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9254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总结答题要语必背1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2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是由K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是由Na内流形成的。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表现为:(1)神经调节可控制体液调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6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整合一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功能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感。3分泌: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它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还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集合管、肾小管。4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相关区域、渗透压调节中枢等。如图所示。例1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答案D解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发生变化时,可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从而调节渗透压;下丘脑还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生物体内相关腺体的分泌,如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下丘脑还存在体温调节中枢,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整合二生命活动的调节模型1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渗透压的变化,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b(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c(肾小管和集合管)。2若图表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神经冲动(电信号)、神经递质和特异性受体结合(化学信号)。3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再次体液免疫: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是更快、更多。4若图表示血糖的调节途径:若a为胰岛,则b是胰岛素,c表示相应的靶细胞。当血糖水平升高时,a的反应及调节的结果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例2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D如果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种物质答案C解析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a、b、c分别是DNA、mRNA、蛋白质,d、e表示转录、翻译过程,翻译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由体液免疫的过程以及c为B细胞可以判断B正确;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突触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C错误;如果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均为抗利尿激素,D正确。整合三研究激素生理功能的常用方法研究激素生理功能时常用的方法有摘除、移植、注射、饲喂等,后两种方法中应注意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具体如下:(1)注射法及饲喂法:通过注射或饲喂某种激素使受试动物发生异常生理变化,从而验证某些激素的生理功能。(2)切除法:切除动物的某种内分泌腺,通过观察该动物的异常反应来验证该腺体所分泌激素的功能。(3)移植法:将某种内分泌腺从一动物移植到无该腺体的另一同种动物体内,观察其生理变化,以验证该腺体所分泌激素的功能。例3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首次注射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B二次注射中,血糖最先回升到正常浓度的是号C二次注射以后,号与号血糖浓度都回升,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关系D二次注射中,实验操作违反了对照原则答案D解析首次注射中,号是对照组,号是实验组,实验组出现低血糖症状,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对出现低血糖症状的进行二次注射中,号是对照组,其他几组是实验组。因为号直接注射了葡萄糖,所以血糖浓度最先回到正常浓度。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功能,二者在血糖调节方面具有协同关系。第一次注射时,号是对照组;第二次注射时,号是对照组,所以本实验严格遵守了对照原则。热点考题集训1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A用电刺激处,则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B用电刺激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C剪断处,刺激断口处向b侧所发生的缩手反应叫做缩手反射D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肌肉答案D解析用电刺激处,则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A错误;用电刺激处,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只有肌肉发生兴奋,B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称为反射,C错误;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所以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肌肉,D正确。2下图中所构建的模型,不能体现的是() A分级调节 B反馈调节C神经调节 D激素调节答案C解析图中由下丘脑(垂体)(腺体),属于分级调节,故A正确。由下丘脑和垂体属于反馈调节,故B正确。都是激素,体现的是激素调节,故D正确。该图没有体现神经调节,故C错误。3下图为人体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在饥饿(餐后45小时)时,4过程将会加强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4过程C若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减弱,则C液将会减少D若某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则此人可能会出现C液含有葡萄糖的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可知,1过程为淀粉在肠道中被消化为A葡萄糖的过程,2表示葡萄糖经主动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的过程,3是血糖进入肝细胞合成肝糖原的过程,4是肝糖原分解进入血液成为血糖的过程。当人在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对胰岛A细胞的刺激增强,使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升高至正常范围,A、B项正确;若抗利尿激素增多,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以减少C尿液的生成,C项错误;若胰岛B细胞受损,则胰岛素分泌不足,组织细胞对血糖摄取、利用、储存过程减弱,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可能会超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部分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D项正确。4对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分析错误的是()A由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B由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由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D由引起,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毛细血管舒张,同时体内产热量增加答案D解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过度紧张会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A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正确;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C正确;寒冷环境中,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同时体内产热量增加,这样可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D错误。5某人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绵羊的红细胞吸附x物质,然后将这些细胞与含有某种免疫球蛋白y的溶液混合,发生凝集反应并形成红细胞集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中产生y的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x物质By物质与酶、神经递质三者发挥作用后均立即失去活性C机体中产生y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D吞噬细胞清除红细胞集团的过程不消耗能量答案A解析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A正确;酶可以重复使用,B错误;机体中产生y的细胞为浆细胞,可以由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也可以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C错误;吞噬细胞清除红细胞集团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6科学家发现某种病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抗体,该抗体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点蛋白,称之为抗着丝点抗体(ACA)。下列有关ACA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使分裂后的子细胞出现染色体变异B必须经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C可能导致个体患免疫缺陷病D能特异性地对着丝点蛋白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该抗体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点蛋白,如果着丝点被破坏,会影响染色单体分离,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正确;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必须经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B正确;正常机体可通过免疫监视将衰老、变异的细胞予以清除;当机体出现异常时则会将正常细胞当做抗原加以排斥或使其损伤,从而引起自身免疫疾病。ACA的作用是破坏着丝点,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该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C错误;抗体的作用具有特异性,根据题意可知,ACA能特异性地对着丝点蛋白发挥作用,D正确。7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_,该物质通过_方式进入突触间隙。(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_。(3)请画出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_。(4)据图可知,BDNF具有_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_的建立有关。答案(1)神经递质胞吐(2)表达(转录和翻译)(3)如图所示(4)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5)(新)突触8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也会被HIV所识别入侵。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等免疫活性物质组成。(2)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_细胞。 (3)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从结构角度看原因是其不具备_,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答案(1)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2)识别和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骨髓造血干 (3)核糖体(细胞核)等结构解析(1)免疫活性物质是由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和浆细胞分泌的抗体等组成。(2)T细胞的作用是识别和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T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3)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存在细胞核和核糖体等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