构都不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至于转注和假借,则是表明了汉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它们并没有造出新字,因而是一种用字法。三、汉字书体的演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一)汉字书体的演变(二)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隶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隶变不仅关系到书写风格,而且也关系到汉字的结构。隶变对汉字的影响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1.汉字部首形体的变化(表现为许多部首或偏旁形体的简化)人 在左为亻伟 倾 手 在左为扌持 扶 (拜、掰不变)攴 在右为攵败 牧 (敲字不变)水 在左为氵注 灌仌 通常为冫冷 冻 寒(寒下面的两点是冫的变体)冯火 在下或为灬然 烈爪 在上为爫采 受 爭犬 在左为犭狱 獲玉 在左为王琢 理网 在上为罒置 罗或为:岡 罔或为:罕刀 在右为刂割 判 到 (切字不变)艸 在上为艹荼 蓝邑 在右为阝部 郑 (作声符不变,如挹)阜 在左为阝降 除辵 在左为辶还 远或为:從 徒肉 通常为月腹 脩 胡 臂 肖 育或为:祭 然 將 (腐、脔不变)心 在左为 忄快 情在下或为:忝 慕 恭2.汉字形体的简省或讹变書从聿,者声(者省作曰) 责从贝,朿声(朿讹作主)截从戈,雀声(声符讹变) 贼从戈,则声(声符讹变)春从艸,从日,屯声(上部讹变)表从衣,从毛(整体讹变)竝从两立(整体讹变)更从攴,丙声(整体讹变)夜从夕,亦省声(整体讹变)3.偏旁的混同四、汉字的结构与本义的探求(一)本义本义汉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词义称为文字的本义。 (二)探求本义应该注意的方面探求本义,既不能脱离文字形体,也不能脱离文献用例。本义必须是语言中的词义,在历史语言材料能够得到印证。如“诛”字,在古书里有时表示诛杀,如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有时表示谴责,如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有时表示责求,如左传庄公八年:“诛屦于徒人费,弗得。”成语“口诛笔伐”。 要掌握汉字构件的意义和功能,特别是要掌握形声意符的意义及功能。“頁”(xi)作为意符,表示与“头”有关的意义。从“頁”的字都与头的意义有关。如: 颜 额头,也指颜面。如楚辞渔父:“颜色憔悴。”颠 头顶。诗秦风:“有马白颠。”题 额头。楚辞招魂:“彫题黑齿。”领 头颈。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顾 回头看。孟子:“王顾左右而言他。” 当然,由于形符一般只表示该字所属的意义属类,因而不能直接根据意符来确定本义。但是形符对文字意义范畴的提示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掌握一个字的诸多义项的情况下,根据形符可以从中找到本义。理 义项有管理、道理、条理、治疗、治玉等。根据其意符为“玉”,可知“治玉”为其本义。很显然,如果能掌握一批形声字常用的形符,对于理解字义是很有帮助的。 、 思考与练习第三讲 汉字的构造(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予以指明)窗体顶端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止末行锦 B、目曰戒哀 C、又甘受朝 D、皿亦眉疆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2、 下列各组字,具有相同声符的一组是 A、条修修倏 B、胡朔朗朝 C、闷问闺闾 D、颖颍顿颈 窗体底端(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予以指明)1、下列各组字,意符全都相同的是 A、徒徙行径 B、腥胡肖胃C、冯骐笃骏D、孟盟盆益E、福神祈视(三)简答题1、分析下列各字的字形构造,说明每个字的本义,并说明它们各自的意符的表义功能:鄙从邑,啚声,本义是边邑。意符“邑”,与城邑有关。 融:从鬲,虫省声,本义是炊气上腾的样子。意符“鬲”,与釜锅有关。 鞍:从革,安声,本义是马鞍。意符“革”,与熟皮有关。 攻:从攴,工声,本义是攻击。意符“攴”,与手的动作有关。 赋:从贝,武声,本义是敛收钱财。意符“贝”,与钱货有关。 除:从阜,余声,本义是殿阶。意符“阜”,与山陵或台阶有关。 耨:从耒,辱声,本义是除草农具。意符“耒”,与农事或农具有关。 题:从页,是声,本义是额头。意符“页”,与人头有关。 第四讲 古书中的用字本讲介绍了古书中四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要求学习时理解以上四种用字现象的成因,能从概念和具体字例上对四种用字现象加以区分,并在指定的10篇文选里辨认以上用字现象。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重点和难点提示古书难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古书用字情况复杂,即同一个词时常有不止一个的字形来记录它。本节介绍的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就是古书常见的四类用字现象。 (一)假借字1、什么是假借字 古书里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义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假借字产生的原因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造成不同字之间的通用和假借。这也就是许慎所说的“依声託事”。 2、假借字的两类情形(1)本无其字的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这样,“莫”也就成了记录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莫”和“暮”的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再如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思的指示代词;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借用本义为“呼叫”的“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借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等;都属于这类情况。 (2)本有其字的通假 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 早晚的“早”写成“蚤”; 屈伸的“伸”写成“信”; 飞翔的“飞”写成“蜚”; 屎尿的“屎”写成“矢”,“尿”写成“溺”; 背叛的“叛”写成“畔”; 抗拒的“拒”写成“距”; 修养的“修”写成“脩”;等。 (二)古今字1、 什么是古今字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例如“暮”这个词,本来用“莫”来记录,后来写作“暮”,“莫”和“暮”就是古今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2、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汉字除了表示本义,还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汉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字为基础加以改造造出新字,来分担原字的某些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此形成了一对古今字。例如“其”的本义是畚箕。但是“其”在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且成它的最为常见的用法。为了区别起见,于是在原字的基础上增加意符“竹”,造出了新的“箕”,专门用承担“畚箕”的义项。“其”和“箕”就是在畚箕这个意义上形成的一对古今字。 3、 古今字的意义关系 古今字的意义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 例如“州”本义是水中陆地,后来引申表示九州、州郡,于是用今字“洲”表示本义。又如“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来借用表示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来表示本义。 (2)今字承担古字的引申义 例如“取”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获取女人做妻子。娶妻的“取”后来专造“娶”字表示。“娶”承担的是“取”的引申义。又如“解”的本义是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后来就造“懈”来承担松懈这个引申义。 (3)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 例如“齐”的本义为齐平,假借来记录“齐敬”的“齐”这个词(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表示祭祖之前对祖宗的崇敬。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齋”。“齋”承担的是“齐”的假借义。又如“辟”本指法制,假借来记录“躲避”的“避”这个词。后来造了“避”字。“避”承担的是“辟”的假借义。 (三)异体字1、什么是异体字读音(包括古音和今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就是异体字的关系。 注意辨析:异体字的条件很严格。有些字本义相同,但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用,就不是异体字。例如“乌”和“於”原先是同一个字,大概自春秋以后才分化成两个不同的形体。它们在古书中有通用的地方。如感叹词“乌呼”(呜呼),也写作“於乎”(於戏)。但作为鸟名的“乌”和作为介词的“於”却互不相混,分工明确。还是有一些义项不通用。因此不能算是异体字。 2、异体字的形体类别(1)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往往是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如:泪,从水,从目;涙,从水,戾声。 (2)构字部件不同如:睹,从目,者声;覩,从见,者声。溪,从水,奚声;谿,从谷,奚声。以上为变换形符构成的异体字。 再如:綫,从糸,戔声;線,从糸,泉声。粮,从米,良声;糧,从米,量声。以上为变换声符构成的异体字。 又如: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有所变换的异体字。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如:和咊;群羣;鞍鞌;雜襍 (四)繁简字1、什么是繁简字简化字与其所对应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汉字简化的历史十分悠久。从甲骨文时代起历代都有汉字简化的现象。这里所说的简化字,有其特定的含义。即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 2、学习繁简字必须注意的几种情况:(1)同形字有些简化字跟古书中的某个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形体相同纯属巧合。例如:“臘”简化字为“腊”。臘(l),本义指国君在年终用猎品祭祀祖先鬼神,即臘祭,因而年终的月份也叫做臘月。腊(x),本义为小动物的整体干肉。如捕蛇者说有“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腊”(x)指把捕获的毒蛇制成肉干。臘(l)简化为“腊”后,就和“腊”(x)混同为一个字了。在阅读时需要加以辨析。 (2)同音替代字简化字中有一些来源于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样,它既承担自己原先的字义,同时又表示与之对应的繁体字的字义。阅读时,需要辨认它所表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例如:“後”简化为“后”,是借用了原有的“后”字。“后”字的意思为君主,也表示君主的妻子。这样,简化字“后”字就兼有“後”(先后)和“后”(君主、王后)两个字的功能。在阅读时需要辨析。如史记孝景本纪:“孝文(汉文帝)在代(地名)时,前后有三男。”“前后”指皇帝的前妻,即前妻生有三个儿子,而不是前前后后共生了三个儿子的意思。 (3)两个以上的字共简为一形简化字通常只有一个对应的繁体字。但也有一些简化字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繁体字的情况。如果我们阅读的是用简化字排印的的古代作品,就需要判别这类简化字代表的到底是哪一个词。 例如简化字“钟”对应“鍾”(一种容器)、“鐘”(钟鼓)两个繁体字。在用简化字排印的文章里,遇到“钟”字就要辨析它是哪一种用法。 如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瓯)、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这几句说的是齐国陈氏为了收买人心,借贷粮食大斗出小斗进的史实。根据上下文才知道这里的“钟”指的是作量器的“鍾”,而不是钟磬的“鐘”。 、 思考与练习第四讲 古书中的用字(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予以指明)窗体顶端1、下列各组字,与“信伸”两字间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A、赴讣 B、泪涙C、剩賸D、予與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2、 下列句中字与后面括号里的字关系与“佗他”两字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A、螾(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征)。C、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公子取(娶)季 ,生伯儵、叔刘。 窗体底端(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予以指明)1、指出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A、反返 B、芸耘 C、归馈D、塗途E、知智2、 指出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是 A、时伺 B、脩修C、伯佰D、辟避E、矜鳏3、指出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是 A、溪谿 B、志誌C、遁遯D、隙隟E、敛殓(三)简答题1、指出下列各组字哪些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异体字,并说明严格意义上的异体字的条件:村邨 雕彫 睹覩 鬥斗蹟跡 脩修 涙泪 逰游 答:严格意义上的异体字有以下几组:村邨 睹覩 蹟跡 淚泪 严格意义上的异体字指读音(通常包括古音)相同,意义(通常包括本义和各个义项)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文字。“脩修”在古书中的通用只是同音通假的关系,“雕彫”“遊游”二组字虽然在某些用法上相同,但是它们的本义和其他义项并不相同,“鬥斗”的本义也不相同,它们只是繁简字的关系,所以它们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异体字。2、根据文字学的观点,“莫”字的造字本义是昏暮,但是它被借用作语言中的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后来用“暮”字表示昏暮的意思。疲劳的意思本来用“疲”字表示,但古书里常用“罢”来代替“疲”,表示疲劳。请分析一下这两种用字现象各自的性质,并说说它们的区别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括号中的字都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请指出它们的关系属于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中的哪一类。(1) 姜氏何厌(餍)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古今字 (2) 臧宣书逆晋师,且道(導)之。(左传鞌之战) 古今字 (3) 公惧,隊(墜)于车,伤足。(左传公孙无知之乱) 古今字 (4)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無)数。(周易系辞下) 异体字 (5) 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周易系辞下 假借字 (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古今字 (7) 子曰:德之不脩(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假借字 (8) 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詠而归。(论语先进) 古今字 (9)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礼记大学) 异体字 (10) 为肥甘不足于口與(歟)?轻煖(暖)不足于体與(歟)?(孟子梁惠王上) 古今字 (11 洪水横流,氾(泛)滥于天下。(孟子许行 异体字 (12) 孟子曰:无(毋)或(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假借字 ;假借字 ;古今字 (13) 不临深谿(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异体字 (14) 故不积蹞(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异体字 (15)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假借字 (16) 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剱(剣)养。(韩非子五蠹)异体字 4、找出下列各句中的简化字,并将它还原为繁体字。(1)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餘 (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左传僖公四年 征徵 3)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 台臺 4)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孟子许行 迁遷 (5)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关雎) 钟鐘 6)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采邑名)禄万钟。孟子滕文公下 钟鐘 (7)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七月) 获 穫 (8)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获 穫 (9)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复復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复復 第五讲 古今词义的异同本讲介绍了古今词义的对应情况,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等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并能结合常识所举例子以及10篇精读文选里的词义现象加以理解和解释。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重点和难点提示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一个难点,是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古今汉语词义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一) 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 如“天”、“地”、“日”、“月”、“星”、“风”、“雨”、“雪”、“冰”、“水”、“火”、“父”、“母”、“兄”、“弟”、“心”、“耳”、“手”、“口”等均是古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还有一些词虽然不属于基本词汇,但是古今意义也没有发生变化。 说文:“钓,钩鱼也。”即用鱼钩钓鱼。 又:“秕,不成粟也。”意思是秕谷是没有长好的粮食作物。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又如“蟋蟀”“芍药”都是古书里早就有的词,现在它们还是这个意思。都反映了古今词义有继承性的一面。 (二) 古今词义基本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旧词的死亡有一类词随着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 如:韩非子五蠹:“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遗以水。” “膢”是古代楚地在二月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之中祭祀形式消亡,语言中“膢”这个词也就不用了。 还有的词,由于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 如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句中的“倡优”指表演歌舞的和表演杂技的艺人。现在一般叫做“演员”,旧词“倡优”也就不用了。 2、 古今同字异词有一些本来是不同的词,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因而该字的古义和今义迥然不同。 如逍遥遊:“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qing)是触碰的意思,与今天的表抢劫义的“抢”(qing)完全不同。就是一例。 (三)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又如: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又如: “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现在则泛指所有的睡觉。 古今词义的差别有时可以相当细微,容易造成误解。对于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在学习中尤应注意分辨。 例如“劝”在古代表示对人的鼓励、劝勉。如鞌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即以此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