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436748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拘谨(jn) 门闩(shun) 颀长(q) 花团锦簇(c)B. 修葺(q) 蜷身(jun) 楷模(ki) 不能自已(j)C. 凋落(dio) 魁梧(ku) 苫蔽(shn) 未雨绸缪(mu)D. 船舷(xin) 军贴(ti) 憎恶(zng) 如椽大笔(chun)【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本题中,B项,“蜷身”的“蜷”应读qun,意思是“蜷缩”“蜷曲”。“不能自已”的“已”应读y,“不能自已”意思是“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故选B项。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诘问 烦锁 粗绌 不偏不倚B. 嬉游 惦记 渺茫 沁人心脾C. 疮疤 惊骸 呜咽 壮志未惆D. 机杼 颓废 椭圆 没精打彩【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然后依据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正误。本题中,A项,“烦锁”的“锁”应为“琐”,“烦琐”容文章杂乱、说话啰嗦。“粗绌”的“绌”应为“拙”。C项,“惊骸”的“骸”应为“骇”,“惊骇”指惊慌害怕。“壮志未惆”的“惆”应为“酬”,“壮志未酬”指抱负没有实现。D项,“没精打彩”的“彩”应为“采”,“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故选B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萧索:草木枯萎,稀稀疏疏。B.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顺流而下的意思。C.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D.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脉脉: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语境意。本题中,A项,从句中来看,此处用“萧索”形容秋季引发的感受,应解释为“孤寂冷落”,而非“草木枯萎,稀稀疏疏”。B项,从“道阻且跻”可知“溯洄”不可能是“顺流而下”,而应解释为“逆流而上”。C项,从句中来看,此处的“招摇”是形容“青荇”,仿佛在对诗人招手示意,表示欢迎,富有情趣,如解释为“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则与语句的情感色彩不合。排除这三项,故选D项。4.下列各组词语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 沉重的心情 繁重的工作 严重的问题B. 耐心地等待 艰难地行走 无情地拒绝C. 改善生活 改正错误 改进质量D. 斗志昂扬 意志坚定 身心愉悦【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备考时注意积累词语的相关知识,包括熟知每一个常用词语的含义、词性及搭配习惯,答题时能够依据平时的积累做出正确的判断。本题中,C项,“改进质量”搭配不恰当,“改进”的意思是“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与“质量”不搭配,应改为“提高质量”。故选C项。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团员 雾霾 好逑 自矜解说:这四个词语的词性相同。B. 荒草萋萋 两会召开 参差荇菜 身无长物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相同。C. 鸡鸭鱼肉也有吃腻的时候,与其说抢红包抢走了春晚的风头,不如说老百姓的娱乐生活更加丰富了。解说: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D. 在挑战“最大份炒饭”吉尼斯世界纪录后,烹制好的扬州炒饭“去向”问题引发关注。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最大份炒饭”引发关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别词语的词性、短语的结构以及划分句子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根据各选项考查的具体的点来分析。A项,“这四个词语的词性相同”错误,该项是考查词性,“团员”“雾霾”都是名词性,“好逑”“自矜”都是动词性,故词性不同。B项,“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相同”错误,“荒草萋萋”“两会召开”“身无长物”都是主谓短语,“参差荇菜”是偏正短语。D项,“在挑战最大份炒饭吉尼斯世界纪录后,烹制好的扬州炒饭去向问题引发关注”,“在后”是介宾短语,属于状语,“烹制好的”“扬州炒饭去向”都是定语,“问题”是中心词,也是主语,“引发关注”是谓语,由此可知,句子的主干应是“问题引发关注”。C项,“与其不如”是表选择关系关联词,所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故选C项。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昨夜一场大雪,早上出门一看,天晴了,好一派红装素裹的绚丽景象。B. 他现在是单枪匹马,完全陷落在敌人控制的土地上了。C. 老师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深读透。D. 今天不是他值日,他却主动擦干净黑板,这种行为真是可歌可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符合语境。B项,“单枪匹马”,比喻行动无人帮助,独自勇往直前。符合语境。C项,“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符合语境。D项,“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句中说“主动擦干净黑板”,这虽然也是好事,但距离“英勇悲壮”甚远,属于大词小用。故选D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7.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医学专家说,肥胖 是一种臃肿的体态更是一种病态,他能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等诸多疾病还会让人产生自卑心理。“xx书香”以“今天你读了吗”为口号倡导大众阅读,讲述中国人的阅读故事,通过各个层面 中国人的阅读风貌。中国冰壶队要想在温哥华夺取第一枚冬奥会金牌, 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支夺取冬奥会集体项目金牌的队伍真的很难。A. 不只 展示 从而B. 不只 显示 进而C. 不止 显示 从而D. 不止 展示 进而【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只”是连词,相当于“不但”、“不仅”,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而“不止”是动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停止”,另一个意思是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且“不止”与数量有关,“止”有终止的意思,到此为止,后面就没有了,“不只”有连接性,不只是这样,而且还那样。第一句中,从后面“更是”可知,前面应使用“不只”,构成“不只更”的结构,表递进关系。“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显示”,明显地表现。第二句中,结合“通过各个层面”这一语境可知,应使用“展示”。“从而”表因果顺承,重在表目的,而“进而”表递进。第三句中,“在温哥华夺取第一枚冬奥会金牌”和“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支夺取冬奥会集体项目金牌的队伍”之间应是因果顺承关系,应使用“从而”。故选A项。8.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 什么叫成功?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B. “姊妹牧羊”、“仙人下轿”、“老僧人定”等等,这一类名字是拟人的,都离不了神仙气。C.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D. 为了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然后根据句间的关系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特点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姊妹牧羊、仙人下轿、老僧人定等等”中间的顿号都应删除,因为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规定“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故选B项。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B. 谈论西藏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C. 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D. 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搭配不当,“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将“态度”改为“热情”。C项,“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不合逻辑,属于两面对一面,前面说“有无”,是两种情况,后面“提高”是一种结果。D项,“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不合逻辑,属于否定不当,“防止”,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后面不能加否定词,应删除“不要”。故选B项。【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10.下列句子成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弥望的”作主语成分。)B.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秋蝉”作定语成分。)C.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于湖的那一面”作状语成分。)D. 在英国举行的那次相当拘谨的军人午餐会上,大家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认识谁”作谓语成分)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句子结构成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成分分析错误的一项”,然后把握句子的结构成分,主要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辅助成分有定语、状语、补语。本题中,C项,“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主语是“新建筑”,谓语是“矗立”,“春晖中学”是定语,“巍然”是状语,而“于湖的那一面”应是补语,补充说明“矗立”的地方。故选C项。1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我今天的发言只能代表我的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如有不当,敬请各位批评指正。B. 我们都是年轻人,但我们不怕任何压力和挑战,因为后生可畏,我们相信后来居上。C. 今年贵校组织的演讲活动是近年来最有意义的一次,我和沈校长一定会莅临指导的。D. 令堂在家中经常教育我们,在任何地方一定要虚心学习,在任何时候都要清白做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然后根据句子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B项,“后生可畏”,青年人有更多的发展可能,令人期待,多是长辈说晚辈。句中是青年人自称,错误。C项,“莅临指导”使用不当,莅临特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句中用来说自己,不当。D项,“令堂”使用不当,“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敬辞,称对方的母亲。句中说的是自己的母亲,可以改为“家母”。A项,“指正”,谦逊用语,用于请人对自己的意见或作品加以批评修正,使用正确,故选A项。【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12.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判断及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的购买战马和马具。)B.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了比喻、夸张,表现了行军之神速。)C.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以明珠、星星和美人三个富有特征的事物从不同的三个方面突出荷花的晶莹剔透、闪烁明亮和不染纤尘的美。)D.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作者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判断及赏析有误的一项”,然后结合每种修辞的特点、效果以及句子中的语境来辨析正误。本题中,B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作为“比喻”必须有喻体,而“关山度若飞”中没有喻体,这句诗是说“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表现了行军之神速。故选B项。13.阅读新闻材料,在下列选项中拟写的标题最合适的一项是5月6日晚,朗读者节目第一季在“青春”的致敬中收官。节目历经3个月,12期,1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词,与观众共同分享了68名嘉宾的人生感悟,60余个故事,60余段朗读。它用优美文字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继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朗读者节目再次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A. 朗读者节目掀起了热潮B. 朗读者第一季收官C. 朗读者节目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D. 观众分享了人生感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阅读新闻材料,在下列选项中拟写的标题最合适的一项”,然后分析新闻的结构特点以及标题的模式。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几部分组成,前三个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后两个是辅助部分,而“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再看本题所给的新闻,显而易见“5月6日晚,朗读者节目第一季在青春的致敬中收官”是导语部分,浏览后文可知,这段文字的中心对象是朗读者,而标题一般是主谓式,即“何人何事”,这就确定要从朗读者的角度来拟写标题,排除D项;AC两项偏离了材料的中心,只针对局部概括,排除AC两项,故选B项。1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 )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则应该有合理的顺序。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应当做到语言连贯。适当的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则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好句子。语言连贯还应当注意句子的衔接过渡。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前后话题统一。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方式,如本题就属于没有语境的排序题,然后浏览五句话,把握中心话题,再根据关联词、代词、指示代词来确定小句子之间的关系,按照这种方法逐一进行排除。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应当做到语言连贯”,是总领句,应放在第一处,排除A项;紧承“语言连贯”指出该如何去做,放在第二处,这就排除C项;紧承“话题统一”指出这些句子要有合理的顺序,都是围绕“话题统一”来谈;是围绕句子的衔接过渡来谈,是对的展开,应放在后,这就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致橡树双桅船等。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赋、比、兴”,表现手法上分为“风、雅、颂”。C. 艾青,原名蒋海澄,中国现代诗人。代表作盼望,这首诗的两个象征是“出发”“到达”。D. 沁园春 . 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题目。【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然后借助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本题中,B项,“内容上分为赋、比、兴,表现手法上分为风、雅、颂”错误,应是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上包括赋、比、兴。故选B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默写(每空1分,共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君子好逑。(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3)_ ,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_。(4)五岭逶迤腾细浪,_。(5)山舞银蛇,_ ,欲与太公试比高。【答案】 (1). 窈窕淑女 (2). 所谓伊人 (3). 在水一方 (4). 旦辞爷娘去 (5).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6). 乌蒙磅礴走泥丸 (7). 原驰蜡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窈窕”“伊”“旦”“鸣溅溅”“磅礴”“驰”“蜡”。【点睛】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三、阅读理解(共39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小题 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鬂,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7. 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 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 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 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18. 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A. “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B. “关山度若飞”:跨越水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C. 文中“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是虚指,不是实指,以确定的数字表示不确定的含义。D. “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19. 成语 源于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诗文。20. 给下面的句子用“/”划分朗读节奏: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答案】17. A 18. D 19. 扑朔迷离 20.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里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这里的“将军”和“壮士”、“百战”和“十年”互文见义,意思是说“将军和壮士们经历了很长时间很多次大大小的战斗,有的牺牲了,幸存者胜利归来”,上下句意思相互配合,相互补充。BCD忽略了“互文”这一修辞,只单一从句子上入手理解都偏于局部。故选A项。【18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错误,这句诗是说“寒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这是表现战地生涯之艰苦卓绝。故选D项。【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意思,识记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成语源于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诗文”,然后理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意思,再回顾与之相关的成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意思是“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由此可以联系“扑朔迷离”这一成语。【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朗读诗歌时把握节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给下面的句子用/划分朗读节奏”,然后根据诗句的意思、结构以及字数进行划分。如果按照句子结构成分来断句,一般主谓宾要断开;如根据诗句字数来段,五言一般断为“二三”或“三二”,七言一般断为“三四”或“四三”。“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前一句的主语是“可汗”,谓语是“问”,宾语是“所欲”,故可以断为“可汗/问/所欲”,后一句的主语是“木兰”,谓语是“不用”,宾语是“尚书郎”,故可以断为“木兰/不用/尚书郎”。【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冬天的芭蕾韩静霆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 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历历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描画冰灯的美丽,言语显得何等乏力。“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小巧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你只能用背景去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白日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 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养了土壤,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遗憾么?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鹤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的黄金年华。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不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踪迹也不留。 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觅到。 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 生命原来也同寓言一样呢,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长寿的庸人,活着时已经在别人心里死掉了;“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样的人却正在人们的怀念中获得永生。哦,说到人生,似乎扯远了。那么,朋友,你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之后,并不能留住那乐声呀,但它永久地强化着你的灵魂;你看罢芭蕾舞剧天鹅湖,无法阻止帷幕下落,可它仍然在陶冶你的情操;你见过月夜悄然迸放的昙花吧?它拼着生命的全部孕蓄,仅作一次短暂的辉煌表演,可你忘得掉吗? 啊,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做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21. 为本文划分段落,恰当的一项是A. /B. /C. /D. /22. 文章 段表现了冰灯的哪三个特点?23. 下列对第 段划线句子表达方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说明 B. 议论 C. 描写 D. 记叙24. 第段中冰灯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什么?25. 概括第段在文中的作用。26. 作者为什么“执拗地”“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27. 依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1)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透明,结构细巧,如同珍珠一样。 ( )(2)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 )(3)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 ( )28.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严冬的哈尔滨,当你看到冰灯时是不会感到寒冷的。B. 冰灯短暂而美丽的人生给作者留下了人生的遗憾。C. 本文对于冰灯的描述非常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文章还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生和生活。D. 本文围绕冰灯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表达作者对冰灯的喜爱和怀念之情。【答案】21. A 22. 温存心灵,雪骨冰姿,光彩闪烁。 23. D 24. 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 25. 首尾呼应。 26. 冰灯的美丽令作者难忘,冰灯带来的启示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 27. (1). 晶莹剔透 (2). 巧夺天工 (3). 黯然失色 28. B【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为本文划分段落,恰当的一项”,然后分析每一节的意思,最后根据意思再进行分段。第1段是写哈市的冰灯令作者难忘;第2段生动地描写哈市冰灯的美丽、温暖;第3段写冰灯融化滋润大地;第4段至于倒数第二段写冰灯引发的作者的思考冰灯的生命是美好的、短暂的,但又是永恒的;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抒发了作者对冰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做一个使生命绽放出辉煌即使生命短暂也无怨无悔的冰灯一样的人。由此可知,可以把段落分为/,故选A项。【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章段表现了冰灯的哪三个特点”,然后浏览第二段文字,圈出描写冰灯的内容,再从三个角度概括即可。由“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历历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可以概括为“温存心灵”;由“描画冰灯的美丽,言语显得何等乏力。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可以概括为“雪骨冰姿”;由“你只能用背景去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白日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可以概括为“光彩闪烁”【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第 段划线句子表达方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回顾五种表达方式,再分析第三段的划线句,看是哪种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这是一篇散文,可以先排除“说明”,因为“说明”一般出现在说明文等实用类文本中,这就排除A项;“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这是叙述松花江冰雪消融这件事,这是记叙的表达方式,故选D项。【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第段中冰灯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浏览第五段,圈出相关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概括即可。考生可以根据“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不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踪迹也不留”进行概括即可。【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把握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概括第段在文中的作用”,然后概括第十段的内容,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其作用。“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做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第十段是文章的结尾段,表达作者对哈尔滨冰灯的怀念,与文章第一段“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呼应,考生可以围绕首尾呼应来作答。【2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作者为什么执拗地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然后分析哈尔滨的冰灯带给作者什么,对作者有何影响,有何启示。文章第二段从温存心灵、雪骨冰姿和光彩闪烁三个方面介绍了冰灯的美丽,这应是作者难以忘怀的一个原因;接着第五段说“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不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踪迹也不留”,第十段说“可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做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这是冰灯给“我”的启示,引发了作者的思考,这也是作者难以忘怀冰灯的原因。【2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依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然后分析所给的意思,再根据意思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成语。由“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透明,结构细巧,如同珍珠一样”可以找到第一段“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中的“晶莹剔透”;由“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可以找到第二段“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中的“巧夺天工”;由“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可以找到第二段“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中的“黯然失色”。【28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冰灯短暂而美丽的人生给作者留下了人生的遗憾”错误,“留下遗憾”一说错误,文章第四段“遗憾么”是一个疑问句,作者在下文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如“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觅到”“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做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由此可知,作者并没有遗憾,作者认为冰灯以自己短暂的生命给人们留下永恒的印象,这是值得的。故选B项。【点睛】解答句段作用这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比如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一是看与标题的关系,即点题,照应标题,二是看与下文的关系,引起下文,如为下文写做铺垫(张本,埋下伏笔),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比如中间段一般是承上启下,结尾段主要是呼应开头和标题。(三)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格桑梅朵(1)来到川藏线上这个道班的时候,正是一个凛冽的冬天,风像长了牙齿,龇牙咧嘴地向我扑来。连绵的雪山矗立在眼前,一眼望去,是意料之中的一片纯白。(2)父亲在这条线上修了一辈子路,最后不得不带着一身的高原病回到家乡。临走时,也不忘将我作为他的接班人。那时,我刚卫校毕业,本有大好的前途。可军人出生的父亲,却板着一张脸,无比严肃认真地告诉我,你必须得去,那儿需要你这样懂医的人。(3)我知道有这样的父亲,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在母亲的哭哭啼啼中,我没有掉一滴泪,把对父亲的怨恨装进行囊,毅然走进了这个雪山脚下的道班。(4)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荒凉,每年春夏时节,被大雪封了一冬的公路就格外的热闹。纤细娇艳的格桑花蓬蓬勃勃一路开到雪山之巅;连绵不断的进藏汽车排起长龙,在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上蠕动;骑行爱好者们一路欢歌,摇着清脆的铃铛,从我们面前疾驰而过;还有那些藏族老乡赶着自家的牛羊,从从容容地跨过公路,辗转到别的草场(5)公路上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我们这些养路工人最繁忙的时候。这段28公里长的川藏线是属于我们道班管辖的,为了能保证这条路畅通,李大姐他们天不见亮就得起来去清理路面,然后再回来吃早饭。(6)通常这个时候,我都还在睡懒觉,他们知道我憋屈,也不叫我出工,由着我的性子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不属于这里的,迟早有一天我会离开这里,因此我也放任着自己,我要让我的父亲知道,是他毁了我的一生。(7)直到有一天,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接着是李大姐的呼喊:“幺妹儿,快起来,要出人命了。”我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只见几个藏族老乡抬进来一个老阿妈,呼吸急促,脸色乌青。我被这慌乱的场面吓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老阿妈的呻吟瞬间战胜了我的犹豫,我从床下拿出急救箱,给老阿妈吸上氧,打针,拿药,倒水,喂药,一连串的动作再自然不过了。(8)不一会儿,老阿妈终于缓过气来,她忽然跪在我的面前,不停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吓得我直往李大姐的身后躲。(9)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我百无聊赖地坐在道班的屋顶上看远处盛开的格桑花,一个部队的车队从道班门口浩浩荡荡驶过。这时,一辆军车靠边停了下来,从车上跳下一个年轻的士兵,对正在修路的李大姐他们比划着什么。(10)忽然,李大姐抬起头,朝我大喊,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从房顶上跳下来问:“喊我干啥子?”(11)那个士兵递给我一个栽有格桑花的罐头盒说:“谢谢你救了我阿妈,这是生长在五千米雪山上的格桑梅朵,送给你。”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跑掉了。(12)我只知道这花叫格桑花,却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格桑梅朵,好有诗意的名字。我把那盆格桑花放在窗台上,问李大姐:“格桑梅朵是什么意思?”(13)李大姐说:“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你那盆花在藏族人眼里就是吉祥幸福的花。”(14)以后的日子,那个藏族士兵每次进藏都要为我带回一个栽有格桑梅朵的罐头盒。渐渐的,娇艳的格桑花开满了我的窗台,在花香里,所有的烦恼抑郁全都逃遁了。(15)终有一天,为我送格桑梅朵的不再是那个满脸高原红的藏族小兵,而是他的战友。我问他的战友,那个小兵哪儿去了?战友先是支支吾吾,最后才说,他牺牲了。(16)战友红了双眼,哽咽道:“就是这次进藏,突遇暴风雪,道路塌方,嘎旺他们的车就翻下了悬崖”(17)我不知道那个战友是何时离开的,我的头脑中一片空白。(18)李大姐安慰我说:“别伤心,在这几千里的川藏线上这样的事已是家常便饭。你爸爸曾说过,我们守路的人一定要守好这条路,才能让行路的人更加安全,让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美满。”(19)整整齐齐摆在窗台上的格桑梅朵,在暖暖阳光下,绽放着。似乎在告诉我,父亲和千千万万的养路工人是在用生命浇灌着更多人的格桑梅朵。29.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公路养护工形象,作者以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出他的强势和无私奉献的精神。B. 小说以“我”睡懒觉、不出工、放任自己与李大姐等养路工人天不见亮就起来去清理路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养路工人的繁忙和我的懒惰与任性。C. 小说以“格桑梅朵”将小说中的人物串联在一起,使小说结构紧凑,内容浑然一体,并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D. “我”不愿去高原,感觉人生灰暗,后来给藏族老阿妈治病,藏族士兵给“我”送格桑花及藏族士兵的牺牲对“我”的触动很大,使“我”对改变以后的人生充满希望。30. 为什么小说在第(4)段要极力描写春夏时节川藏公路的热闹景象?【答案】29. B 30. 表现了藏区的美丽与和谐生活,为故事设置背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了川藏公路线的繁忙,表现了养路工人的勤劳和无私的付出。照应了后文藏族老阿妈的生病及士兵的感谢。【解析】【29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表现了我的懒惰与任性”错误,没有表现“我的懒惰”,文中以“我”睡懒觉、不出工、放任自己与李大姐等养路工人天不见亮就起来去清理路面进行对比,主要是为了表现了养路工人的繁忙和恪尽职守,同时与下文“我”的转变形成对照。故选B项。【30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为什么小说在第(4)段要极力描写春夏时节川藏公路的热闹景象”,然后找到第四段中描写春夏时节川藏公路的热闹景象的内容,再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作用。从文中来看,小说在第四段主要极力描写春夏时节川藏公路的热闹景象和川藏公路线的繁忙,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表现了藏区的美丽与和谐生活,这为下文故事的展开设置背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对人物形象作用的角度来看,川藏公路的热闹和繁忙离不开养路工人的工作,这也就表现了养路工人的勤劳和无私的付出;从结构上来看,照应了后文救治藏族阿妈以及藏族小伙送花等情节。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三、作文(60分)31.题目:有 真好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答案】有你真好在过去的十几个春秋中,你一直陪伴着我,使我的人生之路更充实童年-保姆一放学回到家便闻到一股香喷喷的炸鸡的味道果不其然,饭桌上摆着金灿灿的鸡翅我伸出“五指山”,刚要拿起来,你看到了问我:“洗手了没有?”你看到我的指甲已经很长了,一边责怪我,一边摆碗筷:“都这么大了,还不讲卫生,先去洗手,吃完饭后把指甲剪了”我跑到洗手间匆匆地洗了手就去吃饭饭后,我打个饱嗝,坐在沙发上,拉着长音喊道:“妈-给我剪指甲”你一边唠叨一边拿起剪刀:“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剪,下次我可不帮你了”可是,老妈总是“刀子嘴豆腐心”你在我童年的路上照顾着我在人间-朋友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其他家关心的话题,可你却不仅注意我的成绩还经常和我谈心那天,我最要好的朋友去了国外,我别提有多伤心了,一想到以后连一个倾诉的对象都没有,我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你见我如此伤心,走进我的房间,握起我的手,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讲了事情的经过你安慰我,不要这么悲观,朋友还可以再有你还告诉我,可以把你当作倾诉的对象我意识到:其实你就是我最亲近的朋友这一部分写平日里失去朋友而伤心,妈妈对我的关爱,妈妈就是我的朋友但妈妈作为朋友只是说一句话吗?我的大学-老师我正在屋里琢磨六面魔方的玩法,你叫我“快来吧,开心辞典开演了”王小丫出的题可真是千奇百怪,比如“长江起源于哪儿?昆仑山,唐古拉山?”我不加思索“唐古拉山”你面无表情地看着我“下列哪些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石油,水能,风能?”我脱口而出:“石油”你的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微笑下面这个我可就不会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是谁的名言?司马迁、张骞还是司马光?我想来想去,就是不知道,再看你,你早已胸有成竹:“司马光啊”唉呀呀,我的老妈,和你在一起我真的能学会好多知识,这一部分写老妈能当我的老师教我很多知识,能体现老妈对我的帮助 但只学到知识还远远不够,“老师”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老妈,我就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我的人生之路如此精彩,只因一路上有你,有你真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半命题作文,考生必须根据材料把命题补全。材料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所以选材难度不大,太多的事情和人让我们感觉到“好”,如“家”“亲人”“朋友”“老师”“爱”“真情”“知识”“科学”“诚信”“理解”“尊重”等等。这个题目的难点在于限定词“真”,强调写出“好”的程度和意义,所以怎样写出“真好”的感觉,是考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要精挑细选,撷取生活闪光点。亲情、友情、师生情,社会实践活动,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凡是生活中让我们感觉到“真好”的经历,都是可选的素材。仔细回顾生活,不难发现在逝去的岁月里流淌着无数温馨,精挑细选,筛取对自己触动最大的素材落笔。然后要以情动人,倾诉真情实感。“真好”是心灵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叙述事件时,不要忘记加入议论和抒情,让平凡的事件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最后要充分描写,呈现精彩镜头。在记叙事件时,运用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方法,再加上适当的修辞,通过鲜活的文字,再现事件发生时的场景,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体裁来看,本文适合写记叙文,而记叙文的行文结构主要包括时序顺进式(平铺直叙式)、穿插回放式(线索串珠式)、平列展开式(画面组合式)、对比映照式(抑扬褒贬式),如本题可以采取画面组合式,列举几个让自己感觉真好的画面,进行细细描摹,同时融入自己的感受。参考题目:有爱真好,有家真好,有理想真好,有你真好,有梦真好。素材:家,是一所房子,有梁柱的支撑和坚实的墙壁。父母是房子的屋顶,可以遮风避雨,抵挡冷雪酷日。孩子是房屋的窗户,以便房子里新鲜空气的流通。在这所房子里走来走去的,是许多欢乐的笑声。门是家与外界的通道,所以家不会与世隔绝。屋顶下,每人各有各的刻意,有聚有散,互不干扰。家一定有厨房,可以烧出美味的食物,所以在冬天,家里也是热气腾腾。家,是一辆汽车,可以送你到很远的地方去。父母是轮换开车的司机,孩子是乘客。到了父母年迈的时候,孩子就当上了司机,父母变成了乘客,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合理。开车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不能违反交通规则。一般来说,遵纪守法的人家,像开车一样,不容易出事故。即便车子偶尔有些小故障,平日注意保养,就可以尽量避免损失。还有车子是需要经常加油的,所以一个家就需要有多多的收入。作为家庭成员,不能只用油不加油,因为油用完了车子就走不动了。作为乘客的时候,只会消耗油料,那么哪怕经常抽空擦洗汽车,实际也会很觉得安慰的。家,是一棵大树,在土壤里有很深的根,经风沐雨岿然不动。它把养料输送到枝条和树叶里,然后结果打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就像大树上筑着许多鸟窝,小鸟叽叽喳喳很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