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74642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王朝实行内外服制度。所谓内服是指王畿以内地区,即由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所以商朝实际上是A以商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B.以商政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C.不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 D.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2.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史料记载的是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B受封诸侯有义务派兵随从周王作战,以拱卫王室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3有学者认为:分封制开创了中央与地方贵族分权管理体制。对于这一说法,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贵族分权是指分封的诸侯国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A B C D4“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 B.宗法制 C. 分封制 D.郡县制5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 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 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6.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7.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9.下列各项制度中,属于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沿用并发展的是A.刺史制、封国制 B.三省制、封国制C.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D.一省制、刺史制10.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 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 11.在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 B太尉C监御史 D刺史12.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3有人认为,宰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朝。这主要是因为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 B内阁辅佐皇帝参与国家大事 C三省分权,相互牵制 D设立军机处掌管军国大事14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指的“制度”与下列哪种表述相关 A.“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15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治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秦朝 C宋朝 D清朝16.司马光在谏院题名记中说:“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材料中的“谏院”A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B是独立的谏官机构 C从根本上约束了皇上的权力 D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17.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朝实行了 A郡县制 B.三省制 C行省制 D三司制18.“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上述材料中的“我朝”是指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9.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实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A.内外朝制 B.三省六部制 C. 中书省制 D.内阁制20.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21.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文臣地位不断提高22.下列措施中,通过限制地方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有 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度 唐朝三省六部制 宋朝设立文臣知州、通判 明朝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 A. B. C. D.23.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D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24.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浅议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创立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25.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21分,28题17分,共50分)26(12分)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 ,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2分)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2分)(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有何弊端?(2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4分)27(21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古代,它在政治制度的创新方面多有建树,且其政治制度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 图1 图2 图3 明朝改制后材料三: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为解决唐宋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宋太祖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材料四: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图1,指出秦统一后在中央和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2分)并指出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2分)(2)材料二中图2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称是什么?(1分)其中三省是如何分工的?有何特点?(5分)(3)材料三中“兵”、“权”、“钱”分别指什么?(3分)(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根据材料二图3、材料四以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4分)28.(17分)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时期,诸侯和官员的任命,实行“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的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阻塞了,于是大家都要争当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进城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因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材料三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达到了极盛,完全臻于成熟,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完全合流,是其成熟的重要标志。选用官吏包含着学校育才、科举选才、铨叙用才三个完整的环节。这种培养选拔人才的模式,从当时世界范围来看,无疑是十分先进的。摘编自浅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1分)以及官员产生的主要途径。(2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三中两种选官制度选拔人才的途径,(4分)并任选一种选官制度进行简要的评价。(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