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3 文化与文学常识(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91135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3 文化与文学常识(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3 文化与文学常识(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23 文化与文学常识(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23 文化与文学常识考情分析浙江省进入新课标高考以来,对“文化与文学常识”考点的考查从未间断,且形成了自己的命题特色。尽管不再限考论语选读,但考查的热点应该还是那些立场坚定、态度鲜明、理据充分的片段,那些和现代社会生活关系紧密、对当代人们安身立命仍有指导意义的章节。(1)从命题形式来看,估计还是涉及概括题、填空题和简答题。(2)从考查的目标来看,涉及识记、理解、概括分析、赏析、评价等几个方面,其中概括分析和评价是考查的主流。(3)从命题特点来看,浙江省高考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考查特别重视联系其他古代典籍或现实生活。(4)命题材料方面,可以是一则材料;也可以是两三则取自古代典籍或现当代名人的言论、现象材料,多则材料比较,起到内引外联、旁征博引的作用,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学会比较、迁移和拓展,分析或归纳出材料中隐含的观点,或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价,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高考真题连接一、【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2个小题。(6分)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注】才之美:美好的才华。使:假使。2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分)2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分)【试题解读】21.【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论语的解读。“梦见周公”指的是孔子壮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时或见之。年老知道不行,遂无复此梦矣。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物象的特征的分析等,注意找到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答案】“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答案】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二、【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治长)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2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 ,子贡属于 。(2分)22一语“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试题解读】21.【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从所给材料来看,第一则材料借子贡和孔子之口表明颜回聪敏有才华,第二则材料则借孔子之口表明颜回知进退,明白何时该入世何时该隐退,这两则材料都突出了颜回的“德行”。第一则材料通过子贡的回答可以看出子贡看待问题较为深刻,语言表述得体,由此可以判断出子贡应属于“言行”。【答案】德行 言语22.【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本题既考查对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又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整体阅读所给的材料,逐段进行翻译,了解材料的内容,把握材料的主题,然后分析不同断句形式给文言句子带来的不同理解,进而明确正确的断句形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最后归纳两则材料表现出来的孔子教育思想的共同点,分条列出。【答案】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文化与常识答题方法题型1填空题填空题分三种情况:一是名句默写类。即在理解题目材料所提供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联系平时所学知识,选取与题目材料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句子。二是成语提炼类。即在理解题目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能概括题目材料内容的成语。三是观点填空类。此类题一般提供多则材料,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出这几则材料所共同体现的思想观点。【答题方法】回答传统文化经典筛选(填空)题的“2注意”1注意填空处前后语境命题人为了确保填空题答案的唯一性,一般都会在填空处前后增设一些语言提示,这些语句不但是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依据,也是推断填空内容的重要凭借。考生要通过对这些语句的语法和语义分析,帮助自己确定所填写的词语的词性和含义,然后再根据要求寻找对应词语。2注意填空题的形式限制多数填空题为了保证答案的不可争议,都会用引号明确地标示给考生,有的题目所填词语应来自原文;有的题目还会通过给出答题空格数的形式,进一步暗示考生所填写的词句字数。对于这些形式上的要求,考生要严格遵守,并以此作为自己筛选词语的重要标准。题型2简答题角度1:概括作者(文本)观点【答题方法】概括作者观点态度“3步骤”第一步:根据题干要求,准确筛选原文词句筛选原文信息是概括题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为了保证答案的简明性,题干常会对概括的重点进行必要的提示或限制。第二步:结合文本内容,用好综合、抽象、转化3种方法综合,即把文本中分散的词句筛选出来,然后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纳分点,这一方法常见于概括出多个选段共同观点的题型。抽象,即将原文具体的人、事、物条件隐去,从中提取出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并用适当的词语替代原文。转化,即用现代汉语替代原文的文言词语,当然,转化不是翻译,表达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明性,一般而言,应尽量用成语(熟语)表达。第三步:扣题作答要依据题目设置的情景,按照要求给出合理、准确的答案。角度2:分析评价作者(文本)观点“分析”是比“概括”更高一层的能力要求,“分析作者(材料)观点”往往可以从三个方向命题:一是要求指出作者观点成立的理由,二是解说作者观点的具体内涵,三是分析作者观点得出的具体过程。当然,“筛选、分析、概括”这三种要求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联系,“筛选”是“概括”的基础,而“概括”则是“分析”的前提。如果说“筛选”“概括”题考查的是“看法观点是什么”,那么,“分析”题考查的就是“看法观点为什么是什么”。在实际命题时,“概括”与“分析”常常可以合成一道题进行综合考查。【答题方法】分析题解题“3步骤”第一步:根据题干要求,准确筛选原文词句筛选原文是概括与分析题共同的前提,也是体现文化经典题作为“文本阅读题”的重要特征,完成本步骤时,务必要审清题干的提示或限制。第二步: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观点完成这一步工作时,考生应按照概括的能力要求,用词尽量简明,要体现一定的抽象性。第三步: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者观点的得出过程或理由答题时,不能将分析理解为简单的翻译原文,而应注重如何将原文内容与作者观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定的逻辑性,以达到“分析”的目的。角度3:鉴古知今型【答题方法】“鉴古知今型”题目解题“2步骤”第一步:鉴古“鉴古知今型”题目解答的前提就是“鉴古”,而“鉴古”的方法技巧可以参考上面“角度1概括作者(文本)观点”的第二步“综合、抽象、转化3法”。第二步:知今文化经典题考查的意图就是要求考生概括蕴含的经典文化思想并探究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因此,在准确把握文化经典思想内涵的前提下,根据文化经典的材料倾向,最好辩证地联系当今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在阐发观点和想法时,要有理有据,思路清晰,不要乱发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