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随堂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69612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随堂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随堂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随堂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选择题1(2019西安高二期末)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A)A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B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主要原因是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当时诸侯争霸,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孔子主张回到过去的时代,故选A项;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排除B项;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并非“政治背景”,排除C项;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是在西周后期,排除D项。2哀公问政,子曰:“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A道德修养的重要性B民心的重要性C人的才能的重要性 D教化的重要性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统治者应用道德的力量来感召人才,从而巩固统治。故选A项。3(2019太原高二期末)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说:“荀子思想中之君主,乃一高贵威严之公仆,而非广土众民之所有人。若一旦不能尽其天职,则尊严丧失,可废可诛。”这说明荀子(D)A倡导民主思想 B强调君主权威C鼓励百姓起义 D主张尊君重民解析荀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而民主思想具有近代性,强调民众的权利,荀子思想具有民本色彩,但不能称其为民主思想,排除A项。荀子倡导礼法,维护社会秩序,鼓励百姓起义与其思想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君主“威严”而民众在君主失职的前提下“可废可诛”体现了荀子尊君重民的思想,D项正确。B项属法家思想,排除。4(2019黄冈高二期末)司马迁史记太公自序中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学派“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下列思想主张也属于该学派的是(C)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治大国,若烹小鲜D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解析根据材料“其术以虚无为本”可知其为道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儒家思想,故B项错误;“治大国,若烹小鲜”是道家思想,故C项正确;“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是墨家思想,故D项错误。5(2019南通高二期末)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D)A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B各学派思想的分歧消失C“百家争鸣”局面基本结束D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解析思想趋向融合与材料中杂家“兼儒墨,合名法”相符,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6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材料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1)材料一体现了春秋时期哪家学派的主张?其代表人物是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解析通过“仁”、论语等信息很容易判断出是儒家。答案学派: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核心:“仁”和“礼”。(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为政思想和具体措施。解析根据材料中“保民而王”“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制民之产”“勿夺其时”进行归纳。答案思想:保护人民利益或以民为本,施行仁政。措施:省刑罚(减轻对农民的压迫);薄税敛(减轻农民负担);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勿夺农时(保证农民劳动时间)。(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解析比较两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从孔子“仁”发展到孟子“仁政”。答案继承:“仁”;民本思想。发展:由“仁”发展为一整套政治体系“仁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