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设计

上传人:QQ-1****6396 文档编号:6404051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名称: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设计说明书 院系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6月摘 要本课题来源于当今社会机械工业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创新和更新换代基础之上,通过设计出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从而来满足当今社会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功能不足的缺陷。 国内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研发及制造要与全球号召的高效经济、实验效果好,效率高等主题保持一致。近期对机械行业中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机械行业中,转子的使用非常普遍。自然而然在机械设备中它们的安装也非常频繁。传动的转子在没有实验设备而需要人工检验的情况下,检验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所以设计一个专用的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势在必行。本文运用大学所学的知识,提出了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中所必须的理论计算和相关强度校验,构建了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总的指导思想,从而得出了该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优点是高效,经济,并且运行平稳的结论。关键字:转子,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设备,结论AbstractWith development of all kind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global economy, Pneumatic manipulator is a automated devices that can mimic the human hand and arm movements to do something,aslo can according to a fixed procedure to moving objects or control tools. It can replace the heavy labo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and can work in dangerous working environments to protect the personal safety.Therefore widely used in machine building, metallurgy, electronics, light industry and atomic energy sectors.The pneumatic part of the design is primarily to choose the right valves and design a reasonable pneumatic control loop, by controlling and regulating pressure, flow atcompressedneceengththdirectionprocedurework.Theinvertedpendulumisatypicalhighordersystem,withmultivariable,non-linear, strong-coupling,fleetandabsolutelyinstable.Itisrepresentativeasanidealmodeltoprovenewcontroltheoryandtechniques.Duringthecontrolprocess,pendulumcaneffectivelyreflectmanykeyproblemssuchasequanimity,robust,follow-upandtrack,therefore.Thispaperstudiesacontrolmethodofdoubleinvertedpendulum.Firstofall,themathematicalmodelofthedoubleinvertedpendulumisestablished,thenmakeacontroldesigntodoubleinvertedpendulumonthemathematicalmodel,anddeterminethesystemperformanceindexweightmatrix,byusinggeneticalgorithminordertoattainthesystemstatefeedbackcontrolmatrix.Finally,thesimulationofthesystemismadeby.Key word: pneumatic manipulator cylinder pneumatic loop Fout degrees of freedom.I目 录摘要IAbstractII1 引言1 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2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发展现状2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3 1.4 Solidworks设计基础4 1.4.1 草图绘制5 1.4.2 基准特征,参考几何体的创建6 1.4.3 拉伸、旋转、扫描和放样特征建7 1.4.4 工程图的设计10 1.4.5 装配设计112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总体结构的设计12 2.1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总体方案图12 2.2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工作原理15 2.3 机械传动部分的设计计算17 2.3.1电机的选型计算18 2.3.2转动轴的设计计算19 2.3.3直线导轨的选型计算19 2.3.4滚珠丝杆的设计计算20 2.3.5 联轴器的选型计算20 2.3.6 磁粉制动器的选型计算20 2.3.7 轴承座的选择203 各主要零部件强度的校核21 3.1转动轴强度的校核与计算22 3.2轴承强度的校核计算224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中主要零件的三维建模22 4.1电机的三维建模23 4.2机架的三维建模23 4.3轴承座的三维建模24 4.4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三维建模245 三维软件设计总结25结论26致谢27参考文献281 引言1.1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装备,机械工业所提供装备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和直接的影响。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机械工程的服务领域广阔而多面,凡是使用机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产的部门,都需要机械工程的服务。概括说来,现代机械工程有五大服务领域:研制和提供能量转换机械、研制和提供用以生产各种产品的机械、研制和提供从事各种服务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应用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各种机械武器。 不论服务于哪一领域,机械工程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主要有:建立和发展机械工程的工程理论基础。例如,研究力和运动的工程力学和流体力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的工程材料学;研究热能的产生、传导和转换的热力学;研究各类有独立功能的机械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计算的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的成形和切削加工的金属工艺学和非金属工艺学等等。 研究、设计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不断改进现有机械产品和生产新一代机械产品,以适应当前和将来的需要。机械产品的生产,包括:生产设施的规划和实现;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生产调度;编制和贯彻制造工艺;设计和制造工具、模具;确定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组织加工、装配、试车和包装发运;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机械一般是由许多各有独特的成形、加工过程的精密零件组装而成的复杂的制品。生产批量有单件和小批,也有中批、大批,直至大量生产。销售对象遍及全部产业和个人、家庭。而且销售量在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特别复杂,企业的生产管理、规划和经营等的研究也多是肇始于机械工业。 机械产品的应用。这方面包括选择、订购、验收、安装、调整、操作、维护、修理和改造各产业所使用的机械和成套机械装备,以保证机械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机械产品的应用。这方面包括选择、订购、验收、安装、调整、操作、维护、修理和改造各产业所使用的机械和成套机械装备,以保证机械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研究机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过度耗费方面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这是现代机械工程的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而且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机械的种类繁多,可以按几个不同方面分为各种类别,如:按功能可分为动力机械、物料搬运机械、粉碎机械等;按服务的产业可分为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力机械、流体机械、仿生机械等。另外,机械在其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用等过程中都要经过几个工作性质不同的阶段。按这些不同阶段,机械工程又可划分为互相衔接、互相配合的几个分支系统,如机械科研、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运用和维修等。 这些按不同方面分成的多种分支学科系统互相交叉,互相重叠,从而使机械工程可能分化成上百个分支学科。例如,按功能分的动力机械,它与按工作原理分的热力机械、流体机械、透平机械、往复机械、蒸汽动力机械、核动力装置、内燃机、燃气轮机,以及与按行业分的中心电站设备、工业动力装置、铁路机车、船舶轮机工程、汽车工程等都有复杂的交叉和重叠关系。船用汽轮机是动力机械,也是热力机械、流体机械和透平机械,它属于船舶动力装置、蒸汽动力装置,可能也属于核动力装置等等。19世纪时,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还很有限,在欧洲的大学院校中它一般还与土木工程综合为一个学科,被称为民用工程,19世纪下半叶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科。进入20世纪,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机械工程开始分解,陆续出现了专业化的分支学科。这种分解的趋势在20世纪中期,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后期间达到了最高峰。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扩大到远非个人所能全部掌握,一定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专业化造成知识过分分割,视野狭窄,不能统观和统筹稍大规模的工程的全貌和全局,并且缩小技术交流的范围,阻碍新技术的出现和技术整体的进步,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封闭性专业的专家们掌握的知识过狭,考虑问题过专,在协同工作时配合协调困难,也不利于继续自学提高。因此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又出现了综合的趋势。人们更多地注意了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领域,合并分化过细的专业。械工程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在未来的时代,新产品的研制将以降低资源消耗,发展洁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超经济的目标任务。 机械可以完成人用双手和双目,以及双足、双耳直接完成和不能直接完成的工作,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好。现代机械工程创造出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复杂的机械和机械装置,使过去的许多幻想成为现实。人类现在已能上游天空和宇宙,下潜大洋深层,远窥百亿光年,近察细胞和分子。新兴的电子计算机硬、软件科学使人类开始有了加强,并部分代替人脑的科技手段,这就是人工智能。这一新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影响,而在未来年代它还将不断地创造出人们无法想象的奇迹。人类智慧的增长并不减少双手的作用,相反地却要求手作更多、更精巧、更复杂的工作,从而更促进手的功能。手的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人脑的智慧。在人类的整个进化过程中,以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脑与手是互相促进和平行进化的。 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之间的关系近似于脑与手之间的关系,其区别仅在于人工智能的硬件还需要利用机械制造出来。过去,各种机械离不开人的操作和控制,其反应速度和操作精度受到进化很慢的人脑和神经系统的限制,人工智能将会消除了这个限制。计算机科学与机械工程之间的互相促进,平行前进,将使机械工程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新的一轮大发展。19世纪时,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还很有限,在欧洲的大学院校中它一般还与土木工程综合为一个学科,被称为民用工程,19世纪下半叶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科。进入20世纪,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机械工程开始分解,陆续出现了专业化的分支学科。这种分解的趋势在20世纪中期,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后期间达到了最高峰。 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扩大到远非个人所能全部掌握,一定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专业化造成知识过分分割,视野狭窄,不能统观和统筹稍大规模的工程的全貌和全局,并且缩小技术交流的范围,阻碍新技术的出现和技术整体的进步,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封闭性专业的专家们掌握的知识过狭,考虑问题过专,在协同工作时配合协调困难,也不利于继续自学提高。因此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又出现了综合的趋势。人们更多地注意了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领域,合并分化过细的专业。综合-专业分化-再综合的反复循环,是知识发展的合理的和必经的过程。不同专业的专家们各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足够的综合知识来认识、理解其他学科的问题和工程整体的面貌,才能形成互相协同工作的有力集体。综合与专业是多层次的。在机械工程内部有综合与专业的矛盾;在全面的工程技术中也同样有综合和专业问题。在人类的全部知识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有处于更高一层、更宏观的综合与专业问题。1.2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随着机械工业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的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完善,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同样在发展着,传统的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是采用临时的实验设备,劳动效率低,实验精度低下,不适合批量生产的场合。现代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是用来代替传统的多样的实验设备的一种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随着机械行业的大发展,转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根据不同的工况,所需实验的转子的大小规格也有区别。如果使用传动的临时的设备实验转子的话,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定位精度低,而且满足不了大批量生产要求。所以使用一个专用的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已经成为发展趋势。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论文主要研究运用SolidWorks对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了解SolidWorks的各种功能。 SolidWorks公司成立于1993年,由PTC公司的技术副总裁与CV公司的副总裁发起,总部位于马萨诸州的康克尔郡(Concord,Massachusetts)内。当初的目标是希望在每一个工程师的桌面上提供一套具有生产力的实体模型设计系统。从1995年推出第一套SolidWorks三维机械设计软件至今已经拥有位于全球的办事处,并经由300家经销商在全球140个国家进行销售与分销该产品。1997年,Solidworks被法国达索(Dassault Systemes)公司收购,作为达索中端主流市场的主打品牌。SolidWorks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开发的三维CAD系统。由于技术创新符合CAD技术的发展潮流和趋势,SolidWorks公司于两年间成为CAD/CAM产业中获利最高的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用户支持使得SolidWorks每年都有数十乃至数百项的技术创新,公司也获得了很多荣誉。该系统在1995-1999年获得全球微机平台CAD系统评比第一名。从1995年至今,已经累计获得十七项国际大奖。其中仅从1999年起,美国权威的CAD专业杂志CADENCE连续4年授予SolidWorks最佳编辑奖,以表彰SolidWorks的创新、活力和简明。至此,SolidWorks所遵循的易用、稳定和创新三大原则得到了全面的落实和证明,使用它,设计师大大缩短了设计时间,产品快速、高效地投向了市场。 由于SolidWorks出色的技术和市场表现,不仅成为CAD行业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也成为华尔街青睐的对象。终于在1997年由法国达索公司以三亿一千万美元的高额市值将SolidWorks全资并购。公司原来的风险投资商和股东,以一千三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获得了高额的回报,创造了CAD行业的世界纪录。并购后的SolidWorks以原来的品牌和管理技术队伍继续独立运作,成为CAD行业一家高素质的专业化公司。SolidWorks三维机械设计软件也成为达索企业中最具竞争力的CAD产品。 由于使用了Windows OLE技术、直观式设计技术、先进的parasolid内核(由剑桥提供)以及良好的与第三方软件的集成技术。SolidWorks成为全球装机量最大、最好用的软件。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发放的SolidWorks软件使用许可约28万,涉及航空航天、机车、食品、机械、国防、交通、模具、电子通讯、医疗器械、娱乐工业、日用品/消费品、离散制造等分布于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约3万1千家企业。在教育市场上,每年来自全球4,300所教育机构的近145,000名学生通过SolidWorks的培训课程。 据世界上著名的人才招聘网站检索,与其它3D CAD软件相比,SolidWorks相关的招聘广告比其它软件的总合还要多,这一事实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和设计者使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SolidWorks人才。Solidworks软件功能强大,易于操作,界面人性化,技术创新,组件繁多是SolidWorks的五大特点。使得SolidWorks三维软件成为目前全球领先的三维CAD解决方案。SolidWorks在设计时能够为用户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通过方案的筛选,工程师能从中选择合适的方案,从而在设计过程中降低设计的错误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在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三维CAD解决方案中,SolidWorks是设计过程比较简便又通俗易懂的软件之一。它不仅提供如此人性化的系统,同时对每个工程师和设计者,乃至整个机械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SolidWorks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开发的三维CAD系统,由于技术创新符合CAD技术的发展潮流和趋势,SolidWorks公司于两年间成为CAD/CAM产业中获利最高的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用户支持使得SolidWorks每年都有数十乃至数百项的技术创新,公司也获得了很多荣誉。该系统在1995-1999年获得全球微机平台CAD系统评比第一名;从1995年至今,已经累计获得十七项国际大奖,其中仅从1999年起,美国权威的CAD专业杂志CADENCE连续4年授予SolidWorks最佳编辑奖,以表彰SolidWorks的创新、活力和简明。至此,SolidWorks所遵循的易用、稳定和创新三大原则得到了全面的落实和证明,使用它,设计师大大缩短了设计时间,产品快速、高效地投向了市场。由于SolidWorks出色的技术和市场表现,不仅成为CAD行业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也成为华尔街青睐的对象。终于在1997年由法国达索公司以三亿一千万美元的高额市值将SolidWorks全资并购。公司原来的风险投资商和股东,以一千三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获得了高额的回报,创造了CAD行业的世界纪录。并购后的SolidWorks以原来的品牌和管理技术队伍继续独立运作,成为CAD行业一家高素质的专业化公司,SolidWorks三维机械设计软件也成为达索企业中最具竞争力的CAD产品。 由于使用了Windows OLE技术、直观式设计技术、先进的parasolid内(由剑桥提供)以及良好的与第三方软件的集成技术,SolidWorks成为全球装机量最大、最好用的软件。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发放的SolidWorks软件使用许可约28万,涉及航空航天、机车、食品、机械、国防、交通、模具、电子通讯、医疗器械、娱乐工业、日用品/消费品、离散制造等分布于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约3万1千家企业。在教育市场上,每年来自全球4,300所教育机构的近145,000名学生通过SolidWorks的培训课程。 据世界上著名的人才网站检索,与其它3D CAD系统相比,与SolidWorks相关的招聘广告比其它软件的总和还要多,这比较客观地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使用SolidWorks,越来越多的企业雇佣SolidWorks人才。据统计,全世界用户每年使用SolidWorks的时间已达5500万小时。在美国,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等在内的著名大学已经把SolidWorks列为制造专业的必修课,国内的一些大学(教育机构)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也在应用SolidWorks进行教学。Solidworks软件功能强大,组件繁多。 Solidworks有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和技术创新三大特点,这使得SolidWorks 成为领先的、主流的三维CAD解决方案。SolidWorks 能够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错误以及提高产品质量。SolidWorks 不仅提供如此强大的功能,而且对每个工程师和设计者来说,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用。 SolidWorks在现今社会阶段逐渐广泛应用,并且SolidWorks公司对中国市场重点开发,日后SolidWorks应用将会更加完善,更加普遍。通过前文对SolidWorks的深入了解后,往后会对SolidWorks进行个别应用的分析,如建模,装配,工程图,力学分析等。1.4 Solidworks设计基础 熟悉SolidWorks的工作环境;了解SolidWorks的命令,掌握在SolidWorks工作环境中文件的打开、保存、导入等基本操作,掌握三维建模流程。 1.4.1草图绘制 掌握点、直线、矩形、弧度圆等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掌握样条、文字等高级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理解集合约束的概念并在草图绘制中熟练应用几何约束;熟练应用阵列、实体转换等草图绘制工具;能综合应用各种草图绘制实体和利用草图绘制工具完成草图绘。1.4.2 基准特征-参考几何体的创建清楚明白基于特征的建模方式、参数化思想等概念;灵活运用各种建立基准点的方法;灵活运用各种建立基准轴方法;灵活运用各种建立基准面的方法;灵活运用坐标系的建立方法;能根据建模需要综合应用各种参考几何体。 1.4.3拉伸、旋转、扫描和放样特征建模 灵活运用拉伸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灵活运用旋转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掌握扫描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灵活运用放样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通过实践能够准确分析零件的特征,灵活运用拉伸和旋转也正建立三维模型。综合应用扫描、放样、弯曲、镜向、阵列等特征建立各种实体。 1.4.4工程图设计 灵活运用用户自定义工程图格式文件的方法;灵活运用建立标准三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图,辅助视图等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注释的方法。 1.4.5装配设计 灵活运用自底向上的装配方法;灵活运用生成装配体爆炸图的方法;灵活运用SolidWorks智能装配技术;灵活运用装配体零部件的状态和属性控制,并能够在装配体中设计子装配体;灵活运用干涉检查;灵活运用自上向下的装配方法;灵活运用在装配模型工程图中添加零件序号;灵活运用生成装配体材料明细表的方法。2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总体结构的设计2.1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总体方案图 本次设计的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采取的方案是:根据转动轴的相关尺寸设计出相对应的滑动轴承与安装滑动轴承的轴承座。该实验台由电机、轴、滑动轴承、质量盘等组成,润滑系统为转子系统提供油液润滑,通过磁粉制动器给转子施加扭矩载荷,通过该实验台的润滑系统和油样提取装置,能够随时提取轴承润滑油油样,以便了解系统的磨损状态。其具体方案布局图如下: 2.2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加工原理 本次设计的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工作原理为: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上面安装有磁粉制动器,质量盘,滑动轴承等等零件,其中润滑系统为转子系统提供油液润滑,通过磁粉制动器给转子施加扭矩载荷,通过该实验台的润滑系统和油样提取装置,能够随时提取轴承润滑油油样,以便了解系统的磨损状态。2.3 机械传动部分的设计计算2.3.1电机的选型计算 已知整个设备上工件与零件的重量,我们取总重量为150Kg,质量盘转动速度为12r/min。即:具体的电机设计计算如下:1、确定运行时间本次设计加速时间 负载速度(m/min)有速度可知每秒上升50mm,电机转速 3.负载惯量左右水平运动电机惯量总惯量4.电机转矩启动转矩必须转矩S为安全系数,这里取1.0。 根据以上得出数据,我们选用直流无刷电机型号为92BL-A,此无刷直流电机厂家为南京森宇机电的产品。根据电机的特性曲线以及参数表如下: 根据计算和特性曲线以及电机基本参数表,我们选用直流无刷电机型号为92BL-4030H1-LK-B,电机额定功率为22KW,额定转矩为75N.m,最大转矩为80N.m,额定转速为 3000r/min。2.3.2转动轴的设计计算 轴是组成精密机械的重要零件之一。一切作为回转运动的零件,都必须在轴上才能传递运动和动力。在本课题所使用的轴,承受的负荷比较小,尺寸也比较小,制造精度高,要求材料具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因此,选用材料45#,传动轴最大外圆直径30,热处理为对轴进行调质处理。1、初步计算轴的直径 按照扭转强度估算轴的最小直径,写成设计公式,轴的最小直径mm,查表16.2,c=112, p=20.35, n=851,代入设计公式得=32.26mm。考虑到轴上有键槽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应适当增加轴径以补偿键槽对轴强度的削弱。取轴的直径d为40mm,即最右端装带轮处的直径为40mm。装有密封元件和滚动轴承处的直径,应与密封元件和轴承的内孔径尺寸保持一致。轴上两个支点的轴承,应尽量采用相同的型号,便于轴承座孔的加工。相临轴段的直径不同形成轴肩。当轴肩用于轴上零件定位和承受轴向力时,应具有一定的高度,轴肩处的直径差一般取510mm,这里轴肩出的直径差选择5mm,然后协调各段轴的长度,考虑到要装轴承座和机构的合理性,还有螺钉等的长度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初步确定轴的各段长度。2.3.3直线导轨的选型计算查机械设计手册3第二版选取直线滚动导轨副系列,又根据机床设计要求的特点,本设计初步选择:(1)直线滚动导轨副选取四方向等载荷型(GGB型),其特点是:垂直向上向下和左右水平额定载荷是等同的,额定载荷比较大,刚度高。(2)尺寸规格初选45,其结构形式选择AA 型。(3)每根导轨上的滑块数为2。(6)查出全自动轴承磨床推荐的精度等级为3。(7)导轨的材料为HT200.初步确定直线滚动导轨的型号为GGB45AA1C123选择用南京工艺设备制造厂的滚动直线导轨如图12.3.4滚珠丝杆的设计计算 在材料选取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满足一部分性能,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这种材料的特性是机械,机械部分应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物理和化学性能,是保证其可靠性的基础。一般的机械零件,主要考虑的是材料的机械性能;而非金属材料零件,还应考虑对零件性能的环境效应。根据零件选择的力学性能,首先要对工作条件的正确分析,形状和大小和应力状态,结合这类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对原发性和继发性失效抗力指标的实际使用中,由于物质基础。 滚动螺旋传动主要承受轴向力。螺母与螺钉间滑动摩擦较大,所以磨损失效的主要形式。基本尺寸(直径滚珠丝杠和螺母高度),通常基于条件的耐磨性测定。滚珠丝杆驱动力较大,还应检查滚珠丝杆和螺母的螺纹强度的危险截面,以防止塑性变形或断裂的发生;自锁螺钉的要求,检查自锁螺钉;传动精度,应检查的刚度,以免造成传输降低音高变化的应力的精度;滚珠丝杆长径比大,应检查其稳定性,以防止轴心受压失稳;长滚珠丝杆转速也应该检查的临界转速,以防止过大的横向振动。设计应根据驱动型,工作条件和失效模式,选同的设计标准,无需逐一检查。表2.1螺旋传动的常用材料螺旋副材料牌号应用范围滚珠丝杆Q235、Q275、45、50材料不经热处理,使用于经常运动,受力不大,转速较低的传动40Cr、65Mn、T12、40WMn、18CrMnTi材料需经热处理,以提高其耐磨性,适用于重载、转速较高的重要传动9Mn2V、CrWMn、38CrMoAl材料需经热处理,以提高其尺寸的稳定性,适用于精密传导螺旋传动螺母ZCu10P1、ZCu5Pb5Zn5材料耐磨性好,适用于一般传动ZCuAl9FeNi4Mn2ZCuZn25Al6Fe3Mn3材料耐磨性好,强度高,适用于重载、低速的传动。对于尺寸较大或高速传动,螺母可采用钢或铸铁制造,内孔浇注青铜或巴氏合金(1)滚珠丝杆螺母副,横向丝杆的最大轴向载荷为2000N,支承间最大距离为400mm,要求定位精度为0.001mm,滚珠丝杆的负荷包括运动部件的重量所引起的进给抗力。应按额定静载荷选用。 载荷性质系数为1动载荷硬度影响系数, =1最大轴向载荷定静载荷为C02000N,查表得使用寿命时间T=15000h,初选丝杆螺距t=5mm,得丝杆转速 n/min由于丝杆螺距为5,可选W系列完循环丝杆副尺寸系列W2005-2.5圈一列滚珠丝杆螺母副的几何参数计算,见表2.6所示:表2.2 滚珠丝杆螺母副几何参数名 称符 号计算公式和结果(mm)螺纹滚道公称直径20螺 距5接触角钢球直径3.175螺纹滚道法面半径偏心距螺纹升角滚珠丝杆滚珠丝杆外径滚珠丝杆内径滚珠丝杆接触直径螺母螺母螺纹外径螺母内径(外循环)螺母长度Ln33(2)传动效率计算 (2.23)式中:摩擦角;丝杆螺纹升角。(3)刚度验算,滚珠丝杆受工作负载P引起的导程的变化量 (2.24)Y向所受牵引力大,故应用Y向参数计算(N) (cm) () (材料为45钢) ()所以 (cm)丝杆因受扭矩而引起的导程变化量很小,可以忽略。所以导程误差 查表知C级精度的丝杆允许误差6,故强度足够。2.3.5 联轴器的选型计算根据系统工况,计算联轴器所需的转矩得: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269表17-1取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94页表8-7选用型号为HL6的膜片式联轴器。2.3.6 磁粉制动器的选型计算 磁粉制动器是利用电磁效应下的磁粉来传递转矩的,是一种多用途性能优越的自动控制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中机械的加载、制动以及卷绕系统中收卷和放卷的张力控制。具有激磁电流和传递转矩基成线性关系、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无冲击、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磁粉制动器的选型一般以所需传达最大转矩为依据来选定,并同时注意保证实际滑差功率小于磁粉离合器、制动器的允许滑差功率。计算公式如下:实际滑差功率P=23.14Mn/60=F*V(单位:W)公式中:M - 实际工作转矩(N/m) F - 张力(N)n - 滑差转速(r/min) V - 线速度(m/s)2.3.7 轴承座的选择根据滑动轴承的型号,我们可以知道,根据滑动轴承的外圆和内孔查机械设计手册可以知道滑动轴承的型号,此次设计的轴承座的图纸如下图所示:3.1转动轴强度的校核与计算 1、轴的特点:轴是组成机械的主要零件之二。一切作回转运动的传动零件,都必须装在轴上刁能进行运动及.力的传递,同时它又通过轴承和机架联接,由此形成一个以轴为基准的组合体一轴系部件。 2、轴的种类 3、根据承受载荷的不同分为: 1)转轴:定义既能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2)心轴:定义:只承受弯矩而不承受扭矩的轴3)传送轴:定义:只承受扭矩而不承受弯矩的轴z、根据轴的外形,可以将直轴分为光轴和阶梯轴 3、根据轴内部状况,又可以将直轴分为实心轴和空。 4、轴的设计重点。1、轴的设计W轴的工作能力设计。主要进行轴的强度设计、刚度设计,对于转速较高的轴还要进行振动稳定性的计算。轴的结构设计。 根据轴的功能,轴必须保证轴上零件的安装固定和保证轴系在机器中的支撑要求,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一般的设计步骤为: 选择材料,初估轴径,结构设计,强度校核,必要时要进行刚度校核和稳定性计算。2、轴的材料 轴是主要的支承件,常采用机械性能较好的材料。常用材料包括:碳素钢:该类材料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小,价格较低,是轴类零件最常用的材料常用牌号有:30、35、40、45、50。采用优质碳钢时,一般应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其性能。.力较小或不重要的轴,也可以选用X235,Q255等普通碳钢。合金钢:对于要求重载、高温、结构尺寸小、重量轻等使用场合的轴,可以选用合金纲合金钢具有史好的机械性能和热处理性能,但对应力集中较敏感,价格也较高。设计中尤其要汁意从结构上减小应力集中,并提高其表面质量。铸铁: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轴,可以选用球铸铁和高强度。铸铁。它们具有较好的加工性和吸振性,经济性好且.力集中不敏感,但铸造质量不易保证。3、轴的结构设计 根据轴在工作中的作用,轴的结构取决于:轴在机器中的安装位置和形式,轴上零件的类型和尺寸,载荷的性质、大小、方向和分布状况,轴的加工工艺等多个因素。合理的结构设计应满足:轴上零件布置合理,从而轴受力合理有利于提高强度和刚度;轴和轴上零件必须有准确的工作位置;轴上零件装拆调整方便;轴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节省材料等。1).轴的组成 轴的毛坯一般采用圆钢、锻造或焊接获得,由于铸造品质不易保证,较少选用铸造毛坯。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轴上被支承,安装轴承的部分称为轴颈; 支承轴上零件,安装轮毅的部分称为轴头;联结轴头和轴颈的部分称为轴身。轴颈上安装滚动轴承时,直径尺寸必须按滚动轴承的国标尺寸选择,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须按规定选择;轴头的尺寸要参考轮毅的尺寸进行选择,轴身尺寸确定时应尽量使轴颈与轴头的过渡合理,避免截面尺寸变化过大,同时具有较好的工艺性。2) .结构一设计步骤设计中常采用以下的设计步骤: 1、分析所设计轴的工作状况,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和轴在机器中的安装情况。2、根据已知的轴上近似载荷,初估轴的直径或根据经验确定轴的某径向尺寸。3、根据轴上零件受力情况、安装、固定及装配时对轴的表面要求等确定轴的径向(直径)尺寸。4、根据轴上零件的位置、配合长度、支承结构和形式确定轴的轴向尺寸。5、考虑加工和装配的工艺性,使轴的结构更合理。3)零件在轴上的安保证轴上零件可靠工作,需要在工作过程中有准确的位置,即零件在轴上必须有准确的定位和固定。零件在轴上的准确位置包括轴向和周向两个方面W零件在轴上的轴向定位和固定常见的轴向定位和固定的方法采用轴肩、各种挡圈、套筒、圆螺母、锥端轴头等的多种组合结构。轴肩分为定位轴肩和非定位轴肩两种。利用轴肩定位结构简单、可靠,但轴的直径加大,轴肩处出现应力集中;轴肩过多也不利于加工。因此,定位轴肩多在不致过多地增加轴的阶梯数和轴向力较大的清况下使用,定位轴肩的高度一般取3-6mm,滚动轴承定位轴肩的高度需按照滚动轴承的安装尺寸确定。非定位轴肩多是为了装配合理方便和径向尺寸过度时采用,轴肩高度无严格限制,一般取为1-2r套筒定位可以避免轴肩定位引起的轴径增大和应力集中,但受到套筒长度和与轴的配合因素的影响,不宜用在使套筒过长和高速旋转的场合。挡圈的种类较多,且多为标准件,设计中需按照各种挡圈的用途和l国标来选用。4.轴的结构工艺性(1)从装配来考虑:应合理的设计非定位轴肩,使轴上不同零件在安装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配合;为了装配方便,轴端应设计45。的倒角;在装键的轴段,应使键槽靠近轴与轮毅先接触的直径变化处,便于在安装时零件上的键槽与轴上的键容易对准采用过盈配合时,为了便于装配,直径变化可用锥面过渡等。(2)从加工来考虑:当轴的某段须磨削加工或有螺纹时,须设计砂轮越程槽或退刀槽根据表面安装零件的配合需要,合理确定表面粗糙度和加工方法为改善轴的抗疲劳强度,减小轴径变化处的应力集中,应适当增大其过渡圆角径,但同时要保证零件的可靠定位,过渡圆角半径又必须小于与之相配的零件的圆角半径或倒角尺寸。 轴的设计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和要求,其中主要问题是轴的选材、结构、强度和刚度。其中对于轴的强度校核尤为重要,通过校核来确定轴的设计是否能达到使用要求,最终实现产品的完整设计。由此看来合理的进行轴的强度校核成为轴设计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评定轴的设计成败得先决条件。校核结果如不满足承载要求时,强度校核是对材料或设备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并调节的一种方式,并且这种方式以不破坏材料或设备性能为一前提。 进行轴的强度校核计算时,应根据轴的具体受载及应力情况,采取相应的计算方法,并恰当地选取其许用应力。对于传动轴应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3.2轴承强度的校核计算滑动轴承的工作和滚珠轴承类似,下面是这个工况下的滑动轴承的一组计算公式。1.最小油膜厚度hminhmin=C-e=C(1)=r(1)(1)式中C=Rr半径间隙,R轴承孔半径;r轴颈半径;=e/C偏心率;e为偏心距;=C/r相对间隙,常取=(0.6-1)10-3(v)1/4,v为轴颈表面的线速(m/s)设计时,最小油膜厚度hmin必须满足:hmin/(Rz1+Rz2)2-31(2)式中Rz1、Rz2为轴颈和轴承的表面粗糙度。2.轴承的特性系数(索氏系数)S=n(p2)(3)式中润滑油在轴承平均工作温度下的动力粘度(Pas);n轴颈的转速(r/s);p平均压强(N/m2)用来检验轴承能否实现液体润滑。值可按下面简化式求解。 A2+E+C=0(4) 其中A=2.31(B/d)-2,E=(2.052A1),C=11.052A6.4088S.上式中d轴径的直径(m);B轴承的宽度(m)通常选在0.5-0.95之间,超出0-1间的值,均非的解1。3轴承的温升油的平均温度tm必须加以控制,否则,润滑油的粘度会降低,从而破坏轴承的液体润滑。油的温升为进出油的温度差,计算式为: 经过校核计算,此轴承复合要求。4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中主要零件的三维建模4.1电机的三维建模4.2机架的三维建模4.3轴承座的三维建模4.4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三维建模5 三维软件设计总结 通过此次设计,又一次提升了运用三维软件的水平,并吸收了不少经验,总结为一下几点。(1) 有零件图纸作图与空想设计作图不同,零件尺寸已经给出,作图时先不考虑尺寸是否真的合适,根据尺寸作出零件的三维图,但到装配时必须要考虑尺寸是否合适,由于AutoCAD图纸效果不好,导致尺寸会有出错,甚至有出现欠定义尺寸,所以,此时必须通过配合后在衡量尺寸,再进行修改,直到满足配合要求。(2) 工具集的确方便了作图,通过选择零件类型,输入数据,就能生成出标准零件,但有时需要用到的零件在工具集上也未必能找到,所以此时要随机应变,运用其他零件代替并通过修改或添加零件使其满足要求。(3) 作三维图时要灵活变通,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比问题多,当一种方法不能正常作图时,试试另一种方法,这不但能完成零件制作,同时也可以培养出更好的作图思路,和打破规矩的新想法。(4) 规则的零件,要学会使用一些能够节省时间的命令,如镜向,阵列等,“能省则省”。(5) 关于装配,曾经带给我很大的阻碍,花了很多时间才弄清原因所在。在一可活动子装配体上,即使活动范围会产生干涉,也不能对其设定活动范围,如高级配合里的距离范围,和角度范围,即使在该活动范围并不影响父配体,也不可设定。因为一旦设定范围后,在父装配体上会将子装配体视为完全定义的模型,这样会对子装配体之间的配合产生矛盾,将不能完成装配。 看懂图是作图的首要任务,看图就是了解零件的工具,没有工具则无法制出 零件,所以画图不能急于下笔,想透了零件的结构,想透图中的虚实线,这才是高效作图的重中之重。进行零件建模前,一般应进行深入的特征分析,搞清零件是由那几个特征组成,明确各个特征的形状,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然后按照特征的主次关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建模。一个复杂的零件,可能是许多个简单特征经过相互之间的叠加、切除或相交组成。所以零件建模时,特征的生成顺序十分重要,不同的建模过程虽然可以构造出同样的实体零件,但其造型过程及实体的构型结构却直接影响到实体模型的稳定性、可修改性、可理解性及实体模型的应用。 尤其在二维图纸上,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零件的平面图,而内部特征则以虚线给予表示,另外还有零件的相贯线,这表示了各个特征相交时出现线段。在零件的草图绘制过程中,必须要选好第一个草绘平面,这很关键,这个平面决定了往后建模的所用到的命令,简单的说,一个圆柱可以作一个圆形然后拉伸,也可以作一个长方体旋转,虽然他们的结果都一样,但所用的草绘平面和命令就截然不同。如果我们要的是一条轴,那我们就应该选择第二种方法为好了。由于此设计的零件都是比较规则的零件,所用到的命令大部分是拉伸命令和旋转命令,而且很多零件都是拥有对称关系,所以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经常会用到镜向特征命令。 一张完整的工程图应具备以下4方面的内容。(1) 一组视图:用一组视图(其中包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确、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2) 尺寸:确定零件各部分形状的大小和位置(3) 技术要求:表明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是应达到的一些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材料热处理方式和指标等。(4) 标题栏:注明零件名称、材料、数量、图样比例以及图号等内容。 单击【新建文件】图标,系统显示新建SolidWorks文件对话框,双击该对话框中得装配体选项,即可进入装配体工作模式。(6) 调入第一个零件模型并放置在装配体的原点处,即零件原点与装配体原点重合。调入一个与第一个零件模型有装配关系的零件模型。分析两个零件之间的装配约束关系,然后选取相应的约束选项进行零件操作。结 论在最近的一段时间的毕业设计,使我们充分把握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不仅复习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获得新的经验与启示,在各种软件的使用找到的资料或图纸设计,会遇到不清楚的作业,老师和学生都能给予及时的指导,确保设计进度,本文所设计的是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设计,通过初期的定稿,查资料和开始正式做毕设,让我系统地了解到了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做一门学问不易,需要不断钻研,不断进取才可要做的好,总之,本设计完成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在大学研究的最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是大家的帮助才使我的论文得以通过。致 谢 至此在论文完成之际,向我的导师表示由衷的感谢!真心的感谢我的导师这几年来对我的谆谆教导,感谢我敬爱的老师,您不仅在学习学业上给我以精心的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支持和理解,给予我人生的启迪,使我在顺利地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业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有用的做人的道理,明确了人生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不再是从前那个爱贪玩的我了。导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锐意创新的学术作风,认真加负责,公而忘私的敬业精神,豁达开朗的宽广胸怀,平易近人。经过近半年努力的设计与计算,查找了各类的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设计资料,论文终于可以完成了,我的心里无比的激动和开心。虽然它不是最完美的,也不是最好的,但是在我心里,它是我最珍惜的,因为我自己已经尽力的做了,它是我用心、用汗水成就的,也是我在大学四年来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体现。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而且锻炼了我的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从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们身上潜移默化的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在此对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表达我由衷敬意,谢谢各位同学老师。参考文献1 郑淑芳 机械设计理论研究与探讨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2 黄长艺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操作系统概述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3 周宏甫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创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4 姜继海,宋锦春,高常识.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工作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5 张春林,曲继方,张美麟.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6 钱平. 加工专机应用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7 张辽远. 转子系统摩擦磨损实验台的设计与实现.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