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33121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标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出现原因: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2兴起与发展(1)1873年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3通俗性报刊特点(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2)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名师指津国人办报形成高潮的起始目的并非是满足普通民众需要,而是政治运动需要的结果。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为宣传其变法、革命思想,开启民智,纷纷创办报刊来传播民主思想,以达到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推动了报刊创办高潮的到来。后来为适应市民文化需要,报刊增加了趣味性的相关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易混易错报刊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影视最主要的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深化探究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思考据材料,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答案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加重)。主要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材料二思考(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或杂志所宣传的主要思想。(2)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答案(1)分别宣传维新变法(或资产阶级改良、君主立宪也可),民主革命(或三民主义、民主共和也可),民主与科学(或反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也可)。(2)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批判落后封建制度,唤醒民众觉悟,支持配合政治革命。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1923年,英美报商在上海创办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无线电广播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2电影(1)1896年上海放映了“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2)1905年定军山的拍摄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3)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发展迅速,产生许多知名的演员、导演和电影作品。(4)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但过分强调政治宣传的作用,电影题材单一。(5)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拍摄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小花、牧马人等。3电视(1)问世:20世纪30年代。(2)发展过程: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90年代中后期,“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3)特点: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重点精讲电影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方式有何特点及作用?(1)电影的时效性不强,但它制作比较精良、画面清晰,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2)电影有着较强的教化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往往夹杂着商业广告,起到了引导人们消费的作用。深化探究材料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所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思考(1)材料描述的是哪一种大众传媒?有何特点?(2)这种传媒事业在中国开始起步的标志是什么?答案(1)电影。特点:时效性不强。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2)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出现: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影响(1)互联网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2)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3)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4)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重点精讲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1)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知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大的部分。(2)引发了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3)引发了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互联网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4)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归纳总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作为四大传媒的特点。(1)报纸:优势权威性高,保存性强,传阅率高,适合深度背景分析,观众相对集中。(2)广播:接收介质简单,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方便,可以随时接收信息;而因其只涉及声音传播,制作相对简单快捷,信息传送时效快。(3)电视:受众面广,权威性高,时效性强,不受时空限制,视听合一,动态感强。(4)网络:优势时效性强,参与性强,不受时空限制,可声、像、文、图多媒体传播。 深化探究材料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思考(1)依据图一和图二说明互联网对人们产生了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图三和图四反映了关于互联网的什么现象?(2)从以上四幅漫画反映的现象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答案(1)图一和图二:互联网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如网上学习;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如网上购物。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图三和图四反映了互联网的消极影响: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2)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要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等。1创刊于1861年11月的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目的是()A报导重大时事 B评价社会风气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答案D解析材料指出了报纸的功能。从“商贾贸易”“生意价值”“船货往来”可知,该报创办的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无从体现。2下图是1926年10月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A BC D答案D解析从图片中“挽回利权”和“提倡国货”可知正确;从图片上女子的服饰可知正确;从香烟广告宣传可知正确。故选D项。3小明看到了他同学的一枚邮票(如右图),其图案和历史课本上的很相似。下面是他俩的一段对话,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B这是以京剧为题材的电影C这部电影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主演的D这是一部默片,但首映时极为轰动答案C解析这是京剧定军山的剧照,是由谭鑫培主演的一部默片。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4让子弹飞是2010年上映的一部贺岁电影,许多台词在网络上流行,一些网友还创造了“让#飞”网络语言;电影的拍摄地广东开平碉楼,游客数量激增。这表明,电影具有哪些功能()大众娱乐功能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等传播功能商业功能A B C D答案B解析近些年的国产贺岁片具有明显的大众娱乐功能,其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和巨大的商业机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题干材料体现了这些贺岁片电影的特性,故选B项。5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D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网络聊天、网络日志等都体现了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A、B、D三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都不符合要求。 基础达标11884年,有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到的“纸”是()A传单 B信件C报纸 D书籍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见闻历历备于此”“费去十文买一纸”可以看出,诗中的“纸”是指报纸。2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解读恰当的是()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C报纸已成为宣传工具D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题干中从报纸的议论时事、传播资讯、思想启蒙、介绍新知等功能评价报纸的社会影响力,B项符合题意。3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A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的刊物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C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D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答案B解析本题须抓住时间限定“1915年”。近代中国报刊业发展迅速,A、D两项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民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C项正确。B项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出现于1920年,时间不符合。故B项为最佳答案。4电视是当前最为普遍的大众传媒,电视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取代舞台艺术和电影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A BC D答案D解析电视的出现并没有取代舞台艺术和电影,而是相互并存,故排除含的选项。5下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QQ场景。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虽然快捷迅速,但费用较打电话要昂贵多了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A BC D答案B解析互联网的费用低廉,所以排除含的选项。能力提升6梁启超认为,报纸“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这说明报刊在推动社会进步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使中国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报纸可以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报刊可以起到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分析能力。报刊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指它作为舆论工具,起到了宣传教育、启迪民智、传播知识等作用。故答案为A项。7老报人张默在概括申报的内容时曾说:“一为谕旨宫门抄等,以备官场之浏览;一为大小考试文章题目,以备学子之揣摩;一为诗词歌曲,以备名流文士之推敲;一为各地盗命火警及一切狐怪异闻,以备一般人茶余酒后之谈资。”说明申报()以奇技淫巧取胜有稳定的读者群功能趋于多样化背后有政府支持A B C D答案C解析此材料主要反映了申报形成了覆盖官绅、士人、商、工、艺诸阶层的稳定的读者群体;同时,这一读者群体的形成,也说明了申报本身的服务功能在向多样化发展。8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答案D解析从材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1925年前后”,“华商投资175家电影公司”,上海占绝大多数,电影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体现。1925年国内军阀混战,排除A项;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影的发展,而不是电影业的产生,排除B项;材料没有谈到市民对电影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环球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在澳门创办的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什么阶层?报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答案(1)主体:中国知识分子。基本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因:政治:列强侵略,民族觉醒,探索救亡道路;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文化: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3)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启蒙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媒以及整个文化事业迅猛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