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阶段提升练 岳麓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67596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阶段提升练 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阶段提升练 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阶段提升练 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阶段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阶段提升练(四)(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福建龙岩质检)宋太祖在建隆三年立下戒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苏轼说:“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这表明赵宋王朝()A倡导革新除弊朝风 B鼓励文人直言进谏C高估文人议政作用 D放弃控制文人思想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宋朝不刑杀文人和上书言事者,没有涉及政府革新除弊的措施,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宋代对于文人和上书者很宽容,可知其目的是鼓励文人直言进谏,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可知宋代统治者不惧上书者,鼓励文人议政,不能体现其高估文人议政的作用,故C项错误;封建政权对于文人思想都有所控制,宋代鼓励文人议政不能反映其放弃控制文人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2(2018江西南昌模拟)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据此可知()A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B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C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D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解析分权制衡是指权力分立互相制约,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事堂限制皇权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材料“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可知政事堂主持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政事堂导致机构臃肿,官员冗多,故D项错误。答案C3(2017河北石家庄质检)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地区时间赴试人数分配名额录取比例平江府(苏州)庆历中2004501绍兴二十六年2 000131531福州绍兴二十六年3 40062561淳熙十年15 000622421开禧间18 000543331A.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B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C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 D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需要解析根据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表上录取比例的变化,与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表,可以看出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录取比例缩小得出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故B项正确;根据表中赴试人数越来越多说明越来越多的人热心科举功名,故C项错误;表中的数据只是说明竞争加剧,与人口增长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4(2017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解析据材料“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可得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故B选项正确。答案B5(2017广东深圳调研)宋代初期,中央时常派遣专人充任采访使、按察使、察访使等,不定期却经常性地巡访诸路,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后又有规定:在出外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朝政制()A有着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B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C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体制D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准解析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不仅是监察,与材料中“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不符,故A项错误;北宋中期形成“三冗两积”局面,与材料中“宋代初期”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出外察访的特使”“允许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都是由皇帝派出,并对皇帝负责,是为了“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故C项正确;“特使”也不能“任意违法”,但与题中“在本质上反映了”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6(2018福建厦门质检)成书于元朝的农书列举了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等田制,前五种行于滨江海湖泊之地,后一种行于多山丘陵之域。这反映了当时()A人地矛盾突出 B土地所有制变化C水旱灾害频繁 D传统犁耕受冲击解析据题干材料中“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等”表明是对边角地块的农业开发利用,故选A项;土地所有制与材料中“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等田制”不符,故B项错误;如果水旱灾害频繁,那么“滨江海湖泊之地,后一种行于多山丘陵之域”就难以开发,故C项错误;无论材料中“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是哪种田,都离不开当时主流的犁耕,故D项错误。答案A7(2018吉林市调研)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广州每年都有蕃客(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住,甚至购买田宅,与当地人杂居,突破了蕃坊(蕃商聚居区)的限制,这些蕃客“富者资累巨万”。这表明当时()A坊市界限被打破 B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C对外贸易的繁荣 D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解析蕃坊指的是外商聚居区而非区分商业活动区域的“市”和“坊”,故A项错误;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外国商人可在广州与当地居民杂居,可知当时对外贸易频繁与繁荣,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外商“开始”在华定居,故D项错误。答案C8(2018山东泰安质检)宋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标榜的士大夫,不顾传统道德的指责,“不耻事贾,牟取暴利”。这表明()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宋人商业观念发生变化C政府允许士大夫兼职经商D士大夫对理学持怀疑态度解析政府并未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士农工商是社会身份的象征,而材料宋代“士大夫,不顾传统道德的指责,不耻事贾”,不难理解是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的社会观念的改变,故B项正确;材料中呈现的是士大夫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并没有显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士大夫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并没有对理学持怀疑态度,故D项错误。答案B9(2017江西百所名校大联考)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A致力于社会稳定 B意在束缚人的行为C融儒释道为一体 D主张改良社会体制解析根据“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可知程朱理学借佛教“修心”理念来稳定社会,故A项正确;此举意在通过改良个人来稳定社会,并非束缚人,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道家思想,故C项错误;此举意在通过改良个人,进而改良社会,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并非主张改良社会体制,故D项错误。答案A10(2018江西鹰潭模拟)“自孟子言性善,而荀卿言性恶,杨雄言善恶混,韩文公言三品,及至横渠分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然后诸子之说始定。”这主要说明()A儒家关于人性经历了长期争论B儒家始终未放弃对真理的探究C诸子百家的人性论渐趋于统一D儒家人性论由伦理上升到哲理解析据题干,从人性善恶的讨论到张载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说明儒家人性论由伦理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故选D项;材料强调儒家的人性学说归于统一,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对人性的讨论,而非对真理的探究,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的人性论渐趋统一,而不是诸子百家的人性论渐趋于统一,故C项错误。答案D11(2017湖北华中师大联盟质测)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据学者统计,“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中”。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儒佛思想融合趋势显著 B寺院开放顺俗倾向明显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山林寺院体现文人追求解析材料中儒生只是在寺院读书,并未说明是儒佛的融合,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寺院为儒生提供读书会友的场所,说明佛教寺院的开放性和世俗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文人的追求仍是“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寺院只是提供了一个场所,并不是文人追求,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8内蒙包头模拟)全元诗收入了近五千余位元代诗人流传至今的十三万首诗,这些诗人的族属有汉、蒙古、吐蕃、大食、回族等数十个民族,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双语诗”。这主要反映了()A唐朝诗学的持续发展 B疆域辽阔文化更繁荣C元代的历史文化特征 D元代的诗坛相当兴盛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元朝由于空前辽阔的疆域版图,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融空前繁荣,带有很浓厚的多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故选C项;材料中涉及的元朝而非唐朝的诗歌成就,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有关唐朝和元朝诗歌的比较,故B项错误;“元代的诗坛相当兴盛”,这只是对题干材料的重复而非反映,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山东泰安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 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闵讴楚语,风帆雨楫, 联翩方载,钲鼓镗铃。”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摘自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示例 材料二 “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船长)、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 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 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广州蕃坊, 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 (宋)朱彧萍洲可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不同,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指出北宋东京城市发展的趋势。(12分) (2)综合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及产生的积极影响。(13分)答案(1)不同: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唐代长安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服务业发达,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夜市和早市进一步发展;北宋东京的人口大大超过了唐代长安;唐朝长安位于西部高原,北宋东京位于中原腹地。(8分) 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世俗化;政治中心逐渐东移。(4分) (2)特征:海外贸易发达,中外交流频繁。(2分) 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手工业技术高超;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政府积极支持对外贸易,设置专门管理机构;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等航海技术的进步。(8分) 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有利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3分)14(2018甘肃张掖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解析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两个观点即“宋代是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和“宋代积贫积弱”。可以就这两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就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进行评论,既然是评论就包括赞成这种观点,也包括不赞成这种观点,还包括部分赞同这种观点。然后就其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即可。评分标准:一等: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答案示例观点一: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12分)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12分)观点三:赞成材料中的两种观点。答案为示例观点一和示例观点二的综合。(12分)观点四:不赞成材料中关于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的观点。西方文艺复兴时代,西欧国家在非洲、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同时,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反封建、反教会,建立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总之,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欧洲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时代。而宋代虽然商品经济获得突破性发展、儒学复兴、文学艺术和科技也有极大发展、海外贸易兴盛,但并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不具备社会转型的特征。(12分)观点五:不赞成宋代积贫积弱的观点。宋初采取一系列措施,结束了自唐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自960年建立到1279年灭亡,历时300多年;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有较快发展;宋代与亚洲、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商税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