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18届高三政治下学期复习检测一模试题一.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86614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西宁市2018届高三政治下学期复习检测一模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海省西宁市2018届高三政治下学期复习检测一模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海省西宁市2018届高三政治下学期复习检测一模试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西宁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一(一模)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第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为支持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2017年12月27日,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明确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纳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图4中能正确反映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对传统汽车需求量的影响的是ABCD132017年11月28日,中国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合并重组。重组后的国家能源集团资产规模超过1.8万亿元,是我国能源领域又一家“航母级”央企。这是近年来央企规模最大的一次重组,有利于理顺煤电关系、实现煤电一体化发展。上述重组有利于促进企业优势互补,提升国有资本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推动民营企业与国企间的公平竞争理顺产业上下游关系,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制度,巩固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的地位ABCD 1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2018将是乡村振必战略实施年。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消除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业反哺工业,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ABCD15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要求继续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下列对实施相关政策后可能引发的经济现象推导正确的是限购购房成本增加商品房供给减少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限购一降低刚性住房需求降低商品房价格一促进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限购增加购房首付款比例减少购房需求缓解房地产市场过度炒作限购有效抑制炒房行为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ABCD17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新任务,继续纵深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监管,提升效能,力争做到“只进扇门”“最多跑一次”。要求运用新思维、新方法,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简化服务流程,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这些要求旨在强化政府责任,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敢府权威,促进依法执政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削减政府职权,提高决策效率ABCD18十九大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美好生活”在十九大报告全文中出现l4次,足见其重要性、现实性与紧迫性。它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党的使命、宗旨、目标与愿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与前瞻性,又融入百姓生活。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社会建设职能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国观阶段的中心工作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BCD19大型文博探索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采用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不仅展示了文物的物质价值,也向人们讲述了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精神,既有趣又不失内涵,拉近了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使其成为文化创新的根基要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文化创新要以文化多样性为基础,促进文化交流ABCD20“天眼之父”南仁东为了建造中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从壮年走到了暮年,执着一生,实现了中国在这个领域”零的突破”;“当代愚公”黄大发无私奉献,坚持36年修通生命之渠,最终带领群众摆脱贫困;县委书记廖俊波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扯。他们立足平凡、追求崇商,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先进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要通过培养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应将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弘扬时代新风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基本任务发挥时代楷模示范作用是培育文明新风的时代要求ABCD21地球上的生命为适应地球的旋转,都有一定的调控昼夜节律,通常称之为生物钟。为提示生物钟的奥秘,美国科学家使用果绳作为示范生物,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实验,提示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这个机制不仅存在于果蝇,也存在于人类。A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是意识能动作用的产物B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的揭示源于实践活动C揭示生物钟奥秘是进行科学实验的根本目的D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的存在取决于科学家的发现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认识的改变体现了人们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往往受到诸多主观条件的限制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人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是运动的,矛盾是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是固定不变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BCD23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着眼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优化政府机构职能配置,提高政府运行效率效能。体现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ABCD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经济意义,并指出企业如何迎接人工智能这一科技革命的挑战。(14分)3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达沃斯和日内瓦心发表两场主旨演讲,系统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倡导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力践行了这一理念。2017年3月17日,“一带一路”倡议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造福世界,造福人民!“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全球广泛支持。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方将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与国际社会一道,推进全球安全治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目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的“朋友圈”也不断扩大。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的原因。(12分)4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塞罕坝是蒙汉合壁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地域广袤,树木参天。清朝末期国力衰退,日寇掠夺性采伐、连年山火和增多的农牧活动,塞罕坝由“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但国家仍下定决心,在塞罕坝建设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当时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创业者们以“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开始了创业历程。三代塞罕坝人不畏艰难,顶风冒雪,垦荒植树。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荫苗法,向一寸一寸沙土要绿色。经历无数次失败、自然灾害,塞罕坝人攻艰克难,在茫茫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近几年,继续增林扩绿,把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攻坚造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56年来,塞罕坝人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绿色产业收入已超过半壁江山。森林旅游引来八方游客、绿化苗木销往全国各地、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森林碳汇有望上市“变现”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塞罕坝经验具有全球意义,为人类治理茺漠化、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中国方案,塞罕坝精神唤醒了更多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利于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塞罕坝人创造绿色奇迹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12分)(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弘扬塞罕规精神。(10分)(3)请为弘扬塞罕坝精神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字数不超过15个字)(4分)政治参考答案12-23BBADABDCCBDA38(1)意义:利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引领智能化消费,优化消费结构;利于推进产业结构智能化升级,推动人工智能和各行业融合创新,带动和提升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智能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利于推动新技术革命,创新新科技,建设科技强国,提升国家竞争力。(2)措施: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契机,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升企业竞争力。引进和发展智能科技,实现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发挥创新的主体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走新工业化道路,打造智慧经济。40(1)国家在经济困难时期,作出建设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的决定,是泽被后世、利在千秋的决定。启示我们要注重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塞罕坝人不畏艰难、不怕失败,艰苦创业创造了奇迹,启示我们要有高昂精神。创业初期“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栝”的思路,符合当时恶劣的现实情况。近几年,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创造有利条件,开展风力发电,发展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启示我们要从客观存在出发,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摸索实践,向沙土要绿色,开展阳坡造林,发展森林碳汇。启示我们要顺应自然生态规律,充分尊重和利用林业生产规律。发扬不畏艰难的精神,大胆创新,改进造林工具,改变传统种植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启示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有高度热情和创新精神又有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启示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坚持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布展、演讲等形式开展形式丰富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塞罕坝精神。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塞罕坝精神可以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结合,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必须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答案示例:生态建设,久久为功。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千年大计。树,是茫茫荒原最明亮的希望;绿,是美丽中国最动人的底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