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单元序列写作(三)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讲义 新人教必修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455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语文 单元序列写作(三)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讲义 新人教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语文 单元序列写作(三)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讲义 新人教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语文 单元序列写作(三)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讲义 新人教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失掉自信力了吗高三学生肩负着重大使命决战高考。而烦琐枯燥的学习任务则使有些学生不堪重负,个别原本很有自信的同学在接二连三的考试失利后,陷入了失望的旋涡,甚至让人怀疑:中学生失掉自信力了吗?开篇提出反驳的论点“中学生失掉自信力了”,确立靶子。说中学生失掉自信力了,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但也有事实证明:在一年一度的高考征途中,的确有个别失利的聪明人,他们自以为没希望了,没前途了,就缺失了自信,从此便觉得自己真是块榆木疙瘩,无智慧,不开窍。这是一种扭曲的心理暗示,会造成人的自甘堕落。这是不明智的但也是事实。以退为进,指出“中学生失掉自信力了”的现象确实存在,并点明其危害。某些中学生现在正发展着“自骗力”。论述进一步拓展开来,指出中学生存在“自骗力”,独句成段,引起下文。许多中学生可能会想:不读书,没事儿,只要有钱有关系,说不定照样上好学校。退而求其次,上不了大学回家开工厂当老板,也优哉游哉,知识值几个钱?列举“自骗力”的具体事实,为反驳做铺垫。如果你这样想的话,我真要嘲笑你的无知与幼稚了。点明“自骗力”的无知,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别说中国人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有钱人也是不计其数,不差你家那点儿。人人都想自己的儿女上好学校,难不成人人都要找关系?当然不是。大多数人还是凭本事的,你有能力,不花一分钱照样大摇大摆进高校;你若没能力,花个千把万好说歹说磨破嘴皮子也未必进得了。退一万步说,就算进去了,也像是听天书,看电影,占一个冷板凳而已。至于“知识值几个钱”的观点,在知识大爆炸、科技引领世界的当下,此种陈词滥调早就不值一论了。针对“自骗力”的具体事实一一反驳,分析丝丝入扣,其错误性不言自明。所以自己骗自己是根本行不通的。“自骗”并不是现在的潮流,只是如今显得越发突兀,危害毕露了。然而,这并非普遍现象,中学生中并不失掉自信力的大有人在。由“自骗力”进而亮明作者观点,“中学生中并不失掉自信力的大有人在”,过渡自然,不着痕迹。有些才子才女在学习上可谓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在经历一番番酸甜苦辣后,终于迈进了心仪的名校,毕业后大多成了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人才。可他们最真实的一面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汗水与艰辛,接受苛刻严厉的父母的管教,承载老师们殷切的目光,失去交友网游追韩剧的大量时间尽管肩负着太多太重的期望,但他们并没有失掉自信力,难道他们就没有考砸过,没有被父母老师训斥过吗?阐述中学生没有失掉自信力的具体表现,反驳有力,令人信服。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已故诗人汪国真曾说过:“成功的人很少会讥笑失败的人,因为在成功之前他也失败过。无所事事的人喜欢嘲笑那些失败的人,因为他从来不懂得什么叫成功。”我们总是为胜利者鼓掌,却忽视了一旁想成功的失落者。可没有失败的成功者我还从未见过。说中学生失掉自信力了,用来指一小部分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则可,若是加于全体,那简直是大错特错。结尾再次亮明观点,中学生失掉自信力的仅仅是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首尾呼应,强化中心论点。本文模仿鲁迅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写作形式,开篇从高三学生决战高考写起,引出对方的论点“中学生失掉自信力了”和论据“烦琐枯燥的学习任务”“接二连三的考试失利”。接下来用以退为进的方式,指出个别高考失利的聪明人自甘堕落、失去自信力的事实。然后驳斥发展着“自骗力”的人的错误论调,进而用详尽的事实阐明“中学生中并不失掉自信力的大有人在”,反驳极为有力。最后总结全文,重申“中学生失掉自信力了”观点的错误。总之,文章结构严谨,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 值得学习。反驳是驳斥对方观点的一种方式,它是立论的反面。驳论的方法与立论的方法一致,只是目的不同,立论是用相关的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驳论则是用相应的方法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一、驳论文的结构驳论文从结构上,分为以下三部分:1树立靶子树立靶子,实际上就是明确反驳的论点。反驳型议论文不论是反击敌人、揭露驳斥敌论的诽谤诬陷还是批判某种思想、行为错误,都是为了驳倒对方,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以此来明辨是非,匡正错误,弘扬真理,伸张正义。因此,在写驳论文时,首先要明确反驳的论点。对错误言论要进行周密的分析,须弄清它的症结所在,集中一点,才能一针见血,击中要害。简单的错误言论,其症结有容易发现的,也有迷惑性大的,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找出破绽。如果是材料中出现了多个论点,则需要辨明正误,在分清是非曲直的基础上,确定反驳的论点。2分析批驳要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坚持以理服人。进行反驳,事先必须占有材料。进行反驳,还要选准角度,找寻到突破口。3得出结论比如,我们写一篇有关“自信”的驳论文,可确定如下思路:先摆出错误言论:自信就能成功。接着分析,反驳错误言论:小论点一,自信在哲学上属于主观范畴,容易让人忽视客观现实。小论点二,自信容易变成自大。小论点三,自信者一旦失败,容易走向自卑的反面。最后得出结论:没有相应能力作为支撑的自信就是自大,自大让人走向失败。二、反驳方式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自然可以从议论文的三要素着手。或者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或者采用迂回间接的方式,从对方的论据、论证入手,证明它的虚妄和荒唐,从而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在驳论文写作中,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反驳(驳论点),或间接反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1反驳论点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这是驳论文中最常用的形式。常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揭露其事实虚假,揭露数字含混,揭露理论的荒谬。这种反驳论点的方法,常借助例证反驳。所谓例证反驳,即先总括出对方的错误的论点,然后摆出新的事实证明其荒唐谬误,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直接反驳,就是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证明敌论是错误的方法。2反驳论据论点和论据,是议论文的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论点是论据的集中和升华;论据是论点的基础和支撑。驳倒论据,犹如釜底抽薪,对方论点也便颓然倒塌。论据通常有三种:事实论据、数字论据和理论论据。反驳论据也就常常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可以揭露其事实虚假、数字含混或理论的荒谬。3反驳论证论据与论点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成为论点的有力支撑。指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也可以达到反驳的目的。论证的错误表现是多方面的:有时是演绎过程中大小前提与结论不合逻辑;有时是作者在一篇文章内的观点间自相矛盾;有时是论点与论据之间推理不妥总之,只要发现对方在论证上有逻辑错误,就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展开反驳。三、常见的反驳方法反证法:先提出和论题中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从这个假定中得出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来。 例证法:运用大量的典型事例驳斥对方观点的一种方法。对比法:既提出正面观点和论据,也摆出反面观点和反面论据,让对方在比较中确信正面观点的合理性。 比喻法:用生动形象的事例作巧妙的比喻。 引证法:引用名人名言、权威观点来增强说服力。 类比法: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的,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属性的结论。 归谬法: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从中推出非常明显的荒谬结果,从而驳倒对方论点。1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告诉我们,“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如今,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当代中国人有着空前的民族自信力。你如何看待自信?请以“自信”为话题,运用反驳的方式,写一个议论文片段。300字左右。答: 参考示例:有人说,自信是孤芳自赏,夜郎自大,是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此言差矣。没有自信,越王勾践怎能砍断吴王的金戈?没有自信,区区西秦如何东出函谷而一统天下?没有自信,百二秦关怎能更换上刘汉的旗号?没有自信,成吉思汗的铁骑又如何能踏上多瑙河的土地?自信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当然,自信并非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卑的羁绊,从而创造生命的亮点,成就事业的辉煌。2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这样一件事:一位女中学生在电车上为一位外国朋友让座,却遭到几个青年人的嘲笑:“真是崇洋媚外!”为此,引发了一场争论。有人说,这名女中学生讲究文明礼貌,没有错;也有人说,这是一些中国人长期以来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你的看法呢? 要求:选准角度,写一篇驳论文;自主确定立意,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作指导如果从“崇洋媚外”弊的角度写,必须举出中国长期以来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比如:越来越西化的行为、思想,丢失中国传统的理念。最好列举身边的生活实例。如果从让座的角度讲,就需要点明:中外合作的良好关系,共同发展的理念。东西结合化是时代必经之路,而让座是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并不与之存在矛盾,因为文明是无国界的。注意要用反驳的方式展开论述。作文示例卑乎?礼乎!叶淳旻学生在电车上为一位外国朋友让座的普通事件,却引发了一场争论,这或许是这位中学生始料未及的。相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在公共场所,碰到外国朋友是和国人一视同仁还是“另眼相待”?我认为一般来说外国人即是客,是客人自然应当尽地主之仪,以礼相待。然而有人却说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而要谈自信,我们首先就要确定何为自信。我以为自信就是在正确认识自己、确立自尊的前提下,相信自己。我们国家素来自居为礼仪之邦,那么为客人让座更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够继承和发扬这种高尚的品德,可以说恰恰是基于对我们民族美德的一种肯定和自信之上。正因为有足够的民族自信,我们才能很好地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一面展现在客人面前,从而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而这种展示往往需要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所谓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就是这个道理。正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举动中处处彰显出这些“勇士”们的自信和沉着。但有些事情过于渺小,往往容易被忽略,甚至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它们被曲解,与缺乏自信混为一谈。依我之见,说这话的人自己倒是自信不足的体现了。他们首先对自我、对自己的民族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分良莠,不知道在民族精神中哪些是糟粕该去除,哪些是精华该继承和发扬,没能正确理解和接收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本应属于美德的当成了思想败坏。我前面说过,自信是要建立在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的基础之上的,他们连这一点都没有做到,那就更谈不上自信了。这些人自己既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在一些“勇士”做到的时候,不鼓掌喝彩,反而嗤之以鼻呢?若说给外国人让座就是缺乏民族自信,按这种逻辑,我们平时常说要助人为乐,也是因为自卑的缘故了?推而广之,这些都是基本的道德修养。而要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自信就是必不可少的。不妨想一想有时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什么当时没有做而事后才后悔莫及,是害怕自己没有能力做到,还是害怕别人的嘲笑,或者心存其他顾虑。这些难道不都是因为缺乏自信心吗?目前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正受到外来文化强烈的冲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否传承关键就是要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民族自信心,是否都能像那位女学生一样,不只停留在思想上的认识,并且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们中学生肩负着未来祖国发展的巨大使命,就更应该确立自信了。它不仅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大有帮助,而且还能对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起到积极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